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通過向漁民介紹鯊魚和鰩魚的價值來拯救它們

2020-12-05 北青網

(北青網訊)環保人士表示,讓當地漁業社區分享可持續旅遊的利潤,是讓他們對鯊魚和鰩魚的價值「睜大眼睛」的一種方式。他們說,政府應該創造一種環境,使這些海洋物種對偏遠的沿海社區來說更有價值。

發起沙巴鯊魚和鰩魚倡議的組織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需要對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進行教育和提高認識,以確保鯊魚種群不受不可持續捕撈的影響。

海洋保護經理大衛·麥卡恩說,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一條鯊魚一生為Semporna地區帶來了81.5萬美元的旅遊收入,而它的鰭只能一次性帶來了100美元。「如果我們想要保護鯊魚和鰩魚,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讓漁業社區分享通過可持續方式產生的資金。」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需要開發創新的方式,使偏遠社區能夠繼續利用不涉及鯊魚和鰩魚捕撈的手段來支持他們的家庭。」

沙巴鯊魚保護協會(SSPA)主席阿德瑞克·鍾(Aderick Chong)強調,有必要轉變對海洋生物的看法。他說:「我們需要擺脫對這些物種的恐懼和過度開發,尊重並認識到它們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一碗湯。」

該組織還歡迎8月在日內瓦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的結果,102個國家投票贊成將18種鯊魚和鰩魚添加到附錄二。這意味著該物種的國際貿易將受到監管,提供更好的保護,防止過度開發。

他們說,這些進展將給馬來西亞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考慮開發有效的方法來降低在其漁業中列入名單的物種的死亡率,而不僅僅是限制出口。為了支持政府正在進行的鯊魚和鰩魚的研究,來自不同非政府組織的環保人士表示,他們熱衷於開展各種各樣的項目。這包括減少捕魚業中的鯊魚捕獲,世界自然基金會-馬來西亞正試圖通過與小規模漁民試點一項減少副漁獲物的項目,提高在庫達的屯穆斯塔法海洋公園保護鯊魚物種的效率。

海洋研究基金會(MRF)指出,該行業缺乏收集到的數據,阻礙了減少副漁獲物的努力。「目前,我們對商業漁業在何時何地捕撈鯊魚和鰩魚知之甚少。」MRF執行董事Nick Pilcher博士說:「我們的目標是解決這個問題,並向沙巴漁業部提供這方面的信息,這樣管理決策就能得到最好的科學知識的支持。」

責任編輯:範逸昕(EK004)

