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呼風喚雨的黑客,為什麼一比賽就「翻車」?

2020-11-21 虎嗅APP


大家好,我是謝么。


老淺友都知道,自淺黑科技開播以來,每年10月24日我們都會參加GeekPwn極棒大賽。當觀眾。


GeekPwn的官方全稱是「極棒國際安全極客大賽」,所謂「安全極客」,在我的語境裡其實就是「黑客」的意思。也許是因為「黑客」這個詞蒙冤已久,成見太深,為了保平安,主辦方才用的「安全極客」。


GeekPwn極棒是一個風光的舞臺,每年選手們在臺上破解各種東西,手機、智能門鎖、路由器、智能音響。主持人驚呼,觀眾鼓掌,聚光燈照在身上,一群記者圍著採訪。當然,這僅僅對挑戰成功的選手而言。


在這個舞臺上,每年也有不少項目當場「翻車」。那些選手也許付出了同等的努力,卻因為各種突發原因挑戰失敗,黯然離場,沒有獎金,自費參賽,沒有採訪。


翻車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所以我想拿出來聊一聊。


GeekPwn 極棒大會主舞臺



時間回到1024那天,昏暗的觀眾席,我,史中,木子並排坐,眼前明亮的舞臺上正在進行第一個破解挑戰項目:「有物理防護和硬體加密的雙重保護,為什麼我的虛擬貨幣還是丟了?」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破解兩個智能保險箱和一塊加密硬碟,拿到裡頭的密鑰。之所以扯上虛擬貨幣,是因為現實世界中,確實有人會這樣保管加密貨幣的密鑰。


左邊是選手,右邊是要破解的保險箱


主持人蔣昌建宣布挑戰開始,倒計時20分鐘,三位選手站到電腦前,一位開始劈裡啪啦敲鍵盤,一位站在旁邊協助,另一位戴上藍色橡膠手套。



如果按照「正常劇情」,他們會先破解A品牌智能保險柜,拿到裡頭紙條上的第一串密碼,再破解另一個B品牌智能保險柜,拿到裡頭的加密硬碟,再現場破解它,拿到第二串密碼。


就是這兩個保險箱


據評委透露,最後一個破解加密硬碟的過程「相當精彩」,因為涉及到硬體層面的破解,要現場電焊,視覺效果很好。


不像純軟體破解項目,觀眾只能看到選手啪啪啪敲鍵盤。不知道的還以為選手在玩金山打字通。



‍咳咳……讓我們回到嚴肅的比賽現場。隨著挑戰進行,會場裡響起詭異而陰森的音樂,頗有些諜戰片的氣氛。


不到兩分鐘,戴手套的選手默默走到舞臺右側的兩個保險箱前,輕輕點按密碼。


」啊?這麼快?」主持人蔣昌建驚呼。



觀眾席,中哥扭頭對我說:「今年看樣子還挺順利。」我說這畢竟是第一個項目,主辦方肯定得把最穩的一匹的放在第一個,開門紅嘛……


話音剛落,臺上傳來一個聲音:「選手好像遇到了一些網絡問題……」臺上的評委說。


嚇得我們兩個毒奶趕緊閉嘴了。


原來剛才選手並不是過來破解,而是發現智能保險柜連不上網,過來看看啥情況。


五分鐘過去了。怕冷場,評委和主持人不停地說話。三位選手依然站在電腦前,臉色開始不太淡定,藍色橡膠手套也摘下。



又一個五分鐘過去了,又一個五分鐘過去了,保險箱還沒破開,硬碟沒拿到。


觀眾席,我身邊的一位媒體老師也調侃:「哈哈,我要是這保險柜的廠商,肯定要出一篇稿子宣傳一下,連極棒選手都破解不了。」


這讓我想到當年央視的《正大綜藝》,一個老外挑戰撞碎鋼化玻璃的吉尼斯紀錄,結果拱了半天就撞碎一塊,給中國的鋼化玻璃打了個結實的廣告。


「中國的鋼化玻璃質量太好了」


「5、4、3、2、1……倒計時結束,很遺憾,挑戰失敗。」主持人蔣昌建說:「我們依然要給他們掌聲鼓勵。」現場響起掌聲,聚光燈打在三位選手身上,他們還沒緩過神,就依次和主持人握手,下臺。


