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觀測活動報告(五):「職業」天文愛好者

2020-11-23 搜狐網

   一 天津市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郭玉強

  師生祝福「嫦娥奔月」

  位於津河之畔的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天文社團,為了配合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宣傳,宣傳中國天文日。自金秋覽月活動啟動以來,指導教師組織學生觀測月球、祝福「嫦娥飛天」專題講座、中國探月工程圖片布展、觀看嫦娥一號發射現場直播等一系列大型天文科普活動。自2007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已有600餘人先後參加了此次活動,

  10月25日從凌晨至中午津城籠罩在能見度小於100米的強濃霧之中。

傍晚霧氣漸小,同學們期盼著晚上仰望滿月,17:30開始有序地做觀測前的準備。由於月亮升起的時間過晚,觀測地點由校前廣場改為校籃球場。老社團成員指導新成員調試望遠鏡。18:15學生下課後觀測場地排起了長隊,老師、家長和校外群眾也加入了觀測隊伍。、社團成員用自製的月球圖片向觀測者講解月面環形山、月海等月貌特徵、觀月、籤名和師生祝福「嫦娥奔月」交談等場面將活動推向高潮,晚20:10霧氣漸濃活動結束。同學們表示:「弘揚航天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2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1. 反射式望遠鏡

  口徑114m

  焦距900m

  2.雙筒望遠鏡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1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600

  2007年10月25日18:00-20:1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南開大學附屬中學籃球場

    二 中國人民大學星月空天文社冉採豐

  活動介紹

  大家從網上得知我們的觀測地點後,從各地到我們的觀測地點來觀測,特別讓我們感動的是一位女士帶著她的孩子從很遠的地方到人民大學來,為的就是能讓她的孩子能用望遠鏡看一看月亮的樣子,天下父母之心可見一斑!

  參加「金秋覽月」活動感想

  能夠藉助嫦娥一號上天這個機會,大大的加強了身邊的人對天文和航天的關注,增強了興趣。同時這次活動是全國性的活動,提高了我們天文愛好者的影響力。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1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口徑60毫米,焦距700毫米,參考解析度1.93,焦比11.7毫米,主鏡長度72釐米,不是固定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40

  2007年10月24日19:00-21:3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2樓前草坪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

  冉採豐 陳雨亮

  三 中國人民大學星月空天文社冉採豐

   2007年10月25日19:00-21:30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1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口徑60毫米,焦距700毫米,參考解析度1.93,焦比11.7毫米,主鏡長度72釐米,不是固定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4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2樓前草坪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陳雨亮、李小花

  四 寧夏銀川九中天文社王樂偉


   活動介紹

  10月20日 周六 天氣:晴

  晚上六點四十分,參加活動的22名社員在學校集合,帶上望遠鏡,海報,相機,並清點人數。目的地是市郊西門公園的小廣場。七點四十,望遠鏡架設完畢,海報貼好,人員分工就緒,活動正式開始。早在我們張羅設備的時候周圍已經有不少人圍觀了,再經我們的一番宣傳介紹,市民們走向我們的望遠鏡和宣傳海報。我們的望遠鏡為四架口徑60,焦距700的折射式和一架口徑150 焦距1800的折反射式望遠鏡,觀測月亮上的月海和環形山都非常清晰。展板和和每臺望遠鏡旁邊都有2~3名社員負責調諧鏡頭和進行必要的講解。因為晚上附近的市民吃完晚飯會到這附近散步,我們這裡熱鬧的場面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參觀。人群裡有老人,孩子,中學生,還有些家長帶了孩子一家三口來這裡觀月。人們臉上都帶著喜悅的神情,場面紅火但並不顯亂,反而洋溢著和諧歡樂的氣氛。(作為組織人員,自己內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自然不由分說)

  人們還不時的提些問題比如看到月亮上為什麼有些區域暗?那些坑坑(環形山)事怎麼來的?以及嫦娥一號什麼時候發射等等,社員們也對其一一進行了出色回答。

  最後人們在觀測完後也不忘在我們的宣傳海報上簽名留念和表示支持。

    兩個多小時的觀測顯然沒有滿足市民們的熱情,眼看就快十點了,現場的人才開始少了,最後社員們合影留念,活動於晚十點順利結束。

  參加「金秋覽月」活動感想

  作為組織人員,自己內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自然不由分說而且是一次公益活動,正好是中國嫦娥一號發射之際,對於宣傳天文知識,本次活動和自己的社團都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2007年10月20日19:00-21:30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5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活動三次

