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好多自以為記憶力不好的同學,平時常常對著記憶任務或發愁這麼多,我怎麼能背會呢?會猶豫先背哪一段呢?或拖拉:算了,下節課再背吧,放學再背吧,明天再背吧。發愁,猶豫,拖拉的時間,遠遠多於全身心背誦的時間。當然,越來越善於發愁,猶豫拖拉,當然顯得記憶力不好了。
我搞一分鐘記憶力比賽的目的,就是引導同學們忘記發愁,排除猶豫,甩開拖拉。說背就背,當然,大家都發現了,果斷的全新的自我。
這種競賽我在班級搞了20年,到外省市上課,我也曾在舞臺上引導幾百所城市的學生,搞這種一分鐘或兩分鐘的記憶力比賽。都收到了好的效果,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為什麼強調一分鐘?因為凡事不能急於求成,一分鐘全身心注意的能力,誰都可以有誰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如果先從五分鐘甚至十分鐘開始,一部分學生就容易溜號,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
我還數百次得搞過20秒限時記憶比賽,班級每位同學都做一個數字板,上面寫不規則的隨隨意排列的15個數字,競賽時,同學們準備好紙筆,我從70張紙數字板中任意抽出一張,高高舉起。全班同學齊刷刷的盯著板上的15個數字,我只舉過20秒,便收起來,同學們開始默寫。剛開始20秒鐘,能記憶中15位數字數的只有兩人,這樣的競賽一節課能搞幾十次,搞過三四節課後,全班72人,有65人能夠記住了,學習尖子覺得十位數字用不了20秒就能輕鬆記得記住,也覺得自己記憶力明顯增強。
從20秒一分鐘,記憶力被塞抓起,效果好了,我們便搞兩分鐘,五分鐘記憶力比賽。
比賽時既作橫向比較,同學與同學比,更重要是縱向比較,自我比較。先進同學上次一分鐘記住80個字的一段記敘文,這次記住了一段85字的文章是成功。後進同學上次一分鐘記住了38個字的一段計劃,這次記住了42個字的一段話,也是成功進步。這樣理解,成功進步就無論哪一個人都可以在比賽中品嘗到成功的歡樂。
許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大腦工作效率最高之時,是離規定完成任務時間最近的時間。
常常聽演員問:「離開拍還有幾天?」離開拍前背誦臺詞,能力就會突然倍增。
願同學們利用大腦的記憶規律,多搞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記憶力比賽,以扶植起一個強大的,有良好記憶力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