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機器人

2021-01-21 太極創客


(相關資源下載請點擊文章底部查看原文;

或到太極創客官網搜索關鍵詞「螞蟻機器人」)


六足機器人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你見過這款製作簡單、容易上手的3D列印的Arduino螞蟻機器人嗎?

本期創客項目依舊開源、依舊免費、依舊能在太極創客下載到所有相關資源。





為了讓創客們容易製作且控制,螞蟻六足使用Arduino Mega作為主控,還自製安卓app來做控制。有一個單獨的超聲波傳感器埋在它的頭部作為「眼睛」。這使得它在被未知物體或手接近時向後傾斜,然後如果攻擊者繼續前進則用它的下頜擊打。



為了控制機器人,作者製作了一款基於MIT App Inventor的Android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有四個按鈕,我們可以通過它們命令機器人前進或後退,以及向左或向右轉彎。除了這些主要功能,機器人還可以移動頭部和尾部,還可以咬、抓、扔東西,甚至攻擊。


這個項目所有資料都是開源的(三維模型、APP源文件、Arduino原始碼),您甚至可以對其進行二次開發,製作屬於你自己的小六足,屬於你自己的動作組哦!




這是該項目的電路圖,雖然由於有許多舵機連接,看起來有點複雜,但實際上很簡單。


除了22個舵機外,我們還需要一個太極創客教程機械臂篇裡將到過的HC-05(06)藍牙模塊以及一些電容和電阻。控制器採用的是MEGA2560 ,因為它是唯一可以使用超過12個舵機的Arduino控制板。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以及內心爆炸到面無表情了呢?

我們再給您看此項目製作所需的物件清單,非常容易獲取,您可以在某寶找到以下所有物品。


MG996R伺服電機

SG90微伺服電機

HC-05藍牙模塊

Arduino Mega Board(2560)

