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曾有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

2021-01-08 剛行路上

上海天文博物館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1872年建造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它的鎮館之寶是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也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望遠鏡和帕蘭子午儀。所以這裡也成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

由於這裡是松江佘山境內,加上本身這裡聳立著多幢歷史文化建築,天文臺即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西佘山峰頂,與佘山聖母大殿只有一牆之隔。加上這個天文館原本是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建造,所以外形像極了教堂!

關於上海天文博物館的來源,就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意外,清光緒24年,耶穌會神父蔡尚質籌資10萬法郎,在法國巴黎為徐家匯天文觀象臺購置一架口徑40釐米、焦距7米的雙筒折射天文望遠鏡,同時還購置了鐵製穹頂。因當地地質要求未能達標,遂重新選址於西佘山山頂,佘山天文觀測臺就此應運而生。

上世紀80年代中葉,在佘山天文臺西側又新建一座天文臺,臺內安裝了兩架直徑為156釐米的光學折射望遠鏡,其作用根據太陽影線測定白天的時辰以及四季變化,跟蹤哈雷彗星的運行軌跡。與佘山毗鄰的天馬山腳下,2012年又建起了一座天文觀測臺,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天文研究中心。這座天文臺高約70米,內設65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是新一代探索宇宙奧秘的「火眼金睛」和「大耳朵」。

新建的天文館雖然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作為一處古老的天文博物館,這裡依舊意義非凡,整個博物館不算很大,主要分為「百年天文臺」、「聚焦望遠鏡」、「時間與人類」三大展區,分別介紹了近代天文學在中國發展的歷程、天文望遠鏡誕生四百年以來引領天文學發展的歷程,以及時間測量的發展史及其與人類社會和生活的關係。

天文博物館是收費的。買好門票進入天文博物館參觀。博物館門前有座石碑,上寫「佘山之巔,海拔九十九米」字樣。在這裡可以觸摸中央球體與之互動,還可以看到原來的望遠鏡,增長了很多知識,知道現在流行超聲波、微波等望遠鏡。

博物館的另一個重要文物-帕蘭子午儀-1925年購於法國巴黎,參加了1926年和1933年兩次國際經度聯測,佘山天文臺是第一次國際經度聯測的基本點之一,該子午儀成為上海天文當時在國際上地位的歷史見證。

博物館可以帶小朋友來一下增長一下見識上海的天不佔地面積非常大裡面的設備,也是非常好的來這裡觀看一下天文了解一下天文的知識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最早的建築是一個歐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整體呈十字形,東長西短,南北兩翼對稱。十字交叉處為天文望遠鏡和鐵製圓球頂,建築面積1990平方米。1987年天文臺再次擴建,直徑18米,高30米的白色大型球頂建築落成。現全臺建築總面積4148平方米。歷經百年,建築保存完好。

這是由天文愛好者講解的。他們自從愛上了天文,沒有一天不是以此相伴的,說終於有了人生的追求和活著的意義,人和宇宙相比是多麼的渺小。

在有限的生命中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識,隨著觀測手段和設施越來越先進,對宇宙的認知將會有顛覆性的提升。億萬年前的宇宙形體通過超級望遠鏡可以觀察到,跨過時間通道成為我們的視覺,真的不可思議。

tips:佘山天文臺交通便利,門票價格30(含天主教堂門票12),開放時間8:00--16:30,四季皆宜遊玩參觀,可以假期帶孩子去參觀學習,培養科學素養。遊玩時間2--3小時。

【作者:剛行路上】

攝影師,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視頻vlog博主,深度自駕玩家!不間斷旅行記錄拍攝20多個國家,300多座城市

