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慧眼識「諾」,湖南這家出版社是如何做到的?

2020-10-19 嶽麓書社

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右)和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左),分別摘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

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王嫣 李賽鳳 魏瑋 攝影 李長宏 長沙報導

10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季。

從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那天起,在距離瑞典斯德哥爾摩萬裡之遙的湖南長沙,一家出版社編輯的電話和信息就開始響個不停。

很快,她也成為了諾獎背後被媒體和同行共同關注的熱點。

那麼,她是誰?她和她的出版社與諾貝爾獎,到底有什麼關係?

她叫吳煒。

她所在的出版社叫做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以下簡稱湖南科技社)。

原來,她和她的出版社,與今年兩位新晉的諾獎得主結緣已久。

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

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霍金的朋友羅傑·彭羅斯,榮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湖南科技社先後籤約出版過他的《皇帝新腦》《通向實在之路》《宇宙的輪迴》《時空的本性》等4本科普圖書,還有早前新籤的第五本圖書《新物理狂想曲》也將於今年12月與讀者見面,均由吳煒擔任責任編輯。

羅傑·彭羅斯的暢銷傑作《通向實在之路》。

「明明有顏值偏要靠才華」!女神級科學家、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摘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她的經典科普讀物《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也將於今年12月由湖南科技社出版。

今年即將出版的詹妮弗·杜德納的圖書《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

更為驚人的是,湖南科技社的諾獎得主「朋友圈」遠不止於此,還有愛因斯坦、理察·費曼、基普·S·索恩、弗蘭西斯·克裡克、史蒂芬·溫伯格、埃爾溫·薛丁格、羅傑·彭羅斯、詹妮弗·杜德納等十餘位世界一流科學家,打造了《第一推動叢書》《愛因斯坦全集》《永遠的費曼》等一大批科普經典。

人們不禁好奇,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做編輯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如此之多諾獎作者的重磅圖書,為何總是花落湖南科技社?如何打造高端科普,有哪些「獨門秘籍」?帶著這些疑惑,記者走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您揭開那些鮮為人知的奧秘與故事。

密碼一:

面向未來,追尋科普出版的終極價值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成為獲獎者之一。消息公布後,彭羅斯的四部主要著作《皇帝新腦》《宇宙的輪迴》《時空本性》《通向實在之路》簡體中文版銷售排行在電商平臺都有顯著提升,其中,《通向實在之路》已經售罄斷貨。

《皇帝新腦》中充滿了天才般的猜測,重新衡量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以及對現代物理及人工智慧的新看法。

《宇宙的輪迴》,羅傑·彭羅斯提出嶄新的宇宙學圖景,為人們常問的「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呈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回答。

《時空本性》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六次演講和辯論而成,辯論主要圍繞量子場論和廣義相對論這兩種成功的理論是否可以被統一的問題。

霍金和好友羅傑·彭羅斯。

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辦公室裡,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吳煒。由於長期熬夜加班,吳煒出現了「熊貓眼」,黑眼圈格外明顯。如果時光倒回30年,當時還是物理系本科生的吳煒,做夢也不會想到,今後會成為一名圖書編輯,還要出版諾獎得主的科普讀物。

在許多人眼裡,吳煒似乎是與諾獎結緣的那個「幸運錦鯉」。但鮮為人知的是,彭羅斯著作出版的背後,是吳煒和她的同事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與堅守耕耘。

2005年,吳煒第一次接觸到彭羅斯的著作《通向實在之路》時,內心起先是猶豫的。

「《通向實在之路》是一部集數學物理學大成的『神作』,內容很多都是公式,太小眾了。」

當時,吳煒擔心這本書賣不動。但她的幾個譯者朋友都鼓勵她去接:「科學的價值永遠無法和科普的價值畫上等號,出版的價值也永遠無法和市場的價值畫上等號」。

事實證明,《通向實在之路》後來並沒有虧損,雖然印數不多,但總算有重印。

「彭羅斯獲獎是基於他1965年做出的發現,1970年他又和霍金一道進一步發展了奇點定理。得獎有點晚,照理霍金也可以得,我很遺憾諾貝爾獎沒有早兩年一起發給他們兩個。」儘管吳煒對彭羅斯的學術成就如數家珍,但實際上,吳煒與這位科學家素未謀面,十幾年都是通過網絡郵件溝通聯繫,工作難度之大難以想像。