他們當時的尷尬,大概就好比你是一位秋名山車神,想當眾展示飆車神技,結果過了20分鐘,車引擎沒點著,觀眾還給你鼓掌和安慰。


「啥情況?不應該啊?」


按照常理,他們肯定有能力破解這幾款設備,並且一定是成功給主辦方演示過,可是他們在臺上呆了20分鐘,啥也沒發生。


有問題,肯定哪裡出了問題。



本以為第一個項目只是意外,結果意外接連發生,相當意外。


第二個項目是今年極棒主推的項目之一:極棒首創的利用AI技術特製口罩來欺騙人臉識別算法的CAAD挑戰賽決賽。


簡單來說,就是戴上口罩,騙過AI人臉識別系統,讓它把張三認成李四。


四組選手登臺,來頭不小,有的來自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也有的來自螞蟻集團這樣的頭部科技公司,現場觀眾的心理預期一下子拔高。


挑戰項目有三關:第一關是在150秒內,選手利用提前自製的特殊口罩,騙過舞臺左邊自動販賣機的「白盒」人臉識別算法,讓它誤以為是主持人蔣昌建,再跑到舞臺右邊,騙過自動取款機的「黑盒」人臉識別算法,讓它誤以為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評委在演示流程


這裡順道科普一句,所謂「黑盒」是指選手不知道系統內部識別人臉的運作方式,而「白盒」則是指它的內部運作模式和算法是公開的。就好比你要跟黑盒、白盒兩個人打架,「白盒」的武功門派和招數你是知道的,「黑盒」是不知道招數的,所以通常認為黑盒更難。


第二第三關難度依次遞增,口罩遮住臉的面積由第一關的3/4依次降為2/3和1/2——遮住的部分越少,偽裝難度越高。


同時,偽裝的目標也變成了「黑寡婦」「美國隊長」「川建國」和「普京」——外國人的臉和選手差異更大,更難偽裝。


第一組選手上場,倒計時150秒開始。


咚咚咚……詭異而陰森的背景音又響起。不得不說這舞檯燈光音效做的還挺好。


氣氛烘託得挺好,但是比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四組選手只有一組挑戰成功第一關,成功騙過人臉識別系統,其他三組的偽裝全部撲街,要麼機器毫無反應,要麼人臉識別置信度始終在0.4上下徘徊,眼看著150秒倒計時結束,宣告失敗。


AI認為選手是蔣昌建的置信度是0.466238


比賽中途,臺上評委幾次要求重新挑戰,並且重啟機器和現場燈光,以降低環境幹擾,可是試了好幾次,結果差不多。


評委的種種舉措讓觀眾席的我意識到一個問題:選手在臺上的表演一定跟之前他們測試的情況差別很大。


一組選手正在嘗試偽裝成馬斯克


最終,由於第一關只有一個隊伍通過,所以第二關和第三關沒有繼續進行,觀眾們沒有機會看到選手用口罩變臉「川建國」。


從初賽一路篩選出來的最優秀的4組選手,難道就這?不應該啊。


直覺告訴我,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下午,「5G網絡劫持」項目登臺,選手來自我們的老朋友騰訊玄武實驗室。


也許是被上午一路翻車的陣勢嚇到,他們跟主辦方申請把演示過程挪到場外。


按照「正常劇情」,他們將在不觸碰目標手機的情況下,劫持手機和附近5G基站的通信網絡,給目標手機下發一條任意號碼和內容的簡訊——這意味著黑客利用這個漏洞的人可以冒充你媽、銀行、警察蜀黍或者別的任何一個號碼給你發簡訊。


挑戰開始,倒計時20分鐘。


根據現場評委的描述,他們這次發現的漏洞相當厲害,屬於基礎通信協議的設計缺陷,這意味著這個漏洞並不存在於某個具體的設備,而是廣泛存在於基站和手機之間的「交流方式」上。


