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

2021-01-19 科學24小時

  1808年,法國著名博物學家、生物學的偉大奠基人之一的拉馬克,在他的著作《動物哲學》中提出了人類起源於動物,並且是由猿演變而來的論述。63年後,進化論先驅達爾文發表了《人類原始及類擇》一書,科學地論證了人類來自高級猿類,成為至今被人們尊奉的主流學說。

  其實在很多生物學家眼中,人與猿的分水嶺並不十分明確,兩者能夠並存發展到今天,多少是有些偶然性的。可能在3000多萬年前,它們本是同批「驢友」,只不過在中途分成了不同的小組,隨後選擇了不同的行進路線。最終,一組順利抵達終點,成為人類,而其他幾組卻迷失在無邊的莽原中……或許就是因為一次疏懶,或是盲從,它們永遠失去了「成人」的機會,不幸淪為了人類眼中的「獸」。


不經意間的分道揚鑣

  這組幸運的「驢友」中,包括了拉瑪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而森林古猿的其他種類,則成為了今天動物學分類中的類人猿科,也就是現在的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等,當然還包括倭黑猩猩。

  直到1929年,人們才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濃密熱帶雨林中,確認發現了倭黑猩猩的蹤跡,遠遠晚於我們發現其他猿類的時間。與其他猿類相比,它們和大猩猩更接近,但是身材更矮小,更苗條。它們的脖頸比較細,雙腿相對修長,在直立行走時,倭黑猩猩的後背比黑猩猩挺得更為筆直,與人類的姿勢極為相似。

  目前,野生倭黑猩猩僅在剛果河左岸的叢林中尚存千餘只。此外,全世界人工飼養的有300多隻,其中在美國動物園裡有近百隻,佔到了人工養殖總數的1/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倭黑猩猩的命運。如果人類依然我行我素,那麼這個與我們親緣關係最近,可能有超過99%相同基因的猿類就將徹底滅亡。

  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便能發現倭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溫和淡定的性情方面,它們充分體現了高級生物的社會屬性。而維繫這一切的核心力量,竟然是動物生命的本能——性。可能不會再有什麼生物,能夠將性本能與自身的繁衍生息聯繫得如此緊密了。


用性愛解決權力難題

  倭黑猩猩不像黑猩猩那樣脾氣火爆、富於攻擊性。在它們的世界裡,和諧相處是基本常態,不太會出現其他猿類常有的暴力衝突。雄性倭黑猩猩並不那麼迷戀種族權力與家族地位,它們更嚮往平和安詳的生活。為此,它們還摸索進化出了一套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生存方法,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聰明伶俐。

  美國靈長目動物學家弗朗西斯·德瓦爾研究倭黑猩猩20年,並且出版了權威專著《倭黑猩猩》一書。他說:「黑猩猩及人類祖先是用權力解決性愛問題,而倭黑猩猩則是用性愛解決權力問題,後者巧妙地避免了種族間的無謂殺戮。」

  在絕大多數靈長目動物中,雄性動物在性成熟後,大都會離開群體以避免出現亂倫行為。因此,群體核心往往是那些有親戚關係的雌性,而倭黑猩猩的情況恰恰相反。雌性倭黑猩猩在性成熟後會離開原先的家庭,並想方設法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群體。為了博得新朋友的好感,儘快融入其中,它們會通過性活動來結交朋友,而且在討好異性的同時,它們也會取悅該族群中的雌性首領。

  所以,倭黑猩猩是靈長目中唯一的「雙性戀」動物。性活動對它們來說,就像是朋友之間的握手交談一樣平常自然,是它們社交生活的必需品。幸虧每個雌性倭黑猩猩的生育周期是6年,不然一定會發生「人口」爆炸。


基因本相似

  德瓦爾研究發現,倭黑猩猩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它們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圖形表,和科學家進行「談話」。

  德瓦爾為自己的倭黑猩猩實驗對象,設計了一種有350種圖形的符號表,訓練它們通過挑選相應的圖片來表達自己各種不同的意思。在數只能順利和人類進行交流的倭黑猩猩中,有一隻名為坎茲的25歲倭黑猩猩特別聰明,它選擇對應圖形的準確率高達96%!德瓦爾還嘗試教授坎茲學習人類語言,不過兩天,他就能聽到坎茲試圖對他說「謝謝你」。當然,那種聲音與人類還是有明顯差別的,但通過坎茲的表情,德瓦爾可以看出,它的確是想竭力表達這個意思。


