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上的空氣都液化,液態空氣會有多深?

2020-12-05 火星科普
地球大氣層

大氣的總質量大約是5×10^18千克,由於水蒸氣影響,每年會有一些變化。液態空氣的平均密度接近880千克/立方米,介於液氧和液氮之間,與橄欖油的密度非常接近。另外,地球表面積大約是5×10^14平方米。因此,如果大氣被壓縮成液體,那麼,將會有11米厚的液態空氣覆蓋整個地球。

想像一下,在我們頭頂上方綿延數千米(一直到太空)的整個大氣層,如果凝結成液體的話,只有11米厚。因此,液體比氣體的密度大得驚人。

液態空氣

好吧,那有點誇張。我假設液態空氣密度是在1個大氣壓下的密度,因為這是我們可以在地球上產生的液態空氣密度。如果我們真的把大氣液化,那底部只會有1個大氣壓,而頂部沒有壓力,因為上面沒有重量下壓。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如果液態空氣上方沒有大氣壓力,它會立即開始汽化。雖然熱力學定律認為我們不可能使大氣液化,但假設我們能以某種方法使之液化,它只會沸騰並重新形成大氣。為什麼?因為太陽的熱量。

固態氧

但假如沒有這個熱量呢?如果我們把地球傳送到遠離太陽的地方,儘管廣義相對論表示這也不現實,但如果可以,結果會怎麼樣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太可能得到液態氧和液態氮,而更可能得到固態氧和固態氮。因為從液體中蒸發出來的氣體帶走了熱量,最終導致剩下的液態空氣被凍結。