就像我們之前提過的「插座打架」問題,你很難說是插座還是插頭有毛病,而是整體設計的遺留問題。



這也就是說,不論目標用的哪款手機、也無論是移動、電信還是聯通的網絡,不論基站是哪個廠家生產的,都在這個漏洞的射程裡。


咚咚咚……詭異而陰森的背景音又響起。


可是十分鐘過去了,現場大屏幕裡,兩位選手開始皺眉,抿嘴,破解進度似乎陷入停滯。


選手要求場外評委重啟了一次目標手機,問題依然沒解決,他們似乎一直在交涉著什麼。


評委手上是目標手機


「選手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難,提出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場外評委諸葛建偉說,選手要求檢查一下目標手機,看看出了啥問題。但立即被場內的評委「TK教主」於暘拒絕:「按照規則,選手不能接觸目標手機。」


時間又過去幾分鐘,距離倒計時結束越來越近,比賽項目似乎沒有進展,選手再次提出想把目標手機連上電腦看看出了啥問題。


「等一下,等一下!諸葛,選手他們是要求插上線是嘛?這個肯定是不行的!」數據線連上的前一秒,被場內的評委TK厲聲喝住。


右下角是場內直播臺


我猜當時坐在內場的TK內心一定很糾結,因為這倆選手來自玄武實驗室,說直白點就是TK教主門下的小弟,TK本人也一定親眼看過他們成功破解。可是,現在他是極棒的評委,必須得保證公平公正。


「選手你可以讓評委幫你看看出了什麼問題,但是選手自己絕對不能接觸手機。」他說。


20分鐘倒計時結束。


「那麼我們宣布,這個項目挑戰失敗。」TK說完,若有所思,似乎還在琢磨,到底哪兒出了問題。怎麼搞的,怎麼搬到場外也翻車?


「TK教主」於暘(右一)



要來了要來了,「形同虛設的車鎖」項目開始了。顧名思義,某款智能汽車,搭載藍牙車鑰匙,可是不巧,藍牙系統偏偏有個漏洞,選手可以在不用鑰匙,不接觸車的情況下直接用一部手機打開車門。


評委在場外停車鎖門,車鑰匙送到會場裡,選手上場,倒計時20分鐘開始。



據場內評委介紹,如果不出意外,整個過程大約在5分鐘~8分鐘左右,只需一臺手機,手起機落門開鎖。


可是不到2分鐘,選手的表情就開始凝重起來。



熟悉的一幕出現了——「信號出了點問題。」選手怎麼也連不上汽車的藍牙——連不上藍牙,也就沒辦法進行下一步的破解。


咚咚咚……詭異而陰森的背景音響起。


紅色的倒計時一秒一秒地跑著,選手站在原地猛滑手機,有些不知所措。



一切像是有預兆。


開場致辭時,極棒創始人「大牛蛙」王琦提前打了預防針:「假如現場挑戰出現各種意外甚至事故,希望大家能諒解……」


從2014年開始,幾乎每年的極棒都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意外,王琦都被搞怕了,每年結束時,他都連連跟現場觀眾和選手道歉。


有一年比賽地點選在香港的郵輪上,結果船出了海,信號不好,許多項目受影響,之後極棒再沒上過船。


最初,大家懷疑是有些廠商害怕自家產品被現場破解,爆出負面新聞,於是趁著比賽進行時臨時關掉產品伺服器,或者派人來現場幹擾——但這只是猜想,沒人拿出證據,也沒逮到現場幹擾的人。


後來極棒乾脆把所有破解的目標產品的品牌都打上碼,減少廠商們的顧慮。


可是現場「翻車」的情況依然存在。


「這是一場所見即所得的比賽,沒有排練,沒有預演,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待會兒挑戰無論成功或失敗,大家都要給予選手掌聲鼓勵……」蔣昌建主持過至少三屆極棒大賽,他也有經驗。


