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天文愛好者自製最大後院望遠鏡(組圖)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這架望遠鏡高度約為10.7米,鏡面直徑約為1. 8米。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由業餘天文愛好者製作的望遠鏡

邁克·克萊蒙茨站在直徑約1.8米的主鏡前面,這是他這架巨大反射望遠鏡的核心部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對所有在後院觀測星空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望遠鏡越大就意味著效果越好。近日,美國猶他州的一位業餘觀星者就將這一想法付諸現實。

  邁克·克萊蒙茨(Mike Clements)在白天是一名貨車司機,到了晚上則是一位充滿熱情的觀星者。為了這項業餘愛好,他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這有可能是現代最大的業餘天文望遠鏡。這架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70英寸(約合1.8米),被放置在一個高度為35英尺(約合10.7米,與一輛校車的體積相當)黑色金屬籠中。相比之下,目前常見的業餘天文望遠鏡尺寸在3到12英寸(約合7.6釐米到35釐米)之間。

  這架反射望遠鏡的核心是重達408公斤的主鏡,其最初是為一顆美國間諜衛星製作的。據媒體報導,由於製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微小損傷,這面主鏡被封存起來,並最終被拿出來拍賣。邁克·克萊蒙茨於2005年將其買下。

  望遠鏡的光圈直徑越大,其能接收的光線就越多,從而使獲得的圖片效果越好——無論你是觀測月球、行星還是遠距離的恆星。這也是許多業餘天文學家熱衷於大光圈,希望獲得更大望遠鏡的原因。

  除了價格因素之外,諸如便攜性、保存和易用性等因素也會影響業餘觀星者對望遠鏡的選擇。有史以來最大的業餘望遠鏡紀錄屬於愛爾蘭的羅斯爵士(Lord Rosse),他於1845年建造了一架72英尺(約合21.9米)高的望遠鏡,並在許多年時間裡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天文設備的紀錄。