回想起當得知彭羅斯獲得諾獎的當晚,吳煒說,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激動興奮,而是危機感,於是連夜整理版權報告,「我更多的是擔心、焦慮,擔心彭羅斯獲獎後,他的版權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作為過來人,如何「押中」諾獎,在吳煒看來,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們合作的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他們獲得諾獎只是時間的問題」。

密碼二:

走向世界,打造高級科普「雙一流」

為什麼如此多的諾獎得主的重磅圖書,能夠同時花落一家出版社?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掌門人」——社長張旭東看來,有一件法寶,堪稱「燈塔」。

那這件法寶是什麼呢?這得從1993年誕生的《第一推動叢書》說起

印在《第一推動叢書·25周年紀念版》套裝上的宣傳語。

張旭東介紹,當年,為了打造《第一推動叢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前輩們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最終確立其圖書選品定位——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家的一流科普著作」,就此奠定「高級科普」類讀物的品質基礎。而這件「雙一流」的法寶,也成為該社出版道路上的「燈塔」,指引著一代代湖南出版人「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在世界出版舞臺上獨樹一幟、弄潮搏浪。

《第一推動叢書》是國內最早的引進版科普叢書,是由當代世界一流科學家撰寫的、倡導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的科普佳作。25周年紀念版共49本,涵蓋宇宙學、天文學、物理學、生命科學、人工智慧和複雜系統等領域,包含了「讓科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的霍金著作《時間簡史》等,羅傑·彭羅斯的《皇帝新腦》《宇宙的輪迴》《時空本性》也收入其中,適合廣大科學愛好者閱讀和收藏,適合大中學校圖書館館藏。

《第一推動叢書·25周年紀念版》,共49本,涵蓋宇宙學、天文學、物理學、生命科學、人工智慧和複雜系統等領域。

如今,《第一推動叢書》走過20多年,已然成為國內科普圖書的一面旗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著名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是《驚天的假說》,我對腦科學的著迷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說,「閱讀科學讓我們比較理性,遇到問題,總想打破砂鍋問到底」。

《第一推動叢書》等科普圖書選擇霍金等世界一流科學家的一流科普作品,歷經20載長銷不衰;《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屢創暢銷佳績,引領了我國科普圖書的閱讀風潮……正是以《第一推動叢書》等為代表的精品科普圖書的成功打造,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國內近30年來的全國科普細分市場上,穩居第一方陣。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得的部分榮譽。

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前輩們是多麼的富有洞見和遠見。歷經歲月的沉澱,《第一推動叢書》正和它的名字一樣,在時間的河流裡,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向人們生動地展現著:科學精神是人類賴以發展的內在「第一推動」。

「湖南出版前輩有思想、有情懷、有行動,孜孜以求,久久為功,才有了今天的厚積薄發。作為出版人,我們是把關者,也是引領者。我們需要滿足大眾的需求,同時也需要引領大眾需求。」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胡豔紅看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發展到今天,是幾代人堅定目標,在傳承中求發展、在堅守中尋變革的結果,「面向『十四五』,我們社將在科普、醫學、農業三個板塊形成儲備充分、主線清晰、多元推進的精品出版系列化格局。」

密碼三:

匠心傳承,三代出版人的「接力跑」

在《第一推動叢書》中,一本本經典科普著作,不但描繪了往日的科學理論,更擎畫了未來科學發展的藍圖。同時,也記錄下了三代出版人的「光陰故事」。

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策劃,1993年首次出版,《第一推動叢書》在當時科學、人文的市場上,沒有同類書籍的情況下,開了硬科普圖書出版的先河。而這一叢書能夠誕生,離不開《第一推動叢書》第一代編輯李永平的努力。

然而,那時,在《第一推動叢書》準備下印廠前,因為市場上沒有同類競品,編輯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如調研、思考呈現形式、跑市場等,些都成了那時第一代編輯們的日常工作。當臨到《第一推動叢書》第一批圖書要下印廠時,還為首印多少冊專門開會。經過激烈討論,1993年,首印3000冊《第一推動叢書》終於呈現在讀者眼前。

