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津市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郭玉強
師生祝福「嫦娥奔月」
位於津河之畔的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天文社團,為了配合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宣傳,宣傳中國天文日。自金秋覽月活動啟動以來,指導教師組織學生觀測月球、祝福「嫦娥飛天」專題講座、中國探月工程圖片布展、觀看嫦娥一號發射現場直播等一系列大型天文科普活動。自2007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已有600餘人先後參加了此次活動,
10月25日從凌晨至中午津城籠罩在能見度小於100米的強濃霧之中。
傍晚霧氣漸小,同學們期盼著晚上仰望滿月,17:30開始有序地做觀測前的準備。由於月亮升起的時間過晚,觀測地點由校前廣場改為校籃球場。老社團成員指導新成員調試望遠鏡。18:15學生下課後觀測場地排起了長隊,老師、家長和校外群眾也加入了觀測隊伍。、社團成員用自製的月球圖片向觀測者講解月面環形山、月海等月貌特徵、觀月、籤名和師生祝福「嫦娥奔月」交談等場面將活動推向高潮,晚20:10霧氣漸濃活動結束。同學們表示:「弘揚航天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2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1. 反射式望遠鏡
口徑114m
焦距900m
2.雙筒望遠鏡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1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600
2007年10月25日18:00-20:1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南開大學附屬中學籃球場
二 中國人民大學星月空天文社冉採豐
活動介紹
大家從網上得知我們的觀測地點後,從各地到我們的觀測地點來觀測,特別讓我們感動的是一位女士帶著她的孩子從很遠的地方到人民大學來,為的就是能讓她的孩子能用望遠鏡看一看月亮的樣子,天下父母之心可見一斑!
參加「金秋覽月」活動感想
能夠藉助嫦娥一號上天這個機會,大大的加強了身邊的人對天文和航天的關注,增強了興趣。同時這次活動是全國性的活動,提高了我們天文愛好者的影響力。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1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口徑60毫米,焦距700毫米,參考解析度1.93,焦比11.7毫米,主鏡長度72釐米,不是固定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40
2007年10月24日19:00-21:3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2樓前草坪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
冉採豐 陳雨亮
三 中國人民大學星月空天文社冉採豐
2007年10月25日19:00-21:30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1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口徑60毫米,焦距700毫米,參考解析度1.93,焦比11.7毫米,主鏡長度72釐米,不是固定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4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2樓前草坪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陳雨亮、李小花
四 寧夏銀川九中天文社王樂偉
活動介紹
10月20日 周六 天氣:晴
晚上六點四十分,參加活動的22名社員在學校集合,帶上望遠鏡,海報,相機,並清點人數。目的地是市郊西門公園的小廣場。七點四十,望遠鏡架設完畢,海報貼好,人員分工就緒,活動正式開始。早在我們張羅設備的時候周圍已經有不少人圍觀了,再經我們的一番宣傳介紹,市民們走向我們的望遠鏡和宣傳海報。我們的望遠鏡為四架口徑60,焦距700的折射式和一架口徑150 焦距1800的折反射式望遠鏡,觀測月亮上的月海和環形山都非常清晰。展板和和每臺望遠鏡旁邊都有2~3名社員負責調諧鏡頭和進行必要的講解。因為晚上附近的市民吃完晚飯會到這附近散步,我們這裡熱鬧的場面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參觀。人群裡有老人,孩子,中學生,還有些家長帶了孩子一家三口來這裡觀月。人們臉上都帶著喜悅的神情,場面紅火但並不顯亂,反而洋溢著和諧歡樂的氣氛。(作為組織人員,自己內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自然不由分說)
人們還不時的提些問題比如看到月亮上為什麼有些區域暗?那些坑坑(環形山)事怎麼來的?以及嫦娥一號什麼時候發射等等,社員們也對其一一進行了出色回答。
最後人們在觀測完後也不忘在我們的宣傳海報上簽名留念和表示支持。
兩個多小時的觀測顯然沒有滿足市民們的熱情,眼看就快十點了,現場的人才開始少了,最後社員們合影留念,活動於晚十點順利結束。
參加「金秋覽月」活動感想
作為組織人員,自己內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自然不由分說而且是一次公益活動,正好是中國嫦娥一號發射之際,對於宣傳天文知識,本次活動和自己的社團都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2007年10月20日19:00-21:30
實際提供觀測的望遠鏡個數5
觀測設備情況(在活動中使用的望遠鏡)
活動三次
第一次五臺:四臺60mm口徑700焦距的折射式,一臺150mm口徑1800焦距的折反射式
第二次是三臺:上面的折反射式,和一臺折射式和一臺反射式(這兩臺是他人的)
第三次是四臺上述的折射式
實際參與現場活動組織的工作人員數22
實際來參與活動的公眾人數(請務必儘量準確)150
觀測地點詳細地址
銀川西門橋頭小廣場
其他參與活動組織者的姓名
毛忠義,高梓桐
(責任編輯: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