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愛好者發出倡議 搬出自家望遠鏡與鄰居共賞月

2021-02-08 東方網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中秋夜假如天公作美,請將你的天文望遠鏡搬到家門外,與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經過的路人分享天文樂趣,共賞中秋明月。」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科普主管湯海明代表「天之文」中國天文科普網,目前向國內外天文愛好者發出如是倡議。

  分享望遠鏡

  湯海明坦言,其實,從天文觀測的角度而言,滿月並不是觀測月球的最佳時機,當月相呈上、下弦月的時候,更適宜觀月,因為那時太陽光側面照射月亮,人們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上環形山的輪廓和陰影。而就人們的情感因素來說,中秋節肯定是賞月正當時,此時藉助天文望遠鏡等專業設備來觀測月球,無疑是傳播天文知識的最佳時機,「對讓大眾了解天文,了解月球,了解我國正在進行的探月工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今年中秋,家住浦東的湯海明,會在小區附近與大家分享望遠鏡。

  月出時間表

  今年中秋的月圓時間在中秋節當晚,即本月19日(農曆八月十五)19時13分。當然,對人的肉眼而言,滿月時刻的月亮,並不見得比當晚其他時候的月亮更圓幾分。

  中秋假期三天,上海的月出時間分別為——

  ■19日:17時36分■20日:18時14分■21日:18時53分

  路邊做科普

  從2008年中秋節開始,總部設在上海的「天之文」中國天文科普網,幾乎年年都會選擇適當的天象觀測機會,呼喚諸多天文愛好者帶著望遠鏡加入「路邊天文」的科普活動中來,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天文學,愛上天文學」。比如,2011年12月10日晚,雖是氣溫降至冰點的寒冬夜,但很多市民通過「分享望遠鏡」的「路邊天文」活動,從頭到尾觀賞了月全食,也獲取了相關天文知識。

  比分享天文望遠鏡、分享明月更有意義的,是分享天文知識。如果類似的「路邊科普」有更多人發起、更多人響應、更多人參與,就不會有人把「中秋的月亮十五圓」之類沒啥稀奇的事兒當成多少年一遇的新聞來炒作了,也不會鬧出「多少年一見的月偏食」「多少年以來最大最圓的月亮」的科學笑話了。

