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在汙水處理中的設計與應用

2021-01-15 騰訊網

環保水處理

隨著全球物聯網、新一代移動寬帶網絡、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在世界範圍內悄然興起,許多國家將城市中的水、電、油、氣、交通等公共服務資源信息通過網際網路有機連接起來,智能化做出響應,以改善政府對交通的管理、環境的控制等更好的服務於市民。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智慧水務,是藉助水智能系統形成的水務管理模式,在常規的水處理/管理技術基礎上,藉助信息控制融合系統,對自來水、汙水、中水等各種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數據進行一元化管理,從而提高城市整體的水循環經營效率。智慧水務一般通過智慧水網工程予以實施,使水資源管理部門能夠對供水廠、汙水處理廠、工廠、水路管道網等進行有關水量和水質的實時最佳控制。

汙水處理行業作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對城鎮汙水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行業監管的加強、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企業自身盈利模式固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汙水處理廠建設、運營、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發展得到重視,汙水處理自動化、信息互聯化及智能工業化技術的發展也迫在眉睫。

1、智慧汙水概述

1.1 概念及內涵

智慧水務包括水務信息採集、傳輸、存儲、處理和服務,全新提升水務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實現更全面的感知,更主動的服務,更整合的資源,更科學的決策,更自動的控制和更及時的應對。我國汙水處理廠日益增多,且分布廣,傳統的監管方式已無法滿足現在的發展,效益提高的同時運營成本也節節攀升,如何高效的監管好各廠站,這就給水務集團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汙水的建設使得生產運行管理者通過物聯網數位化技術實現水務集團對下屬的各汙水處理廠、泵站的關鍵生產指標(進出水水量、進出水汙染物濃度、集水井水位等)、生產運行數據(設備開關、電流、電壓等)的自動採集、遠程實時監視、智能預警,加強各級管理人員對各廠運行情況的實時監管力度。

依託機制創新,整合共享生產現場的各類運行數據並進行分析和數據挖掘,組成基於數據中心的應用系統,為各汙水廠運營管理提供實時運行監測、全廠過程控制、工藝運行模擬、運行異常預警、優化運行決策等功能,為公司提供整體綜合運營決策的工藝分析、設備分析、成本分析、風險分析等功能,支撐汙水綜合管理、涉水事務跨行業協調管理和提供社會公眾個性化服務,從而達到智慧汙水的狀態。

1.2 建設目標

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使汙水運營系統更加高效化、生產更加智能化、管理更加精細化、決策更加科學化、服務更加個性化、從而實現智慧化。

1.3 設計內容

大數據全數位化、雲平臺化常態管理和經營模式創新是智慧汙水設計建設的主要內容。智慧汙水平臺的建設內容是對汙水系統機房、網絡資源、信息資源等軟硬體環境建設,整合、補充、完善水務系統統一的水務數據資源環境和共享交換體系,建設支持各類應用系統和水利、供水、排水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公共核心支撐平臺。建設內容主要包括。

(1)大數據全數位化

針對我國現有排水系統信息化發展不均衡、系統功能不完善,應用系統缺少統籌規劃利用程度底、共享程度低等不足,大數據全數位化自控系統已經不僅僅限於自動化,重要的還在於基於汙水處理廠運營管理體制的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應用。

大數據應用實踐創新主要體現在工業自動化設備的大數據收集,監控操作以及大數據管理運行維護的趨勢分析。主要分三個方面:

數據收集。將單一水廠或數個水廠自動化系統中的儀表讀數與運行數據(包含水量、水位、水質、電耗、藥耗、設備狀態與環境條件等信息)做遠程傳輸監控,減少人工收集可能的失誤,提高資訊準確性。

