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愛蓮,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夏日的蓮花,是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麼在其他文人墨客筆下,蓮又是怎麼樣的呢?
蓮 花
唐 溫庭筠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碧綠荷塘搖曳的荷花激起的漣漪好像連接著銀河,船槳在荷塘滑動發出扎扎的聲響,船駛入水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細細的漣漪,到今天蓮花都有洛神的香塵殘留。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蓮花塢
唐 王維
日日採蓮去,洲長多暮歸。
弄篙莫濺水,畏溼紅蓮衣。
江南女子都去採蓮,蓮塘廣闊,經常傍晚才回來。撐篙的時候不要濺起水花,害怕打溼了紅蓮花顏色的衣裙。
這首詩以細緻的筆墨寫出蓮花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從景物中寫出了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前兩句寫採蓮少女的辛勤勞動,後兩句點出採蓮人的生活樂趣,筆調輕鬆自然,語言平淡樸素。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唐 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豔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豔花欺,白蓮花總應生長在瑤池裡。月兒明風兒清花兒要凋謝,只有恨卻無情誰人了解你?《白蓮》一詩從「素花多蒙別豔欺」一句生發新意;然而它並沒有黏滯於色彩的描寫,更沒有著意於形狀刻畫,而是寫出了花的精神。
採 蓮 曲
唐 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若耶溪旁,三三兩兩的採蓮女正在採蓮子;隔著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陽光照耀採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只見那高高舉起的香袖在空中飄蕩。
那岸上是誰家公子在遊蕩?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
宋 晏幾道
守得蓮開結伴遊,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雲隨棹,採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
湖塘中長滿了浮萍,姑娘們相約來到湖中,一起撥開浮萍採蓮。來時,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煙的水汽,在長槳四周繚繞。採蓮後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滿了高樓。
好花無語,流水無情,年年都為花落春去而傷愁。明天萬一西風驟然強勁,無奈蓮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會凋落。
蓮的一生,潔淨而美麗,只是歲月不待,一入秋就失去了生機,而我們的一生經歷無數個春夏秋冬,願你珍惜一生難得的時光,也願你一生若蓮,出淤泥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