今年極棒的頭一天晚上,我提前去過現場,當時導演正好在走臺,調試燈光,他指著頭頂招呼燈光師傅:「這個燈明天要關一下,別影響選手。」他也有經驗。


可是「黑天鵝」還是出現了。


這個場子像是有一個幽靈籠罩,隨時給選手們套上一個「翻車buff」。


六、啥情況



謝么:「真相有很多個!」


1. 玄學


當天下午,為了證明實力,玄武實驗室拉著一群記者,當著我們的面又完整演示,過程非常順利,3分鐘不到就完成,一洗「翻車之恥」。




用號碼20201024發送的簡訊:Hacked by tencent xlab


「我只能用玄學來解釋了。」玄武實驗室的馬卓告訴我,上場之前他們自己試了起碼有十七八遍,一次也沒失敗過。


「哪怕是正式上場前的兩三分鐘前我們都還在試,都是成功的。」可是等到倒計時一開始,目標手機的信號就莫名其妙開始斷斷續續,就跟沒網似的。


等到倒計時結束,宣布挑戰失敗,又過了幾分鐘再試,又好了,見鬼!


「看來這真的只能用玄學來解釋了。」我當時甚至懷疑是他們起的這個隊名影響了運勢。



 「有沒有可能是攝像師直播用的攝像機或者別的無線傳輸設備幹擾?」我問馬卓。


照現在看來,如果正式上場前後都能成功,唯獨正式上場時失敗,那直播攝像機的無線設備很可疑。


「我們沒有證據,所以不能這麼說,雖然也不排除可能性。」馬卓說。


2. 現場觀眾影響


第一個上臺嘗試破解保險箱和加密硬碟的選手鄧丁通告訴我:「剛一上臺時我用電腦連WiFi,圖標轉了七八秒才連上。」當時他就感覺哪裡不太對,「通常密碼是對的,一兩秒就能連上。」但當時已經站在舞臺上,就沒想那麼多。


比賽倒計時開始後,他們發現網絡非常卡,「發一個數據包到伺服器響應需要30秒左右。」後來路由器重啟了一次,有一段時間短暫連上了一會兒網,「後面就怎麼都上不了。」


他說,下臺後他們很不甘心,把保險箱搬到後臺的過道再次嘗試,發現保險柜一分鐘不到就破開了。弄得他們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


鄧丁通當時拍的照片


怕我不信,他還發來視頻


看比賽時,我和一個無線電安全領域的朋友聊起翻車這事,他掏出手機,打開一個軟體:「你自己看看現場有多少設備的無線信號幹擾。」



鄧丁通告訴我:「原本他打算把破解兩款保險箱和破解加密硬碟分成三個項目報名,但是為了現場效果,就把加密硬碟鎖進保險柜,做成連環破解,沒想到……」他說為了準備硬碟破解的項目,他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準備,結果因為保險柜沒打開,白費了兩個月功夫。


在破解藍牙車鎖的項目裡,選手也一度連不上目標汽車的藍牙,當時選手就猜測,可能是汽車車鎖的藍牙被附近圍觀的吃瓜群眾給搶先連上了,又或者是受到路邊的共享單車藍牙鎖信號的幹擾。



可是在工作人員嘗試清場之後問題依然沒解決。


當天上午,還有一個黑進4G信號基站的項目,儘管最終成功了,卻歷經波折。


正常劇情是:現場擺了一個皮基站選手先黑進這個4G基站,再劫持連接了這個基站的目標手機的網絡數據。


結果一上來,現場觀眾的手機信號也被「吸附」上去,而這個皮基站只能承載40多個設備,直接把目標手機的信號給「擠」掉了,連不上網了。


選手內心OS:當時我就慌了啊……


等好不容易連上,選手又發現基站還連著很多現場觀眾的手機,目標手機的數據被淹沒在觀眾老爺們上網的數據流裡。


「有聊微信的,有上網頁的……」選手說可以看到許多觀眾的網絡數據,但不敢亂翻……怕侵犯隱私。


主持人蔣昌建趕緊招呼現場觀眾和臺上的工作人員關掉手機,選手和評委又臨時想了個主意:把基站和桌子放進鐵桌子底下,利用桌子鐵網形成的簡易「法拉第籠」來屏蔽信號幹擾,這才讓項目順利進行下去,最終演示成功。



當天還有一個外場項目也受到吃瓜群眾的影響。


選手的目標是用一臺自製小設備幹擾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毫米波雷達,讓汽車直接撞牆。