監控操作。由中控室與外部連接對運行設備進行操控;運用監控錄像或報警判斷所需操作模式;利用雲計算平臺搭配移動式設備,實現現場報警,人機合一的現場加遠端的監控模式。

數據分析。設定運行數據的歷史數據趨勢,以圖形界面提高直觀比較;水質數據與運行模式和原廢水變化的交叉分析;報警處理的過程追蹤與統計分析未來故障前兆之預警。

(2)雲平臺化常態管理

大數據的應用需求將以服務方式通過平臺的管理得到滿足。利用雲計算的彈性資源等特性,汙水處理廠可以通過多層次信息化平臺將設備維護、企業資產管理、財務ERP、OA平臺、監控平臺、GIS、採購、知識庫等不同模塊訊息平臺有機銜接到一個完整的汙水管控雲平臺,實現實時線上和線下O2O的工作流程對接,明確職責分配與考核標準,提高整體效率。

利用雲計算平臺,把所有汙水管理的共性功能和服務聚集成平臺,利用平臺便利性提升資訊處理效率,從被動維護轉換成主動性維護,提升設備和汙水運行設備的可靠性。

(3)經營模式創新

形成「水物聯網」,從人人互聯、物物互聯、產品與服務互聯,到公眾與政府互聯,通過風險評估與客觀事實記錄輔佐決策,事先統一汙水處理全產業鏈的風險矩陣參數定義、評估方法以及結構的對應處理原則,轉變經營模式,避免主觀、感觀式判斷,降低無效損耗、閒置設備維護成本,在有限資源基礎下發揮最大效益。

2、智慧水務在汙水系統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埋念,隨後在智慧水資源管理方面也做出了深入的探索,並不斷尋求解決方案,通過協調、預測、利用三步驟,即利用水資源運營數據對水資源管理進行深入分析來提髙日常運行管理能力,對潛在的水資源問題及長期水資源需求進行預測,協調水資源健康運營、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及可持續利用。

IBM公司在哥倫比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等地開發了智慧水資源管理系統,及信息發布、多部門數據共享、可視化設備和管網等功能於一體,從而實現跨部門協同共享、優化調度、實時採集、梳理管網順序等。

我國江蘇、深圳等地率先開展了"智慧水務」的建設工作。

無錫高新水務有限公司汙水收集系統優化運行項目採用先進的傳感測量,組合網絡控制,並將3G無線網絡靈活應用於圖像、數據傳送,是集成了SCADA技術、資料庫技術、無線通信、數字視頻等多種技術的一個信息發布和控制平臺。該平臺以實時檢測數據、設備運行信息和各遠程監測分站的設施屬性數據為基礎,提供統計報表,為上層的綜合調度系統提供數據源,為水務系統建立GIS系統、數據化管理提供支持。

深圳水務在信息採集方面,已建成雨量站63個,水文站32個;建成供水水質在線監測站點99個,可監控全市主要供水主幹管的PH值、壓力、濁度及總氯,建成10座汙水廠水質在線監測站點23個,整合政府投資和社會BOT模式新建的8座汙水處理廠1個再生水廠的17個水質在線監測站數據,將全市汙水處理廠的水質數據(COD、氨氮、HP、總磷等)納入統一監管,建成視頻監視點118個。

並通過共享市交通部門的視頻資源,可對全市中型水庫、重點海堤、特區內主要河道和城區易澇易浸點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水務數據資源「一數據一源」,建成數據共享及交換平臺,對內完成與局屬單位間的水雨情數據、水質數據和視頻資源的共享與交換《對外實現了市氣象局的雨情數據交換,與省水利廳、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視頻資源的共享,並利用深圳市統一建設的信息資源交換平臺,實現了與市監察局、市行政服務大廳、市府辦公廳間的行政審批、信息公開數據的共享與交換。

結 語

雖然目前國內外智慧水務建設都發展很快,但由於水務基礎信息要素欠缺、各地數據中心建設還處於雛形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規劃模式及資源共享平臺,受各部門業務應用系統發展不平衡等條件的制約,均對我國智慧水務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一定阻礙。

