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牡丹蓮
風荷醉陽
澳大利亞紅
熱帶睡蓮品種雪崩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錢萍本人提供
商報記者 應丹
最近,有一位拍了41年荷花的72歲外籍老人在朋友圈裡火了起來,他的鏡頭裡有且只有一個主角,那就是荷花。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拍荷花,讓他拍出的荷花柔得似棉,靜得若水,細膩精緻得就像水粉畫。很多人稱他是「蓮痴」,在杭州,也有一位「蓮痴」,就是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杭州花圃)園林高級工程師錢萍。
她研究荷花長達33年,探索荷花品種的改良和新品種的選育,所培育的30餘個荷花(碗蓮)新品種榮獲全國性大獎,在荷花水溼生植物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荷花專家」,也是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荷花新品種鑑定委員會的首批委員。
「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
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而深受大家的欣賞和讚美,錢萍對荷花的喜愛和仰慕當然也有這部分原因。但她對荷花的熱愛,遠遠超過了一般人,而是有一種始於天性的愛,就像父母愛自己的小孩。
錢萍幼時住在毗鄰思鑫坊的龍翔橋,對石庫門裡的園林設計頗感興趣,碰巧牆門裡有鄰居喜歡養花蒔草,平時常看見鄰居侍弄花草時專注的神情和搗鼓盆景花卉的快樂而深受感染,而對園藝愈發好奇。
1981年,從杭州園林技校畢業後,錢萍被分配到當時的杭州市園林局西北區,開始參與梅花、菊花、荷花的課題研究。1983年,曲院風荷公園經過整修,正式對外開放,裡面設有61個荷花池,而當時荷花品種在國內還非常少,急需專業人才的研究和育種,於是,錢萍就加入了荷花組,開始了對荷花的研究。
「荷花可以無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但那時候荷花的父母本少,資源少,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雜交育種產生的新品種也寥寥無幾。」為此,錢萍經常趕赴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收集荷花父母本,但數量和種類上還是很難有突破。
為了更好地培育荷花新品種,1984年,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成立了荷花基地,即荷花種質資源圃。「雖然只有3畝大,但我們是全國的第一個。」此後,錢萍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片小天地中,多少個烈日驕陽下,她不顧酷暑暴曬,行走田間,認真觀察和記錄荷花的開放狀態;多少個深夜凌晨,她拿著手電筒,坐在基地外面的棚子裡,忍受蚊蟲叮咬,靜候花開。
「因為只有新品種內在基因、性狀穩定下來,才能進行大規模的種植。培育荷花,要忍得了寂寞,受得了風吹日曬。別人問我一個女孩子怎麼受得住這種苦,但仔細想想,又有哪個母親會因為孕育之苦而放棄自己的小孩呢,只要付出的艱辛能換來育種成功,那種快樂對我來說,才是最值得的。」錢萍說。
世上花的品種千千萬,有人愛牡丹,有人愛蘭花、愛玫瑰,但荷花就如她誠心孕育、精心栽培、悉心照料了33年的孩子,於錢萍而言,對荷花的這份愛,是33年的潛心研究中日積月累的深厚情感使然。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憑「認真」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讚美的是荷花綠葉紅苞相配相映,荷葉的舒捲,荷花的開合,全憑自然。
而作為研究荷花的專家,無論在審美造景上,還是栽培育種上除了要懂得把握自然要素的「任天真」,更重要的是憑著付出心力的「認真」。
在日常工作中,錢萍的腦子裡始終琢磨著「花型能不能再漂亮一些,花色能不能更豐富一點」。每年春節剛過,她就會把工作地點從辦公室「搬」到荷花種質資源圃,確保種質資源保存的準確性、豐富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培育新品種多是靠自然育種、人工育種、輻射育種、組培育種等傳統方式,這需要經驗、判斷力、吃苦和恆久的耐心。