最初的幾次嘗試,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開到離牆3米~5米處就會自動停下來。選手當時挺懵逼:啥情況?試驗的時候好像不是這樣。



後來他猜測可能是站在附近圍觀的群眾太多,從而觸發了特斯拉的圖像視覺系統。


旁邊還有不少人騎車路過


根據現場的描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對於正前方的物體主要以毫米波雷達作為決策依據。是直接開過去,還是剎車,主要是雷達說了算,但是一些情況下,圖像視覺系統的決策比重會提高。


在工作人員把圍觀觀眾疏散之後,選手比了個OK手勢,示意開始。


其實還是有一些觀眾


這一次,汽車順利撞牆。



3. 燈光


至於那些和光學有關的項目,炫酷的舞檯燈光、屏幕光基本是他們的剋星。


就拿下面這張「CAAD口罩變臉」項目的照片來說,選手的臉在人臉識別系統的攝像頭裡大半邊都是白的,嚴重曝光過度。


蔣昌建老師表示:幸好沒成功,這TM也太醜了……


具體對比賽有啥影響呢?這裡簡單科普一下「口罩變臉」的原理。


眾所周知,AI識別人臉是通過特徵點來識別的,大概就像這樣:



這意味著,要讓人臉識別系統把選手誤認成蔣昌建,並不需要真的相似,只需要命中足夠多的特徵點即可。


順道說一嘴,其實人類也是通過特徵點來辨認的,只是一般情況下大家沒意識到罷了。比方說下面這兩個人,如果拿去跟真人照片來對比,哪哪都不像,可你一眼就能認出他們是誰——因為命中了你腦子裡「人臉識別系統」的關鍵特徵點。



比賽現場有一組的口罩完全是花的,幾乎看不出是人臉,但它依然能讓人臉識別系統辨認成某個人的臉,就是因為戳中了AI人臉識別系統的「點」。



可是,現場的舞檯燈光和屏幕光會改變這些特徵點。


一位來自清華大學的選手告訴我,對他們來說,如果只是找到一張圖片,直接扔到人臉識別系統裡騙過AI,一點都不難,可一旦要把圖案列印在口罩上,再通過一個攝像頭去採集口罩上的圖像,情況就變得複雜和失控。


「不同口罩材料的反光程度、顏料的色差,都有影響。」而且,圖片列印在口罩上,要考慮口罩和臉的弧度,再加上現場燈光的影響,很多關鍵特徵點就會發生改變。


在現實中,哪怕是同樣一張臉,同樣的燈光,僅僅是照射角度不同,最後呈現出來的樣子都可能差別很大,更別說舞臺上完全不可控的燈光。



2017年的極棒大賽上,選手小灰灰用一張A4紙破解虹膜識別系統,當時他就很機智地用了一個紙箱子,把手機塞進紙箱子裡識別,避免了現場光線的幹擾。



以上幹擾因素僅僅是我的個人猜測,很難證實也很難證偽。總之,種種原因把2020年極棒舞臺上的成功或失敗永遠烙印在時間軸上。



在極棒會場,一個朋友見到極棒的創始人大牛蛙「王琦」,跟他打招呼:「今年比賽辦挺好啊!」王琦嘆了口氣微微搖頭:「嗨,太糟糕了。」禮貌性地寒暄兩句,就扭頭出去抽悶煙了。


作為創辦者,他對它有期待,每年都不夠滿意。「對不起,我們這次做得太差了!」「今年有我們的問題。」他每年都這麼說。


但其實作為觀眾,老實說,我覺得整體觀感還不錯——正是因為有成功有失敗,所以才有懸念,才有看頭。就像徒手攀巖,它的魅力就來自於稍稍失足就粉身碎骨。高空走鋼絲如果挪到地面一米,就沒人看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翻車」證明極棒足夠真實。


人們總喜歡把黑客和搖滾在精神層面聯繫起來,真·搖滾絕不假唱,哪怕會聲嘶力竭破嗓跑音。在這個意義上,黑客的舞臺也應該是這樣,有成功有失敗,有意外,但必須真實。這一點極棒做到了。