數位化水務對於排水系統而言,建立了網絡化的下屬單位生產運行數據上報機制,實現了對下屬單位的遠程運行監管。各下屬單位上報的生產運行數據被數位化系統智能化的匯總和統計,快速形成企業整體的生產運行各類報表,為企業整體運營管理、決策提供參考數據。隨著數位化系統建設,將極大的提高下屬單位上報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減輕總部運管人員的匯總計算、統計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企業運行監管運作效率,提升企業整體信息化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從管理角度而言,智慧化的排水系統就是從根本上解決排水系統信息孤島問題,建立企業信息平臺,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成本,輔助汙水處理企業實現生產運行管理、工藝優化調度、綜合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規範化管理理念。

相關焦點

  • 農村汙水處理應用:網際網路+智慧水務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農村汙水處理運用「網際網路+」的新理念,實現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將」智慧水務」推向農村。據初步測算,小型農村汙水處理廠應用該系統後,每噸汙水可以節省處理成本0.7元。汙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水質情況等整個汙水處理過程都可以在手機上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遠程監控和遠程控制,只是在設備出現故障時才需要人工進行維護,至少可以節省70%的人工成本,「智慧水務」為農村汙水處理樹立了一個新標杆。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我國部分城市包括北京等地已經採用臭氧汙水處理法,但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各種相關的技術、配套工藝、設備乃至標準還不完善,需進一步規範。那麼,臭氧技術具有什麼特性,不同工藝具有哪些特點,可以應用於汙水處理的哪些方面?北控水務集團、北華中清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邢林林博士介紹說,臭氧分子的電子結構使得臭氧具有很高的應活性,具有強氧化性。
  • 陝水務集團與澄城縣籤訂汙水處理合作協議
    陝水務集團與澄城縣籤訂汙水處理合作協議 時間: 2018-08-03 09:21:41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水務行業分析 哪些汙水處理企業值得關注
    2、工業廢水處理存在統計漏報以及實際達標率低的問題,在集中處理方面,如果政府能夠推出有利於保障工業廢水處理企業獲得收入的模式,這個業務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3、劣V類水體處理和汙水處理密切相關,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汙水處理遺留的問題造成的。對於這類水體的處理,分為一、二、三級,而二、三級處理所用技術是和汙水處理一樣的。
  • 9月份水務企業「瓜分」百億汙水處理環保項目
    北控水務籤約內蒙古赤峰紅廟子汙水處理PPP項目9月19日上午,內蒙古赤峰市與北控水務集團就紅廟子汙水處理PPP項目舉行籤約儀式。據了解,紅廟子汙水處理PPP項目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PPP示範項目,包括一期存量資產轉讓和二期工程新建,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汙水5萬噸,概算總投資2.69億元。
  • 興瀘水務旗下興瀘汙水公司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籤訂汙水處理系統...
    興瀘水務旗下興瀘汙水公司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籤訂汙水處理系統提質增效技術及對策服務協議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進一步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2020年11月21日,瀘州市興瀘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雙方在北京籤訂汙水處理系統提質增效技術及對策服務協議
  • 智慧水務安全挑戰與應對措施
    智慧水務安全挑戰與應對措施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中國信息化  作者:張振山 範德昌  2021/1/13 15:57:33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5月28日,以色列國家網絡安全負責人公開承認,該國4月份挫敗了對其供水系統的大規模網絡攻擊。
  • RPIR快速生化汙水處理技術在廠(站)擴容/原位提標中的應用
    導讀:對於汙水處理廠的改造,經常會碰到這類問題:處理規模增大,需要增容或者出水標準提高,需要新增工藝單元;對於新建汙水處理廠
  • 在汙水處理中浮萍的應用
    相對於鳳眼蓮等其他漂浮植物,由於浮萍科植物在打撈收穫、加工利用、耐受條件等方面的優點而被越來越多地應用,逐漸形成以其為主的處理系統。 目前研究應用較多的浮萍汙水處理系統主要是浮萍與氧化塘的結合形式。浮萍往往在塘表面形成一個墊層,生物量密度根據環境條件不同存在較大差異,**大可達130 g/m2(乾重)。
  • 百度世界2020 |百度智能雲攜手泉州水務集團,打造水務大腦,迎接...
