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智慧城市?

2021-01-09 力控元海

伴隨城市擴張、人口增長與流動

何為智慧城市?

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達1000多個,其中中國在建智慧城市項目500個......

隨著城市擴張、人口增長與流動,到2030年,全球33%的居民將生活在城市;而到2050年,這一比例會上升至70%,即超過60億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1990年全球的超級大城市僅有10個(人口超過1000萬),而到2030年,超級大城市的數量將上升到41個。體量越來越龐大、人口越來越密集的城市,正面臨諸多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如何使生活更便捷?交通更順暢?空氣更優質?治安更有序?

為緩解城市化和有限資源之間的矛盾,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市民生活質量,將信息技術與先進的城市經營服務理念進行有效融合,通過對城市的地理、資源、環境、經濟等進行數字網絡化管理,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靈活的公共管理的創新服務模式——智慧城市被廣泛接受並走向落地。

根據德勤2018年發布的《超級智慧城市報告》,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達1000多個,其中中國在建的智慧城市項目500個,試點智慧城市290個。

智慧城市的六個維度

2009年,維也納理工大學區域科學中心首次提出了體現城市智慧的六個維度:增長的經濟、便捷的移動、舒適的環境、智慧的民眾、安全的生活、公正的治理。從狹義來說,智慧城市是用信息技術來改進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的發展;而從廣義來說,智慧城市是運用人們的智慧來儘可能優化地配置城市各種核心資源、管理與發展好城市,簡單概括之,智慧城市是物理系統,數字系統和人文系統在建築環境中的有效集成。

智慧城市功能體系包括社會治理、市民服務和產業經濟三大類別,具體包括市政、能源、政務、交通、衛健、製造和物流等多個智慧應用。

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

「一圖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環境、網絡空間的感知網絡體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社會運行態勢。「一鍵可知全局」:建成基於大數據、信息共享和人工智慧的決策輔助體系,操作滑鼠即可獲取所需的來自全市各部門、各系統的所有數據,以及各類定製化決策支撐報告。「一體運行聯動」:在公共安全、城市運行管理的各領域通過信息化手段建成反應快速、預測預判、綜合協調的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實現市區聯動、部門聯動、軍地聯動。「一站創新平臺」:通過數據開放平臺和大數據交易平臺,釋放數據信息,打造成基於開源數據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提升數位化產業經濟活力。

力控科技作為我國自動化軟體的領軍企業,二十餘年來,不僅組態軟體成長為民族工業監控和信息化軟體的扛把子,其豐富的產品線更是已經構建起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體系架構,本周我們將帶您領略力控科技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卓越貢獻。

智慧城市的生命線

智慧管廊

綜合管廊又稱「共同管溝」,是建於城市地下用於容納市政、電力、通訊、燃氣、供水排水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的集約化地下隧道,是保障城市安全運轉、促進統籌協調、節約空間資源、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生命線工程。

力控管廊運維管理系統通過先進的物聯網、大數據、 GIS(+BIM)、傳感器、雲計算技術構建可視可控的運行環境,感知運行狀態,將管廊、管線變成可視化、數位化、虛擬化,進行集中實時監控、管理、檢修等,為應急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使城市地下管廊有機融入到智慧城市主體建設當中。

智慧城市建設的延伸

智慧水務

水務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城鎮居民和工業等供水、汙水處理、節水、河道整治、城市防洪、固液廢棄物處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智慧水務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然延伸,為水務管控與調度、資源管理與協調、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能源管理與優化等領域,帶來了全面創新的智慧化升級。

力控智慧水務系統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挖掘和廣泛運用水務信息資源,通過水務信息的採集、傳輸、存儲、處理、服務,全面提升水務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覆蓋了水利部門、供水集團、水廠、泵站、汙水處理廠等應用場景,可有效實現水務從引水、生產、輸送、供應、處理等全過程的數位化、自動化、協同化、智能化的水務管理。

給排水領域:

力控智慧水務系統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達到及時掌握水質狀況,預警預報重大水質汙染事故的目的。在水廠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時,能夠快速掌控水源水質狀況,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有效解決突發事故帶來的影響,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並做好事後的安全防範。

汙水處理領域:

