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事實之一是倭黑猩猩用性接觸來分散衝突而不是訴諸暴力。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屬於同一屬,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被認為是同一物種。
最初,倭黑猩猩被稱為「侏儒黑猩猩」,有時也被稱為「侏儒黑猩猩」。倭黑猩猩的平均身高約為3.5英尺,體重約為65至80磅,而雄性黑猩猩則重達150磅。體型最大的雄性黑猩猩體重最高可達200磅,但總體而言,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大小差異並不顯著。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侏儒」一詞基本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倭黑猩猩」。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生理差異並不明顯。黑猩猩的體型更大,四肢更短,口部更突出。倭黑猩猩的嘴唇通常是粉色或紅色,臉上的皮膚是黑色的,這在幼年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而幼年黑猩猩的臉會是淺色的,成年黑猩猩的膚色可能會保持較淺。
野外的倭黑猩猩通常都有一頭濃密的黑髮,從中間分開,但在圈養的情況下,許多倭黑猩猩都是禿頂的。禿頂大概是由於過度的相互修飾造成的。有一種理論認為,野外部隊的成員更多,所以儀容整潔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這種觀點並不符合簡單的邏輯,更多的成員不就意味著更多的個人不僅僅是為了打扮,而是為了被打扮?無聊、壓力或其他環境因素更可能是原因。
「bonobo」這個詞可能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bonobo村的拼寫錯誤。這個位於中非的國家是所有野生倭黑猩猩生活的地方。它們在野外的數量尚不清楚,但據信數量在3萬到5萬人之間。剛果民主共和國飽受內亂之苦,政府目前無法保護剛果人民免受偷獵和森林砍伐的侵害。倭黑猩猩目前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它們可能在30年內滅絕。
倭黑猩猩是一種高度聰明、極具社會性的類人猿。他們生活在非常合作和和平的群體中,被稱為軍隊,成員多達70人,但15到30人是最常見的。他們多變的社會結構被稱為「裂變-融合」,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以不同規模的群體聚集在一起,或因不同的活動、一年中的不同時間而分開,這取決於誰可以「閒逛」。
它們是雜食動物,吃各種各樣的水果和植物,以及小動物和魚。就像黑猩猩一樣,它們會成群結隊地捕獵,偷偷靠近和包圍猴子、爬行動物和小羚羊。倭黑猩猩生活在世界上一個不穩定地區的森林深處和沼澤地帶,所以當它們第一次被發現時,在野外幾乎沒有關於它們的研究。然而,關於它們的一些已知信息卻如此混亂和擾亂了科學界,以至於幾十年來一直保密。
事實是,倭黑猩猩有一個社會結構,包含了所有成員之間的定期和非常隨意的性接觸,這與繁殖無關。雖然這種接觸很明顯只是為了好玩,但大部分都是一種社交技巧,用來避免衝突、互相安慰、建立聯繫。其結果是,這個社會幾乎沒有暴力,致命的攻擊和殺嬰行為,在黑猩猩和人類中相當常見,幾乎聞所未聞。
當研究人員在2005年和2012年對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時,他們發現它們仍然共享99.6%的DNA,而人類與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共享98.7%的DNA,這表明這不是基因組成的問題。人類和倭黑猩猩有一點是黑猩猩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大腦細胞中一種叫做梭形細胞或Von Economo神經元的模式。這是一種與同理心和其他複雜的社會技能相關聯的模式,鯨魚和大象也有這種現象,有趣的倭黑猩猩的事實。
倭黑猩猩之間的性接觸有很多目的,而且對他們的社會至關重要。通常,這是一種在可能導致其他物種攻擊的情況下表達興奮的表情。雖然佔統治地位的雄性黑猩猩會表現出憤怒,有時甚至是暴力的樣子,讓下屬遠離新發現的食物,但倭黑猩猩會在安定下來吃東西之前,通過互相觸摸和摩擦來慶祝食物的發現。
事實上,大多數可能導致其他生物變得暴力的情況,比如不小心踩到睡著的鄰居,都是倭黑猩猩的性接觸。在400萬到8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與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分開進化。然後,當100萬年前剛果河形成時,黑猩猩的數量在地理上發生了分裂。黑猩猩繼續向北發展,倭黑猩猩向南進化。
南部地區資源豐富,是一個鬱鬱蔥蔥的熱帶世界,可能最終需要更少的適應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倭黑猩猩在生理上不如黑猩猩專一,可能更接近我們共同祖先的長相。更重要的是,對現在的動物來說,它的養育環境可能使它保持更和平,競爭更少,也可能使雌性成為領導者和規則制定者。
倭黑猩猩的社會是母系社會,在這個社會裡,雌性主宰一切,並在群體活動中做出大多數決定。與黑猩猩一樣,雄性倭黑猩猩通常會與家庭群體生活在一起,而雌性倭黑猩猩則會獨自出發,加入一個新的家庭,或組成一個新的團隊。因此,大多數倭黑猩猩社區的成年雌性黑猩猩是不相關的。
但是雌性倭黑猩猩是如何在這個新的群體中獲得接納和地位的,與雌性黑猩猩是如何獲得青睞有很大不同。這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眾多顯著區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