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建立與人類基因接近的倭黑猩猩保護區

2020-11-24 搜狐網

  新華網金夏沙5月23日電為保護瀕臨滅絕的倭黑猩猩,剛果(金)首都金夏沙郊外近日建立了洛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保護區工作人員一方面教育兒童有關倭黑猩猩與人類共存的重要性,一方面力促有關當局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

  倭黑猩猩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動物品種,目前人們只在非洲國家剛果(金)看到過這種動物,它與人類的基因構成十分接近,但它們正處在滅絕的邊緣。1980年的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有10萬隻倭黑猩猩。20多年過去了,伴隨著戰亂、森林砍伐和非法捕獵,倭黑猩猩的數量已經降至1萬隻。

  在剛果(金)內戰期間,當地動物園的動物得不到照顧,只好四處流浪。一隻倭黑猩猩在流浪的時候遇到了保護區的建立者克洛丁。當地醫生告訴克洛丁,她救不了這隻倭黑猩猩。然而,克洛丁接受了挑戰,救活了它。不久後,六七隻倭黑猩猩投奔了克洛丁。

  洛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有20英畝的森林供倭黑猩猩自由活動,這一保護區還為人們提供了觀察和研究倭黑猩猩的環境。目前,洛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裡已有22隻倭黑猩猩。

  克洛丁說,倭黑猩猩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市場上買賣倭黑猩猩肉的交易。當地村民由於沒有食物和錢,獵殺倭黑猩猩吃,或者將它們運到城裡出售。