《第一推動叢書》投入市場後,經過數年的沉積與醞釀,隨著收錄在《第一推動叢書》其中的《時間簡史》大火,整個系列叢書也隨即火了起來。20世紀90年代末,《第一推動叢書》一度成為了行業標杆。那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你如果不知道《時間簡史》,會覺得自己很落伍。」

收錄在《第一推動叢書》中的《時間簡史》(第一版)。

1995年,《第一推動叢書》項目吸收進了新的「血液」,物理學專業畢業的吳煒加入到了團隊中。吳煒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首席編輯孫桂均,她們都是《第一推動叢書》的第二代編輯。

「做科普出版一定不能急功近利。」這些年來,吳煒擔任了湖南科技出版社很多大型叢書的編輯,第一推動叢書、費曼叢書、愛因斯坦全集……這些工作異常艱辛,以前的效益也不好,直到最近幾年科普熱的興起,她才變得引人注目。

如今,吳煒已經在《第一推動叢書》的編輯世界裡,走過有25個年頭。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讓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在翻譯基普·S·索恩的《黑洞與時間彎曲》圖書時,譯者給作者寫信,溝通圖書的一些內容。沒想到,譯者收到的回信,是一個中國留學生寫來的,他就是基普·S·索恩的助手。他在信中說:當初,他就是讀了《第一推動叢書》中的《時間簡史》等書,然後產生興趣,並走上了天體物理學的道路,並成為基普·S·索恩的助手。這件事,讓吳煒和同事們更堅定了要把《第一推動叢書》做下去的決心,「確實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孩子,通過閱讀《第一推動叢書》,找到了他們未來的人生方向。」

2016年,「80後」李蓓加入到了《第一推動叢書》編輯團隊中,成為了這套「高級科普」類讀物的第三代編輯。除了編輯這重身份,李蓓另一個身份是《第一推動叢書》的讀者。「1995年,我還在讀初中時,第一次看到了《第一推動叢書》。這套書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人。」李蓓笑著說,「我們想要做流傳很久的書,做能夠引領人、鼓舞人的書。」

密碼四:

融合創新,讓高冷科普有趣「出圈」

為了讓「世界一流科學家的一流科普作品」更好地走近讀者,湖南科學技術出版也是「蠻拼」的!

品牌打造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創立了全新的品牌——原力,從版式、封面、用紙、印刷都進行了統一了規範,不僅在內容上體現對「真與美」的追求,也在視覺上實現科學與美的結合。

內容融合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較早實現了實現紙電同步出版;為了降低科普書閱讀難度,《第一推動·25周年紀念版》邀請了科普達人汪詰和吳京平進行解讀;嘗試了線下全媒體衍生開發,2018年推出了「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54天時間吸引了近5萬人參觀。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霍金女兒露西·霍金來到中國,開啟科普之旅。

長沙首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圖/陳正

對於科普讀物而言,每一本看似「高冷」的圖書裡面,有可能隱藏著無數「有趣的靈魂」。但要讀懂科普,跟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硬核大表姐」學習,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你喜歡45度角抬頭仰望天空嗎?看著那廣袤的藍天,或者是深邃無垠的夜空,你小小的腦袋,是否也充滿著大大的疑問呢?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好奇,那深邃宇宙的背後,究竟深藏著哪些奧秘?你有沒有追問過這樣一些問題:上帝存在嗎,一切如何開始?宇宙中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我們能預測未來嗎?黑洞是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如果這些恰好是你好奇的,那麼這本《十問:霍金沉思錄》,一定能給你答案。」這是「硬核大表姐」帶來《十問:霍金沉思錄》的圖書解讀。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部分精品科普圖書。

5G時代,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年輕編輯們也在大膽嘗試「線上+線下」營銷推廣。從早期公眾號首發、推廣和團購,到近兩年的短視頻、直播帶貨,都有涉足。開設了「第一推動」公眾號,開通了「原力·睿讀」快手、抖音、視頻號,以「硬核大表姐」人設推薦、解讀優質科普圖書,讓高冷科普有趣「出圈」。

