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愛蓮說」究竟說了什麼?有哪些人出淤泥而不染?

2021-01-12 葦說歷史真相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也:蓮,花之君子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自初讀此文,匆匆已四十餘年,至今仍能朗朗上口,「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初讀時雖不完全理解,但卻影響了筆者半生,很難想像,作者創作此名文時,已是暮年(55歲),作者並不是文學大家,甚至不能算作是文學家,但卻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創作出了千古名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卻字字珠璣,寓意深遠,最終成為了一篇千古名文。

《愛蓮說》作者周敦頤(公元1017年—公元1073年)是北宋道州(今湖南道縣)人,他是宋朝儒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其學術著作有《周公元集》、《太極圖說》、《通書》等名著,周敦頤曾任職江南東道南康軍刑獄,他為人正直,襟懷淡泊,不以世俗同流合汙,致使他在仕途上舉步維艱,相傳周敦頤在南安任司理參軍時,為了一個誤判的死囚犯人,和他的上司據理力爭,最後竟以辭官來對抗上司,由此可見周敦頤是文如其人,然而也只有這種潔身自好之人,不屈服於世俗之人,才能寫下這流傳千古的《愛蓮說》。

周敦頤的詩文並不多,流傳下來的有《大林寺》、《暮春即事》、《春晚》、《江上別石郎中》及《愛蓮說》,《愛蓮說》是作者以物言志,文章以「出淤泥而不染」起,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語了作者對理想,對人格的探索和追求,從而折射出了周敦頤對世俗的鄙視,對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不屑心態,文中周敦頤幾次用菊、牡丹反襯出蓮之美,並無絲毫的空洞說教,整篇文章優美簡練,正如蓮之美的「不蔓不枝」,更無片言的多餘之詞。

周敦頤任職星子後,在府衙的一側開挖了一口池塘,池塘中全部種植了荷花,此時周敦頤已是55歲的暮年之人,且體弱多病,每當茶餘飯後,或是獨自一人,或是邀上三五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時值池中的蓮花盛開,面對潔白的蓮花,周敦頤深感官場之黑暗,所以有感而發的創出了曠世名篇《愛蓮說》,《愛蓮說》雖是抒發了周敦頤的心志情懷,但又何嘗不是他對官場昏暗無奈的悲鳴?

晚年的周敦頤曾多次遊覽廬山,並深為廬山的美景所吸引,他在自己的詩作中曾寫道「廬山我愛久,買田山中陰」,辭官後的周敦頤,在廬山蓮花峰下結草築廬,將屋前的一條小溪取名為「濂溪」,最後竟將原安葬於故裡的母親鄭木君之墓,遷葬於廬山蓮花峰下,而周敦頤去世後,亦安葬於其母墓旁,可見這位先賢對蓮之愛已達無以復加之境。

公元1179年,朱熹任星子郡守時,讚嘆周敦頤一生正直清高,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黃庭堅也稱周敦頤「人品甚高」如「光風霽月」,後來贛州百姓為了紀念周敦頤,修建了「濂溪祠」,並將周敦頤的畫像及詩詞文章刻於石壁上,周敦頤的曾孫周直卿把《愛蓮說》的原稿送贈,於是贛州人就在「濂溪書院」蓮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讓《愛蓮說》流傳千古。

千古名篇《愛蓮說》,如今還有多少人能懂會背?又有那些人出淤泥而不染?

