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必備的考點知識歸納

2021-01-15 高考網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

  1.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誌:建立在僱傭勞動基礎上的手工工場的產生。資本主義萌芽是一種新的生產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變,而手工工場只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生產組織形式,其本質是對勞動力剩餘價值的剝削。

  2.「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標誌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主要是指這三項中國的發明傳播到歐洲,推動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學產生的標誌:天文學革命(1543年(天體運行論)發表)。它揭穿了中世紀流行的託勒密的「地球中心說」和所謂的「上帝賦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說法,摧毀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謬論,使自然科學從神學和傳統的「地球中心說」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開始以人和自然為觀察、研究的對象。

  4.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的標誌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共產黨宣言》1893年義大利版序言),其長詩《神曲》揭露了教會的貪汙腐化和封建統治的黑暗殘暴。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誌:1640年11月英國新議會的召開。在新議會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反對派」,提出了限制王權的要求,而限制王權實際上等於部分地奪權,已經開始具備了革命的含義。

  6.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的標誌:1688年「光榮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之後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開闢了道路。

  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誌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因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在其影響下,歐美許多國家都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匯成了一股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   8.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誌:1689年《權利法案》的制定。《權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確的條文,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權、軍權等方面限制王權,同時將議會擁有的自由和權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9.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標誌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統治地位的確立。因為從此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0.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標誌著:(1)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2)英國開始積極進行海外殖民擴張活動;(3)西班牙海上實力的喪失。   11.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年)標誌著荷蘭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喪失。

  12.七年戰爭(1756—1763年)中英國打敗法國,標誌著英國確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國地位。從此,老牌的殖民強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再也無力與英國抗衡。   13.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該事件說明法國人民在資產階級的號召下開始用暴力向封建專制統治勢力發起進攻,而巴士底獄恰是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物。

  14.法國從傳統的臣民社會跨入近代的公民社會的法律標誌:1791年憲法。該憲法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標誌著「法治」取代了「人治」。

  15.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標誌:「熱月政變」。「熱月政變」是結束過時的雅各賓派「恐怖政策」,恢復和建立資產階級正常統治秩序的轉折點。

  16.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的標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20世紀初,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形成的基礎上,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從而構成了完整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世界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

  17.《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因為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18.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的標誌: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該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獨立。

  19.亞洲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和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標誌著亞洲覺醒。主要指出現了新的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20.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標誌:1857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場,經濟危機才會擴展到全世界,變成世界性經濟危機。   21.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一書,標誌著自由主義的產生,也標誌著歐洲經濟政策由傳統的保護主義到自由競爭的轉變。該書主要內容是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束縛,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主張放任自由,把自由競爭當作永恆的法則。   22.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1765年哈格裡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工業革命主要是指產業技術的革命,「珍妮紡妙機」的出現表明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23.工業革命完成的標誌:機器製造業的出現。它說明大機器生產已經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

  高考歷史基礎知識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制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混亂局面

  措施:①軍事上收精兵: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幹弱枝。②行政上削實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制錢穀: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七、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強化皇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八、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

  九、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加強皇權:①太祖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②成祖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西周——世卿世祿制   戰國-秦——軍功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監察制度的演變   秦代——御史大夫監察百官,漢代——出現刺史監察地方,宋代——通判監察地方,   明清——廠衛、六科給事中和按察使司

  高中歷史常考知識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稱「至聖」。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他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他指出社會動蕩的根源,在於人們的行為違背了自然,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

  (2)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

  2、法家:

  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是戰國末期的韓非子。主張君主要以法治國,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法家把君主的權力提高到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 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併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為患,邊關危機,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6)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   (2)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3) 董仲舒還提出了「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後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三、儒學成為正統

  1、儒學興起的原因:漢武帝起用很多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為政府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士人紛紛研習儒家經典,儒學得以大興。

  2、儒學教育狀況:

  (1)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設立專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教官,稱為「博士」。自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2)興辦太學,儒家五經博士負責教授,學完經考試合格後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學的興辦,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使非貴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憑太學資格做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儒學於各郡縣得到推廣,在民間開始處於獨尊的地位。

