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決策失敗,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也會不開心
情緒是影響人類決策方式的重要因素,而其他動物在決策時,發生情緒應答的過程則尚不明確。
耶魯大學的亞歷山德拉·羅薩蒂(Alexandra Rosati)和杜克大學的布萊恩·哈爾(Brian Hare)對居住在非洲自然保護區中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進行了研究,評估了它們的情緒應答及動機。相關結果發表在PLoS ONE上。
研究中,受試的猿類需要面對兩項不同的難題:
研究表明,當選擇沒有帶來理想的結果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會做出消極的情緒反應,包括發出聲響(如撅嘴和呻吟)、抓撓以及猛擊——猛擊行為被認為是猿類憤怒的表現。
羅薩蒂告訴果殼網:「抓撓等行為似乎反映不確定感或焦慮。而別的行為,例如尖叫,則在黑猩猩生氣(比如在打架時)時更為常見。」在冒險決策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旦這些猿類發現自己賭輸了,它們還會試圖改變原來的選擇。但賭對了的時候,則從來不會想要這樣做。
研究者還發現,雖然兩種猿類會對結果呈現出情緒反應,但黑猩猩比倭黑猩猩更有耐心,選擇冒險的機率也更大。「倭黑猩猩尤其容易被決策帶來的結果所影響。如果倭黑猩猩決定賭一把卻賭輸了,它們在後續的實驗中選擇碰運氣的可能性就會減小。」羅薩蒂對果殼網說:「然而,遭遇失利的黑猩猩則不會灰心喪氣——它們更有可能選擇繼續冒險。從這個意義上說,倭黑猩猩的行為似乎跟人類更像。」
參加該研究的一隻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倭黑猩猩。圖片來源:Alexandra Rosati
野生環境下,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攝食生態差異也許是它們呈現不同行為偏好的一個原因。羅薩蒂解釋道:「黑猩猩在野外要面對的覓食環境尤為嚴酷——它們的食物有著更多季節性的變數,覓食地更小,覓食的時耗也更長。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為了可能獲得的更好結果,黑猩猩更能忍受損失——例如花時間等待或者為之冒險。」
根據實驗結果,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猿類也會像人類一樣對決策結果表現出情緒應答。接下來他們會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這些情緒反應是否會在這些猿類再次面臨類似選擇時影響它們的決策。
一個AI
黑猩猩:我們為什麼要為了這群裸猿的好奇心而受這些調戲啊?
倭黑猩猩:反正有吃的……
果殼網
ID:Guokr42
中二病究竟有沒有得治?
密集恐懼症真的「只是矯情」?
不相干的東西嚴絲合縫拼在一起就覺得爽,是強迫症嗎?
你有病?沒事~ 果殼有藥呀!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