相關焦點

  • 上海最高峰所在地,佘山天文臺是看天文奇觀的好去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區境內,山上松竹茂密、景色秀麗,除了遊人最常去的東佘山與西佘山外,還有天馬山、鳳凰山、小崑山等12座山峰。
  • 《山上有座天文臺》——探尋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紀實頻道播出,探尋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點擊播放節目回放佘山天文臺,中國境內最早的天文臺,從1900年至今,120年見證中國近現代天文發展史,它不僅是一座天文臺,一座博物館,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中國天文事業的發源地之一。
  • 周邊光汙染嚴重超標 上海佘山天文臺去留兩難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東方早報報導,曾一度因城市照明影響天文觀測而不得不打算搬遷的佘山天文觀測站被迫改變了搬遷的決定,因為上海境內目前根本沒有合適的選址。   上海天文臺光學天文聯合開放實驗室佘山基地主任陶雋博士說
  • 上海天文臺啟用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亞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這個口徑65米,重達2700噸的龐然大物,其相當於8個標準籃球場的主反射面精度誤差卻不超過0.3毫米,並能在1分鐘內完成不同觀測波段的轉換。  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直徑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啟用。作為我國目前口徑最大、波段最全的一臺全方位可動的高性能射電望遠鏡,其總體性能僅次於美國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德國的100米射電望遠鏡和義大利的64米射電望遠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四。
  • 上海天文臺1.56米望遠鏡將發揮更好作用
    上海天文臺1.56米光學望遠鏡是中科院院光學天文開放實驗室的主要設備之一,多年來一直對國內外天文學家開放,並積極參加國際聯測。除上海臺外,雲臺、陝臺、紫臺、中科大、南大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利用該望遠鏡為AGN、BL Lac天體、星團、星團變星、太陽系大行星衛星、彗星、射電源光學定位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高質量的觀測資料,取得了一定的科學產出。近年來我國學者利用該望遠鏡的觀測資料獲得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並發表一批SCI雜誌論文。近日,該臺學術委員會召開會議,研討有關問題。
  • 浪漫地「漲姿勢」 理性地望星空 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
    圖說:「探索天文」系列課由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出品 來源/採訪對象 供圖城裡的月光,望遠鏡的遠方,身邊的天文學家……一系列名為「探索天文」的免費課程,這個月悄然上線、陸續發布。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出品的這一套包含視頻、課件、文本材料和微信推送在內的天文課程,系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項目,以天文學中大眾關注度最高、最有趣的話題為主題,由專業的一線天文科研人員和科普專家從複雜的知識點中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分別從天文望遠鏡、月球、太陽系、星系動物園、黑洞、星座這六個方面,多角度地、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地走近星空與宇宙
  • 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工程完工 上佘山一睹更絢爛宇宙深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完成升級後的球幕廳所播放的星空影像。(上海天文博物館供圖)  全球各地的大望遠鏡都看到了怎樣的宇宙?2018年上佘山,在上海天文博物館剛完成升級的天象廳,市民有望實時進入各大天文臺的資料庫,一睹「巡天神器」們攝下的真實而絢爛的星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天象廳建成於2009年,當時是國內首個互動型數字天象廳。經過多年運行,天象廳的設施日漸老化。已經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
  • 被100.8米的上海陸地最高峰佘山驚訝到了,居然有那麼多上海之最
    上海作為我國一個頂級的國際大都市,它的高樓絕對比它的山高的,上海陸地最高峰——西佘山海拔只有100.8米,但已經是上海之巔,上海陸地最高的山了。雖然之前在上海生活很多年,但是這個上海第一山還沒去爬過,某個冬天的周末就拉著先生帶我去西佘山。
  • 佘山之巔,星空大片等你來!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啦!
    說起星空觀測,不少滬上市民都會脫口而出「佘山天文臺」。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1611 年,他改進了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的原有設計,將望遠鏡的目鏡由凹透鏡改為一組短焦距的凸透鏡,從而使得天文望遠鏡可以呈現一個倒立的實像,提升了成像質量與目視倍率。由於在目鏡位置新安裝標有刻度的分劃板,使得天文望遠鏡的實際觀測效果大為改觀。這種設計也成為後來許多折射式望遠鏡的基礎光學結構。上海市天文博物館(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所擁有的四十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就屬於這種類型(圖1)。
  • 佘山天光亮度增加170倍!臨港5公裡兩點間竟差3倍,這可急壞了「追星...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與此同時,光汙染對天文觀測等科研工作也構成了巨大威脅。以坐落於上海天文臺佘山觀測站的1.56米口徑望遠鏡為例,該望遠鏡的設計、製造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可惜的是,隨著經濟發展,佘山地區夜天光越來越亮,嚴重影響了光學望遠鏡觀測,上海天文臺於是2008年在浙江天荒坪新建了一個觀測站。
  • 上海天文臺在VLBI黃道帶巡天取得重要進展
    2015年開始,上海天文臺舒逢春研究員等組織上海佘山、雲南昆明和新疆烏魯木齊等國內VLBI臺站,聯合周邊國家的部分VLBI臺站,對黃道面正負7.5度以內的4000餘顆射電源首次進行了大樣本巡天。累積觀測時間超過400小時,臺站記錄的原始觀測數據超過900TB(太字節),共搜尋到662顆校準射電源,佔黃道帶校準源總數的30%。
  • 中國最好看的天文主題景點,都在這裡了!
    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它的前身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佘山天文臺,在這裡可以看到「遠東第一鏡」。1900年,天主教的傳教士在佘山新建天文臺,安裝了從法國購置的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同時配置赤道儀,這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 上海天文臺明年將追蹤「惠更斯」共探「土衛六」
    這是記者昨日從上海天文臺獲悉的。應歐洲VLBI(甚長基線幹涉測量)聯合研究所邀請,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加入了此次土星探測計劃。上海天文臺的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將與歐洲的射電望遠鏡一起構成VLBI網,聯合接收「惠更斯」發回的無線電信號,測定「惠更斯」穿越土衛六大氣的路徑,為研究土衛六的其他情況提供基礎。
  • 中國科普日@上海天文臺|探索天文 線上觀星
    根據2020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上海天文臺推出「探索天文,線上觀星」系列在線科普活動。>時間:9月24日(周四) 18:30-21:30觀看直播地址:https://www.douyu.com/3718328直播地點:佘山天文臺觀測平臺直播內容:土星、木星,專家帶你認識天文望遠鏡,認識星座。
  • 考研網發布2014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考研大綱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試大綱>正文考研網發布2014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考研大綱新東方教師解析考研大綱 2013-09-11 16:23 來源:新東方網
  • 【天文望遠鏡的那些事兒】——格裡菲斯天文臺
    格裡菲斯天文臺和洛杉磯(圖片來自flickr) 本期咱們來聊聊天文望遠鏡的家——天文臺
  • 探秘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可觀測百億光年外天體
    亞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這個口徑65米,重達2700噸的龐然大物,其相當於8個標準籃球場的主反射面精度誤差卻不超過0.3毫米,並能在1分鐘內完成不同觀測波段的轉換——  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直徑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啟用。
  • 中國最好看的天文主題景點,都在這裡了
    中華航天博物館裡陳列的飛船返回艙 | casc-spacemuseum.com05上海天文博物館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它的前身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佘山天文臺,在這裡可以看到「遠東第一鏡」。
  • 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新聞—科學網
    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正在貴州平塘建設的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今天將完成吊裝。       FAST通過接收宇宙天體的射電信號完成科學任務觀測,反射面單元是其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