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大教師|彭小燕:特聘教授的溫州緣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20-10-24 23:39 |溫州大學

  ——緣結溫州的特聘教授彭小燕

  人物名片:彭小燕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其專著《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魯迅》獲教育部「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曾受邀前往東京大學講授「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野草》」。

  「我已經把戶口遷到了溫州,成了一名真正的溫州人!」出生在湖南永州,求學於湖北武漢、首都北京,而後南下廣東汕頭從教十四載的彭小燕,最終卻情定東南沿海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浙江溫州。她說:「我要在溫州一直工作到退休了。」

  彭小燕深耕魯迅研究多年,主持開發的《魯迅十五講》課程被學生盛讚為「每次上課都如醍醐灌頂」。如今,作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彭小燕致力於將一流科研成果實施教學轉化,努力促成大學本科教學精品化。

  不喜歡折騰的她卻有幾次「大折騰」

  彭小燕18歲時考取了武漢的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家鄉永州的一個醫藥公司,先後從事辦公室、人事、銷售等工作。」彭小燕回憶說,那時的工作雖然讓周遭人頗為豔羨,但她卻因為無法施展文學專長而鬱鬱寡歡。

  1993年12月,彭小燕果斷選擇「做自己」——她「跳槽」來到湖南零陵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現為湖南科技學院)擔任教師,主講《外國文學史》。「一到學校教書,我就感覺自己到了『天堂』,因為這個工作是我喜歡的,我還有業餘時間可以看書、寫文章。」多年後的今天,彭小燕仍舊十分感謝自己當年所做的大膽決定。

  彭小燕在北京師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時留影

  在零陵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從教6年後,彭小燕逐漸意識到了自己文化水平及教學水平存在的短板。受到幾名前輩的鼓勵,彭小燕再次選擇走出舒適圈,去迎接全新的挑戰。1999年9月,彭小燕如願走進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她又一鼓作氣考取了北師大的博士,師從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魯迅研究界大家王富仁教授。

  彭小燕告訴我們,她於2005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便進入汕頭大學中文系任教,主講《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魯迅研究》《外國文學史》等課程。她從講師起步,在5年時間裡迅速成長為一名教授,在魯迅研究界逐漸綻放光芒。彭小燕對筆者說,她自己是一個不太喜歡折騰的人。話雖如此,但幾次「大折騰」卻幫助她走出了一條不安於現狀的非凡精彩之路。

  來溫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再續前緣」

  時間齒輪輾轉來到了2018年,彭小燕的人生再次發生了重大改變。當時,她的孩子已考上大學,踏上獨立、自主的新徵程,這讓彭小燕萌發了「再動一動」的想法,這種想法日漸強烈。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她點進了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的誠招英才公告……

  溫州大學2020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彭小燕作為教師代表上臺發言

  「其實早年間,我在一次魯迅研究會上,就碰到過孫良好院長,而且還加了微信,但沒想到溫大投遞簡歷的接收方,竟然就是他。」彭小燕提到的孫良好是溫大人文學院院長,兩人在一來一往的前期對接中迅速敲定,跑出了「搶人」大戰的「溫州速度」。彭小燕自此成為一名特聘教授,於2019年2月底來到溫大報到工作。同年,她還將戶口遷到了溫州,成了溫州人。

  在採訪中,彭小燕透露,自己與溫州大學更像是「再續前緣」。原來,早在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她就曾關注過溫州大學的招聘啟事,後來因為進一步深造而與溫大「失之交臂」。多年後最終選擇來到溫大工作,這讓彭小燕不得不感嘆「似乎有某種冥冥之安排」。

  彭小燕如今所在的溫大人文學院擁有該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2019年,該專業成功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統計數據顯示,該專業已成為浙江省中學語文師資培養中心之一,培養的人才佔據溫州市中學語文教師的半壁江山,並逐步輻射全國。

  孫良好對新加入「大家庭」的彭小燕給予了高度評價:「『言必稱魯迅』的彭小燕教授保有這個急功近利時代難得的天真和誠摯,她把她所理解的魯迅精神貫穿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把啟蒙意識滲透到方方面面。」

  創新上線慕課打造有溫度的在線教育

  進入溫大工作以來,彭小燕戲稱受到溫州水土影響,自己也立馬切換成了「溫州速度」。

  「孫院長對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我如果從事文學科研工作那是錦上添花,從事教學工作則是雪中送炭。我喜歡給學生講課,所以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彭小燕介紹,有別於傳統的線下講課模式,她在溫大開設了一門獨特有趣味的課程,並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將這門課打造成國家級精品課程,且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課程。

