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光汙染嚴重超標 上海佘山天文臺去留兩難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東方早報報導,曾一度因城市照明影響天文觀測而不得不打算搬遷的佘山天文觀測站被迫改變了搬遷的決定,因為上海境內目前根本沒有合適的選址。

  上海天文臺光學天文聯合開放實驗室佘山基地主任陶雋博士說,他們希望通過協調減少佘山觀測站周圍的光汙染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但搬與不搬仍是個兩難選擇。

  已無法觀測較暗星體

  據陶雋介紹,光汙染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降低天體亮度和自然天光亮度的反差;二是降低天文觀測時的信噪比。

  陶雋說:「這兩個比例的降低,將影響我們探測一些較暗的星體,對較亮的天體如果要求達到同樣的信噪比,需要更多的觀測時間,也就是觀測的效率降低了。」他表示,雖然他們不斷更換的探測器在技術上作了一些補償,但技術更新無法趕上城市發展速度。目前,對暗於17等的星體,他們已經很難觀測到了。

  光汙染早已嚴重超標

  佘山觀測站周圍的光汙染源主要有公路路燈、周圍建築和一些工地照明。一份有關光汙染和光學天文臺址保護資料顯示,沈磚公路從佘山山前經過,東有嘉松公路,西有松江-青浦的公路,現在318高速路入城段又從佘山北不到1公裡處穿過。陶雋說,這些公路中,影響最大的是泗陳公路。

  1998年10月,一份對佘山觀測站周圍光汙染的測試表明,光汙染比例達591%。陶雋說,雖然近幾年未再做測試,但這個比例肯定增加了。「佘山觀測站已經不得不打算搬遷。」

  搬往江浙需花費巨資

  但是,經過調研,上海市境內並沒有合適的選址。陶雋說,天文觀測的最佳選址應是人跡罕至之處,人為光影響少,天光背景才能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雖然曾考慮過南匯蘆潮港,但後來南匯建設臨港新城,不得不重新選址。對於崇明和奉賢,陶雋表示,這兩個地方也只能做短期考慮,因為上海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根據有關方面的要求,觀測站只能在上海境內選址。「但事實上,因為光汙染,上海根本就沒合適的地方,搬遷的最佳選址是江浙一帶。」但如果搬離上海市,所需的大筆資金又非天文臺所能承受的。他說:「觀測站都建在山上,望遠鏡要搬下山或搬到新的地址必須先修路,大約需要800萬元-1000萬元人民幣,如果搬離上海,可能就不會有這方面的支持了。」(李雪)

