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天池天文臺向天文愛好者開放望遠鏡觀測時間

2021-01-14 科技武林門

  一、適合天文愛好者的部分觀測課題一覽


  1.巡天觀測:以搜索太陽系內小行星/彗星、變星、新星、超新星等天體為主要目的,通過對相同天區多次觀測,發現新天體,並在獲得這些天體的位置和亮度基礎上,可分析小行星/彗星的運行軌道、變星、新星和超新星的亮度變化規律等。


  2.天體高精度定位觀測:天空中快速運動天體的精確定位,觀測目標包括大自行的恆星、人造衛星、太陽系內天體如大行星、天然衛星、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彗星等。


  3.太陽系內近距離天體的高解析度觀測:如對新月的觀測,對月亮上環形山的高清拍照,月食的觀測及視頻直播,土星和木星(及其衛星)的觀測及其多波段測光,基於多色CCD觀測可合成得到大行星的彩色圖象等。


  4.天體高精度多色測光:觀測波段從近紫外到近紅外(300-1000nm),觀測目標包括變星、雙星、太陽系外行星、活動星系核、微引力透鏡、超新星爆發等,利用觀測資料可分析變星的亮度變化規律、雙星的運動周期、太陽系外行星的公轉周期等。


  5.大尺度展源天體和星團的多色觀測:觀測目標包括一些知名的星雲、河外星系、河內星團,通過數據合成生成彩色圖象;基於長期觀測數據可研究這些天體的變化。


  二、江南天池天文臺全景、80釐米望遠鏡和球幕影院的照片

相關焦點

  • 為一場天文盛宴 天荒坪觀測點各路人馬安營紮寨
    作為明天的日全食全球最佳觀測點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天文愛好者、媒體等各路人馬搶抓時間在天荒坪上安營紮寨,以期佔據最佳的天時地利一睹天文盛宴。  在天荒坪江南天池天文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多名教授和工作人員,正在對觀測設備進行最後的調試。「因為觀測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分鐘,稍縱即逝,所以我們一定要細緻再細緻,確保觀測過程毫無失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廉江學子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網友觀測活動報告(五):「職業」天文愛好者
    由於月亮升起的時間過晚,觀測地點由校前廣場改為校籃球場。老社團成員指導新成員調試望遠鏡。18:15學生下課後觀測場地排起了長隊,老師、家長和校外群眾也加入了觀測隊伍。、社團成員用自製的月球圖片向觀測者講解月面環形山、月海等月貌特徵、觀月、籤名和師生祝福「嫦娥奔月」交談等場面將活動推向高潮,晚20:10霧氣漸濃活動結束。同學們表示:「弘揚航天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 津天文愛好者薊縣成立觀測基地 可拍攝深空目標
    他們是一群熱愛天文的夥伴,由於天文觀測需要避開燈火通明的市區,所以每次觀測,他們都要驅車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到荒郊野外,套用時下的流行語——「穿過大半個天津去看你」是他們熱愛星空的真實寫照。從昨日起,這群小夥伴有了自己的「家」,他們在薊縣成立了天文基地,有了固定的觀測點。
  • 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發現新星雲[圖]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天文愛好者發現一個新的星雲——麥克尼爾(McNeil)星雲是它的發現者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   在一個擁有極大的基於地面的望遠鏡,聰明的機器人天空掃描儀和強大的軌道天文臺的時代,我們銀河系中只有很少的深空天體逃過專業天文學家的注意。所以,當一個天文愛好者用他的小小的後院望遠鏡發現一個新的星雲時,使人感到極為驚訝。
  • 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晉江市安海鎮,了解顏明哲的「追星」故事。
  •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
  • 【天文器材開放日】老師教你使用天文望遠鏡(青少年入門級)
    3月26日(周日)上午10:00-12:00,有專業天文老師教大家使用望遠鏡。還可以分組,讓參加的青少年動手組裝望遠鏡。
  • 天文知識——望遠鏡
    之前說了不少的天文知識,那麼我們平時用肉眼觀測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於望遠鏡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天文觀測時都會用到哪些望遠鏡,它們是怎麼分類的,望遠鏡的參數應該怎麼去看。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
  • 上海天文愛好者發出倡議 搬出自家望遠鏡與鄰居共賞月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中秋夜假如天公作美,請將你的天文望遠鏡搬到家門外,與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經過的路人分享天文樂趣,共賞中秋明月。」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科普主管湯海明代表「天之文」中國天文科普網,目前向國內外天文愛好者發出如是倡議。
  • 業餘天文愛好者自製最大後院望遠鏡(組圖)