中哥知道我要寫極棒翻車的車,羞射地叮囑我:「你可別傷了大牛蛙的心喲。」


那就乾脆聊聊他吧。


大牛蛙王琦2014年開始做極棒,他一直想讓黑客「破圈」,被廣泛大眾認識和理解,想讓網絡安全意識滲透到廠商和普羅大眾的意識裡。


他也一直在思考怎麼定義黑客,「既不想神化黑客,也不想放大威脅」,去年年底他想到一個詞:醫生。他覺得黑客可以是醫生。


「漏洞並不是因為黑客的出現才存在,恰恰是因為黑客的出現而被修復。」他說。


剛開始的幾年,極棒被一些廠商認為是「亂搞」「砸場子」「爆負面」,後來也慢慢被安全行業和廠商接受,央視還和極棒合作推出首部黑客紀錄片《我是黑客》。



「極棒」把黑客破解做成一場「秀」,一場有主持人解說、有現場觀眾,有直播的演出,這是開創性的。翻車的本質也在於此,它承載的東西太多了,既是比賽,又是表演,又要代表一個群體做自我表達,還要兼顧商業……


他們要把實驗室裡的技術研究搬到環境複雜的舞臺上,要兼顧比賽的公平性、要考慮觀賞性,要合規,還要和廠商、網絡安全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漏洞如何處理…… 很難盡善盡美。


但他們就這麼一年一年,一點一點摸著石頭往前趟水。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今年開場致詞時,大牛蛙說現在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大學畢業薪酬最高的專業,「這裡我不想太謙虛,這裡面應該有一點點極棒的功勞。」


他說:「這個世界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或漏洞,我們必須承認,我們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我們也得承認和接受極棒的不完美。翻車嘛,很正常,翻翻更健康。