  當媒體報導出來之後,有評論建議邁克·克萊蒙茨帶著他的望遠鏡來一次全國旅行,讓公眾藉此一覽星空。相信有很多人都會贊成這個主意。

相關焦點

  • 業餘天文愛好者拍的木衛三精彩照片(組圖)
    (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望遠鏡光學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業餘天文愛好者對天文領域做出的貢獻,可以通過現成的光學望遠鏡、單眼相機以及計算機設備進行天文觀測,配合一些觀測技巧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希臘業餘天文協會的愛好者Kardasis將拍攝到了木星周圍軌道上運行的木衛三精彩照片,顯示了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觀測的影響。
  •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2015-03-20 11:32:28前天,網名叫V9的磨鏡牛人把剛剛出爐的大口徑牛頓式反射望遠鏡贈予珠海天文愛好者群友觀星賞月。設備剛在群裡一亮相,就炸開了鍋。  「本周末只要天氣轉晴,我們肯定出動觀星,群友正等著給新設備開光呢。」群主「荒漠大哥」告訴記者。  珠海天文愛好者在QQ群上有一個文藝的名字——「聖洛朗的眼淚」,這是英仙座流星雨的別稱。
  • 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發現新星雲[圖]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天文愛好者發現一個新的星雲——麥克尼爾(McNeil)星雲是它的發現者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   在一個擁有極大的基於地面的望遠鏡,聰明的機器人天空掃描儀和強大的軌道天文臺的時代,我們銀河系中只有很少的深空天體逃過專業天文學家的注意。所以,當一個天文愛好者用他的小小的後院望遠鏡發現一個新的星雲時,使人感到極為驚訝。
  • 河北省內自製望遠鏡有了新「老大」 (圖)
    19日17時30分許,雖然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但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月球,讓大二學生董紹華很是激動。他的校友們也在一一排隊,等著觀看。而這架望遠鏡也得到了省會天文愛好者們的稱讚,它是由石市天文愛好者自製成的省內最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
  • 業餘望遠鏡的選購指南
    目前充斥市場的低檔折射鏡(口徑多為50-60mm)的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都存在著設計和製造上的缺陷, 購買時最好請一位望遠鏡的內行幫助參謀。反射鏡主要分牛頓式和卡塞格林式兩種,卡塞格林式在愛好者手中較少見,價格也較貴。
  • 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自稱能「看到木星的雲」
    本報長沙訊  長沙天文愛好者譚巍與朋友花了近兩年時間,於近日終於製成一個重約75公斤的天文望遠鏡。1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雨花區和平小區一居民樓,身為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的譚巍稱,這架望遠鏡的「精度已達到科研級水平」,「用它可以看清楚木星表面的雲帶」。
  • 德國天文愛好者在自家後院成功抓拍獵戶座大星雲
    如果你家有一塊500坪的後院,你會用來幹點什麼?養一群貓貓狗狗?建一個遊泳池?德國天文愛好者瑞茵霍得維特齊(Reinhold Wittich)決定幹點「有價值的事情」,於是,他在自家後院裡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天文臺。
  • 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晉江市安海鎮,了解顏明哲的「追星」故事。
  • 自製大口徑天文望遠鏡 「怪才」設計師追夢星空
    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也激發了一些天文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福建泉州,有位天文愛好者通過自製的巨型天文望遠鏡,觀測著月球表面嫦娥五號的著陸點,追尋著自己的太空夢。這一段月亮的延時畫面是福建泉州天文愛好者顏明哲拍攝的。天文愛好者 顏明哲:通過我的望遠鏡能看到高倍的月亮表面的細節,月亮表面的細節非常震撼,表面都是坑窪,大小撞擊坑非常多,大的都有一百多公裡。
  •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
  • 長沙技術帝自製天文望遠鏡 家門口輕鬆看木星
    譚魏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拍下的木星表面。 譚魏 供圖     譚魏和他親手打造的天文望遠鏡。   龔貴鋒 李卓 攝影報導  記者 李卓 實習生 龔貴鋒  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技術帝自製天文望遠鏡 家門口輕鬆看木星(圖)
    龔貴鋒 李卓 攝影報導  記者 李卓 實習生 龔貴鋒  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自製天文望遠鏡才叫酷
    自製天文望遠鏡的馬浚哲這個消息讓不少天文愛好者激動無比,銀川人馬浚哲也是其中一位。但和其他天文發燒友不同,除了愛好拍攝深空,馬浚哲還自己動手製作天文望遠鏡。 追星星的少年 馬浚哲對天文的愛好,要從兒時說起。那時候家住農村的馬浚哲,最喜歡在村裡放電影的時候,和小夥伴們躺在谷堆旁仰望星空。夜空中的點點星光,像夜的精靈,讓他疑惑而神往。
  • 揭秘| 「破譯」嫦娥五號下行數據的無線電愛好者是誰?他是如何做到...
    這位50歲的天文愛好者每天晚上都會在加拿大西海岸的後院裡,架起他自製的60釐米無線電天線--這是中國巨大的FAST望遠鏡的微縮版,以接受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回地面控制的信號。  當大多數太空迷們在等官方電視直播的時候,蒂爾利和他在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們正在收看他們的無線電望遠鏡裝置。在推特上他們一直在輪流監測嫦娥5號,並分享他們接收到的信號。
  • 男子自製天文望遠鏡 可在家門口清楚看木星(圖)
    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入門者須知
    許多年來,很多業餘天文學家們對我講述著他們對星空的熱情是如何被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所點燃。9歲那年,透過的第一架望遠鏡凝視月球那迷人的景象讓我至今難忘。以至於40年來,我從未厭倦過抬頭仰望星空的感受。然而,這並不是你從你家後院的望遠鏡裡看到的東西。目之所及但是一部好的小型望遠鏡會向你展現一系列令人驚喜和豐富多彩的天體奇觀。讓我們從太空中離我們最近的鄰居-月亮開始吧。由於它是夜空中最大而且最亮的天體,所以月球非常適合作為小型望遠鏡的觀測目標。
  • 沒有天文學位的天文學家:美國大叔從零開始自製望遠鏡獵星
    正好看到一位觀測員把天文望遠鏡對準了夜空。突然,一顆流星划過。守夜人驚呼:「先生,您這一炮打得可真準!」400多年前,伽利略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利用它,伽利略觀測到了月球環形山、木星的衛星等等,也由此拉開了人類「坐鏡觀天」的序幕。不過,天文望遠鏡屬於精密儀器,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售價更是昂貴。而這位大叔,卻在自家後院裡自製天文望遠鏡,用來仰望星空。
  • 廢料自製射電天文望遠鏡,在家也能看宇宙!
    許多天文愛好者對射電天文望遠鏡有極大的興趣,但射電天文望遠鏡造價高的驚人,只能望鏡興嘆,今天介紹一個自製簡單射電天文望遠鏡的辦法,雖然達不到國際射電天文望遠鏡的指標,但也能觀察射電波較強射電源;中頻放大器需自製,非常簡單,給大家一個參考圖:中頻放大器電路原理介紹:中頻信號由J2接入,經Q2放大約20倍輸出至Q1,Q1是射極跟隨器,是為了降低阻抗而達到抗幹擾的目的。中頻放大後的信號由Q1發射極引出,接至示波器即可觀察信號。
  •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表示,建造費用達到20億美元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精確度將比現有射電天文望遠鏡高50倍,速度提升10000倍。研究者希望該望遠鏡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
  • 年齡不是問題:七旬退休老人自製天文望遠鏡
    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由業餘玩家自製的望遠鏡是《科學人》這一類雜誌所介紹最流行的設備之一。而即使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也會有衝動和激情去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天文望遠鏡」。大衛‧派維(David Pevear)是一位退休的地質學家,就像大多數仍不服老的美國退休老人那樣,他平常都會親自動手修理一些生活周邊的東西。而這次我們看到的是大衛自己親自動手打造的一款沒有外層的保護管的開放式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