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天文愛好者薊縣成立觀測基地 可拍攝深空目標

2021-01-07 華夏經緯網

  天津頻道 在我們這座城市裡有這樣一群人,每當風輕雲淡的夜晚,他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整理好裝備一起出發。他們是一群熱愛天文的夥伴,由於天文觀測需要避開燈火通明的市區,所以每次觀測,他們都要驅車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到荒郊野外,套用時下的流行語——「穿過大半個天津去看你」是他們熱愛星空的真實寫照。從昨日起,這群小夥伴有了自己的「家」,他們在薊縣成立了天文基地,有了固定的觀測點。

  觀測基地設在農家院

  昨日,眾多天文愛好者聚集到位於薊縣官莊鎮營房村的農家院,這裡就是他們的觀測基地,也是全國首個以業餘天文觀測攝影為主題的基地,是民間力量參與科普活動的一次有益嘗試。進入院內,首先看到的是一系列天文攝影作品,房間內的裝飾畫也都是各類天文圖片。

  劉東宇是名資深的天文愛好者,也是該觀測基地的組織者。據其介紹,這裡的視野非常開闊,用肉眼就能看到近千顆星星。使用手機等簡單的拍攝設備,經過延時曝光就能拍到銀河。

  具備拍攝深空目標能力

  「相比只能看到月亮、木星、天狼星的市區,這裡的環境好很多。目前,我們擁有5臺天文望遠鏡、2臺攝像CCD、1臺冷凍CCD,其中2臺望遠鏡擁有導星功能,具備拍攝深空目標的能力。」劉東宇說,以前由於沒有固定的觀測基地,野外觀測條件異常艱苦,蚊蟲、低溫、搬運沉重的設備以及熬夜的疲勞都成為他們的「敵人」。

  「隆冬季節,野外地表溫度有時在-20℃左右,一夜下來,我們的衣服、望遠鏡、相機都罩上了一層冰殼。」劉東宇說。

  不定期進入山區觀測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讓天津的天文愛好者能夠有一個家,在觀測之餘能有片瓦棲身,讓更多的人輕鬆方便地接觸業餘天文觀測。今年春節一過,天文愛好者劉東宇、朱偉君等一拍即合,馬上行動起來,經過實地考察,最終將觀測基地選在了薊縣。

  據劉東宇介紹,基地將不定期組織天文愛好者到附近的山區裡進行觀測。基地還將與國家天文臺、北京天文館、天津市天文學會、天津市自然博物館等單位保持聯繫,不定期邀請專家舉辦天文及相關主題科普講座。(完)

