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考完試,各大熱搜榜就被四六級刷屏,而其中「魔幻」的翻譯題更是被頂到熱搜。中國十大名花中的荷花、梅花、牡丹,你被哪種花選中了呢?
荷花
荷花是中國的名花之一,深受人們喜愛。中國許多地方的湖泊和池塘都適宜荷花生長。荷花色彩鮮豔,夏日清晨綻放,夜晚閉合,花期長達兩三個月,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前往觀賞。荷花具有多種功能,既能綠化水面,又能美化庭園,還可淨化水質、減少汙染、改善環境。荷花迎驕陽而不懼,出汙泥而不染,象徵純潔、高雅,常來比喻人的高尚品德,歷來是詩人畫家創作的重要題材。荷花盛開的地方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經常光顧之地。
這麼好的詩詞你為什麼要讓我翻譯成英文?不過想想,出題老師還留了一分餘地,他如果出成「濯清漣而不妖」,我怕是要明年再來體驗一次六級。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周敦頤(宋)
荷花別稱
荷花除了是中國十大名花以外,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別稱蓮花(不過也有人說蓮花和荷花不是一種花)、水芙蓉、藕花、芙蕖、水芝、澤芝、中國蓮等。名稱有數十種之多,這其中的原因便是,荷花實在是出現得太早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叫法都不相同,自然會衍生出如今如此多的別稱。
荷花歷史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之上。在中國的阿穆爾河(如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隨著人類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了方便取水,人們通常定居於水域旁,荷花因而被人類所熟知。
腮有荷華。——《峪經》
在公元前二世紀,也就是西周初期,古人食用的蔬菜大約有40多種,藕就是其中的一種。上句指的是「中國大地上凡是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著荷花」。除了食用,荷花也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正如翻譯題中「色彩鮮豔」。
荷花作為觀賞植物引種到園林栽培,最早有記載於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為寵妃西施賞荷而修築的「玩花池」於離宮(即如今蘇州靈巖山)。我們如今看到的荷花,已經是多次變種的結果。漢代以前,我國的荷花品種還都是單瓣型的紅蓮。魏晉才出現了重瓣荷花。
蘇州靈巖山
靈巖山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木瀆鎮,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現存吳王遺蹟和古蹟有:吳王井、梳妝檯、玩花池等。
春秋吳越夫椒一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和大夫範蠡被押為人質,居住在石室之中,向夫差獻上越中美女西施。吳王夫差為西施在靈巖山上建造行宮,銅鉤玉檻,奢侈無比。吳人稱美女為娃,故名「館娃宮」。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從水路攻進 吳國,把這富麗堂皇的館娃宮付之一炬,燒成斷壁殘垣。
靈巖山舊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說,有「靈巖秀絕冠江南」和「靈巖奇絕勝天台」的美譽。因靈巖塔前有一塊「靈芝石」而得名靈巖山。 靈巖山上多奇石,巨巖嵯峨,怪石嶙峋。有昂首攀遊狀的石蛇,敲打有聲的石鼓,狀若發團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龜,兩耳直豎的石兔,形影不離的鴛鴦石,埋頭藏泥的牛背石等。
《荷塘月色》
而自從北宋周敦頤寫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千古詩篇後,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對荷花的精神品質人們也給予了它更多的含義。朱自清先生曾經寫過的《荷塘月色》更是讓荷花的優美形象深入每個人的印象之中。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荷塘月色》朱自清
清華大學近春園
近春園原為清鹹豐皇帝做皇子時的舊居,原為康熙皇帝的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屬於「圓明五園」之一,現屬於清華園的一部分,位於清華大學校園西面。近春園四面荷塘圍繞,此處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清朝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園,工字廳以西部分稱近春園。
不知道看完了這篇介紹,大家對荷花的印象是不是豐滿了許多,是不是還是那個活在六級翻譯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不管大家對它的印象有沒有好一點,這裡都希望大家四六級高分通過!沒考的同學將來考的全會!蒙的全對!(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