  彭小燕參加溫州大學學術活動

  彭小燕所說的課程是於2019年5月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國家精品課程在線學習平臺上發布的第一門魯迅專題課程——《魯迅十五講》。該課程以彭小燕的專著《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魯迅》為底本,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魯迅其人其文的「思想-精神」歷程,努力呈現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思想-精神-文化」豐碑的完整內涵及其生成之旅。

  我們在慕課官網上看到,今年疫情期間,該課程上線後一直與北大、浙大、南大等名校開發的優質課程一起被平臺予以首頁推薦,目前已開講的前三講課程總參加人數超過4.1萬人,課程評分高達4.8分(總分5分)。網友「HNU建洪要努力」的評論收穫了最多點讚數,他說:「這門課課時安排合理,講解到位,結論經典。彭小燕老師按照魯迅先生的作品和人生軌跡來講解,有理有據,分析鞭辟入裡,以哲學高度解讀魯迅,讓我收穫頗多。」另一名網友「1802吳霖」留言:「每次上課都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除了提供高質量的授課內容外,彭小燕還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學員互動,她堅持「當天留言當天回復、儘可能每條必回」的原則,把線上的互動教學形式作為慕課學習的精華來經營。第一講線上課程發布後,論壇評論回復就有1881條。「努力做有品質、有溫度的現代在線教育」。彭小燕對慕課課程充滿信心。

  慕課《魯迅十五講》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標與發展方向時,彭小燕表示,《魯迅十五講》這門課程能夠讓學習者提升建構獨立自我、應對人生曲折的能力,建立平等、互愛的「人我」關聯,同時提供深沉、有力的「思想-文化-精神」資源,有望助力中國青年培養自立自強、獨立思考的品格。

  「在未來的歲月裡,彭小燕教授還準備將她的魯迅研究成果帶到中小學的語文課堂,帶到校園之外。她想讓世人知道,魯迅精神在今天依然活著,而且活在很多熱愛思索的人的內心深處。」孫良好對於彭小燕在溫大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接下來,溫大人文學院計劃將《魯迅十五講》申報國家精品課程,同時通過博雅課堂將這門課程打造成為全中國魯迅教學工作的精品課程之一,讓魯迅這一盞倔強挺立的明燈照亮更多人!

  點擊查看更多

  轉載:溫州人雜誌

  責任編輯:張學友

  審稿:金夢潔

  終審:付志義

  讓我們為彭小燕教授點讚!