相關焦點

  • 出淤泥而不染什麼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反應什麼品格
    人們常用「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蓮花,讚美它的高貴品格。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哪裡呢?又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愛蓮說》原文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 荷花為什麼會「出淤泥而不染」,武漢初中生對照《愛蓮說》去探秘
    荷葉是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頤不知道的「荷葉效應」是什麼?……9月20日,武漢市第四十九初級中學的孩子們走進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帶著課本探尋荷花的秘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了解到,這是該校在9月19日—25日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舉辦的一場科普研學之旅,主題為「探秘——《愛蓮說》裡藏有多少個荷花之謎」。
  • 為何有些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而你不能?
    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被人熟識,是因為我們上學考試時它在考試範圍之內,其中有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更是廣為人知,能像蓮花一般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的人又有多少。在當今時代這個大染缸裡,誰又能保證你沒有沾染上雜七雜八的顏色……未卜先知是我們所不具有的能力,如若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將如何對待現在?世上人千千萬萬,可是真正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並不多。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作者竟出生在賀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兩句千古名句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來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的詩文周敦頤,我國繼孔孟之後的第二代大儒,由於在哲學上的貢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名人。百度了很多,都說周敦頤是湖南人。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水中芙蓉」——荷花
    其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有「水中芙蓉」「六月花神」之稱。 荷花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真是因為其具有如此的高尚品格,所以荷花歷來深受文人墨歌詠繪畫的青睞。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 荷花全身是寶,藕和蓮子能使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等皆可入藥。
  • 誤入藕花深處:34張荷花姓氏頭像,出淤泥而不染
    古人都喜歡以蓮自居,一首《愛蓮說》就足以證明文人對蓮花的喜愛。蓮花向來是君子的象徵,所以就有了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千古名句,自然也少不了李清照的誤入藕花深處。娜娜在早前也製作過多期關於蓮花的圖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下。本期製作的蓮花圖上面還有蜻蜓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出淤泥而不染,它是怎麼做到的?
    「出淤泥而不染」這一名句出自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周敦頤在《愛蓮說》中這樣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僅此一句便寫出了中國古代文人對於荷花的熱愛,然而周敦頤並不是最早這樣形容荷花的人,早在周敦頤之前,就有過無數的文人墨客用生動的筆法描繪過荷花「潔淨」的特點。正是因為荷花具有「潔淨」的特點,所以人們喜歡用荷花去比喻品格高潔之人,在古代文人的心中,荷花也具有了相對「神聖」的地位。
  • 荷花:水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老家有河流,池塘,水溝,但是就是沒有荷花,這讓我從知道有荷花這種植物開始,就心心念念。從《愛蓮說》裡,徹底喜歡上荷花,因為它的美好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蔓直,不蔓不枝。紅花黃蕊,沁人心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和荷花是絕妙搭檔,蝴蝶和蜜蜂少來。夏天如孩子般變臉的雨,與荷葉、荷花相得益彰。
  • 出淤泥而不染讚美的是什麼花?
    18183首頁 水仙 出淤泥而不染讚美的是什麼花? 出淤泥而不染讚美的是什麼花?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中學語文課上,北宋學者周敦頤的這首《愛蓮說》大家應該都學過,整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也體現出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蓮尤其是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句話,幾乎成為了每個人張口就來的經典,考試也會經常考這句話
  • 30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個個含英咀華,水木清華!
    女孩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就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所以,為女孩起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字,可以說是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那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詞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總之,個個名字都含英咀華、清新脫俗。
  • 古人十大高潔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豹子死後留下珍貴的毛皮,人死後留下美名於後世。4、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出自張繼《題嚴陵釣臺》。古往今來,在名利的誘惑下,誰不為它所驅使而奔走呢?喻人應警惕名利的誘惑。警策之言,發人深省。5、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出自宋代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
  •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效應」
    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人們心中,荷花是高尚純潔的象徵。今天為你介紹為什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的「自清潔」功能 究竟蓮花有什麼神奇的「魔力」,生於淤泥,卻又如此純潔呢? 仔細觀察會發現,在荷葉葉面上布滿著一個挨一個隆起的「小山包」,它上面長滿絨毛,在「山包」頂又長出一個饅頭狀的「碉堡」凸頂。
  • 人一定要像荷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出汙泥而不染愛蓮說宋周敦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出汙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我最喜歡這句了,因為這句話的含義太深刻了。
  • 人是否應該出淤泥而不染?
    大家除了都逝者感到痛心和惋惜外,都難免會有其他想法。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我們都敬佩那些為民請命,慷慨赴死的仁人志士,他們抱著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態度,恣意妄為,絕塵而去。成為不少人心中嚮往的楷模,流芳百世。但是我輩芸芸眾生卻不太嚮往成為這樣的人。
  • 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省
    有的黨員幹部在這個問題上,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自己「破紀」「破法」了,不認真反思己過,反而抱著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消極心態,怪罪於現實環境,說什麼「社會風氣不好」,「現實環境中完全做到廉潔自律、潔身自好幾乎不可能」,甚至認為腐敗是一種傳染病,身邊有這種病毒,被傳染了是很正常的。事實上,這根本是不正常的。 「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
  • 出淤泥而不染——萬茜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我們今天講述的是娛樂圈裡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朵白蓮花——萬茜。大家大家都知道,娛樂圈是一個很亂的地方 ,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美女爭奇鬥豔,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但是像趙麗穎那樣靠著自己的實力和氣質刻苦努力最終走上人生巔峰的人卻很少。想要成為一個乾乾淨淨的女明星是很難的。可能說到這樣的女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韓雪了,然而小編今天要講的是和我們的穎寶一樣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普通人——萬茜。
  • 這三大星座就像是一張白紙,永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狀態
    性格上出淤泥而不染,什麼時候都像是一張白紙一樣,需要不斷的去積累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特質,這三大星座喜歡特質,更喜歡優雅的氣質,更喜歡自己努力的狀態,即使是在複雜的環境當中,也不會影響到自己分毫,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
  • 如何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
    人的本性有好也有壞,在於處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生活環境,人的性格都不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樣是橘子,但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生長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做人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選擇交友的同時也預示著我們往後的行為風格。
  • 迎驕陽而不懼,出汙泥而不染?來看看六級翻譯中神奇的荷花
    荷花迎驕陽而不懼,出汙泥而不染,象徵純潔、高雅,常來比喻人的高尚品德,歷來是詩人畫家創作的重要題材。荷花盛開的地方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經常光顧之地。這麼好的詩詞你為什麼要讓我翻譯成英文?不過想想,出題老師還留了一分餘地,他如果出成「濯清漣而不妖」,我怕是要明年再來體驗一次六級。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