事實上,極棒賽場上「翻過的每一輛車」,都是它的勳章,是它在用肉身排雷的鐵證,是它為網絡安全「破圈」走向大眾做的努力,受過的傷。


也許若干年後,極棒的主辦方會把現場的幹擾問題統統解決好,每個項目都順利進行,黑客展示的舞臺也越來越多,那時我也許還會想念剛辦沒幾年時,那個讓眾多黑客翻車的舞臺。



選手也在慢慢適應舞臺。


這些安全極客們以前只是埋頭倒騰技術,做出個PoC,能證明漏洞存在就行,未來要出圈,讓更多人了解、理解自己的職業,就得要多考慮現實環境中的複雜性。


鄧丁通偷偷告訴我,今年雙十一,他下單了一臺手持頻譜儀,以後參加活動都先檢測一下現場信號是否有幹擾。



但是這些設備能不能100%確保下次不翻車呢?不知道。


所以我覺得明年各位黑客朋友如果上極棒,可以先燒一柱香。


相關焦點

  • 比賽博朋克還朋克的生物黑客-虎嗅網
    「生物黑客」。他公開表示自己希望活到180歲,為了達成這一目標,45歲的阿斯普雷計劃每6個月就向身體注射一次機體幹細胞,每天吃掉100份營養增補品的他還會定時接受紅外線照射,並把自己掛在高壓氧倉中「補氣」。
  • KPL比賽上一場大型翻車現場,真是驚呆了小夥伴呀
    KPL大型翻車現場,眾所周知VIVO作為KPL的贊助商,在賽場上自然不會用到蘋果手機,但是一場直播的失誤,讓比賽成了大型翻車現場。17年秋季賽,QG對戰JC,雙方打得如火如荼,現場解說也激情震撼,可是就在此時,比賽轉播畫面突然出現了蘋果的軟體更新提示,明明是Vivo贊助的比賽竟然出現了蘋果手機,這個操作讓現場的人瞬間呆住了,此時比賽解說強行救場:如果用的是Vivo X20全面屏手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吧,我們遊戲當中可以免打擾,可以接聽電話,無論是你的老闆還是你的女朋友,他都無法打擾你打遊戲。
  • 比賽博朋克還朋克的生物黑客
    他公開表示自己希望活到180歲,為了達成這一目標,45歲的阿斯普雷計劃每6個月就向身體注射一次機體幹細胞,每天吃掉100份營養增補品的他還會定時接受紅外線照射,並把自己掛在高壓氧倉中「補氣」。這些遊蕩在世界各地的地下生物黑客往往有著朋克的造型,與矽谷大神消滅疾病,延長壽命的目的不同,這些黑客的機體改造目的也是朋克得要命:不為什麼別的,就是要更酷!對於這些低配生物黑客來說,變強並非只是專屬於富人的權利,而是一件可以自力更生靠DIY做到的事情。
  • 「呼風喚雨」背後的科學
    在電視劇上我們都看到過有的人能呼風喚雨,就像《西遊記》中孫悟空與虎力大仙鬥法,他倆都能叫風風就來,叫雨雨就來。但是放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認為這樣的事是虛無縹緲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呼風喚雨」這樣的案例。
  • 虛擬世界呼風喚雨 七部高智商黑客電影
    小編是一個重度網際網路使用者,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是與電腦為伴,然而與黑客相比,小編就是網上段子裡所謂的「鍵盤俠」,因此對黑客們無比的崇敬。 上一頁
  • 虎牙EAF電競節孤影翻車,事實告訴我們:輸了比賽,還有人生!
    剛過去元旦節,王者榮耀圈子也是熱熱鬧鬧,EAF次元電競節舉辦了線下的王者榮耀比賽,邀請了眾多實力主播參加,其中就包含了人氣極高的孤影。而且有一點很真實,孤影因為人氣票選第一直接進入四強,另外三個人分別是國服第一楊戩寒冰,國服第一阿軻空伐,國服第一元歌呆呆,這三個都是通過激烈的比賽才進入的四強,四人角逐「虎牙第一刺客」的稱號。為什麼要保送孤影進四強,直接進入線下決賽?明眼的小夥伴應該可以猜到,主辦方為了保證現場的人氣,肯定想讓孤影參加,萬一被淘汰了,孤影的小姐姐們就不會來了!
  • 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科學改變生活,《呼風喚雨的世紀》筆記整理
    一、課文主要內容。《呼風喚雨的世紀》主要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透過簡潔、生動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美好畫面,能激發學生對未來生活的暢想,點燃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呼風喚雨 世紀 技術 改變 程度 超過騰雲駕霧 幻想 原子核 奧秘 日益 聯繫物質 哲學 任何 創造 改善 出乎意料2、多音字。
  • QQ84消毒呼風喚雨是什麼梗-84消毒呼風喚雨qq是什麼意思
    QQ84消毒呼風喚雨是什麼梗?QQ群裡聊天比較活躍的,會得到一個龍王頭銜,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擁有這個標誌的人,在群裡發「呼風喚雨」和「84消毒」即可讓全群的人都可以看到,非常酷炫。
  • PwnFest 2016 | 中國黑客攻破 Microsoft Edge 拿下 Windows,14萬...
    【比賽現場的三次機會計時器】內幕一:ABCD四套計劃,比賽前一天被微軟「狙擊」三套那麼,微軟為什麼會如此神機妙算,可以準確「掐算」黑客將會利用什麼漏洞呢?說到這裡,MJ 提到了他的「老對頭」,來自谷歌的安全研究員 Natalie Silvanovich。這位女黑客似乎和 MJ 團隊的思路非常相近,這次被修補的三個漏洞中,有兩個都由她一人發現。