  克洛丁希望通過教育使當地人認識到倭黑猩猩的價值,這樣倭黑猩猩的數量就會增加。

  如果運作成功,克洛丁準備將生活在保護區內的倭黑猩猩分批放回大自然。

相關焦點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
    不經意間的分道揚鑣  這組幸運的「驢友」中,包括了拉瑪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而森林古猿的其他種類,則成為了今天動物學分類中的類人猿科,也就是現在的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等,當然還包括倭黑猩猩。
  • 我到剛果(金)走了趟「與人類最近的親戚」
    因為要去剛果(金)首都金夏沙出差,朋友建議,那裡有一個猩猩園,裡面有一種剛果(金)特有的猩猩——倭猩猩,它們和黑猩猩一樣,與人類的關係最親近,有98%的DNA與人類相同,可謂是人類的至親。這門「親戚」,必須走一走!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中國數字科技館
    直到1929 年,人們才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濃密熱帶雨林中,確認發現了倭黑猩猩的蹤跡,遠遠晚於我們發現其他猿類的時間。與其他猿類相比,它們和大猩猩更接近,但是身材更矮小,更苗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倭黑猩猩的命運。如果人類依然我行我素,那麼這個與我們親緣關係最近,可能有超過99%相同基因的猿類就將徹底滅亡。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探訪稀有的倭黑猩猩
    據國外媒體報導,蘿拉雅倭黑猩猩避難所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倭黑猩猩孤兒避難所,現已成為保護瀕危倭黑猩猩的重要基地。近日,攝影師通過大量的精彩鏡頭提醒人們關注倭黑猩猩的生存狀況。 倭黑猩猩是世界上最珍稀、最瀕危的大型靈長類動物。據估計,現有野生倭黑猩猩的數量大約僅為1萬隻。
  •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
    的確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出,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動物,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曾被叫作「俾格米黑猩猩」,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Pan troglodytes)區分開來。它們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倭黑猩猩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瀕臨滅絕 性慾極強生育難(圖)
    最接近人類的物種倭黑猩猩資料圖
  • 這麼多年才知道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不是同一種,長見識了
    「bonobo」這個詞可能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bonobo村的拼寫錯誤。這個位於中非的國家是所有野生倭黑猩猩生活的地方。它們在野外的數量尚不清楚,但據信數量在3萬到5萬人之間。剛果民主共和國飽受內亂之苦,政府目前無法保護剛果人民免受偷獵和森林砍伐的侵害。倭黑猩猩目前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它們可能在30年內滅絕。
  • 倭黑猩猩會像人一樣安慰同伴
    原標題:倭黑猩猩會像人一樣安慰同伴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4日電 (記者林小春)安慰痛苦的同伴並非是人類獨有的社會技能。一項針對人類的靈長類近親——倭黑猩猩的研究表明,它們也會通過觸摸、親吻、擁抱等行為來撫慰痛苦中的同伴。  倭黑猩猩的基因與人類極其相似,且情感豐富。
  • ·謀殺、打鬥,倭黑猩猩的殘忍令人吃驚
    倭黑猩猩吃獵物從腹部開始,首先吃腸子。這種程序能讓一頭被獵獲的羚羊存活更長的時間。對這個被意想為平和的動物來說,倭黑猩猩可能殘忍到令人吃驚的程度。「倭黑猩猩沉浸在和平、友愛和其樂融融之中」,考克斯說。她開玩笑說:「它們或許是發現了大麻的第一猿。」有人還說,一頭蹙著眉的黑猩猩看上去像傻瓜,而一頭倭黑猩猩較低的平直的眉毛,使它的面孔看上去更易被理解為一個嚴肅沉思者。
  • 剛果倭黑猩猩河邊玩鬧秀運動天賦(組圖)
    原標題:剛果倭黑猩猩河邊玩鬧秀運動天賦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7日報導,近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附近的自然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的靈長類動物學家艾米莉·讓蒂(Emilie Genty)博士有幸邂逅了一群在小溪邊嬉戲玩耍的倭黑猩猩,並用鏡頭記錄下了數張生動清晰的珍貴畫面。
  • 知否|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居然還是雌性偏多
    的確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出,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動物,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曾被叫作「俾格米黑猩猩」,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Pan troglodytes)區分開來。它們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倭黑猩猩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 扒下倭黑猩猩的和平外衣
    因為倭黑猩猩是人類「最近的親戚」,據說它的舉止教導我們了解人性的基本面。  2.由於地理和政治原因,野生倭黑猩猩很少得到科學研究  倭黑猩猩這種流行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我們對這種動物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大行其道的,它被承認作為一個物種的時間還不到一個世紀。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基因中發現「幽靈猿」DNA,曾是伴侶,現已滅絕
    在人類社會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關係密切,他們交配繁衍,努力把各自的基因留給後代。這種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不僅發生在人類祖先身上,同屬人科的倭黑猩猩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作為人類最親近的親戚,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直存在著雜交關係,早在20萬年前,它們就發生了基因交換融合。但是,最近靈長類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黑猩猩並非倭黑猩猩唯一的伴侶,在數十萬年前,倭黑猩猩還曾跟一種被稱為「幽靈猿」的類人猿交配,只是「幽靈猿」和尼安德特人一樣都已經滅絕了。
  • 看看倭黑猩猩吧
    人類社會的飲食偏好建立在食物的可利用性以及群體決定之上。這些偏好隨後作為社會習得性行為、價值觀、知識和習俗的一部分被傳承下來,共同構成了文化。除了人類,一些社會性動物也會以不同方式展示各種文化形式。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可能正是這樣一個物種。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
  • 最新研究:倭黑猩猩像人類一樣會「搖頭說不」
    ,會像人類一樣搖頭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報導稱,對倭黑猩猩拍攝的錄像觀測發現它們會表達像人類一樣的搖頭動作,對其它同伴不喜歡的行為搖頭「說不」。在此之前未曾觀測到倭黑猩猩這一行為特徵。 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協會的克裡斯特爾•施耐德帶領多位科學家在萊比錫公園拍攝到了倭黑猩猩的搖頭行為,觀測發現當它們要表達同伴不要做一些事情時,就會將頭部像人類一樣左右擺動,比如:猩猩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幼仔攀爬到樹上,或者拿著食物不吃而是去玩耍。
  • 倭黑猩猩真的是性愛狂嗎?
    謠傳:倭黑猩猩身形矮小,樂善好施,作風嬉皮,心態平和,性生活頻繁。事實:並非如此。倭黑猩猩體型與黑猩猩接近,具有侵略性,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來一發。與此相反的是,在黑猩猩的社會中,雌性往往被邊緣化。Takayoshi Kano觀察了大量不尋常的性行為。譬如,「B2B」,常常從母猩猩A壁咚母猩猩B開始。「這一對猩猩然後擁抱並開始相互快速而有節奏地廝磨(有可能是陰蒂),」他在1980年《人類進化雜誌》上寫道。這往往持續不到20秒,偶爾超過一分鐘。
  • 倭黑猩猩如何沿河摸碘之旅
    BMC Zoology 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在這個研究中,作者通過剛果盆地倭黑猩猩的覓食活動,探索了史前人類的攝碘之旅,首次報告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對碘的攝取。猿類非常聰明——他們會察言觀色,巧妙地操縱同伴和敵人的行為,清晰地記住森林的環境。
  • 科學網—倭黑猩猩像早期人類一樣使用多種工具
    本報訊 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可以和黑猩猩一樣靈巧。
  • 美最新實驗顯示倭黑猩猩會與陌生者分享食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從小開始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承擔和分享,並以此作為一種美德教育。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獨特的人類精神,完全不同於貪婪的其它動物。但是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構建人類社會的無私行為早在人類社會存在之前就已進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