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2020-12-03 光明網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本報記者 付毅飛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階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

這輕盈、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

邊飛邊找落點

對於嫦娥五號來說,落月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

相比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要求是空前的。由於涉及採樣完成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挑選落點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其降落區域內不能有太高的凸起、太深的凹坑,坡度也需要符合任務要求。

簡單說,它是一邊飛行一邊尋找落點,如同一次從600公裡外開始、在15分鐘內完成的自主「跳傘」。

為了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已經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成功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這種方式,是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研製的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指揮下,著陸上升組合體先大推力反向制動減速,然後快速調整姿態,對預定落區地形進行拍照識別,避開大的障礙,實現「粗避障」,之後再斜向落向選定的著陸點,飛到著陸點正上方後改為垂直下降,在接近月面時關閉發動機,落在月球上。

探查落月路徑的眼睛

GNC系統在進行決策時,離不開各種數據支持。由五院西安分院研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如同一雙明亮的眼睛,感知著嫦娥五號的落月路徑,並向決策「大腦」傳遞信息。

據西安分院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主任設計師張愛軍介紹,這部雷達在著陸上升組合體距離月球表面約15公裡時開機,在距離月面6公裡時正式開始工作。

「該雷達可以探測著陸器與月球表面的距離,以及著陸器下降的速度,並向上升器的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提供速度和距離的信息,以便著陸器判斷降落的落點和速度。」張愛軍說。

落月發動機有絕招

發動機為嫦娥五號安全落月提供了動力保障。不過,靠普通宇航發動機,是無法完成月面安全軟著陸任務的。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月球是真空狀態,沒有大氣,意味著不能利用空氣摩擦實現減速。為完成探測器動力下降、懸停等著陸階段動作,要求發動機具備推力深度調節能力。

2006年,六院正式啟動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經過艱苦探索,研製團隊先後突破「高性能、長壽命推力室」「流量精確調節與穩定」和「發動機系統優化與集成」3大關鍵技術,發動機技術指標基本滿足探測器要求,為後續研製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鼎力支撐下,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這次,它又護送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平穩落在月球。

「剎車指令員」責任重大

嫦娥五號落月最後階段的發動機關機,需要有精準的指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γ關機敏感器,就是落月過程中的「剎車指令員」,責任重大。

落月過程開始後,置於嫦娥五號底部的γ關機敏感器便實時測量著探測器與月面的距離。當嫦娥五號落到距月面不足5米高度時,該設備發出關機指令,關閉軌控和姿控發動機。這一瞬間,決定著落月任務的成敗。隨著發動機反推力的撤離,嫦娥五號得以翩然落月。

據介紹,γ射線具備受外部環境幹擾小、精度高等特點,因而被應用於對精度、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載人航天和探月任務中。此前,航天科工研製的γ高度控制裝置已經在神舟飛船任務中成功應用,護送航天員安全返回。

嫦娥五號的「腿」不一般

離開了發動機的反推,嫦娥五號是以自由落體形式著陸的。雖然月球引力較小,降落高度也不高,但撞擊月面時仍會形成一定衝擊載荷。

這就需要著陸緩衝系統發揮作用,吸收著陸時的衝擊載荷,同時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

著陸緩衝機構,通俗地說就是嫦娥五號的「腿」,是落月環節的技術難題之一。嫦娥五號的4條「腿」可不一般,它們集緩衝、支撐功能於一體,繼承了嫦娥三號、四號的完美基因,由五院機構分系統團隊精心設計。

記者了解到,該機構採用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了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能解決著陸緩衝、著陸穩定性等多方面問題。

與嫦娥三號的著陸緩衝設計方案相比,嫦娥五號任務由於難度增加,著陸緩衝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機構重量指標卻減少了5%。五院總體設計部研製團隊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

你不知道的精妙設計

嫦娥五號落月過程中,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精妙設計。

從表面看,是著陸器「託著」上升器降落到月面,實際上,著陸器上GNC系統的工作,卻藉助了上升器上的中央控制計算機和星敏感器。

中央控制計算機是上升器在月面起飛時要用的「最強大腦」,星敏感器則能讓上升器通過「看星星」來確定自己的姿態。

這樣的「合作」,是設計人員結合「上升器全程陪同著陸器」的實際想出的妙招,既節約了成本,又減輕了重量。

此外,當著陸器接近月面時,發動機激起的月塵容易讓星敏感器「迷眼」,從而影響後續上升器起飛。研製團隊專門設計了一個蓋子,可以在落月最後階段把星敏感器的鏡頭蓋起來,他們稱之為「天黑請閉眼」。待落月之後月塵散去,再讓星敏感器「睜眼」。

地月通信的橋梁

遠在38萬公裡外經歷生死考驗的嫦娥五號,一舉一動都令國人牽掛。好在通過各種天線和數據傳輸手段,地面可以跟嫦娥五號保持聯繫,隨時了解它的動態,向它發送指令。

在上升器上,裝有西安分院研製的測控天線,如同嫦娥五號隨身攜帶的手機,是它與地面之間測控通信的主要依靠。而著陸器拍攝的落月照片,則由該院研製的數傳系統實時傳回,為地面決策提供依據。

相比地面上的手機,地月通信距離遠了幾萬倍,數據發送需要採用特殊的對地定向天線。由五院總體設計部設計的定向天線採用雙軸驅動機構,就像人的肩、肘關節,能讓反射面天線輻射器靈活轉動,始終對準地面。為了滿足任務要求,反射面天線的設計輕量化到極致,相比同類天線減重了40%以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這輕盈、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邊飛邊找落點對於嫦娥五號來說,落月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相比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要求是空前的。由於涉及到採樣完成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挑選落點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其降落區域內不能有太高的凸起、太深的凹坑,坡度也需要符合任務要求。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的800秒
    來源:中國青年報月球,嫦娥五號終於來了!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隨後,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揭秘嫦娥五號落月背後驚心動魄的800秒
    月球,嫦娥五號終於來了!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隨後,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的背後:剎車指令員責任重大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階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  這輕盈、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
  • 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這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究竟有哪些黑科技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一起去看看。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800多秒驚心動魄降落「表現近乎完美」
    嫦娥五號落月示意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研製專家表示,從發射升空到成功落月,7天跋涉38萬公裡,800多秒驚心動魄的落月過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表現近乎完美。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後續任務更加可期。
  •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採樣封裝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窪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後,留下的新鮮印記。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 十年磨一劍 「剎車指令員」助嫦娥五號翩然落月
    嫦娥五號落月模擬圖。 中國網訊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
  • 人民日報發文: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蘊藏著眾多科研人員的智慧和積澱。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
  • 嫦娥翩然落月,彰顯中國實力
    嫦娥到月球了!年度最佳CP。嫦娥五號著陸月球,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接下來,持續約2天的月面採樣將正式開始,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多國航天機構表示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看點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12月1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終於成功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眾多智慧和積澱。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觀察|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這是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11月29日20時23分,兩腳剎車後,「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12月1日, 「嫦娥五號」實施月面軟著陸。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附視頻)
    在選定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作為著陸點後,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告訴記者,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嫦娥五號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科研人員的眾多智慧和積澱。此次嫦娥五號落月有四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