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返航,比預定坐標偏離502米,為何NASA高度緊張?

2021-01-13 夜話司馬

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返回地球,並且還為中國帶回來了月壤。當絕大多數人把目光都放在月球土壤上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把目光放在了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在預定區域與預定地點的誤差上。

根據科學家的介紹,這次嫦娥五號返回器距離預定地點的誤差僅為502米。這個數字對於不了解航天的人來說,第一反應肯定是,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誤差?居然相差幾百米。但是對於了解這個數字的人來說,它就相當於一把95式步槍在一萬米之外的地方準確無誤地命中十環。

雖然502米的誤差在常人看上去很大,可是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這裡面所存在的難度了。對於嫦娥五號來說,它採用的是"半彈道式跳躍返回"技術,通俗一點說就是"打水漂式返回"。就等於從太空以打水漂的方法回到地球。

當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從太空進入到大氣層之後,它會先繼續飛行一段時間,然後就開始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滑翔一段時間後返回器就會升高。因為當返回器升高的時候它的速度就會降低,經過這樣不停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方式,返回器才能順利地降落在預定的區域內。

因此,最終的誤差雖然有502米,可是這對於嫦娥五號返回器來說,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小的誤差了。畢竟返回器在返回的這個過程中是完全不受控制的。能擁有如此小的誤差,非常的難得,就連現在的科技強國美國都做不到。

其實,對於我國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擁有這樣好的成績了,在2014年嫦娥5T的返回實驗中,就是採用這種打水漂的方式返回的,最終它的降落地點和預定地點也只有508米的誤差。這一實驗的成功在當時引起不少科學家的興奮,可是也受到了不少來自外界的質疑和冷嘲熱諷。

對於這些冷嘲熱諷,雖然科學家們沒有說什麼,可是他們的內心並不好受,這一次,嫦娥五號502米的誤差再一次證明,中國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正的實力。這使得美國NASA發文表示:我們可能低估了中國的飛彈技術。

試想,如果落下來的不是嫦娥五號的返回器,而是一枚不需要減速的彈頭,那我國還需要擔心精度的問題嗎?很顯然,美國NASA也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所以他們才發那麼一句話來評判中國。

根據美國NASA的文章來看,他們表示,從嫦娥五號返回的情況來看,中國航天方面的技術已經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了,因為中國很有可能已經掌握了一種全新的彈道飛行路線。這種飛行路線一旦被中國真正地掌握,那麼將會大大降低美國反導系統的效能。

對於我國現在擁有的彈道飛彈來說,一枚就能夠攜帶10枚分彈頭,而且每個分彈頭都採用了獨立的載具重返大氣層技術,都可以根據自己既定軌道飛行。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變軌攻擊目標物。

而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的能力只有30%,對於他們來說,想要攔截那樣一枚飛彈,他們至少要發射四十枚攔截飛彈才能夠成功,這將遠遠超過美國攔截系統的負荷。因此,美國在發現我國擁有如此精準的距離時,有這樣的擔心是很正常的。

相關焦點

  •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今晚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月面。粗精接力靈巧避障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還涉及採樣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
  •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今晚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月面。粗精接力靈巧避障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還涉及採樣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
  • 嫦娥五號成功返航後,NASA的反應有意思
    中國在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的情況下,對於外空的探索從未停止。而中國的科研人員也不負眾望,在近期的探月任務中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突破了此前中國科技領域從未達到的高度。在國家近期的科研成果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了。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揭秘其中技術→
    (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揭秘:四項技能助力「嫦娥」完美落月文/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航 通訊員 韓潤奇 薛英民 高曉燕 薛欣今晚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
  • 嫦娥五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開啟返航之路
    北京日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徐徐展開。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為何讓美國緊張?
    嫦娥五號已經完成了鑽取採樣及封裝,帶回的土量高達2千克,很多人對此好奇,美國人不多很早之前已經去過月球上帶回過土了嗎?為什麼美國還感到緊張呢?主要原因是我們這一次選擇的降落地點跟美國有所不同,美國是人為的帶回土樣本,選擇降落的地方比較小,沒有發現什麼重大線索,而嫦娥五號登陸地點是呂克姆山一帶,美國沒有來過這個地方,加上這個地方的土壤要比美國挖出來的年輕二十億年,極具科學研究價值。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將開啟兩天月球採樣工作
    相關新聞「嫦娥」完美落月背後的四項精巧設計本報記者 張航 通訊員 韓潤奇 薛英民 高曉燕 薛欣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專家們通過一系列精巧的設計和技術攻關,確保了「嫦娥」完美落月。
  • 成功了!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昨夜(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點火成功,安全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對於我航天事業來說是一項裡程碑式成就。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供圖/國家航天局繼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成功著陸後,2日凌晨,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正在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成功實施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嫦娥五號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嫦娥五號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
  • 嫦娥五號取回月亮土壤,美國為何那麼緊張?是否擔心謊言被拆穿?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自然感到緊張,因為我們這次採到的土壤跟美國之前所採取的土壤是不一樣的。嫦娥五號拍回的照片跟阿波羅六號拍攝的片也不一樣。美國到底在害怕什麼呢?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土壤返回,至今已經有45年沒有國家再涉足月球進行探索。那麼這次中國將採集什麼樣的月球土壤返回呢?
  • 嫦娥五號返航!五星紅旗在月球「飄揚」,中國登月夢想再進一步
    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但是在嫦娥五號起飛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確定都變成了確定,因為我們真的成功了!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在返航途中,很快月球的土壤就能夠順利來到地球了!而在嫦娥五號點火起飛之前,著上組合體實現了月球表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第一次讓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獨立展示」!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巨大進步!隨著上升器垂直上升,五星紅旗也穩穩地展開!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今晚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月面。後續組合體將開啟採樣、探測等工作。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覺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勘探什麼?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順利升空,在進入轉移軌道後就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修正,11月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和29日分別完成兩次近月制動,嫦娥五號繞月軌道接近正圓。11月30日嫦娥五號完成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和軌道器的分離,著陸器擇機進行月面著陸。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無論是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還是即將開展的科學探測及自主採樣返回等任務,都看點多多、令人期待。險!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在距月面1.5公裡時,嫦娥五號利用光學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礙物;距月面僅百米時,嫦娥五號上的備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精確避障,精準識別選好落點。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中國航天技術從此進入新紀元
    在經過長達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北京時間12月1日23點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落月後的嫦娥五號很快便打開了太陽展翼面開始工作。從最新消息來看,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完成了本次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球,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難階段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最後一步。
  •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本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階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為了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已經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成功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這一年科學高度不斷刷新
    ●存算一體架構在手寫數字集上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6.19%●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嫦娥五號經歷了11個階段、23天的在軌工作,採集了約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計算「高斯玻色取樣」問題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的800秒
    來源:中國青年報月球,嫦娥五號終於來了!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隨後,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