相關焦點

  • 今晚二沙島上將架起4臺天文望遠鏡
    大洋網訊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可是對於這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很多人恐怕都沒見過其廬山真面目。現在機會來了,為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科學家們倡議天文愛好者拿出自己的天文望遠鏡,走上街頭邀請路人賞月。廣州的天文愛好者計劃今晚在二沙島架起望遠鏡,和大家分享望遠鏡中的景象,共同探索月亮的奧秘,有機會看到環形山哦!資料圖:2019年3月21日晚攝,廣州塔上空的「超級月亮」。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留下人類在月球的足跡。
  • 德國天文愛好者在自家後院成功抓拍獵戶座大星雲
    德國天文愛好者瑞茵霍得維特齊(Reinhold Wittich)決定幹點「有價值的事情」,於是,他在自家後院裡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天文臺。維特齊的主力是一臺天文望遠鏡(12英寸,光圈f/4),還有若干星軌、相機等輔助儀器,在天文發燒友裡裝備不算太差,但也不是最好的。
  •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2015-03-20 11:32:28前天,網名叫V9的磨鏡牛人把剛剛出爐的大口徑牛頓式反射望遠鏡贈予珠海天文愛好者群友觀星賞月。設備剛在群裡一亮相,就炸開了鍋。  「本周末只要天氣轉晴,我們肯定出動觀星,群友正等著給新設備開光呢。」群主「荒漠大哥」告訴記者。  珠海天文愛好者在QQ群上有一個文藝的名字——「聖洛朗的眼淚」,這是英仙座流星雨的別稱。
  • 一些單位倡議舉行天文望遠鏡裡看月亮觀測活動
    新華網天津10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記者在此間舉行的天津首屆中學生天文節上獲悉,為了配合我國嫦娥探月工程的宣傳和宣傳中國天文日,一些單位聯合發出倡議:有條件的單位、組織和個人在19日至30日期間的一天或幾天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各自的固定式或流動式(可攜式)天文望遠鏡向公眾開放觀測月球。
  • 天文專家支招:小型天文望遠鏡賞月有如仙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由於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也就意味著23日的月亮才最圓。如何更好地與家人一起賞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支招。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雖然今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對於公眾來說,十五和十六的月亮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因為,月面缺失的微小部分用肉眼根本無法分辨。趙之珩表示,農曆十五和十六,人們在8時之後就可欣賞到明亮的中秋月,如果人們用肉眼細觀月亮,可以看到月亮表面有些地方較明亮,有些地方較暗淡。這明暗交錯的圖案,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
  • 從天文望遠鏡裡看月亮
    一位天文愛好者在南湖邊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月亮記者唐輝吉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記者郭燕群)10月3日晚,走出家門賞月的人們來到廣西科技館門前的廣場,利用科技館提供的天文望遠鏡,與月亮來個「親密接觸」。當晚7時30分,廣西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就將3臺天文望遠鏡抬到館門前的廣場,為群眾現場舉行以「探索月球的秘密」為主題的中秋賞月活動。工作人員給其中的一臺天文望遠鏡接上投影儀。
  • 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發現新星雲[圖]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天文愛好者發現一個新的星雲——麥克尼爾(McNeil)星雲是它的發現者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   在一個擁有極大的基於地面的望遠鏡,聰明的機器人天空掃描儀和強大的軌道天文臺的時代,我們銀河系中只有很少的深空天體逃過專業天文學家的注意。所以,當一個天文愛好者用他的小小的後院望遠鏡發現一個新的星雲時,使人感到極為驚訝。
  • 業餘天文愛好者自製最大後院望遠鏡(組圖)
    這架望遠鏡高度約為10.7米,鏡面直徑約為1. 8米。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由業餘天文愛好者製作的望遠鏡邁克·克萊蒙茨站在直徑約1.8米的主鏡前面,這是他這架巨大反射望遠鏡的核心部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對所有在後院觀測星空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望遠鏡越大就意味著效果越好
  • 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自稱能「看到木星的雲」
    本報長沙訊  長沙天文愛好者譚巍與朋友花了近兩年時間,於近日終於製成一個重約75公斤的天文望遠鏡。1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雨花區和平小區一居民樓,身為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的譚巍稱,這架望遠鏡的「精度已達到科研級水平」,「用它可以看清楚木星表面的雲帶」。
  • 天涯共此時:央視公布中國26個「最美賞月地」,這個中秋你會在哪兒賞月?
    在北戴河鴿子窩賞月更是別有一番風韻。6、北京故宮角樓月圓時分,明圓和角樓在水面上倒映出美麗的倒影,淡淡的雲彩輕輕飄過,共同勾勒出一幅靜止的古典油畫,是攝影愛好者們的「必爭之地」。9、貴州平塘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工地,在氣象條件良好的大窩凼底部,利用魚眼鏡頭做延時攝影,能將星空、銀河、大射電望遠鏡以及月亮同屏呈現,五光十色、星光燦爛,意境分外不同。
  • 看穿世界星特朗慧眼114天文望遠鏡熱銷
    關鍵字:山西行情;太原行情;天文望遠鏡報價;山西望遠鏡;星特朗;慧眼114;牛頓反射;高倍高清;114az大口徑;色散小;山西中原    【PConline太原站 行情】星特朗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的公司,是優質光學產品的一個主流設計師、製造者和供應商!
  • 星特朗慧眼114天文望遠鏡特價僅售1050
    關鍵字:山西行情;太原行情;天文望遠鏡報價;山西望遠鏡;星特朗;星特朗慧眼114;牛頓反射;高倍高清;114az大口徑;色散小;山西中原    【PConline太原站 行情】作為世界最大望遠鏡品牌商的星特朗值此特殊之年特別為廣大的初學者設計了一款新的望遠鏡,Cometron(慧眼)114AZ,AZ就代表地平裝置
  • 上海佘山曾有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
    上海天文博物館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1872年建造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它的鎮館之寶是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也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望遠鏡和帕蘭子午儀。所以這裡也成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關於上海天文博物館的來源,就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意外,清光緒24年,耶穌會神父蔡尚質籌資10萬法郎,在法國巴黎為徐家匯天文觀象臺購置一架口徑40釐米、焦距7米的雙筒折射天文望遠鏡,同時還購置了鐵製穹頂。因當地地質要求未能達標,遂重新選址於西佘山山頂,佘山天文觀測臺就此應運而生。
  • 小米有品星特朗天文望遠鏡,組裝操作簡單,為初級天文愛好者打造
    直到有一天自己的三歲孩子問我「爸爸,月亮為什麼那麼亮啊」,突然湧現了種種回憶;心想不能讓她像自己小時候一樣,留下遺憾,於是打算入手一款天文望遠鏡。在我的印象裡天文望遠鏡是一種高大上的設備,安裝調試複雜,只有那些專業的天文愛好者才能使用。
  • 民間達人手工打造天文望遠鏡 可看月球環形山
    (李劍供圖)別以為天文望遠鏡只能由專業廠家生產,錫城民間達人可以自己純手工打造!10月16日晚,這位達人就邀請記者用他自造的天文望遠鏡一起賞月。自製天文望遠鏡可看月球環形山16日晚天晴,有薄雲,月亮十分明亮。
  • ...玫瑰星雲 天文愛好者 馬頭星雲 天文攝影 狐狸座-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去處‖據說在上海這片土地上能拍出最美的天文照片……  據上海發布,上海這個不夜城  也能拍出最美的天文照片?  答案是肯定的  看,這些夢幻的星空照  都拍攝於上海  ▼  那群愛拍星星的人說  在上海,奉賢是最佳的天文觀測點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1611 年,他改進了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的原有設計,將望遠鏡的目鏡由凹透鏡改為一組短焦距的凸透鏡,從而使得天文望遠鏡可以呈現一個倒立的實像,提升了成像質量與目視倍率。由於在目鏡位置新安裝標有刻度的分劃板,使得天文望遠鏡的實際觀測效果大為改觀。這種設計也成為後來許多折射式望遠鏡的基礎光學結構。上海市天文博物館(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所擁有的四十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就屬於這種類型(圖1)。
  • 天文專家支招如何賞月拍月:月落西方最宜攝
    中秋,賞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節目。儘管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這並不影響人們的賞月之情。那麼,如何更好地觀月、賞月、拍月呢?天文專家給公眾支招。月亮是一個特殊的天體,從地球上觀看,月亮的「表情」非常豐富,朔望之變化,盈虧之消長,上弦下弦之不同,一天一個樣,自古以來就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