  第一次五臺:四臺60mm口徑700焦距的折射式,一臺150mm口徑1800焦距的折反射式

  第二次是三臺:上面的折反射式,和一臺折射式和一臺反射式(這兩臺是他人的)

  第三次是四臺上述的折射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15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銀川西門橋頭小廣場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

  毛忠義,高梓桐

(責任編輯:房煜)

相關焦點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廉江學子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本世紀最長月全食現身 福州天文愛好者全程觀測
    福州新聞網7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28日凌晨,福州一些天文愛好者前往平潭,順利觀測到本世紀最長月全食的全過程。  前晚,省天文學會會員和天文愛好者20多人,前往平潭觀測月全食。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潘小清介紹,27日深夜觀測者們就開始守候。剛開始時,天空有一點淡淡的雲,很快整個夜空就一片晴朗,非常有利於觀測活動。
  • 津天文愛好者薊縣成立觀測基地 可拍攝深空目標
    他們是一群熱愛天文的夥伴,由於天文觀測需要避開燈火通明的市區,所以每次觀測,他們都要驅車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到荒郊野外,套用時下的流行語——「穿過大半個天津去看你」是他們熱愛星空的真實寫照。從昨日起,這群小夥伴有了自己的「家」,他們在薊縣成立了天文基地,有了固定的觀測點。
  • 天文愛好者為什麼要學好英語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天文是一門全球協作性的觀測科學,任何一國都無法壟斷對天體的測量與研究。天文愛好者熱衷的流星雨觀測、尋找彗星和新星的研究都需要各國天文同仁的合作,因此,英語成為大家順暢交流合作的基礎語言工具。依靠電子郵件溝通,掌握一門地道的英語尤為重要。
  • 島內掀起「日食熱」 天文愛好者陸續赴大陸觀測
    因為大陸地區的觀測條件非常好,臺灣許多天文愛好者日前紛紛組團啟程赴大陸,希望一睹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   一支由臺灣中小學地理老師組成的隊伍19日啟程赴杭州,出發前大家再次檢查所攜帶的日全食專業觀測設備。這些設備中不僅有天文望遠鏡,還有拍攝日全食影像所需的具有電動跟蹤功能的赤道儀以及三腳架。   同日前往大陸的還有來自臺北一所小學天文社的師生,設備也相當專業。
  • 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0-12-15 08:52:33 北京時間15日凌晨,南美洲將迎來一次日全食。
  • 江南天池天文臺向天文愛好者開放望遠鏡觀測時間
    一、適合天文愛好者的部分觀測課題一覽  1.巡天觀測:以搜索太陽系內小行星/彗星、變星、新星、超新星等天體為主要目的,通過對相同天區多次觀測,發現新天體,並在獲得這些天體的位置和亮度基礎上,可分析小行星/彗星的運行軌道、變星、新星和超新星的亮度變化規律等。
  • 解讀20日觀測報告:老人笑稱月亮原是花臉(圖)
    更多觀測計劃及觀測報告    點評:   今天截至17時,共收到觀測報告10份。總人數將近2000人!在這些觀測報告中,熱情的網友都急於把自己的見聞感想告訴大家。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文愛好者協會 陳星  花絮  活動從晚上7:00開始,正值吃晚飯的時間,中苑南門門口人流量很大,協會擺出的大望遠鏡吸引了很多同學。望遠鏡經過短暫的調試之後,同學們開始排隊觀測。
  • 圖文:小小天文愛好者-製作的衛星模型
    圖文:小小天文愛好者-製作的衛星模型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小小天文愛好者
  • 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成立
    齊魯網濟南4月16日訊2018年4月15日,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在濟南珍珠泉賓館正式揭牌成立。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發起人牛桂華介紹說,天文是小眾愛好,多年前,濟南的一群天文發燒友一起追逐星空,目視追星觀測、深空和星野攝影、論壇交流、公益科普巡講,漸漸在全國打開了知名度,也經常組織「路邊天文夜」活動,讓經過的行人感受到星空的震撼和美麗。
  • 全國科普日——愛智科普開展路邊天文觀測公益活動。
    全國科普日期間,北京大光耀科技有限公司愛智科普志願者團隊9月25日晚,在北京海澱區安河家園舉行了路邊天文觀測公益活動。 愛智科普的志願者老師,早早老師來到現場調試望遠鏡設備,做準備工作,天一黑就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來活動現場排隊進行觀測體驗。