相關焦點

  • 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那麼為什麼說鰩魚是被壓扁的鯊魚呢?難道它們曾是近親?骨架  它們的骨架都是由軟骨構成的,這種軟骨類似於人類的鼻子和耳朵,這使得它們能夠更加靈活和強大,方便迅速轉向和追逐獵物。觸覺  它們的皮膚和牙齒上都布滿了神經末梢,只要在它們身邊遊動的任何物體,鯊魚都會感覺到。
  • 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那麼為什麼說鰩魚是被壓扁的鯊魚呢?難道它們曾是近親?骨架  它們的骨架都是由軟骨構成的,這種軟骨類似於人類的鼻子和耳朵,這使得它們能夠更加靈活和強大,方便迅速轉向和追逐獵物。觸覺  它們的皮膚和牙齒上都布滿了神經末梢,只要在它們身邊遊動的任何物體,鯊魚都會感覺到。
  • 「廣元卡爾海洋世界」海洋科普—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在卡爾海洋世界裡,住著一群鯊魚的「近親」,雖說是「近親」,但它們卻和鯊魚有著巨大的差別,不僅外表超級萌,扁扁的身體透露出一股憨呆之態,它們就是被稱為「被壓扁的鯊魚」——鰩魚!鰩魚為什麼是被壓扁的鯊魚?鰩魚又叫「平鯊」,雖然模樣與多數鯊魚相差很遠,但卻是鯊魚的近親。
  • 環保組織:若不阻止魚翅消費鯊魚30年將被撈盡
    3年來,香港魚翅銷售額下跌約15%。深圳的環保組織也與香港的環保組織攜手,借鑑經驗甚至可能直接照搬香港模式。這封建言信在微博上引來眾多網民的轉發和呼應,許多網民也加入拒吃魚翅的行列中。據目前顯示的籤名數量來看,已經有超過100家的組織與相當多的個人參與籤名,籤名還在增加當中。有意思的是,目前上海、大連、成都、太原網友,也紛紛表態希望競爭國內第一個「零魚翅城市」。
  • 糧農組織:地中海和黑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由於毫無節制的捕撈和獵殺,地中海和黑海中的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現已瀕臨滅絕的邊緣。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糧農組織在3月14日發布的《地中海和黑海的軟骨魚類:狀態、生態和生物報告》中指出,過去200年來,地中海捕撈重量中鯊魚所佔的比例降低了97%以上,如果目前的捕撈狀況持續下去,鯊魚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據估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海海域鯊魚物種的捕撈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 為一個廢棄瓶子 他趴在巨型鰩魚的身上等鯊魚組團吃完晚餐
    就在大家到達集合地點準備分頭工作時,一條巨型的鰩魚從他們的頭頂遊過。「經過大致的目測,這條鰩魚的長度大致在3米左右,鰩魚尾部伸出一個長長的尾巴。鰩魚從這些潛水員頭頂遊過徑直沉在了海底一動不動。當時我們的目光都被這條鰩魚吸引過去了。」薛輝回憶。沒多久,恐怖的一幕出現了,幾條鯊魚組團而來,因為這個時間到了鯊魚的晚餐時間。
  • 澳洲發現世界罕見先天缺陷雙頭鰩魚胎兒(圖)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今年四月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李奧納多·吉達(Leonardo Guida)在照看水族館裡他負責的懷孕雌鰩魚時,發現雌鰩魚生出了奇怪小鰩魚,這種「怪異形狀灰色物體」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這怪異的物體是剛出生的有兩個腦袋的小鰩魚。
  • 一份名單顯示,地球上最為獨特的鯊魚和鰩魚正瀕臨滅絕
    倫敦動物學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名單顯示 132 種在生物演化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鯊魚和鰩魚正處在滅絕的邊緣,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些神奇動物瀕危的原因。今年 12 月 4 日,「生存邊緣」項目首次發布了由鯊魚和鰩魚組成的 EDGE 軟骨魚綱名單,希望推動鯊魚和鰩魚的保護行動。作為現存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許多種類的鯊魚和鰩魚從恐龍時代就生活在海洋裡,在生物演化的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EDGE 名單中的鯊魚和鰩魚包括了我們這個星球上最為有趣和獨特的魚類。」
  • 殺50萬頭鯊魚來制新冠疫苗?鯊魚:我真的太難了……
    目前,正在試驗的候選新冠疫苗中使用的其中一種成分叫角鯊烯,這通常是從鯊魚肝臟中提取出的天然油性物質。 這種成分目前被用作佐劑通過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來提高疫苗的有效性。 但野生動物專家聲稱,為了製作新冠疫苗,可能需要屠殺大約五十萬頭鯊魚。