力控智慧汙水處理調度系統,具有自動信息採集、及時信息傳遞、高度集中管控、數據挖掘分析的能力,能夠實現對汙水廠的數據信息及時、有效、整合、互動的感知、傳遞與處理,對汙水處理廠運行水平進行評估分析,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有助實現汙水廠精細化、數位化管理,規範汙水廠作業流程,提高汙水廠運行效率,加強對汙水廠的管控力度,提升管理人員的科學決策水平和運營管理能力。

相關焦點

  • 何為智慧城市 看城市如何展示智慧魅力
    但是現在,在智慧城市生活和工作絕對不是幻想。數字城市有時候會和智慧城市相聯繫,其實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還不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現在,在智慧城市生活和工作絕對不是幻想。   數字城市有時候會和智慧城市相聯繫,其實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還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數字城市系統其實是一個人地(地理環境)關係系統,它體現人與人、地與地、人與地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系統由政府、企業、市民、地理環境等,既相對獨立又密切相關的子系統構成。
  • 何為智慧?如何生智慧?
    問:何為智慧?如何生智慧?沒有考問只是時時沒有明確答案而困惑?答:解開愚昧就是智慧。
  • 賽為智能發布智慧城市藍皮書(2019)
    智慧城市從概念提出到當前各地如火如荼建設,已經走過11周年的歷程。日前,由賽為智能智慧城市研究院、馬鞍山學院智慧城市研究所聯合編制的《智慧城市藍皮書(2019)》正式對外發布。藍皮書從智慧城市總體、目標、內容、智慧、價值、路徑以及國內外優秀實踐案例等多個維度,對智慧城市行業進行了深入剖析,為地方政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培育數字經濟土壤提供了合理的建議,並為智慧城市行業人士實踐操作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據統計,2009年至今,中國智慧城市領域共發布10餘本白皮書或藍皮書。
  • 何為智慧生活?「工作機器人做,工資給我!」
    前段時間,小助理髮布了一篇關於智慧生活的文章(詳情可戳粵智慧粵幸福!打造智慧城市,為美好生活賦能),引起了不少人關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智慧生活,大家也是看法不一。因此,一波網友的觀點亮了。(圖片來源:網絡)愛學習的學生:機器人能幫忙寫作業,需要查找資料時能立馬搜索出來。(嗯,小助理也覺得要是有機器人能幫忙寫稿,也很不錯滴。)
  • 楊學山:智慧城市的主體應是"城市"而不是"智慧"
    大會以「網絡強國與兩化融合背景下智慧城市發展策略」為主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寧波市智慧城市規劃標準發展研究院主辦,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安筱鵬、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寧波市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顧德道、浙江省智慧城市專家孫謙、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楊冰之、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施水才等多位專家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 何為智慧?看奧迪如何用「槓桿」實現共贏
    何為智慧?分工共贏,就是奧迪「大智慧」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說,「我非常高興我們能就至關重要的商業決策達成共識。強有力的本土合作夥伴是奧迪在華成功的重要基石。憑藉全新的銷售布局,我們為奧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場打造下一個『黃金十年』提供了共贏的解決方案。」
  • ...智慧+行業"發展方向,360政企安全集團為智慧城市注入安全動能
    近日,國際權威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市場洞察》報告。報告圍繞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的建設情況,研究我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的發展進階過程、產品技術能力和未來發展趨勢。以360政企安全集團為代表的多家安全企業入選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技術服務提供商,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及城市安全領域的引領者。
  • 何為智慧?國人的智慧體現在哪裡!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鐵口咬定中華民族是個智慧的民族,但是,若要例舉中華文化智慧的經典,我們只能搬高山仰止的古人智慧:一部《道德經》,短短五千言,就將萬事萬物的誕生、發展和長盛不衰的規律以及人如何返本歸真,揭示得淋漓盡致;一部《論語》,也不過一萬多字,被奉為儒家的圭臬、士人跪拜的最高指示及執政者政略的範本;一部不到六千字的《孫子兵法
  • 何為思,何為想,何為智慧
    那麼「想」可以解釋為,每天我們在生活中接收的各種新鮮的,有活力的信息,心會是不是的回憶一下,這個就是「想」。思和想結合起來,就是對過去,現在或未來一些事情的猜測、分析、理解等心理行為,並把這個行為的結果傳遞給大腦,讓大腦傳遞給身體的各個器官,或是讓這副身體現在就去做,或是把這個信息保存下來等待以後某個時間段內再去實施。