    這架望遠鏡高度約為10.7米,鏡面直徑約為1. 8米。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由業餘天文愛好者製作的望遠鏡邁克·克萊蒙茨站在直徑約1.8米的主鏡前面,這是他這架巨大反射望遠鏡的核心部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對所有在後院觀測星空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望遠鏡越大就意味著效果越好
  • 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自稱能「看到木星的雲」
    本報長沙訊  長沙天文愛好者譚巍與朋友花了近兩年時間,於近日終於製成一個重約75公斤的天文望遠鏡。1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雨花區和平小區一居民樓,身為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的譚巍稱,這架望遠鏡的「精度已達到科研級水平」,「用它可以看清楚木星表面的雲帶」。
  • 無論進行何種天文觀測,一定要記錄觀測的時間
    今天,筆者想和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更好地觀測哈雷彗星。哈雷彗星需要觀測的項目很多,但從天文愛好者的兼料和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有許多項目,如光譜、偏振、虹外、射地、軌道測定等項,天文愛好者是難以進行的。下面舉出的是天文愛好者有條件進行觀測並可望獲得有科學價值的觀測項目。
  • 天文望遠鏡的性能及如何選購
    作為天文觀測的主要設備,天文望遠鏡首當其中排在第一位,每一位天文愛好者或者是喜歡天文的朋友都會希望有一架性能良好的天文望遠鏡。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是很了解望遠鏡的性能,對望遠鏡性能的了解上也只限於我們常見的景觀望遠鏡的性能。因此,很多人買天文望遠鏡只會關注望遠鏡可以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多遠,卻往往忽略了真正影響天文觀測的一些參數。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但是,受限於人類視力的局限,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人們只能對一些星空中較為明亮的天體進行精度有限的位置測量。直到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星空,向人類展示出前所未見的星空深處。隨著天文望遠鏡這一重要觀測設備的發明,人類的視野被延伸至宇宙深處。接下來,請隨筆者共同走進天文望遠鏡的前世和今生,今生故事將著重以中國的幾架代表性天文望遠鏡為例。
  • 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0-12-15 08:52:33 北京時間15日凌晨,南美洲將迎來一次日全食。
  • 天文望遠鏡
    現在人們用的折射式望遠鏡還是這兩種形式,天文望遠鏡是採用克卜勒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的望遠鏡採用單個透鏡作為物鏡,存在嚴重的色差,為了獲得好的觀測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鏡,這勢必會造成鏡身的加長。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天文學家一直在夢想製作更長的望遠鏡,許多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 想不想使用國家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現在就有機會!
    最近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發布了兩次光學天文望遠鏡觀測時間申請的通知:中科院兩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時間的申請,興隆站小望遠鏡觀測時間的申請。簡介一下:上敘的兩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是指國家天文臺在興隆站的口徑2.16米望遠鏡,還有雲南天文臺麗江觀測基地口徑2.4米的望遠鏡。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臺光學天文望遠鏡都是國內最大口徑的通用型光學天文望遠鏡。
  • 人類觀測宇宙的法寶,細說天文望遠鏡的種類和歷史
    你知道望遠鏡嗎?北京天文館就有一個很大的天文望遠鏡,科學家雨天愛好者們觀測星空,了解宇宙,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光學天文望遠鏡,從人類最早發明天文望遠鏡到現在的400多年間,人類製造了各種各樣的光學天文望遠鏡,那麼光學天文望遠鏡到底有哪些類別?它們是怎樣從全長不到一米的小望遠鏡發展到幾十米高的大型望遠鏡呢?且聽我為你一一到來。好奇的你可能會問了,為什麼把我們常見的天文望遠鏡叫做光學天文望遠鏡呢?
  •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首臺科學級光學望遠鏡成功實現科學觀測
    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核心,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C平臺上,冷湖首臺科學級光學望遠鏡50Bin成功實現科學觀測。首幅圖像測量顯示,星象的半高全寬是0.68角秒,與選址設備DIMM給出的視寧度測量值高度一致,證明賽什騰山完全具備了世界一流光學天文臺址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