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8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一項對18種受到威脅的鯊魚和鰩魚加強國際保護的提案。新增的保護物種還包括灰鯖鯊(mako sharks)、楔形魚(wedgefishes)和吉他魚(guitarfishes)。
(圖源:CITES會議手冊)
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在商業性漁業中被捕殺的鯊魚數量高達一億。人類對魚翅湯的需求則是導致海洋中鯊魚數量不斷減少的驅動因素之一。在所有鯊魚中遊的速度最快的是灰鯖鯊,它的肉和鰭非常珍貴。由於幾十年不受限制的大肆捕撈,導致該鯊魚目前在地中海已經幾乎消失,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北太平洋的數量也在迅速下降。楔形魚和吉他魚也被評估為最受威脅的魚類。這些魚類很可能已經因商業捕撈而瀕臨滅絕,例如楔形魚巨大的背鰭和尾鰭可入湯食用而被過度捕撈。
該提議雖然受到102個國家投票的支持,但包括中國、冰島、日本、馬來西亞和紐西蘭在內的40個國家仍持反對票。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對各國的魚翅貿易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一些人認為這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表明灰鯖鯊的消失是由捕魚造成的。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一直以來關注並致力於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鯊魚和鰩魚等瀕危魚類資源的保護也應是海洋珍稀物種保護的重點。該提案的提出能夠有效的保護這些瀕危的魚類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章:Sharks and rays to be given new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s (BBC)
編譯/雪兒 審/巖青 責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