  • 加拉帕戈斯群島: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鯊魚研究項目
    聲學和衛星標籤使我們能夠發現加拉帕戈斯海洋保護區內部和外部鯊魚的棲息地使用及其移動方式。5. 使用遙控車(ROV),載人潛水器和深海下落相機來研究深水物種。通過針對當地社區,特別是針對兒童和年輕人的教育舉措,提高人們對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重要性的認識。
  • 魚翅交易引環保人士憤怒,漁民割完魚鰭直接將鯊魚扔回海裡
    據半島電視臺8月2日報導,在美國,每年有大量的鯊魚魚翅被交易,尤其是在佛羅裡達州,美國85%的魚翅乾貨都是在加州出口。大量的魚翅需求刺激了漁民的捕撈,令人髮指的是,這些漁民在將鯊魚捕獲的時候會殘忍地將魚鰭割下,隨後就把失去了魚鰭的鯊魚丟進海裡,任由其自生自滅了。
  • 哈爾濱極地館鯊魚鰩魚海龜美人魚共同演繹深海童話
    極地館。據馴養師介紹,護士鯊雖長相兇悍,但屬於鯊魚中的好脾氣先生,對於人類較為友好,可一旦攻擊捕食其他魚類時便毫不手軟。為了能夠更好的讓護士鯊和其他小夥伴和平共處,馴養師給它建了一個VIP房間,對它進行有效訓練,還在它的餌料中增加了魷魚、海兔等營養豐富的食材,降低護士鯊的捕食慾望。今年冬天,哈爾濱極地館推出了「極地歡樂頌」系列活動,七大主題表演更是不同程度的進行了改版升級。
  • 保護鯊魚,除了拒食魚翅,我們更要做什麼?
    > 近年來,隨著影視作品的宣傳以及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大家重視鯊魚保護。但是該如何保護鯊魚,吃瓜群眾們卻無從下手。 於是,中華傳統智商稅——魚翅,成了過街老鼠,網上隨處可見的血淋淋的鯊魚鰭照片以及碼頭晾曬的成噸的鯊魚鰭幹給大家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各路環保組織和明星也不斷宣傳拒吃魚翅,保護鯊魚。
  • 《鯊魚周》又來了!
    日前,由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和Discovery探索頻道共同發起的「鯊魚來了」主題觀影會暨《鯊魚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漁民虐待鯊魚,海王「人肉」怒罵,網友:他們活該
    「這事會改變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學會保護和拯救別的生物。我祈禱你們能得到救贖。」:格陵蘭鯊魚),他們體型巨大,可以和大白鯊媲美。   但這兩個漁民抓住鯊魚的用意並非在於打撈食用,而是將它吊起後,活活割掉了這隻鯊魚的尾巴。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本次更新的名錄中共有16種鰩魚成為瀕危物種。其中,15種鰩魚為極危類別。像「犁頭鰩」的種群數量過去45年下降了80%。
  • 漁民虐待鯊魚,海王「人肉」怒罵!網友:他們活該!
    「你們的人生會因為這個行為被永遠改變,我從未見過如此殘忍的行為」「你們的笑聲讓我氣炸了,當我聽到你們說的話和你們笑聲時,我真的從來沒有這麼想暴揍過誰。」「這事會改變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學會保護和拯救別的生物。我祈禱你們能得到救贖。」
  • 假如海洋中沒有了鯊魚會怎樣
    所以,很多人希望海洋裡沒有鯊魚,這樣可以更安全些。 但是如果所有的鯊魚都消失了,海洋會是什麼樣子呢? 鯊魚在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中存在,包括淺海紅樹林棲息地,熱帶珊瑚礁,寒冷的北極水域和廣闊的開闊海洋。無論鯊魚生活在哪裡或者它們有多大,它們都是掠食者,因此對其棲息地的健康至關重要。
  • 加強魚類資源保護|十八種鯊魚與鰩魚被列入CITES保護名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日,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8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一項對18種受到威脅的鯊魚和鰩魚加強國際保護的提案。新增的保護物種還包括灰鯖鯊(mako sharks)、楔形魚(wedgefishes)和吉他魚(guitarfishes)。(圖源:CITES會議手冊)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在商業性漁業中被捕殺的鯊魚數量高達一億。人類對魚翅湯的需求則是導致海洋中鯊魚數量不斷減少的驅動因素之一。在所有鯊魚中遊的速度最快的是灰鯖鯊,它的肉和鰭非常珍貴。
  • 日識一魚|鰩魚
    鰩魚身體周圍長著一圈扇子一樣的胸鰭,尾鰭退化,像一根又細又長的鞭子,靠胸鰭波浪般的運動向前進。鰩魚平時隱藏在沙裡,二枚貝、螃蟹和蝦等接近,則突然進攻。它們的牙齒像石臼,能磨碎任何東西,背部長著一根劇毒的紅色刺,人被刺到會死亡。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各近岸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