  • 聯想的「智慧城市群落」
    當然,在依靠「智慧」取得的成績面前,更大的挑戰亦擺在眼前,主要體現在四方面:1、城市是多領域、高複雜度的複合載體,提供產品與解決方案要具備極高的可塑性,滿足多樣化的訴求;2、不同領域智慧化進程不統一,企業的技術能力,既要具備幫助產業完成從「0」到「1」量的提升,又要實現從「優秀」到「卓越」質的飛躍;3、搭建項目框架後,還要有強大的負載能力,為不同領域提供海量的硬體設備
  • 智慧城市總體框架圖_構成我們智慧城市和未來智慧交通的它的核心的...
    ,數據資源共享不足、人工智慧應用落地困難等問題,基於知識圖譜的資源描述框架、本體知識體系載體、數字孿生的思路,提出一種以自然人的數據為核心的智慧城市知識圖譜模型,並提出了支撐該模型的多領域知識圖譜本體和子本體的構建思路。
  • 「硬核」黑科技為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硬核」黑科技為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2020-11-30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鳳智慧城市項目獲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工程獎
    恩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向相輝 通訊員石明禪)11月20日,2020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新型智慧城市分論壇在廣州落幕。大會期間,從全國206家參賽項目中評出10家「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工程」獎,來鳳縣智慧城市視頻監控和大數據運營中心軟硬體設備及網絡租賃服務項目上榜。
  • 評論丨試析實景三維、CIM、孿生城市、智慧城市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那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有何區別和聯繫呢?那麼智慧城市呢,則是有了人腦的技能,具備一定程度的人的思維、決策、判斷行為去運營城市,在虛擬城市裡起到模擬現實世界、指導人們行為的作用,核心點在「像人一樣」聰明,因此才叫「智慧」,而不僅僅是智能(可戳:你搞清楚智能和智慧的區別嗎),而且目的也是基於如何給人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幸福,目前的城市大腦應該是智慧的雛形,而將來還得靠孿生城市建造好後,才能更加智慧,目前只能是局部性的智慧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介紹,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以「優政、惠民、興業」為宗旨,堅持數據思維、服務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推動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 建設智慧城市的十大反思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帶來關於智慧城市的十大反思,希望能對未來的建設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與歷史積累的城市智慧共容 能夠生存下來的城市都有智慧。 1.1 不能否定歷史上的城市智慧 「智慧城市」起源於IBM的宣傳,但是IBM將「Smart City」 翻譯為「智慧城市」並不準確,經媒體、IT專家的大肆宣傳使「智慧城市」的叫法普及化了,IBM的「Smart City」原本是信息技術在局部領域(如供水、供電系統)的應用,一經譯為「智慧城市」一下子變為全局性應用了,一個欠妥當的譯名引導很多人誇大信息技術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 智慧城市標準化建設勢在必行!
    該研究組的主要職責是判斷智慧城市模型的價值和範圍,從ICT角度來制定智能城市參考模型、領域知識模型、數據和服務模式;選擇與使用性能等信息通信技術相關的指標;研究並記錄智慧城市技術、市場和社會的ICT標準化需求;監控AWI19944(數據和他們的跨設備與雲服務流)的發展,進一步確定智慧城市的具體相關要求,共享社會的ICT標準化要求和技巧。
  • 雷鋒網​AIoT+智慧城市峰會將於深圳召開;百度騰訊智慧城市項目...
    作為行業觀察者,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對AIoT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有非常高的期待,為了能夠進一步讓各界了解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藍圖、探討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趨勢,雷鋒網將在ELEXCON 2018深圳國際電子展物聯網專館同期舉辦一場「AIoT+智慧城市峰會」。議程時間為一天,將分為上下午兩場。上午為AIoT專場,下午為智慧城市專場。
  • 智慧困境下 智慧城市「智」到什麼程度?
    當前,我國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4個副省級以上城市、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47%的縣級及以上城市,總計311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涵蓋大中小城市和東中西部區域。
  • 何為智慧社區?淺談智慧社區的便利性
    2020-12-11 18:33:15 來源: 新語外史 舉報   智慧社區利用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