文章來源:紅網時刻

相關焦點

  • 慧眼識「諾」,湖南這家出版社是如何做到的?
    原來,她和她的出版社,與今年兩位新晉的諾獎得主結緣已久。如此之多諾獎作者的重磅圖書,為何總是花落湖南科技社?如何打造高端科普,有哪些「獨門秘籍」?帶著這些疑惑,記者走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您揭開那些鮮為人知的奧秘與故事。
  • 慧眼識諾」,湖南這家出版社是如何做到的?
    她和她的出版社與諾貝爾獎,到底有什麼關係?她叫吳煒。她所在的出版社叫做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以下簡稱湖南科技社)。原來,她和她的出版社,與今年兩位新晉的諾獎得主結緣已久。如此之多諾獎作者的重磅圖書,為何總是花落湖南科技社?如何打造高端科普,有哪些「獨門秘籍」?帶著這些疑惑,記者走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您揭開那些鮮為人知的奧秘與故事。
  • 諾獎賠率,還沒湖南這家出版社準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作者隊伍中,諾獎獲得者在繼2017年的基普·S.索恩後,又新添了兩位,他們分別是該社的老朋友羅傑·彭羅斯和新朋友詹妮佛·A.杜德娜。1993年到現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已經出版了彭羅斯的4本書,彭羅斯的新書《新物理狂想曲》也即將出版。諾獎化學獎新貴詹妮佛·A.杜德娜的新書《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也已經進入出版的最後流程,最快可在11月推出。這個10月,也應該算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豐收季——從1992年瞄準一流科學家的一流科普讀物開始,他們就沒斷過和世界一流科學家的聯繫。
  • 慧眼識「諾」讓優質科普圖書有趣「出圈」
    從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那天起,在距離瑞典斯德哥爾摩萬裡之遙的湖南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以下簡稱湖南科技社)編輯吳煒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原來,她和她的出版社,與今年兩位新晉的諾獎得主結緣已久。
  • 緊盯一流科普著作 今年又有諾獎作者圖書來自湖南這家出版社
    00:00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部分精品科普圖書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就收錄了《皇帝新腦》《通向實在之路》《宇宙的輪迴》和《時空本性》4本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的圖書。其中3本圖書就收錄在《第一推動叢書》中。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策劃,1993年首次出版,三代編輯接力匠心打造,對於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獲得了諾貝爾獎,一線編輯有著怎樣的感受?讓我們一起聆聽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出版事業部編輯吳煒的心聲。
  • 趕在NASA黑洞發現者之前上天,揭秘中國「慧眼」如何煉成
    儘管,在中國「慧眼」之前,國際上已有7顆同類型衛星,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這位「太空新秀」寄予厚望。那麼這顆衛星究竟有何絕技,又是如何煉成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相關專家進行揭秘。全天時觀測:睜開大眼後便不再閉上從外形和體格來看,「慧眼」衛星並不算大,只有2.5噸,不過能量卻不小。
  • 人力資源管理系列之「識人技巧」
    作者:廣州凰贏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張自勝「選、識、育、用、留」簡簡單單五個字涵蓋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全部內容,從最初的選人,到如何留人,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少。今天的議題是「識人」,俗話說:有眼不識泰山、有眼不識金鑲玉,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無非都是在陳述能夠慧眼識珠,識的千裡馬。
  • 【雜談】慧眼識英雄——英雄不問出處!
    當然,更主要的是鴿友知鴿善用,慧眼識英雄!事實證明,天落裡有好東西!您聽說過千裡馬的事嗎?千裡馬老了,駕著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溼,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渾身流動。被鞭打著爬到山路的中心,再也上不去了。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
  • 慧眼識氣 、全程監控、隨時繳費——長春天然氣充滿「智慧」味道
    慧眼識氣 、全程監控、隨時繳費——長春天然氣充滿「智慧」味道 2020-07-05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席科學家揭秘給衛星取名:「慧眼」有中英文名還有暱稱!
