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動態微信公號1月9日消息,冠狀病毒是什麼?它分幾類?人感染冠狀病毒後有何表現?一起來聽中國疾控中心的回答。
病原學
1、概述
冠狀病毒屬於套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是一類具有囊膜、基因組為線性單股正鏈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病毒基因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狀結構,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組全長約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
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2、分類
根據系統發育樹,冠狀病毒可分為四個屬:α、β、γ、δ,其中β屬冠狀病毒又可分為四個獨立的亞群A、B、C和D群。
01、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
迄今為止,除本次在武漢引起病毒性肺炎暴發疫情的新的冠狀病毒外,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 和MERS-CoV)。
HCoV-229E 和HCoV-NL63屬於α屬冠狀病毒,HCoV-OC43、SARS-CoV、HCoV-HKU1 和MERS-CoV均為β屬冠狀病毒,其中,HCoV-OC43 和HCoV-HKU1 屬於A亞群,SARS-CoV 屬於B亞群,MERS-CoV屬於C亞群(見下圖)。
02、動物冠狀病毒
包括哺乳動物冠狀病毒和禽冠狀病毒。
哺乳動物冠狀病毒主要為α、β屬冠狀病毒,可感染包括蝙蝠、豬、犬、貓、鼠、牛、馬等多種動物。
禽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γ、δ屬冠狀病毒,可引起多種禽鳥類如雞、火雞、麻雀、鴨、鵝、鴿子等發病。
冠狀病毒系統發生樹
冠狀病毒系統發生樹 本文圖均為 中國疾控動態微信公眾號 圖
3、理化特性
人冠狀病毒對熱較為敏感,病毒在4℃合適維持液中為中等穩定,-60℃可保存數年,但隨著溫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如HCoV-229E於56℃ 10分鐘或者37℃數小時即可使喪失感染性, SARS-CoV於37℃可存活4天,56℃加熱90分鐘、75℃加熱30分鐘能夠滅活病毒。
人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鹼,病毒複製的最適宜PH值為7.2。
人冠狀病毒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人冠狀病毒中SARS-CoV於室溫24℃條件下在尿液裡至少可存活10天,在腹瀉病人的痰液和糞便裡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約15天,在塑料、玻璃、馬賽克、金屬、布料、複印紙等多種物體表面均可存活2-3天。
流行病學
在全球,10%~3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HCoV-229E、HCoV-OC43、HCoV-NL63和HCoV-HKU1四類冠狀病毒引起,在造成普通感冒的病因中佔第二位,僅次於鼻病毒。感染呈現季節性流行,每年春季和冬季為疾病高發期。潛伏期2-5天,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播。
SARS由人感染SARS-CoV引起,首先出現在我國廣東省部分地區,之後波及我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全球其他28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全球首次SARS流行中,全球共報告臨床診斷病例8096例,死亡774例,病死率9.6%。SARS的潛伏期通常限於2周之內,一般約2~10天。人群普遍易感。SARS病人為最主要的傳染源,症狀明顯的病人傳染性較強,潛伏期或治癒的病人不具備傳染性。自2004年以來,全球未報告過SARS人間病例。
MERS是一種由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得到確認。自2012年起,MERS在全球共波及中東、亞洲、歐洲等27個國家和地區,截止目前共報告2468例病例,死亡851例,病死率約34.4%。80%的病例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我國曾發生過一例輸入性MERS病例。該病潛伏期為2-14天,人群普遍易感。單峰駱駝是MERS-CoV的主要儲存宿主,且為人間病例的主要傳染來源,人與人之間傳播能力有限,目前僅發現在醫療機構中,如果密切接觸病人時未採取有效防護,可能會出現人際傳播現象。
臨床表現
常見的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包括229E、NL63、OC43和HKU1型)通常會引起輕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症狀較輕,主要包括流鼻涕、頭痛、咳嗽、咽喉痛、發熱等。有時會引起下呼吸道疾病,例如肺炎或支氣管炎,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嬰兒和老年人中較常見。
MERS-CoV和SARS-CoV常可引起嚴重症狀。MERS症狀通常包括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甚至發展為肺炎,病死率約為34.4%。SARS症狀通常包括發熱、畏寒和身體疼痛,甚至發展為肺炎,病死率約為9.6%。
實驗室檢測方法
已知的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所致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社會影響遠遠超過其它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方法相對較為成熟。
一、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
病原學檢測主要包括病毒分離、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為實驗室檢測的「金標準」。病毒核酸檢測可以用於早期診斷。應及時留取多種標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氣管抽取物、痰或肺組織,以及血液和糞便)進行檢測,其中以下呼吸道標本陽性檢出率更高。
1。病毒核酸檢測(PCR)。以RT-PCR(最好採用real-time 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中的MERS-CoV核酸。
2。病毒分離培養。可從呼吸道標本中分離出MERS-CoV,但一般在細胞中分離培養較為困難。
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
1。 SARS-CoV RNA檢測:SARS-CoV RNA陽性判斷標準為PCR檢測結果符合下列三項之一者可判斷為陽性。
(1)至少需要兩個不同部位的臨床標本檢測陽性(例如鼻咽分泌物和糞便)。
(2)收集至少間隔2天的同一種臨床標本送檢檢測陽性(例如2份或多份鼻咽分泌物)。
(3)在每一個特定檢測中對原臨床標本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或從原標本新提取RNA開始重複PCR檢測陽性。
PCR檢測結果的確認:①使用原始標本重複PCR試驗;②在第二個實驗室檢測同一份標本。
2。SARS-CoV特異性抗原N蛋白檢測
定性檢測血清或血漿標本中SARS-CoV核衣殼(N)抗原,用於SARS-CoV感染的早期輔助診斷。
3.SARS-CoV特異性抗體檢測:特異性抗體檢測診斷SARS標準為符合以下兩者之一即可診斷為SARS。
(1)平行檢測急性期血清抗體和恢復期血清抗體發現抗體陽轉。
(2)平行檢測急性期血清抗體和恢復期血清抗體發現抗體滴度升高≥4倍。
SARS-CoV與 MERS-CoV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