  • CTF:一部黑客心靈史
    (一)CTF 的「物種起源」 生在這個魔幻的時代就有一點好——一不留神就能見證一個群體的從無到有。比如「黑客」。(hack 最初的意思是伐木工用斧子剁在樹上的象聲詞)不過在接下來二十多年,黑客卻像是廣袤草原上稀有的野花,散落在世界各地老死不相往來。他們並不是主動要自閉,而是找不到彼此。這是為什麼呢?這裡中哥不妨插入一下,講一個「流行病傳播模型」。假設有一種感冒病毒。
  • 為什麼車輛會跑偏?高速轉彎為什麼會翻車?告訴你真正原因!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車輛跑偏的經歷,可能高速轉彎翻車這個經歷大家不一定有,但是高速轉彎時車身發生傾斜想翻卻沒翻的趨勢這種感覺總有的吧,或者看到過轉彎翻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有的吧?可是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真的僅僅只是行駛速度過快造成的嗎?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 鄭雲龍為什麼總是「營業」翻車?是不是沒有網上衝過浪!
    還有當記者問到飯圈用語「我可」,大龍表示疑惑:「我可以就我可以為什麼還要縮寫?」真的好有趣一男的!更好笑的是當記者問到:「xswl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大龍擺出一副堂吉訶德拉曼查英豪的自信模樣大聲說道:「想死我了!」突然小編耳邊想起馮鞏老師的聲音是怎麼回事!
  • 這群白帽黑客,是網絡世界的守夜人 ​
    數以億計的代碼中,他們尋找著一絲破綻,難度堪比大海撈針。一絲破綻令多少人趨之若鶩,又讓多少人奮不顧身。但每一個接受採訪的人,都說起了兩個詞:熱愛與追求。信息安全,白帽黑客……明明它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卻從不被普通人了解。但戰鬥,往往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打響了。故事,是從一場比賽開始的。
  • 程式設計師:停電去網吧寫代碼,被當成黑客,網友調侃:想偷我裝備
    人們一邊羨慕他們的高薪,一邊對他們在計算機世界中好像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技術嘆為觀止。同樣是敲鍵盤,鍵盤俠只能洩憤,程式設計師卻能在電腦裡上天入地。加上高薪的光環,以及各類影視和文學作品影響,越來越多學子在選擇專業時一頭扎進了這片程序大海之中。然而任何職業都有不易之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失去了電,程式設計師再神也揭不開鍋。
  • 又一電競強隊上演TES翻車劇情!網友:他們憑什麼?
    其實不論是什麼比賽,途中會發生什麼、結果如何都充滿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像TES這樣「半路翻車」的事情也很常見,比如在三國策略手遊《率土之濱》最近舉行的五周年邀請賽中就上演了讓人意料之外的翻車劇情。據悉,這次《率土之濱》邀請賽的主題是「吾即時代」,一共有21個實力頂尖的同盟參賽,官方為此還準備了數百萬的獎金。
  •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任人欺負,為什麼沒有被淘汰
    在神奇又美麗的海洋中,還是有著很多的海洋生物的,而且這些海洋生物各有各的特點,但是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翻車魚,這種魚就是有給人一種又大又傻的感覺,但是翻車魚卻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任人欺負,為什麼沒有被淘汰。
  • 一分鐘記憶力比賽,有你意想不到的成功
    (魏書生)好多自以為記憶力不好的同學,平時常常對著記憶任務或發愁這麼多,我怎麼能背會呢?會猶豫先背哪一段呢?或拖拉:算了,下節課再背吧,放學再背吧,明天再背吧。發愁,猶豫,拖拉的時間,遠遠多於全身心背誦的時間。當然,越來越善於發愁,猶豫拖拉,當然顯得記憶力不好了。
  • 現在賽鴿比賽,為什麼很多歸巢率都很低?
    現在賽鴿比賽,雖然是中短距離比賽居多,但是很多比賽的歸巢率都不高。有些比賽結束之後,歸巢的鴿子甚至都達不到百分之五十。
  • 駭人聽聞的生物黑客你了解多少?
    精疲力竭之際,戴夫喝下了一碗濃厚的酥油茶,這杯高熱量飲品激發了他的想像力,此後不久,戴夫就研發出了一款號稱可以延年益壽、激發腦力的「防彈咖啡」(Bulletproof Coffee),咖啡的配方也並不高深,只是在普通美式中加入了奶油、甘油酯和椰子油。
  • 怎樣防範黑客攻擊家庭路由器
    還記得以前我們曾經看過的一部叫做黑客帝國的電影嗎?或許有人認為黑客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黑客無處不在,就在我們的身邊。近期有黑客利用家庭寬帶路由器默認口令密碼漏洞,將路由器DHCP伺服器推送的 DNS 地址篡改為 66.102.*.* 或 207.254.*.*。當我們訪問一些特定網站時,就有可能被轉到惡意仿冒網頁,造成信息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