  • 路邊天文科普活動
    2020年大連市牧夫天文學會「全國科普日」活動— 路邊天文科普活動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積極參加「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大連市牧夫天文學會聯合大連市西崗區科協舉辦「路邊天文科普活動」。
  • 「金秋覽月」望遠鏡看月球活動觀測點開始報名
    ,在活動期間的一天或幾天的可觀測時間內,將各自的固定式或可攜式天文望遠鏡向公眾免費開放觀測月球。根據活動開展情況評選固定望遠鏡(天文臺)參與獎、地方天文協會參與獎、高校天文社團參與獎、個人愛好者參與獎、媒體參與獎、單位參與獎、地區組織獎等,由主辦單位向獲獎者頒發獎狀,在《天文愛好者》雜誌和相關網站公布獲獎結果,並根據不同的獲獎程度頒發獎品。  活動採取網絡報名的方式。
  • 今天凌晨 山東天文愛好者觀測到了月全食奇觀
    山東濟南紅月亮 (齊魯拍客 濟南老兵 攝)   齊魯網濟南6月16日訊 (記者 於鵬) 今天凌晨,山東的天文愛好者幸運地觀測到了近幾年來食分最大、全食持續時間較長的一次月食    今天也是天公作美,山東地區的天文愛好者才有幸在開闊無遮擋的地方見證了整個月全食過程。記者從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天文臺了解到,這次月全食是今年第一次月食,也是近幾年來食分最大、全食持續時間較長的一次月食。今天凌晨1時22分便出現了半影食,2時22分, 月球進入地球本影區域;3時22分左右出現了月全食;5時03分的時候全食結束;6時2分左右,月球離開地球本影區域。據天文臺專家介紹。
  • 一些單位倡議舉行天文望遠鏡裡看月亮觀測活動
    新華網天津10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記者在此間舉行的天津首屆中學生天文節上獲悉,為了配合我國嫦娥探月工程的宣傳和宣傳中國天文日,一些單位聯合發出倡議:有條件的單位、組織和個人在19日至30日期間的一天或幾天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各自的固定式或流動式(可攜式)天文望遠鏡向公眾開放觀測月球。
  • 本周末天文愛好者如何不用望遠鏡就能觀測到「五星連珠」和新月?
    據外媒CNET報導,7月19日在日出前45分鐘左右,美國天文愛好者將有望觀測到「五星連珠」和新月,而無需使用望遠鏡。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新月都會被觀測到。天文教育家、前天文館館長傑弗裡-亨特博士在他網站上發表的《When the Curves Line Up》一文中建議:"在東北方和西南方找一個地平線清晰的地方"。
  •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舉辦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
    「天文開放日」活動,為社會大眾和天文愛好者們進行天文知識普及和望遠鏡開放展示。參觀現場,講解人員與參觀者的互動場面熱烈,參觀者對天文儀器表現了濃厚興趣。在科普展廳,參觀者了解了基地光學天文觀測設備從建站至今的發展歷史,從感光底片時代至郭守敬望遠鏡的發展過程。在公共天文臺,參觀者饒有興致地使用太陽望遠鏡觀察太陽。在報告廳舉辦了多場科普報告,講解興隆觀測基地的歷史、研究方向和天文學常識。
  • 天文愛好者請收藏!全天較亮的較易光學觀測的星系列表
    旋渦星系NGC6744天文望遠鏡是每個天文愛好者的必備品,但由於每個天文愛好者的購買能力有差別,有的是性能優異價值上萬的高檔貨,有的是價格幾百塊的最普通入門級,無論是哪一種天文望遠鏡,帶給天文愛好者的快樂卻都是同等的。
  • 臺灣天文愛好者「跨海逐日」遠到安徽銅陵(圖)
    銅陵(安徽),2009年7月22日 臺灣天文愛好者「跨海逐日」 7月22日,在安徽銅陵太陽曆日全食觀測廣場內,來自臺灣的天文愛好者們展示本次觀測活動的宣傳畫。 當日,由臺灣島內天文協會組織的60餘名天文愛好者來到安徽銅陵,和當地人一起觀測日全食,並舉行兩岸天文研討會。
  • 「霍威爾」彗星17日將達最亮 天文愛好者可觀測
    新華社天津9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一顆名叫「霍威爾」的彗星(編號為88P/Howell)將在9月17日達到最亮,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藉助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可嘗試尋找這位「天外來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霍威爾」彗星是一顆短周期彗星,回歸周期在5.5年左右,它於1981年8月29日被發現。9月17日,「霍威爾」彗星將達到最亮,亮度約為8.6等。這之後,這顆彗星將繼續向太陽飛去,直到9月26日到達近日點。這之後,它將逐漸遠離地球,亮度也開始變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