來源: 城市快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廉江學子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成立
    齊魯網濟南4月16日訊2018年4月15日,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在濟南珍珠泉賓館正式揭牌成立。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發起人牛桂華介紹說,天文是小眾愛好,多年前,濟南的一群天文發燒友一起追逐星空,目視追星觀測、深空和星野攝影、論壇交流、公益科普巡講,漸漸在全國打開了知名度,也經常組織「路邊天文夜」活動,讓經過的行人感受到星空的震撼和美麗。
  • 中國每月可拍攝的深空天體列表
    星 趣 天 文 帶 你 啟 航 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 | VXID:QDXQTW 文:啟航君 | 圖:baidu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 網友觀測活動報告(五):「職業」天文愛好者
    第2頁:「職業」天文愛好者 第3頁:看月亮,搞攝影 第4頁:三代同觀月    一 天津市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郭玉強  師生祝福「嫦娥奔月」  位於津河之畔的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天文社團,為了配合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宣傳,宣傳中國天文日。
  • 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晉江市安海鎮,了解顏明哲的「追星」故事。
  • 天文愛好者請收藏!全天較亮的較易光學觀測的星系列表
    旋渦星系NGC6744天文望遠鏡是每個天文愛好者的必備品,但由於每個天文愛好者的購買能力有差別,有的是性能優異價值上萬的高檔貨,有的是價格幾百塊的最普通入門級,無論是哪一種天文望遠鏡,帶給天文愛好者的快樂卻都是同等的。
  • 天文深空攝影入門 簡介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tunys深空攝影簡介1,什麼是深空攝影深空攝影屬於天文攝影的一種。天文攝影大致可分為三個分支——深空攝影、星野攝影、太陽系天體攝影。本文主要討論以太陽系外的深空天體,尤其是非點狀天體如星系、星雲、星團等為目標,通過長時間的曝光再後期專業軟體處理後,來展現這些天體的風貌。
  • 家用天文望遠鏡能看到行星和深空天體嗎?
    業餘天文愛好者使用家用天文望遠鏡看到太陽系的行星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通過肉眼其實就能看到太陽系中的五大行星,分別是水、金、火、木和土星,只是解析度的高低問題。人眼的極限分辨角有限,這幾大行星看起來都是亮點,看不清細節。而天文望遠鏡的極限分辨角更小,所以可以看到行星的細節。
  • 香港天文愛好者拍攝天文奇觀
    香港天文愛好者拍攝天文奇觀 (5/6) "← →"翻頁
  • ...玫瑰星雲 天文愛好者 馬頭星雲 天文攝影 狐狸座-上海頻道-東方網
    答案是肯定的  看,這些夢幻的星空照  都拍攝於上海  ▼  那群愛拍星星的人說  在上海,奉賢是最佳的天文觀測點徐衛斌攝  這是一張來自5000光年外的天文照片,拍攝對象是麒麟座中最美麗的天體——玫瑰星雲,如今被刊登在最近一期的《天文愛好者》雜誌上。  玫瑰星雲在獵戶座的左側,位於冬季大三角上右側大約三分之一處,一般只有冬季才可能拍到。而且拍攝玫瑰星雲,往往要累計曝光20小時以上才能勉強看清星星點點。上面這張玫瑰星雲照片十分驚豔,那種獨屬於星空的深邃、絢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 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發現新星雲[圖]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天文愛好者發現一個新的星雲——麥克尼爾(McNeil)星雲是它的發現者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   在一個擁有極大的基於地面的望遠鏡,聰明的機器人天空掃描儀和強大的軌道天文臺的時代,我們銀河系中只有很少的深空天體逃過專業天文學家的注意。所以,當一個天文愛好者用他的小小的後院望遠鏡發現一個新的星雲時,使人感到極為驚訝。
  • 島內掀起「日食熱」 天文愛好者陸續赴大陸觀測
    因為大陸地區的觀測條件非常好,臺灣許多天文愛好者日前紛紛組團啟程赴大陸,希望一睹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   一支由臺灣中小學地理老師組成的隊伍19日啟程赴杭州,出發前大家再次檢查所攜帶的日全食專業觀測設備。這些設備中不僅有天文望遠鏡,還有拍攝日全食影像所需的具有電動跟蹤功能的赤道儀以及三腳架。   同日前往大陸的還有來自臺北一所小學天文社的師生,設備也相當專業。
  • 天文愛好者拍攝天文奇觀
    7月28日凌晨,兩大天文奇觀
  • 加拿大天文愛好者,3月26日拍攝到月球UFO高清畫面
    前段時間,美國五角大樓承認了當前發布的UFO視頻是真實的,從而引起諸多UFO愛好者的關注,近年來,世界各地有很多UFO目擊事件,今年3月26日,加拿大天文愛好者就拍攝到了月球表面UFO快速經過的畫面,看著像是一個巨大的飛行器在快速移動。
  • 江南天池天文臺向天文愛好者開放望遠鏡觀測時間
    一、適合天文愛好者的部分觀測課題一覽  1.巡天觀測:以搜索太陽系內小行星/彗星、變星、新星、超新星等天體為主要目的,通過對相同天區多次觀測,發現新天體,並在獲得這些天體的位置和亮度基礎上,可分析小行星/彗星的運行軌道、變星、新星和超新星的亮度變化規律等。
  • 未來,月球是否會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天文觀測基地?
    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科學,如何取得更多、更好的實測資料乃天文研究之頭等大事。空間天文學的誕生,打破了天文觀測囿於在地面上進行的傳統方式,大大推進了天文學的發展。人們並不滿足於此,仍在尋找更為理想的天文觀測基地,目光直指月球。
  • NASA公布比鄰星觀測報告
    為準確測距,NASA讓專業天文學家和業餘愛好者在地球上同時拍攝這兩顆恆星的照片。太陽與地球距離約1.5億公裡,而此時「新視野」號與地球的距離約是太陽與地球距離的46倍。  正因地球和「新視野」號兩個視點的間隔足夠遠,測量條件比大多數地球附近的太空望遠鏡都更有優勢。天文學家可以通過更大的視差角度,計算兩顆恆星與地球間的距離。
  • 「霍威爾」彗星17日將達最亮 天文愛好者可觀測
    新華社天津9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一顆名叫「霍威爾」的彗星(編號為88P/Howell)將在9月17日達到最亮,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藉助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可嘗試尋找這位「天外來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霍威爾」彗星是一顆短周期彗星,回歸周期在5.5年左右,它於1981年8月29日被發現。9月17日,「霍威爾」彗星將達到最亮,亮度約為8.6等。這之後,這顆彗星將繼續向太陽飛去,直到9月26日到達近日點。這之後,它將逐漸遠離地球,亮度也開始變暗。
  • 易觀測的深空天體
    下面內容摘自百度百科:‍「深空天體是一個常見於業餘天文學圈內的名詞。一般來說,深空天體指的是天上除太陽系天體(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恆星之外的天體。這些天體大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只有當中較明亮的(如M31仙女座大星系和M42獵戶座大星雲)能為肉眼看見,但為數不多。超過一百個以上的深空天體能使用雙筒望遠鏡看到,例如18世紀法國天文學家梅西爾所編的《梅西爾星雲星團表》中的大部分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