「荷花雌雄同株,花蕾裡有雌蕊,也有雄蕊,把雄蕊去掉後,換上你覺得好的雄蕊,人工授粉,才會成熟。但很多時候,荷花不會結種,有時候結出來的種子也不是你想要的。」
錢萍說,「這裡面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可能是父母本的性狀沒有了解清楚,育種的時間點沒有把握好,也可能是這兩個父母本相互『不來電』,植物學術語叫『不親和性』。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實驗幾千次才成功,培育新品種也同樣要不斷實驗、觀察和調整。即便是培育出了新品種,也還需要3年以上的選育期。這期間,還要時刻關注新品種荷花的開放狀態和花期。」
「由於早期信息閉塞,資源缺乏,管理粗放,免不了走了些彎路,很多好的品種也經歷過丟失,當時內心是失落、鬱悶的,但也積累了必要的經驗,為之後的育種、栽培管理和養護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鑑。新加入的接受過正規專業學習的小夥伴們通過充分的實踐,進步得非常快,也為後來的工作提高了效率和成績。」
如今,錢萍參與建立的荷花睡蓮種質資源圃,已被授予省級荷花睡蓮種質資源圃,共計有荷花、睡蓮、水溼生植物多達1000餘種。「其中,荷花有600餘個品種,光是我們自己培育的有100多個品種,像是『絳碗』、『明珠』、『貴妃』、『花欲笑』等。」
現在資源圃裡的荷花不光品種豐富了,顏色上也有了創新。除了傳統的紅色、粉色、白色,還有綠色、黃色、橙色和複色等。從株型看,大、中、小型荷花皆有。以花型來分,單瓣、重瓣、半重瓣、重臺、千瓣,一應俱全。拿花期來說,資源圃裡的荷花5月下旬就出花,有3個多月的群花期,秋荷、冬荷類的品種一直能開到10月份。
這100多個荷花品種的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所帶來的美不是「任天真」就能實現的,而是凝聚了錢萍和其團隊認真付出的智慧和辛勞。
「荷花開後西湖好」,「蓮子已成荷葉老」
荷花開後西湖好。眼下正是杭州西湖荷花盛花期,在郭莊和曲院風荷舉辦的「荷紅蓮碧」——第五屆杭州西湖荷花展吸引了大批遊客和愛花人士前來觀賞。
其中,由錢萍和其團隊選育展出的新品種「風荷醉陽」,於2016年成功獲得荷花國際新品種登錄,受到國際認可。「荷花中半重瓣的瓣型最少,『風荷醉陽』不僅是半重瓣,又是黃色系,盛開時呈飛舞狀,宛如仙子,十分可貴。」錢萍興奮地像在誇耀自己的孩子。
今年,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準備向國際睡蓮水景園藝協會(IWGS)申報多個荷花新品種,預計又會增加四五個國際新品種登錄。
每次培育出荷花新品種,錢萍總會把新品種命名為「風荷醉陽」、「西子夢瑤」、「風荷霞影」等帶有強烈西湖文化符號的名字。她解釋道:「很多人來到杭州,看了西湖的荷花後,都讚嘆西湖荷花是最美的,荷花不僅是杭州西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西湖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想用這樣的命名,讓荷花和西湖的聯繫更加密切,人們對西湖荷花的印象更深刻,讓荷花和西湖的美融為一體。」
多年來,錢萍全面負責歷屆杭州西湖荷花展的荷花展示品種,得到業內同仁的一致認可,使杭州西湖荷花及多個新培育的優良品種享譽中外。G20杭州峰會籌備期間,她還完成荷花秋荷品種的選育及二次開花的翻種等工作,為峰會期間良好的荷花景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我現在還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為桐廬美麗鄉村、大江東等鄉村的水土環境建言獻策,用自己多年的專業積累,幫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經濟收益。」錢萍說。
「蓮子已成荷葉老」,33載「不懼驕陽曬」的錢萍將自己的青春年華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西湖荷花,正因為有錢萍這樣的「護花使者」們,才能讓西湖「映日荷花別樣紅」,讓西湖荷花的美享譽全球。
本報記者 陳敏 攝
在每日商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和湧金廣場戶外大屏,您還可以看到更多有關錢萍的視頻內容。同時,也歡迎您在官微留言點評,並向我們推薦身邊的優秀人物,用他們的點滴事跡來詮釋杭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