相關焦點

  • 液化空氣儲能技術的發展與經濟性分析
    從氣液分離器上埠出來的冷空氣返回到換熱器中冷卻被壓縮機壓縮後的空氣。 (2)能量存儲過程。經氣液分離器分離後的液態空氣從氣液分離器下埠流到液化空氣儲罐中儲存,液化過程中消耗的大部分電能被轉化成了液態空氣的冷能。 (3)電力恢復過程。低溫儲罐中液態空氣被引出,經低溫泵加壓後送入氣化換熱器中吸熱氣化。被氣化的空氣再通入熱交換器中,被進一步加熱升溫、升壓。
  • 液化空氣與鴻達興業聯合布局液氫
    而世界領先的液氫集團液化空氣和擁有中國第一家民用液氫工廠的鴻達興業開展合作,也意味著中國液氫民用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鴻達興業作為國內氯鹼制氫的領軍企業,與液化空氣擁有強大的合作空間。液化空氣在全球已經投資運營了2000多個制氫裝置,包括已投入運營的120座加氫站。所有這一切,都為整個社會的清潔發展,能源轉型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持。」
  • 這不是夢:液態空氣存儲風電
    初創能源公司庫克能源(Keuka Energy)正在準備徹底改造風能和能源儲存,他們最近推出一臺125kW的船隻原型,它使用其新穎的漂浮式風力發電機組,設計搭配液態空氣儲能來提供穩定的電能來源。不同於有三個葉片和中心變速箱的傳統風力發電機組,庫克的渦輪機是一個鋁製葉片的風車,坐落在裝有液態空氣的V型漂浮平臺上。
  • 工業之肺——空氣液化分離裝置
    -183℃和-196℃),通過蒸餾液態空氣來實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分裝置每小時可生產純氧15萬立方米。長期以來,國際空分市場被德國林德(由製冷科學的先驅、制冷機的發明者——德國科學家卡爾·馮·林德於1879年創建)、法國液化空氣、美國普萊克斯和美國空氣化工四大巨頭所把持(林德和普萊克斯於2018年合併為全球最大工業氣體集團)。
  • 鴻達興業:攜手法國液化空氣聯合布局液氫
    公司與法國液化空氣全資子公司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在中國廣州市廣州圓大廈正式籤署合作意向書,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鴻達興業將建設液氫裝置,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將協助鴻達興業進行液氫裝置的技術和經濟性分析,並就相關技術方案進行合作。業內人士指出,液氫民用是國際級難題,也是公認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
  • 全球首個5兆瓦/15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工廠開通運營
    隨著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已經在電網規模上得到驗證,該工廠為全球更加廣泛採用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鋪平了道路。真正的長時間儲能對於實現更廣泛的可再生能源部署至關重要,可以克服太陽能和風能的間歇性,並幫助平滑電力需求的高峰和低谷。液態空氣儲能(LAES)系統的容量可以輕鬆且經濟高效地擴展到數百兆瓦,並且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輕鬆存儲足夠大約100,000個家庭提供的電力。
  • 中歐兩大氫能集團攜手 鴻達興業與法國液化空氣聯合布局液氫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張玉榮 通訊員黃曉潔 11月19日,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法國液化空氣全資子公司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在中國廣州市正式籤署合作意向書,在氫氣液化領域開展合作。法液空成立於190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氣體和醫療氣體以及相關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向眾多行業提供氧氣、氮氣、氫氣和其它氣體及相關服務。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是法液空全資子公司、全球工程技術事業部的核心成員,、最大工程製造中心,主要生產氧氣、氮氣和氬氣的分離提純裝置以及一氧化碳、氫氣的分離和液化裝置。法液空業務遍及80個國家,員工68000多人。
  • FirstElement Fuel與液化空氣集團籤署可再生氫能供應協議
    加州爾灣2018年11月26日電 /美通社/ -- 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關鍵期,為順應這一趨勢,FirstElement Fuel Inc與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籤署可再生氫能供應協議。液化空氣集團將為此投資超過1.5億美元,建造一座新的液態氫生產廠。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採用梯級恆溫蓄冷、小溫差傳熱的高效蓄冷流程,在理化所廊坊園區搭建了國際首套基於雙級液相工質蓄冷的液態空氣儲能實驗平臺,蓄冷效率測試結果達90%,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如何從空氣中分離出氧氣和氮氣?
    氧氣與氮氣的沸點不同,所以可通過液化空氣的方法使它們分離。地球上的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構成的,氮氣佔78%,氧氣佔21%,其他所有的氣體才佔1%。籠統地說,地球上的空氣氮氣佔八成,氧氣佔兩成。要分離它們,首先就要將空氣液化。液化空氣如果把溫度降低,空氣中所有的氣體都能凝結為液體。這看似簡單的常識,18世紀中期以前幾乎無人知曉。直到18世紀末,才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領悟。隨後,道爾頓繼承了這一思路,在1801年,他強調:「一切彈性流體都可以化成液體。
  • 液化空氣中國對華貢獻獲表彰
    -近日,液化空氣中國連續在兩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活動上榮獲表彰其對華長期貢獻的獎項。   上海2018年11月28日電-- 11月28日,液化空氣中國在上海日報和上海市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改革與發展主題論壇上獲得「改革開放40周年 -- 跨國企業在上海優秀案例」獎。共有40多家來自不同行業的優秀跨國公司獲此殊榮。
  • 只存在於地球的氣體——空氣
    主要的天氣現象,如雲、雨、雪、雹等都發生在這一層裡。在對流層的上面,直到大約5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平流層。平流層裡的空氣比對流層稀薄得多了,那裡的水汽和塵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氣現象了。從平流層以上到80千米這一層,有人稱它為中間層,這一層內溫度隨高度降低。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叫做熱層,這一層內溫度很高,晝夜變化很大。
  • 【科技動態】國內外液態空氣儲能系統最新研究進展
    >技術領域:液態空氣與熱化學儲能耦合系統開發單位: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 Behdad Moghtaderi技術突破:提出並驗證了一種新型的液態空氣與熱化學儲能耦合系統(LAES-TCES),效率比單獨的熱化學儲能系統高13.3%,儲能密度是單獨液態空氣儲能系統的近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
  •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空氣,但它有重量,那地球上所有的空氣重多少?
    可以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空氣是混合氣體,因此,它不可能是失重的。大約98%的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剩下的2%則是其他氣體。反過來,空氣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最小的粒子。我們能證明空氣有重量嗎?為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需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
  • Highview Power公司計劃在佛蒙特州部署美國首個長時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Highview Power 美國分公司副總裁Salvatore Minopoli表示,液態空氣儲能系統採用多餘的電力或非峰值期間的電力壓縮空氣,將其液化並存儲在冷絕緣罐中。在電網的電力需求峰值期間,液態空氣儲能系通過空氣膨脹並轉動渦輪發電機,從而產生能量,可以在陽光或風力不足的峰值需求期間使用。」
  • 液化空氣與初創企業氫車熟路就氫能運輸發展達成協議
    液化空氣與氫車熟路就氫能運輸發展籤署合作協議   通過此次合作,液化空氣將獲得初創企業氫車熟路約1000萬歐元的部分股權。氫車熟路是一個定位在城市物流運輸的氫能物流平臺,目前已在上海擁有一個加氫站及一個500輛氫能卡車的車隊。
  • 空氣對真空有氣壓,而地球大氣層外的宇宙接近真空,那為啥空氣沒有...
    地球吸附了厚度達一百公裡的大氣層,如此多的空氣被吸附在地球表面上空一百公裡的厚度,下面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這就出現了我們常說的大氣壓,在海平面的位置,大氣的壓力為一個大氣壓,這個壓力是相當大的,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當半球被拉開的時候,空氣進入球體的瞬間竟然發出了如雷的響聲,當然,球體中的空氣並不是被吸進去的,而是大氣壓將空氣壓進去的。
  • 地球引力增加到多少就能夠將空氣壓縮到和水的密度一樣?
    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3千克每立方米,大約是水的密度的773分之一。如果壓縮空氣將其體積減小到之前的773分之一,氣體的密度就變得和水的密度一樣。也許你擔心壓縮空氣的時候能將其液化,其實只要溫度在132.45K以上,無論怎麼壓縮空氣都不能使其液化。將空氣壓縮到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同,此時氣體的壓強大約是之前的2000倍。
  • 你聞過地球上最原始的空氣嗎?科學家找到了它們!
    地球上最原始的空氣在哪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地球上最原始的空氣早已消失殆盡了吧?其實不然,科學家們剛剛對地球上最原始的空氣進行了採樣,並且還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說實話,最原始的空氣所在地確實鮮有人問津,它就在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