  3、結果: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高考知識點詳細整理歸納(高頻考點+教材重點)
    物理的基礎知識層次分明,學習時應當不困難,對書本上某些原理、定律、公式,在學習時不應僅僅記結論,還要懂得它的道理,設想一下它是怎麼推出來的,中間經過多少曲折要攻破多少難關,才能得出這個結論。例如用牛頓定律來推理動量守恆定律,高考就曾考過,平時學習時還要多積累其他定律的推理。
  • 2012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出爐政治增加兩個考點
    從去年的高考看,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在閱讀部分,因為閱讀以議論說明文為主,學生缺乏對篇章結構的把握和歸納主旨的能力,也缺乏抓關鍵詞的能力。應該加強針對練習。  因為閱讀耗時多,擠佔了寫作時間。所以學生要注意寫作速度,平時從閱讀中多摘抄一些與生活相關的表達方式。減少漢式英語。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對於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 北京公布2012高考考試說明 政治增加兩個考點
    從去年的高考看,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在閱讀部分,因為閱讀以議論說明文為主,學生缺乏對篇章結構的把握和歸納主旨的能力,也缺乏抓關鍵詞的能力。應該加強針對練習。  因為閱讀耗時多,擠佔了寫作時間。所以學生要注意寫作速度,平時從閱讀中多摘抄一些與生活相關的表達方式。減少漢式英語。
  • 2020高考新增考點這些考點,請考生注意複習!
    ,上課時間變短不說還增加了不少考點,增加最明顯的就是病毒考點,有可能會把2003年的非典也撿起來重新考試。 以必備知識為例,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處於整個知識網絡之中。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之間緊密相連,形成具備內在邏輯聯繫的整體網絡。
  •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高中化學與實驗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化學的學習必須通過實驗進行,一旦脫離實驗,化學中的很多題都難以解答.而且高中化學實驗題也是高考中的必出題型,並且所佔分值非常可觀,那麼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現在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
  • 中考數學圓的18個必備考點整理
    圓的相關知識點再中考中的考法:圓是初中幾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考中會直接考查到圓的相關知識,一般會考查到2-3題,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會考查一道有關圓的基本性質。2019年陝西中考數學試卷中圓的考點及題型:在圓的學習中掌握圓的相關概念、性質、定理是學習圓的關鍵,下面對圓的相關知識做一總結和歸納:一、圓的相關概念和性質:考點1 圓的有關概念考點2 確定圓的條件及相關概念考點3 圓的對稱性圓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對稱圖形,圓還具有旋轉不變性.
  • 深度剖析高考化學四大考點、20道題,突破高分技巧
    很多參加過高考的人都覺得高考化學竟然比有些化學奧賽還要難,這個論調無疑是給準備參加2019年高考生增加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是否有這麼一回事。蘇州線上教育中心中高考衝刺專題——特別邀請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中學校高三化學高級教師、化學奧賽金牌指導師邵燕老師通過對高考化學四大考點以及經典例題的剖析來幫助考生擺正心態,突破高分。
  • 高考生物必備大題知識點歸納
    高考生物必備大題知識點歸納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1、能啟動生物的生殖行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時間的長短(長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數目、細胞分裂方式、細胞種類都不斷增加,而細胞全能性降低。
  • 《高考解決方案》系列叢書各學科圖書介紹
