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火箭發射前為啥要吃包子?有人豪言要吃10個

2020-12-04 瀟湘晨報

23日晚,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前夕,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儀式——吃「成功包」,祝福發射圓圓滿滿!

4000餘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個個餡兒大皮兒薄,剛出籠就分發到了航天工作人員的手中。滿懷著對「胖五」發射「嫦五」的美好祝福,航天工作人員有的要吃2個包子,寓意「好事成雙」;有的想吃6個寓意「六六大順」;還有豪言要吃10個包子,希冀「十全十美」!

延伸閱讀:

喜報!嫦娥五號奔月,發射圓滿成功!將從月球帶回「禮物」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出徵探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回」的關鍵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發射探測器著陸月球,然後採取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採集大約2千克月壤,最後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製。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整個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發射成功後,探測器將經過11個階段20餘天的工作,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

關鋒介紹,此次任務將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地球大氣高速再入等多項關鍵技術,並且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進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跨越,同時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此外,任務還將對採集的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他表示,除了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外,還有後續的嫦娥六號任務。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器,並成功實現地球再入返回,驗證了多項關鍵技術,為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原標題:火箭發射前為啥要吃包子)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2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前大家吃了4000個包子,月兔:地球人怎麼回事?
    以後,我家崽崽每次考試前的食譜定下來了,都要吃包子,這不是迷信,而是來自我國航天人的文化傳承和優良傳統,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據央視報導,此次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廚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這有講究,叫做「成功包」,圓圓滿滿,「包」你成功,寓意就和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圖個吉利。
  • 嫦娥五號發射前,大家吃了4000個包子,玉兔:地球人怎麼回事?
    據央視報導,此次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廚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這有講究,叫做「成功包」,圓圓滿滿,「包」你成功,寓意就和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圖個吉利。而對於包子餡,也是很有講究的,豬肉餡叫做「祝」你成功,包大蝦的,叫做「蝦」次還行。至於有的童鞋提出要去月亮上抓只兔子回來,吃兔肉餡的包子,月球上的兔子只能表示:地球人怎麼回事,好不容易從四川逃脫,離開地球,我以為自己安全了。眾多網友卻表示:請記得寫一份月球兔兔的品嘗報告,味道如何,肉質如何,營養價值和地球兔兔的對比,是否適合大量養殖。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為什麼要選在凌晨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國家
    今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據央視報導,今天嫦娥五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師傅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為啥要吃包子?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去哪?為了確保火箭準時發射,研製團隊採用了變射向、變滑行時間的多軌道奔月發射方案,應用「窄窗口多軌道」技術,針對50分鐘的發射窗口分別設計了5條發射軌道,每條軌道對應10分鐘的發射窗口,在發射窗口期內,可根據發射時間通過軟體自動選擇發射軌道:如果在第一個10分鐘內發射就選擇第一條軌道,如果在第二個10分鐘內發射就自動選擇第二條軌道……相當於在50分鐘的窗口期中,有5條路可以走。
  • 嫦娥五號為啥要在凌晨發射?
    這是「胖五」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航天科普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設計師錢航對此進行了解讀——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這一類型的任務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電 題:「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與以往不同,此次發射為什麼要選擇在凌晨升空?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作為我國第六個月球探測任務,它也意味著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而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
  • 嫦娥五號計劃24日凌晨發射 為何要選在凌晨?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記者採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揭秘背後原因。  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當中的奧秘,是中國人多年的夢想。 1978年,美國贈送了1克月球樣品給中國,我國專家經過大量研究,發表了14篇論文。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4時30分  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等四次分離  最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視頻來源:微博@我們的太空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總裝製造,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
  • 長徵五號火箭已抵海南,或將用於嫦娥五號發射
    前不久,中國公布了自己的空間站建設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進行11次發射,於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在軌建設任務。這時候有人要問了,各航天項目已陸續展開,探月工程什麼時候有新動作呢?有關這個問題,現在終於可以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 發射場是所有衛星成功發射的保障!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升空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圖片源自《開講啦》之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共六次發射均在西昌的深山裡升空而這次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隸屬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今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