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東方早報報導,曾一度因城市照明影響天文觀測而不得不打算搬遷的佘山天文觀測站被迫改變了搬遷的決定,因為上海境內目前根本沒有合適的選址。
上海天文臺光學天文聯合開放實驗室佘山基地主任陶雋博士說,他們希望通過協調減少佘山觀測站周圍的光汙染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但搬與不搬仍是個兩難選擇。
已無法觀測較暗星體
據陶雋介紹,光汙染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降低天體亮度和自然天光亮度的反差;二是降低天文觀測時的信噪比。
陶雋說:「這兩個比例的降低,將影響我們探測一些較暗的星體,對較亮的天體如果要求達到同樣的信噪比,需要更多的觀測時間,也就是觀測的效率降低了。」他表示,雖然他們不斷更換的探測器在技術上作了一些補償,但技術更新無法趕上城市發展速度。目前,對暗於17等的星體,他們已經很難觀測到了。
光汙染早已嚴重超標
佘山觀測站周圍的光汙染源主要有公路路燈、周圍建築和一些工地照明。一份有關光汙染和光學天文臺址保護資料顯示,沈磚公路從佘山山前經過,東有嘉松公路,西有松江-青浦的公路,現在318高速路入城段又從佘山北不到1公裡處穿過。陶雋說,這些公路中,影響最大的是泗陳公路。
1998年10月,一份對佘山觀測站周圍光汙染的測試表明,光汙染比例達591%。陶雋說,雖然近幾年未再做測試,但這個比例肯定增加了。「佘山觀測站已經不得不打算搬遷。」
搬往江浙需花費巨資
但是,經過調研,上海市境內並沒有合適的選址。陶雋說,天文觀測的最佳選址應是人跡罕至之處,人為光影響少,天光背景才能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雖然曾考慮過南匯蘆潮港,但後來南匯建設臨港新城,不得不重新選址。對於崇明和奉賢,陶雋表示,這兩個地方也只能做短期考慮,因為上海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根據有關方面的要求,觀測站只能在上海境內選址。「但事實上,因為光汙染,上海根本就沒合適的地方,搬遷的最佳選址是江浙一帶。」但如果搬離上海市,所需的大筆資金又非天文臺所能承受的。他說:「觀測站都建在山上,望遠鏡要搬下山或搬到新的地址必須先修路,大約需要800萬元-1000萬元人民幣,如果搬離上海,可能就不會有這方面的支持了。」(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