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返回地球,並且還為中國帶回來了月壤。當絕大多數人把目光都放在月球土壤上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把目光放在了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在預定區域與預定地點的誤差上。
根據科學家的介紹,這次嫦娥五號返回器距離預定地點的誤差僅為502米。這個數字對於不了解航天的人來說,第一反應肯定是,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誤差?居然相差幾百米。但是對於了解這個數字的人來說,它就相當於一把95式步槍在一萬米之外的地方準確無誤地命中十環。
雖然502米的誤差在常人看上去很大,可是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這裡面所存在的難度了。對於嫦娥五號來說,它採用的是"半彈道式跳躍返回"技術,通俗一點說就是"打水漂式返回"。就等於從太空以打水漂的方法回到地球。
當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從太空進入到大氣層之後,它會先繼續飛行一段時間,然後就開始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滑翔一段時間後返回器就會升高。因為當返回器升高的時候它的速度就會降低,經過這樣不停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方式,返回器才能順利地降落在預定的區域內。
因此,最終的誤差雖然有502米,可是這對於嫦娥五號返回器來說,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小的誤差了。畢竟返回器在返回的這個過程中是完全不受控制的。能擁有如此小的誤差,非常的難得,就連現在的科技強國美國都做不到。
其實,對於我國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擁有這樣好的成績了,在2014年嫦娥5T的返回實驗中,就是採用這種打水漂的方式返回的,最終它的降落地點和預定地點也只有508米的誤差。這一實驗的成功在當時引起不少科學家的興奮,可是也受到了不少來自外界的質疑和冷嘲熱諷。
對於這些冷嘲熱諷,雖然科學家們沒有說什麼,可是他們的內心並不好受,這一次,嫦娥五號502米的誤差再一次證明,中國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正的實力。這使得美國NASA發文表示:我們可能低估了中國的飛彈技術。
試想,如果落下來的不是嫦娥五號的返回器,而是一枚不需要減速的彈頭,那我國還需要擔心精度的問題嗎?很顯然,美國NASA也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所以他們才發那麼一句話來評判中國。
根據美國NASA的文章來看,他們表示,從嫦娥五號返回的情況來看,中國航天方面的技術已經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了,因為中國很有可能已經掌握了一種全新的彈道飛行路線。這種飛行路線一旦被中國真正地掌握,那麼將會大大降低美國反導系統的效能。
對於我國現在擁有的彈道飛彈來說,一枚就能夠攜帶10枚分彈頭,而且每個分彈頭都採用了獨立的載具重返大氣層技術,都可以根據自己既定軌道飛行。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變軌攻擊目標物。
而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的能力只有30%,對於他們來說,想要攔截那樣一枚飛彈,他們至少要發射四十枚攔截飛彈才能夠成功,這將遠遠超過美國攔截系統的負荷。因此,美國在發現我國擁有如此精準的距離時,有這樣的擔心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