  每當德瓦爾問坎茲是否需要喝一杯咖啡時,它都會拼命地上下點頭。通過測試,德瓦爾還發現,倭黑猩猩和人類有99.4%的基因一模一樣,明顯超出人類與類人猿之間的98%的相同度,因此它們也和人類一樣,會對咖啡和菸草等易上癮的物質產生強烈嗜好。


人性與獸心

  即便倭黑猩猩有「人」的一面,但它們還是會有「獸」的一面。在剛果叢林中,德瓦爾曾多次目睹倭黑猩猩聯合捕獵和肢解動物的場景。捕獲獵物後,率先進食的當然是雌性倭黑猩猩首領,它通常會首先從獵物的腹部開始肢解,將腸胃作為第一道菜。據說這樣的吃法能讓獵物存活更長時間,保證其新鮮度。

  倭黑猩猩還有比這更殘忍的舉動。在歐洲的一家動物園裡,曾有5隻雌性倭黑猩猩聯合攻擊一隻雄性同類,將其置於死地後,從它的腳趾開始分而食之,最後吃得皮肉不剩。

  似乎倭黑猩猩這種極端的善惡兩面性,與人類還有些許相似,不然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也不會成為亙古不變的社會性辯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學24小時》2016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中國數字科技館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 它們的脖頸比較細,雙腿相對修長,在直立行走時,倭黑猩猩的後背比黑猩猩挺得更為筆直,與人類的姿勢極為相似。目前,生倭黑猩猩僅在剛果河左岸的叢林中尚存千餘只。在數只能順利和人類進行交流的倭黑猩猩中,有一隻名為坎茲的25 歲倭黑猩猩特別聰明,它選擇對應圖形的準確率高達96%!德瓦爾還嘗試教授坎茲學習人類語言,不過兩天,他就能聽到坎茲試圖對他說「謝謝你」。當然,那種聲音與人類還是有明顯差別的,但通過坎茲的表情,德瓦爾可以看出,它的確是想竭力表達這個意思。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瀕臨滅絕 性慾極強生育難(圖)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瀕臨滅絕 性慾極強生育難(圖) 溫州財經網  2012-03-20 11:06
  • 探訪稀有的倭黑猩猩
    據國外媒體報導,蘿拉雅倭黑猩猩避難所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倭黑猩猩孤兒避難所,現已成為保護瀕危倭黑猩猩的重要基地。近日,攝影師通過大量的精彩鏡頭提醒人們關注倭黑猩猩的生存狀況。 倭黑猩猩是世界上最珍稀、最瀕危的大型靈長類動物。據估計,現有野生倭黑猩猩的數量大約僅為1萬隻。
  • 倭黑猩猩愛壞蛋
    倭黑猩猩愛壞蛋倭黑猩猩相對於它們的近親黑猩猩來說更溫和,很少發怒,也不愛喧譁。更奇妙的是,大多數倭黑猩猩很喜歡對別人施以援手,哪怕對方並沒有主動要求幫忙,或者幫助對方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不過,這個群體裡也有自私、恃強凌弱或非常刻薄的個體。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登報告說,德、美、英等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繼紅毛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之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該研究組完成了對一隻18歲的雌性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
  • 美最新實驗顯示倭黑猩猩會與陌生者分享食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從小開始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承擔和分享,並以此作為一種美德教育。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獨特的人類精神,完全不同於貪婪的其它動物。但是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構建人類社會的無私行為早在人類社會存在之前就已進化形成。
  • 倭黑猩猩媽媽操心兒子婚事
    近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倭黑猩猩母親會主動增加雄性後代與其他雌性接觸的機會,甚至會在後代交配時為其「站崗」。相關研究成果本周發表於《現代生物學》。 倭黑猩猩是黑猩猩的近親。以往研究發現,黑猩猩母親會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在種群內的統治地位。
  • 倭黑猩猩如何沿河摸碘之旅
    BMC Zoology 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在這個研究中,作者通過剛果盆地倭黑猩猩的覓食活動,探索了史前人類的攝碘之旅,首次報告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對碘的攝取。猿類非常聰明——他們會察言觀色,巧妙地操縱同伴和敵人的行為,清晰地記住森林的環境。
  • 倭黑猩猩媽媽操心兒子婚事—新聞—科學網
    近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倭黑猩猩母親會主動增加雄性後代與其他雌性接觸的機會,甚至會在後代交配時為其「站崗」。相關研究成果本周發表於《現代生物學》。 倭黑猩猩是黑猩猩的近親。以往研究發現,黑猩猩母親會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在種群內的統治地位。
  • 看看倭黑猩猩吧
    人類社會的飲食偏好建立在食物的可利用性以及群體決定之上。這些偏好隨後作為社會習得性行為、價值觀、知識和習俗的一部分被傳承下來,共同構成了文化。除了人類,一些社會性動物也會以不同方式展示各種文化形式。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可能正是這樣一個物種。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基因中發現「幽靈猿」DNA,曾是伴侶,現已滅絕