    其中,水務大腦是泉州水務集團為進行數位化轉型而打造的一個新的業務板塊。   蘇湘華介紹,傳統水務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普遍的痛點,比如水資源短缺,洪澇災難帶來的城市內澇和積水,管網漏水、爆管等面臨的水資源浪費,供水生產設備的高耗能,以及用水用戶的體驗亟需提高等等。
  • 「1+4+N」智慧水務助力水環境治理 「毛毛蟲」、5G無人船……還有...
    11日,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辦,深圳市水務局牽手6家參展單位推出「水務高新技術主題展」。本屆主題展將全面展示水質淨化、汙水汙泥處理、海綿城市建設、智慧水務、治水材料設備等水務前沿技術和熱點產品,搭建水務新技術及設備的展示、交易、交流平臺,讓市民能夠近距離感受深圳在助推水環境治理方面的「黑科技」力量。
  • 北控水務中標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城鎮汙水處理TOT項目
    中國水網從呼倫貝爾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城鎮汙水處理TOT項目中標公告公布,北控水務為該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  中標金額為1.88元/噸,預算金額為34914.45萬元。
  • 鵬元研究 | 2018年汙水處理行業研究報告
    「十三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城鎮汙水處理領域的應用,鼓勵按照『廠網一體』模式運作,提升汙水處理服務效能」。2015年4月9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關於推進水汙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在水汙染防治領域大力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地方各級財政對PPP項目予以適度政策傾斜。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汙水處理技術,歷經數百年變遷,從最初的一級處理發展到現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澱到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深度處理回用。汙水處理的的每一次發展與進步都為人類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動力。
  • 高效低耗 村鎮仿生水草汙水處理平臺崛起
    日前,由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當塗縣石橋鎮汙水處理站正式建成通水,汙水站設計規模為800m³/d,核心工藝採用「村鎮仿生水草汙水處理平臺
  • 打造中國水務行業的安全樣板 ——記粵海水務的安全發展
    時光走過55年,粵海水務作為東深供水工程的運營管理者,不但出色履行著保障對港供水安全的歷史使命,而且在市場大潮的搏擊中快速成長為集原水供應、自來水經營、汙水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多種業務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水務運營商,連續多年榮登「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被行業譽為「中國水安全專家」。
  • 粵海水務蟬聯「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水務規模行業領先 原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5月8日,備受水務行業矚目的「2019年度水業企業評選」結果揭曉,作為水務行業的領跑者,粵海水務再次榮膺「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並以3056萬噸/日的水處理規模,位居全國水務企業第二。同時,粵海水務原水供應業務規模1987萬噸/日,高居全國水務行業榜首。
  • 何為智慧城市?
    從狹義來說,智慧城市是用信息技術來改進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的發展;而從廣義來說,智慧城市是運用人們的智慧來儘可能優化地配置城市各種核心資源、管理與發展好城市,簡單概括之,智慧城市是物理系統,數字系統和人文系統在建築環境中的有效集成。智慧城市功能體系包括社會治理、市民服務和產業經濟三大類別,具體包括市政、能源、政務、交通、衛健、製造和物流等多個智慧應用。
  • 當談論智慧水務的定義、層次和維度時 我們在談論什麼?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智慧水務概念被逐漸「炒熱」的今天,鮮見有人系統地去思考:當我們在談論智慧水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老實說,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筆者旨在「談論」有關智慧水務的三個問題:【智慧水務的定義】從專業領域的角度來看,應用信息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解決水環境問題,是水信息學(Hydroinformatics)專業領域的問題,這和當前智慧水務的內容是相契合的
  • 汙水處理中應用膜的分類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中有哪些優勢?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浸沒曝氣式生物濾池,曝氣池與生物濾池相結合產生的綜合性汙水處理工藝,它的優點是抗衝擊的能力強,容積負荷高。處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達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影響環境衛生。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