1603553977000

相關焦點

  • 溫州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專業:在數學家之鄉邂逅未來卓越教師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專業是溫州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溫州師範學院創辦的數學教育專業。1988年溫州師範學院恢復數學教育本科專業,2004年開始招收應用數學碩士研究生,2007年開始招收數學課程教學論碩士研究生,2015年開始招收學科教學(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18年獲得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 王立任溫州肯恩大學校長
    2月25日,溫州肯恩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
  • 溫大甌江學院擬轉設為溫州理工學院
    溫大甌江學院擬轉設為溫州理工學院 2020/12/25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574
  • 溫大與韓國大學共建聯合研究生院
    摘要:10月24日,溫州大學與韓國全南大學聯合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溫州大學內舉行。這一活動也意味著兩校聯合培養博士項目正式啟動。韓國10位學者獲聘成為溫大客座教授,而溫大28位教授則將成為韓國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
  • 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孫芙蓉:如「慕」隨行
    【人物名片】  孫芙蓉,溫州平陽人,教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韓國國立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教學論委員會理事。曾獲評浙江省首屆五星級青年教師。
  • 著名溫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姜伯駒回溫考察
    頭髮花白,滿臉笑容,精神抖擻,略帶厚度的邊框眼鏡,已是耄耋之年的溫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姜伯駒先生昨日攜夫人徐川榮女士首次回到家鄉溫州。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的陪同下,姜伯駒參觀溫州數學館。當天下午還造訪溫州大學,舉行「讓數學之美走人生活」院士論壇,與溫大師生、溫州市數學會的數學教師們交流座談。
  • 溫大物理學(師範)專業:教育者的苗圃,科學家的搖籃
    他們有的是科學家、教授,有的是省重點中小學校長或特級教師,有的是教育部門負責人,還有的是經營有方的著名企業家。豐富的校友資源也為在校生成長提供了額外福利,一些校友不僅在學生畢業發展方面給予必要支持,還回校成立獎助學金,幫助學生學習成長。
  • 經濟學家向凌雲獲聘為北大博雅特聘教授
    2019年1月22日,旅美著名經濟學家向凌雲博士獲聘為北大博雅特聘教授,聘請其擔任該院新興產業金融方向特聘教授,任期三年。這是自向凌雲2013年起,擔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邀研究員以來又一個重要的學術職務。
  • 十年堅守羊棲菜 溫州大學步入全國經濟養殖藻類研發先進行列
    溫州大學羊棲菜研究所所長吳明江教授領銜的「藻類養殖新對象育苗與養成關鍵技術開發」課題,特別是溫州特色養殖經濟海藻羊棲菜的研發工作,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這標誌著溫州大學步入了全國經濟養殖藻類研發的先進行列,也成為地方性大學「立地頂天」、「特色取勝」的學科發展典範。
  • 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兩岸合作辦學項目)專業:發揮兩校合作授課...
    合作辦學學校簡介  溫州大學是浙南閩北贛東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設有19個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754人、教職工1805人,其中雙聘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各類國家和省級高層次人才158人。
  • 上海關於首輪授予復旦大學李洪全等27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
    上海關於首輪授予復旦大學李洪全等27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 魯東明副校長帶隊赴溫州大學調研
    魯東明副校長帶隊赴溫州大學調研 時間:2020年11月25日    編輯:鄭弟升    來源:教務處     瀏覽次數:次 11月13日上午,學校魯東明副校長一行走訪溫州大學,就溫州大學在人才培養特別是產教融合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和成功做法進行調研,教務處相關人員隨行
  • 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浙大溫州研究院10個研究中心授牌
    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生命健康分論壇暨醫療產業高端人才交流會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舉行,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能診療設備製造研究中心、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智慧建設研究中心、建設工程BIM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納米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柔性包裝機械研究中心等十個研究中心授牌成立,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進一步提升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
  • 湖南公布「芙蓉學者計劃」第七批特聘教授名單
    陳康華、袁建民獲湖南省第二屆芙蓉學者成就獎;徐林等9位教授獲第二屆芙蓉學者貢獻獎獲獎;韓清凱等14人聘為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第七批特聘教授,謝億民等9人聘為「芙蓉學者計劃」第二批講座教授。  200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高校實施芙蓉學者計劃,建立特聘教授崗位制度。
  • 「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簡迪安米勒獲聘山大特聘教授
    1月8日,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昆明理工大學、昆明冶金研究院和山西大學共同申報、與山西大學校有多年合作的簡迪安米勒(Jan Dean Miller)教授榮獲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該獎項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五大獎項之一。
  • 溫州醫科大學將眼科與視光「合二為一」,培養眼視光學科國際化複合...
    從無到有,眼科與視光「合二為一」根植於溫州這片熱土,溫醫大有著「敢為天下先」的文化基因。創新的基因,始於我國著名眼科屈光學泰鬥繆天榮教授。作為標準對數視力表和5分記錄法的發明者,繆天榮很早就提出了讓眼科學和光學相結合,重點放在眼科光學的理論研究和器械設計研製上。他認為,學校處於溫州這樣的地級市,既不是省會,也不是大都市,就要揚長避短,做出特色。
  •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布夏景林任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
    溫州網訊 10月31日下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召開全體幹部大會,宣布溫州醫科大學黨委關於夏景林同志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的決定。
  • 溫州濱海醫院與溫醫大附二院籤署醫療技術合作協議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濱海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籤署醫療技術合作協議,並在溫州濱海醫院增掛「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技術指導合作單位」牌子。溫州濱海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此次達成一致協議,在該院掛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技術指導合作單位」,通過下派專家和遠程教學等方式,對溫州濱海醫院開展相應的學科建設技術指導,促進雙方在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優秀醫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水平、教學能力、雙向轉診等方面實現共贏。
  • 溫醫大開創眼視光學「中國溫州模式」
    為了尋找近視機理以達到更好的幹預目的,溫州醫科大學率先開設全國首個眼視光專業,從中探索新模式。  眼視光學的「中國溫州模式」  眼視光學是現代光學技術和現代眼科學的有機結合,運用現代光學的原理和技術解決視覺障礙的新興交叉學科。
  • 青島大學特聘教授呂智涵當選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傑出演講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今年的教師節當天,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呂智涵博士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教師節禮物,一封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主席Gabriele Kotsis籤名的賀信,祝賀他入選ACM傑出演講者(ACM Distingu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