    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慧眼」。發射現場關於這顆衛星,大家有很多好奇。今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到HXMT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為大家一一揭秘。  1、這顆衛星是做什麼的科學裝置?張雙南介紹,它是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由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資助。
  • 慧眼如「矩」巧識星--中國數字科技館
    緊接著的一星期,慧眼上的高能、中能、低能3組X射線望遠鏡陸續開機,下傳數據良好,在軌測試和數據分析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  2018年1月30日,慧眼正式交付,投入使用。慧眼是誰?上天之後能做什麼?  慧眼的哥哥姐姐——「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實踐十號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早已陸續上天了。它們作為我國首批科學衛星,承擔著重大的使命,要讓我國在空間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突破。而慧眼,就是這支隊伍裡的第4名成員,它要在空間X射線天文領域亮出自己的絕活。
  • 富善投資:識別「偽私募」等投資陷阱 慧眼識「基」
    文/上海富善投資有限公司在哪裡買基金,真正做投資前,還要做到四步:辨標的、明規則、識風險、讀淨值。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中長期的業績才是評比的關鍵,收穫「時間」才是投資的關鍵!2019年,上證指數已然又站上了3000點,很多投資者感嘆,為什麼股市漲了,自己卻沒有賺到錢。
  •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推薦15本「湖南好書」: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們...
    科學是嚴謹的,但同時它又是奧妙的,站在科學的大門前,許多普通人無限憧憬,卻又望而卻步,為了讓更多的讀者感受科學的魅力,在本期「領讀中國,湖南好書」評選活動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大家奉上15本(套)圖書,為我們揭開宇宙洪荒的神秘面紗。
  • 天津諾信用專業與專注助力實業品牌發展
    從金融到實業,需要強大的品牌運作能力與布局慧眼。2013年成立的天津諾信,以長遠的投資眼光深入行業調研,為一大批實業資本提供了智力資源及行業數據。天津諾信憑藉其領先的管理方法賦能於實業品牌,助力實業品牌披荊斬棘,邁向高峰。  諾信金融研究院賦能實業項目之一是中科諾識的「麥角硫因」。
  • 穿越文:魂穿為廢柴小姐身上,唯獨他慧眼識珠對她強勢霸道糾纏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穿越文:魂穿為廢柴小姐身上,唯獨他慧眼識珠對她強勢霸道糾纏。第一本:《邪王追妻 》作者:蘇小暖簡介:原書名《邪王追妻:廢材逆天小姐》 她,21世紀金牌殺手,卻穿為蘇府最無用的廢柴四小姐身上。他,帝國晉王殿下,冷酷邪魅強勢霸道,天賦卓絕。
  • 微軟識花:精細物體識別是怎麼做到的
    這時候,你可以默默掏出「微軟識花」應用,深藏功與名。微軟亞洲研究院推出最新款智能識別應用——一位可以隨身攜帶的植物專家「微軟識花」,可以幫你破解花的秘密。拿出手機,打開App,拍張照片,一鍵識別,隨手解救好奇心。微軟識花應用所能識別的花卉覆蓋了中國的絕大多數花卉。
  • 從載人成本看SpaceX的顛覆式創新,及NASA的「慧眼識珠」
    將重要的航天任務交給一家2002年才成立的創業公司,並在過程中對SpaceX採取了放手管理的方式,足以表明NASA的「大膽」判斷和「慧眼識珠」。這種判斷收到了實效。據NASA在2019年的一項審計評估,SpaceX載人龍飛船的單座成本為5500萬美元,而波音公司Starliner飛船的單座成本為9000萬美元。
  • 華語言情作家梅子黃時雨新作《似曾識我》上市
    《似曾識我》,作者 梅子黃時雨,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近日,著名華語言情作家梅子黃時雨風格大作《似曾識我》全新上市,引得書迷們火熱追捧。該書由中南博集天卷策劃,湖南文藝出版社於2017年12月出版發行。近年來出版作品十餘種,作品累積銷量達100萬冊梅子黃時雨,著名言情小說作家,2006年底開始在網上連載作品,從此受到大批讀者追捧。2009年出版第一部小說《人生若只初相見》,作品文筆細膩清麗,以情動人,一經上市便好評如潮,作者也順利躋身當代言情小說暢銷作家行列。
  • 貧家子遇雨夜宿屋簷下,勾欄女慧眼識得潛力股
    文中的這位娼妓雖然出身低賤,卻慧眼識人,當機立斷,算得上整個故事裡最大的人生贏家。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吳樹民:引路的伯樂 攀登的階梯...
    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風雨徵程,七十年碩果纍纍。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陝西人民出版社聯合《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舉辦「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有獎徵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