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魚類資源保護|十八種鯊魚與鰩魚被列入CITES保護名錄

2020-12-05 中國綠髮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8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一項對18種受到威脅的鯊魚和鰩魚加強國際保護的提案。新增的保護物種還包括灰鯖鯊(mako sharks)、楔形魚(wedgefishes)和吉他魚(guitarfishes)。

(圖源:CITES會議手冊)

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在商業性漁業中被捕殺的鯊魚數量高達一億。人類對魚翅湯的需求則是導致海洋中鯊魚數量不斷減少的驅動因素之一。在所有鯊魚中遊的速度最快的是灰鯖鯊,它的肉和鰭非常珍貴。由於幾十年不受限制的大肆捕撈,導致該鯊魚目前在地中海已經幾乎消失,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北太平洋的數量也在迅速下降。楔形魚和吉他魚也被評估為最受威脅的魚類。這些魚類很可能已經因商業捕撈而瀕臨滅絕,例如楔形魚巨大的背鰭和尾鰭可入湯食用而被過度捕撈。

該提議雖然受到102個國家投票的支持,但包括中國、冰島、日本、馬來西亞和紐西蘭在內的40個國家仍持反對票。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對各國的魚翅貿易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一些人認為這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表明灰鯖鯊的消失是由捕魚造成的。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一直以來關注並致力於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鯊魚和鰩魚等瀕危魚類資源的保護也應是海洋珍稀物種保護的重點。該提案的提出能夠有效的保護這些瀕危的魚類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章:Sharks and rays to be given new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s (BBC)

編譯/雪兒 審/巖青 責編/Angel

相關焦點

  • 92種長江特有瀕危魚類,難道不應重點保護?
    相較於此前版本只有16種魚類受重點保護,這一次重點保護名錄新增了不少,總數達到了76+。其中,金線䰾屬所有種,蘆鯉屬所有種,魾屬所有種,細鱗鮭屬所有種,茴魚屬所有種,七思鰻屬所有種均列入重點保護名錄。垂頭鯊此次名錄中,涉及該綱的僅姥鯊、噬人鯊、鯨鯊,黃魟四種。其中三種鯊魚早在1999年就列入cites附錄二。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中國考慮將瀕危鯊魚列入保護名錄 進行重點保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記者 劉長忠)記者今天從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中國農業部正在組織專家修訂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本次更新的名錄中共有16種鰩魚成為瀕危物種。其中,15種鰩魚為極危類別。像「犁頭鰩」的種群數量過去45年下降了80%。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海洋魚類
    黃唇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CR)」等級,此次升級如能通過,它將成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海洋魚類。雖然「國一」的地位來的有些晚,但希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期待藉助保護升級,黃唇魚這一中國特有種能夠在這片海域繼續生存繁衍。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該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角腹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而叢林肉食捕獵和棲息地喪失,已導致7種靈長類動物物種瀕臨滅絕。「超過10萬個物種被列入紅色名錄,凸顯出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過度開發導致的嚴重後果。」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代理總幹事格雷特·阿基拉說,「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所在。」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生活在德國水族館的犁頭鰩。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本次更新的名錄中共有16種鰩魚成為瀕危物種。其中,15種鰩魚為極危類別。像「犁頭鰩」的種群數量過去45年下降了80%。
  • 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現狀與保護
    1990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甘肅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07年公布了《甘肅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第二批)》,共將23種水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2017年甘肅省農牧廳印發了《甘肅省黃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2019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都為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
  • 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更新 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魚蛇類大量列入
    新編《植物名錄》共收錄468種和25類野生植物,在第一批《植物名錄》基礎上,刪除55種,增加了296種和17類。此次兩個名錄所列入的物種數量相較之前均大幅增加。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覃海寧,自1999年我國首次公布《植物名錄》起就一直參與名錄的跟蹤及修訂工作。他介紹說,新編《植物名錄》的物種數量相較之前增加近一倍。
  • 中國鯊魚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任重道遠
    瀏覽量: 287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2013年5月21日下午,一場旨在加大發展海洋藍色經濟,加強海洋生物資源保護
  • 甘肅20種水生野生動物納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新華社蘭州9月20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農牧廳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二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    甘肅省此次公布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全部是水生野生動物,共20種。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近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來的首次「翻新」——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推出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名錄),目前公開徵求意見已告一段落。國家林草局新聞發言人黃採藝說,修訂名錄是我國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的重要舉措,並將在修訂基礎上,開展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全面保護野生植物資源。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主要變化介紹
    列入《名錄》意味著保護項目和保護經費增加,將有力促進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名錄》一下子新增這麼多物種,是不是這些物種生存狀況都堪憂?「其實並不一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在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种放進重點保護範圍。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範圍大大增加
    列入《名錄》意味著保護項目和保護經費增加,將有力促進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名錄》一下子新增這麼多物種,是不是這些物種生存狀況都堪憂?「其實並不一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在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种放進重點保護範圍。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範圍大大增加
    列入《名錄》意味著保護項目和保護經費增加,將有力促進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名錄》一下子新增這麼多物種,是不是這些物種生存狀況都堪憂?「其實並不一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在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种放進重點保護範圍。
  • 保護鯊魚,除了拒食魚翅,我們更要做什麼?
    但是該如何保護鯊魚,吃瓜群眾們卻無從下手。 於是,中華傳統智商稅——魚翅,成了過街老鼠,網上隨處可見的血淋淋的鯊魚鰭照片以及碼頭晾曬的成噸的鯊魚鰭幹給大家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各路環保組織和明星也不斷宣傳拒吃魚翅,保護鯊魚。
  • 黃河魛魚,會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嗎?
    後來,由於東平湖閘門的建設和運用, 正常年份東平湖基本失去了與黃河的水力聯繫, 鰻鱺、刀鱭無法洄遊,致使這些魚類幾乎在湖內絕跡。而這種魚類上一次在黃河口見到,還是20世紀90年代末。也就是說,它在那裡消失了20多年。據不完全統計,黃河流域有魚類130種,底棲動物38種(屬),水生植物40餘種,浮遊生物333種(屬)。
  • 甘肅省公布第二批共20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記者9月20日從甘肅省農牧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種野生動物被列入甘肅省第二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一次入選的全為水生野生動物。    此次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是:魚類2目4科18種,分別是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嘉陵裸裂尻魚、(極邊)扁咽齒魚、花斑裸鯉、祁連山裸鯉、黃河雅裸魚、赤眼鱒、多鱗鏟頜魚、大鼻吻鮈、圓筒吻鮈、平鰭鰍鮀、似鯰高原鰍、黃河高原鰍、蘭州鯰、前臀鮡;爬行類1目1科1種:中華鱉;兩棲類1目1科1種:岷山大蟾蜍。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
    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與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歸納,以問答形式匯集成5個板塊、23項問題對外發布。
  • 一份名單顯示,地球上最為獨特的鯊魚和鰩魚正瀕臨滅絕
    倫敦動物學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名單顯示 132 種在生物演化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鯊魚和鰩魚正處在滅絕的邊緣,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些神奇動物瀕危的原因。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成立於 1826 年,是一家集科學、保護和教育為一身的國際性慈善團體,致力於推動和實現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著名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曾是這裡的早期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