    在人類社會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關係密切,他們交配繁衍,努力把各自的基因留給後代。這種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不僅發生在人類祖先身上,同屬人科的倭黑猩猩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作為人類最親近的親戚,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直存在著雜交關係,早在20萬年前,它們就發生了基因交換融合。但是,最近靈長類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黑猩猩並非倭黑猩猩唯一的伴侶,在數十萬年前,倭黑猩猩還曾跟一種被稱為「幽靈猿」的類人猿交配,只是「幽靈猿」和尼安德特人一樣都已經滅絕了。
  • 剛果(金)建立與人類基因接近的倭黑猩猩保護區
    新華網金夏沙5月23日電為保護瀕臨滅絕的倭黑猩猩,剛果(金)首都金夏沙郊外近日建立了洛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保護區工作人員一方面教育兒童有關倭黑猩猩與人類共存的重要性,一方面力促有關當局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
  • 科學網—倭黑猩猩像早期人類一樣使用多種工具
    本報訊 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可以和黑猩猩一樣靈巧。
  • 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這些帶「倭」字動物原來是這樣命名的
    它的鳴叫聲也與黑猩猩不同,會發出32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如驚慌時的尖叫,進攻時的狂叫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倭黑猩猩等非人靈長類動物,只能通過與特定情緒狀態相關的叫聲進行交流。而最近關於倭黑猩猩語言的研究又打破了我們對這一問題的傳統認知:倭黑猩猩與人類一樣會在一系列不同的背景裡使用單一高音調的叫聲,類似於中文和英文中的「一詞多義」。
  • 最新研究:倭黑猩猩像人類一樣會「搖頭說不」
    ,會像人類一樣搖頭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報導稱,對倭黑猩猩拍攝的錄像觀測發現它們會表達像人類一樣的搖頭動作,對其它同伴不喜歡的行為搖頭「說不」。在此之前未曾觀測到倭黑猩猩這一行為特徵。 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協會的克裡斯特爾•施耐德帶領多位科學家在萊比錫公園拍攝到了倭黑猩猩的搖頭行為,觀測發現當它們要表達同伴不要做一些事情時,就會將頭部像人類一樣左右擺動,比如:猩猩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幼仔攀爬到樹上,或者拿著食物不吃而是去玩耍。
  • 知否|倭黑猩猩"重男輕女"?操心兒子婚事卻狠心拋棄女兒
    科學家稱,這是因為在倭黑猩猩群體中,雄性與雌性相比擁有更具優勢的地位。倭黑猩猩媽媽們抓住每一個機會幫助她們的兒子。在倭黑猩猩的社會中,但雌性在高群體地位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許多母親都有群體影響力,她們會儘量讓兒子與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待在一起,確保它們有更好的交配機會。Surbeck稱:「母親就像是她們兒子的社交通行證。」
  •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
    在目前已知的約150多萬種動物品種中,提起「私生活最混亂」的動物,那倭黑猩猩一定榜上有名,而且還名列前茅。有人會說,這個倭黑猩猩跟普通黑猩猩長得沒什麼區別啊?的確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出,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動物,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曾被叫作「俾格米黑猩猩」,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Pan troglodytes)區分開來。它們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倭黑猩猩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 決策失敗,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也會不開心
    原標題:決策失敗,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也會不開心 情緒是影響人類決策方式的重要因素,而其他動物在決策時,發生情緒應答的過程則尚不明確。 耶魯大學的亞歷山德拉·羅薩蒂(Alexandra Rosati)和杜克大學的布萊恩·哈爾(Brian Hare)對居住在非洲自然保護區中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進行了研究,評估了它們的情緒應答及動機。相關結果發表在PLoS ONE上。
  • 扒下倭黑猩猩的和平外衣
    《華盛頓郵報》最近把這個物種描繪為「持續不斷地」在交配;《泰晤士報》宣稱,倭黑猩猩「作為友善、敏感、健康和仁慈的典範,在闊胸腔的芸芸眾生中顯得鶴立雞群」;美國公共廣播公司一部野生動物片子以這樣的話開頭:「在黑猩猩打鬥和謀殺之處,倭黑猩猩是和平的締造者。而且,與黑猩猩不同,不是雄性倭黑猩猩而是雌性倭黑猩猩掌握著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