相關焦點

  • 佘山天光亮度增加170倍!臨港5公裡兩點間竟差3倍,這可急壞了「追星...
    上海,如何容下更多星星?這可急壞了「追星族」。 「我們發現,位於市中心的徐家匯地區,比南匯嘴的天光亮度高出了25倍!」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師生們,今年利用暑假開展「尋找璀璨星空——上海城市光汙染調研」社會實踐活動,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分析城市光汙染情況。
  • 上海最高峰所在地,佘山天文臺是看天文奇觀的好去處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區境內,山上松竹茂密、景色秀麗,除了遊人最常去的東佘山與西佘山外,還有天馬山、鳳凰山、小崑山等12座山峰。
  • 《山上有座天文臺》——探尋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紀實頻道播出,探尋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點擊播放節目回放佘山天文臺,中國境內最早的天文臺,從1900年至今,120年見證中國近現代天文發展史,它不僅是一座天文臺,一座博物館,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中國天文事業的發源地之一。
  • 交大學子調研關注城市光汙染
    &nbsp&nbsp&nbsp&nbsp在此次調研中,實踐團分別在南匯嘴觀海公園、滴水湖觀景臺和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這三個有代表性的地點進行了戶外觀測;同時,結合上海天文臺佘山觀測站1.56米天文望遠鏡從1994年開始累積的觀測數據,定量分析城市光汙染20幾年來的發展歷史,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來分析城市光汙染問題。
  • 上海佘山曾有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
    上海天文博物館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1872年建造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它的鎮館之寶是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也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望遠鏡和帕蘭子午儀。所以這裡也成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關於上海天文博物館的來源,就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意外,清光緒24年,耶穌會神父蔡尚質籌資10萬法郎,在法國巴黎為徐家匯天文觀象臺購置一架口徑40釐米、焦距7米的雙筒折射天文望遠鏡,同時還購置了鐵製穹頂。因當地地質要求未能達標,遂重新選址於西佘山山頂,佘山天文觀測臺就此應運而生。
  • 被100.8米的上海陸地最高峰佘山驚訝到了,居然有那麼多上海之最
    上海作為我國一個頂級的國際大都市,它的高樓絕對比它的山高的,上海陸地最高峰——西佘山海拔只有100.8米,但已經是上海之巔,上海陸地最高的山了。雖然之前在上海生活很多年,但是這個上海第一山還沒去爬過,某個冬天的周末就拉著先生帶我去西佘山。
  • 浪漫地「漲姿勢」 理性地望星空 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
    圖說:「探索天文」系列課由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出品 來源/採訪對象 供圖城裡的月光,望遠鏡的遠方,身邊的天文學家……一系列名為「探索天文」的免費課程,這個月悄然上線、陸續發布。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出品的這一套包含視頻、課件、文本材料和微信推送在內的天文課程,系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項目,以天文學中大眾關注度最高、最有趣的話題為主題,由專業的一線天文科研人員和科普專家從複雜的知識點中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分別從天文望遠鏡、月球、太陽系、星系動物園、黑洞、星座這六個方面,多角度地、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地走近星空與宇宙
  • 上海將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2020年去滴水湖"觀星"
    原標題:上海天文館將成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2020年去滴水湖 觀「銀河」看「星座」 上海天文館館效果圖 長年生活在城市裡的上海人在光汙染的環境下很難有機會看到星星,更別提銀河的全貌。
  • 星月皎潔 明河在天—記上海天文臺2018流動天文展徐匯中學站
    本周上海天文臺2018流動天文展來到我校,為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絕倫的「百年匠心 仰望星空」中國天文老照片展與「同一個世界 同一片星空」國際星空攝影展。
  • 天龍座流星雨上海觀星指南
    周到君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上海幾處適合觀賞流星雨的地方,一起去看流星雨吧~▶佘山天文臺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為「看天」而生~>佘山是上海最高峰所在地,佘山天文臺地處西佘山之巔,其天文望遠鏡是我國最早的一臺,百年來拍下了7000多張珍貴的天文照片。
  • LED燈光刺眼 近半受訪者被嚴重「光汙染」-LED燈光,LED光汙染,光...
    慧聰LED屏網報導       廣州針對光汙染的首個政府規章——— 《廣州市光輻射環境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進入第二輪徵求意見階段,有望年內出臺。調查顯示,廣州光汙染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已超出了人們的想像。61%受訪者認為廣州存在光汙染,47%認為廣州光汙染「嚴重」和「較為嚴重」。
  • 上海這些地方適合觀賞→
    周到君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上海幾處適合觀賞流星雨的地方,一起去看流星雨吧~▶佘山天文臺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為「看天」而生~佘山是上海最高峰所在地,佘山天文臺地處西佘山之巔,其天文望遠鏡是我國最早的一臺,百年來拍下了7000多張珍貴的天文照片。
  • 上海市的佘山天文臺為何要被臨港替代?天光亮度增高的幅度已很高
    2020年,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的臨港天文臺的建成,一直有一個上海市的佘山天文臺為何要被臨港天文臺所替代的說法,其中的一個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佘山地區的天光亮度增高的幅度已很高。在上海市天文中心搬遷過程中,已經是從市中心的徐家匯到松江區佘山,再到浦東的臨港地區,這其實也是天文臺進行觀察一個大勢所趨的動作。下面地圖面是徐家匯-松江區佘山-臨港的過程。
  • 上海天文臺在VLBI黃道帶巡天取得重要進展
    2015年開始,上海天文臺舒逢春研究員等組織上海佘山、雲南昆明和新疆烏魯木齊等國內VLBI臺站,聯合周邊國家的部分VLBI臺站,對黃道面正負7.5度以內的4000餘顆射電源首次進行了大樣本巡天。累積觀測時間超過400小時,臺站記錄的原始觀測數據超過900TB(太字節),共搜尋到662顆校準射電源,佔黃道帶校準源總數的30%。
  • 上海天文臺明年將追蹤「惠更斯」共探「土衛六」
    上海天文臺明年將追蹤
  • 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工程完工 上佘山一睹更絢爛宇宙深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完成升級後的球幕廳所播放的星空影像。(上海天文博物館供圖)  全球各地的大望遠鏡都看到了怎樣的宇宙?2018年上佘山,在上海天文博物館剛完成升級的天象廳,市民有望實時進入各大天文臺的資料庫,一睹「巡天神器」們攝下的真實而絢爛的星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天象廳建成於2009年,當時是國內首個互動型數字天象廳。經過多年運行,天象廳的設施日漸老化。已經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
  • 上海日全食觀測地圖手冊
    ■適合人群:天文愛好者■佘山天文臺■門票:在山下買票,票價為30元/人佘山天文臺即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佘山站,坐落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頂端。它是此次日全食中唯一落在日全食帶中的天文臺。出了東佘山公園後門,在馬路的正對面便是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門票是30元/位。西佘山的竹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