    為了能讓學員隊高中數學的考點知識點有更全面系統的複習,智康1對1高考研究中心編寫了《高考解決方案》系列叢書,針對高考所有考點進行全面講解,希望考生在高三複習中,不要僅限於做大量習題,而是知識點與練習結合,真正理解數學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質,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111個高考必考點背全高一高二高三全部知識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95天!】對於生物學科來說,很多同學是到了高中才真正地去學生物!所以,生物的提分點無在於兩點,一是興趣,二是基礎。而基礎尤為重要!但是很多學生不夠重視基礎知識,只是一味刷題。實際上高考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都有可能出題,而每道題不外乎是某一知識點或幾個知識點的再現。可以說,真正掌握好高中生物全面的基礎知識點的同學,生物的成績不會下80分!如果同學們把高一、高二、高三所有的基礎知識點能系統性的歸納出來,那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就能全面的複習到位,一個個考點的進行剝開,基礎也就掌握的七七八八了。
  • 2014年安徽高考考試說明 物理增加新考點
    作為高考的「風向標」,《考試說明》是安徽省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考生複習迎考的指南。有了《考試說明》,考生可合理安排有關學科的畢業複習計劃,避免備考時的盲目性,減輕不必要的課業負擔。  《考試說明》由考試性質、考試要求、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以及附錄等幾個部分所組成。其中,「考試性質」介紹了高考的性質、特點、功能等。
  • 中考物理複習必備,20個常考高頻考點歸納,近4年考題分析
    但是多數學生因為中考複習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去整理,下面小編就廣東省往年考題分析各種題型對應知識點的進行比較和歸納,希望能給你帶來學習上的幫助,同時通過你的分享能幫助更多的人!一、近4年中考考題分析1、選擇題:(7×3=21分)七小題的選擇題,通常每題考查的知識點相對集中,很少出現跨板塊的知識;極少計算量、遷移性不強。
  • 乾貨:高考地理21常考點+易錯點+必備點最全匯總!背會至少+20分
    童鞋們好,高中是學生求學階段獲取大量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高中各科的學習具有知識量大、理論性強、系統性強、綜合性強以及能力要求高五個方面的特點。然而,像地理這門學科,知識點是零亂的,不利於記憶和掌握,把它們串起來,形成一個體系,彼此聯繫起來,就有助於知識的掌握了,而且知識本身就是有內在聯繫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並運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思維方法)作為「紅線」把知識「串」起來。
  • 2021高考:理綜複習方略合集,高三生抓緊看!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高考文綜的複習攻略,就有很多同學問我有沒有理綜較好的複習方法,希望以此來找到方向,提高成績!那麼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理綜的複習攻略,一起來看看吧,文末還有福利哦!物理:1、全面複習必備知識、關鍵能力。通過練習高考試題,明確每年高考的常規知識考點及能力考點。常規知識考點例如平衡、運動學基本公式、動能定理、動量守恆、萬有引力、電場中的基本概念,電偏轉、磁偏轉、變壓器等等。對於這些基礎知識對應的常規方法,要進一步熟練,掃清漏洞。
  • 【知識乾貨】考點易錯點歸納,一張圖掌握靜電平衡
    高考對本章考查的頻率較高,考查的題型有選擇和計算等,考查的難度中等,分值一般為10~20分。
  • 清北學霸分享,高中化學歷年高頻考點,高三一輪複習必備資料
    很多學生不懂高考「規則」,學的不考,考的不會,複習完全沒重點。其實你刷的題,60%都不考。以考察方式為線索,我們清北學霸們對歷年高考化學卷進行了歸納,必考、常考這些題型在歷年高考中佔據多少分數?答案驚人,18年65分,19年85分,20年70 分。
  • 高考文綜二輪複習備考策略+知識點最新歸納!必看提分錦囊
    在這學科備考 「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到來之際,小編針對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的二輪複習給同學們總結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廣大高三同學有所啟發和幫助。而輔導書統一使用《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 初中化學:空氣成分探究考點梳理+典型例題(附解析),複習必備
    初中化學:空氣成分探究考點梳理+典型例題(附解析),複習必備!化學雖然是初中最後一年才開始學習,但是經過短短一年學習後是要參加中考的,同學們一定不能忽視化學學習的重要性。初中化學所學知識都是非常基礎的,主要是個高中化學奠定基礎。很多人手初中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記憶背誦知識概率、公式、定義比較多。然而很多孩子剛接觸化學的學習,覺得化學知識點比較抽象難以背誦,而且知識點也比較繁雜非常容易被混淆。初中化學學習什麼最重要?
  • 高考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歸納
    高考化學知識重點  化學平衡  1、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