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前,大家吃了4000個包子,玉兔:地球人怎麼回事?

2020-12-04 光速戰機

以後,我家崽崽每次考試前的食譜定下來了,都要吃包子,這不是迷信,而是來自我國航天人的文化傳承和優良傳統,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據央視報導,此次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廚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這有講究,叫做「成功包」,圓圓滿滿,「包」你成功,寓意就和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圖個吉利。

原來還有這個文化傳統

據說包子的味道還不錯

以往,我們的航天備受歐美打壓,國際空間站甚至專門將我們排除在外,蒸包子也意味著「爭口氣」。而現在,隨著我們航天實力的不斷提升,包子在航天人的文化中,也代表了更多的自信。比如,你可以將它理解為「包羅萬象,與子共耀」、「包」治各種不服,並希望以後月球也能進「包」郵區。

以後月球能包郵嗎?

而對於包子餡,也是很有講究的,豬肉餡叫做「祝」你成功,包大蝦的,叫做「蝦」次還行。至於有的童鞋提出要去月亮上抓只兔子回來,吃兔肉餡的包子,月球上的兔子只能表示:地球人怎麼回事,好不容易從四川逃脫,離開地球,我以為自己安全了。眾多網友卻表示:請記得寫一份月球兔兔的品嘗報告,味道如何,肉質如何,營養價值和地球兔兔的對比,是否適合大量養殖。

玉兔:地球人你們怎麼回事?

兔子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記得多放辣椒和孜然

除了包子,航天人充滿儀式感的傳統食品還包括龜苓膏,你也可以叫它「歸零爽」。火箭發射不可能每次都成功,失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今年「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就失敗了,2020年我們進行了20多次公開的火箭發射,其中失敗的就有4次,這是航天大國、航天強國的民眾必須要面對的一件事,勝不驕敗不餒,吃了龜苓膏繼續前進。

吃了龜苓膏繼續前進

其實討口彩這類民俗是文化,跟科學精神並不違背。一邊是充滿人性的文化,另一邊則是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兩者並不衝突。對於老百姓來說,與其追影視明星和網紅,不如追我們的航天人和科學家。而這類文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比如工地開工、核磁共振機試運行,會擺個豬頭,甚至拍個電影,也要搞個開機儀式,這就是文化和儀式感。國外也有類似的傳統,比如新軍艦下水、新戰機服役,甚至伺服器開業,都要請個和尚、牧師來開開光。

泰國S26T潛艇開光儀式

日本首架F35開光儀式

說到這裡,小編還是忘不了兔肉餡的包子。據說這次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和月巖,一部分留在北京,另一部分則會被放在湖南,而之前我們的「奮鬥者」號深潛器,也會將從萬米海底採集的樣品留在湖南,這非常符合毛主席「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領袖氣質,展現了大國的風度。而對於我們這樣的吃貨來說,今年過年是否能加一道菜,將兔子和鱉合燉,大家覺得這道實力槓槓得硬菜叫個啥名最吉利呢?

兔兔真香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前大家吃了4000個包子,月兔:地球人怎麼回事?
    以後,我家崽崽每次考試前的食譜定下來了,都要吃包子,這不是迷信,而是來自我國航天人的文化傳承和優良傳統,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據央視報導,此次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廚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這有講究,叫做「成功包」,圓圓滿滿,「包」你成功,寓意就和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圖個吉利。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火箭發射前為啥要吃包子?有人豪言要吃10個
    23日晚,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前夕,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儀式——吃「成功包」,祝福發射圓圓滿滿!4000餘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個個餡兒大皮兒薄,剛出籠就分發到了航天工作人員的手中。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這是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國家
    今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據央視報導,今天嫦娥五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師傅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為啥要吃包子?
  • 嫦娥五號「挖土」的同時,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幹嘛呢?
    而昨日再傳來好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短短的幾個小時間,從嫦娥五號的軟著陸到月球鑽取採樣、封樣,如此順利的進行,真的讓人振奮,而嫦娥五號著陸到月球表面挖土,已成為新聞媒體的一大熱點話題之一。
  • 「嫦娥五號」發射前瞻:玉兔號淚目「我壞掉了.」
    同樣接下來就是命名了,科學家們把著陸地附近的三個類似於直角三角形的坑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中間嫦娥四號落地的三角形區域,命名為天河基地,馮--卡門坑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玉兔二號走在了月面之上,它的主要任務,就是繪製一張月球表面全天溫度曲線圖,也就是,給月球量量體溫。這在當時,人類還沒有做到過。如何測量呢?
  • 嫦娥五號月底發射!中國人的四個第一次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進入第24個月晝,順利工作682個地球日。馬上,嫦娥五號也要奔月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在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小兔子」玉兔二號工作狀態良好 年底將準備發射嫦娥五號
    「小兔子」工作狀態良好 年底發射嫦娥五號 華聲在線4月24日訊 「今年底,我們將發射嫦娥五號,全面實現月面採樣返回。」 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率先在月球背面刻上了中國的足跡。目前,「小兔子」工作情況怎麼樣?吳偉仁帶來了最新消息。「著陸器和巡視器在月球工作了4個月晝,狀態良好,開展了大量的科學探測活動。」吳偉仁說。 中國探月實現了五戰五捷,年底將準備嫦娥五號發射,全面實現月面採樣返回。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針對「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的說法,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探月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期規劃,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展開。「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黃兵坦言,經歷過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的失敗,再到第三次發射的成功,我們整個團隊對火箭的認識都在提升,整個系統也越來越成熟。
  • 嫦娥五號發射,你需要知道這些事情
    今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身負一項重大任務,它將使用返回艙把從月球採集的2千克樣品帶回地球,由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圖源:公眾號知識分子嫦娥五號的發射
  • 嫦娥五號「忘帶」的玉兔登月車 CPU價值數十萬玩不了鬥地主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不過這次嫦娥五號探月,沒有像之前一樣帶著玉兔二號月球車去採集月球表面物質,只通過一個機械臂來實現採樣。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順利發射,十全十美,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從此將開啟新的篇章。在嫦娥五號之前,嫦娥探月的腳步在浩瀚星路上從未停止。中國探月工程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十六個年頭的歲月,也在一步一步靠近當初規劃的藍圖——總的來說,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步驟。第一步:「繞」發射繞月衛星,這一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成功實現。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在即,帶你認識「嫦娥家族」成員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11月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嫦娥五號」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從13年前的「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起,到如今「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在即,「嫦娥家族」前赴後繼奔赴月球。
  • 「嫦娥五號」發射,月亮不再只是人類冰冷的情人!
    然而,從2007年10月24日中國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到十三年後的2020年11月25號發射的「嫦娥五號」,這些充滿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衛星逐漸揭開了月亮一層層神秘的面紗。如果要用五首音樂分別來代表「嫦娥一號」至「嫦娥五號」,那以下作品絕對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