3SLiPo電池

DC-DC降壓模塊


想了解更多,您只需在太極創客首頁搜索關鍵字「螞蟻機器人」即可下載與此機器人相關的全部資料(原始碼,3D列印文件,電控資料,機械資料等)!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向螞蟻學習!六足機器人可利用偏振太陽光實現精確導航
    昆蟲必須進化的非常聰明,才能適應各種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沙漠螞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多數螞蟻都是依靠信息素追溯氣味痕跡來導航,但沙漠的炎熱環境意味著信息素無法維持很長時間,而沙漠螞蟻則是依賴於計步、光流、地標和太陽來進行導航。這些技術對用於探索太陽系的微型機器人來說非常適用,因為太陽系中沒有GPS導航,機器人的尺寸和能源也無法支撐複雜的大型精密傳感器。
  • 德國仿生學黑科技:神奇的動物機器人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曉生每到愚人節前夕,德國自動化公司Festo就會推出「新鮮出爐」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2011年是海鷗,2013年是蜻蜓和空氣飄浮水母,2014年是袋鼠,2015年是螞蟻和蝴蝶
  • NASA研製出Swarmie機器人
    點擊右上角的(…)→【查看公共帳號】→【查看歷史消息】來查看過往發布的所有文章-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研發一種名為Swarmie的小型機器人,它們可以像螞蟻那樣工作。未來有一天,這些小機器人或被送上外星球,用以幫助尋找外星人、水源以及火箭燃料。 每個swarmie都有自己的網絡攝像頭、WiFi天線以及GPS定位裝置。Swarmie機器人帶輪子,可朝不同的方向前進,隨即搜索特定材料。它們可以先各自探查一個地區,發現有潛在價值的東西後,再呼喚其它Swarmie共同探查。
  • 費斯託昆蟲機器人: 非賣品 純顯擺
    今年推出的是兩款類昆蟲機器人:螞蟻與蝴蝶。 今年費斯託「仿生學習網絡」計劃的主題是「加入網絡」,所以旗艦項目均為模仿昆蟲的協作與交流方式的小機器人。螞蟻身體下方為光學傳感器,利用紅外標記在地板上移動,頭部的攝像機也可以用來定位。每隻螞蟻長13.5釐米,重105克。
  • 各顯身手的微型機器人
    也許你喜歡高大威猛的機器人,但一些科學家卻在研究小到難以被發現的機器人,因為有些能耐只有越小才越能發揮出來。能拔河的拖車機器人史丹福大學研發的拖車機器人雖然只有12克重,卻能拉動20.4千克重的鐵盤,鐵盤重量大約相當於機器人重量的2000倍!
  • 這些仿生機器人真是逆天了
    這家逆天的公司以採用大自然的靈感來設計動物機器人而聞名,種類多到足以開動物園了。。 神秘的Festo實驗室Festo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該項目今年的主題是「加入該網絡」。想像一下,一群機器人可以分工合作、團隊合作,太可怕了。。。▼ 仿生鳥
  • Festo推出各種仿動物機器人 外形逼真用處多
    在設計機器人領域,來自德國的自動化公司Festo以採用來自大自然的靈感設計機器人而聞名。這一次,它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幾款仿動物機器人,分別是螞蟻機器人、蝴蝶機器人和依照變色龍舌頭製作的抓取機器人手臂,非常有趣,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 「動物」也要逆天 這些仿生機器人會讓你目瞪口呆
    在如今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中,常常能看到生物學的身影,因為仿生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適應自然。近年來仿生機器人的發展也催生了許多有趣、創意十足的發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章魚機器人    章魚機器人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全軟體機器人,它沒有電子硬體,也不需要連接在計算機上就可以移動。機器人內部嵌有電路,並以過氧化氫產生的化學反應為驅動力,外部材料由3D列印完成。
  • 4種十分先進的仿生機器人,原來人類的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
    仿生機器狗這是波士頓機器人公司設計的一款新型機器人,它身體中安裝了一套平衡系統,可以在四條腿做出靈活動作的同時頭部保持平衡。機器人的頭部也是一隻十分靈活的機械手,可以模仿人類的手臂做出各種動作,因此可以幫助人類做很多簡單的家務。
  • 盤點全世界最厲害的仿生機器人!科技小發明,你喜歡嗎?
    盤點全世界最厲害的仿生機器人!科技小發明,你喜歡嗎?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其中很多公司專注於研究仿生體系列,不僅模仿了生物的外形,還能具備生物特點,在一些人類的工作,但生活中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些神奇的仿生機器人。
  • 我們來盤點一下全世界最牛的十大仿生機器人吧!
    獵豹機器人      獵豹機器人是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究成果,這款機器人能夠衝刺,急轉彎,並能突然急剎停止。它的奔跑速度能超過人類以及終結者類型的機器人,可達到時速 45.5 公裡,能夠模擬獵豹的奔跑方式。
  • 螞蟻媽媽AI英語啟蒙繪本館全國發布會在莞舉行
    日前,螞蟻媽媽早教平臺在東莞舉行「AI英語啟蒙繪本館」項目發布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落地「螞蟻媽媽AI英語啟蒙繪本館」。該繪本館致力於幫助0~8歲兒童做好英語啟蒙教育,並培養他們閱讀紙質書的習慣。首批來自各城市的運營中心負責人和業內專業人士出席會議,並對項目的發展做了積極探討。
  • 無人機設計靈感來源於螞蟻、甲殼蟲等昆蟲
    生物學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單個的螞蟻其實是一個個器官,成群結隊的時候才是一隻完整的生物。
  • 全球最小的拖車機器人,相當於筆記本大小
    導讀:全球最小的拖車機器人,相當於筆記本大小我們都知道,動物界的大力士要非螞蟻莫屬了,小小的螞蟻,可以舉起自身重量50倍的物體行走。它的身體裡,著實蘊含著大大的能量。國外的一家公司就研製了一款拖車機器人,它和螞蟻一樣擁有著小身體,大能量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被喻為世界上最小的智能拖車機器人,它叫RVR。機器人整體長1400px,寬1125px,體積也就相當於五六個筆記本摞在一起。體重35kg。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小巧。別看它小,它可是能拖動比自己體重大好幾百倍的重物。
  • 仿生魚機器人你聽說過嗎
    模仿海扁魚的機器人今年6月,一家成立於1925年的老牌工業氣動元件技術研發商 Festo公司,發布了一款根據海扁蟲模仿而成的名叫 Bionic Finwave的仿生魚機器人,該機器人是3D一體成型列印,身體兩邊的魚鰭由柔軟的矽膠製作而成
  • 波士頓動力的「狗」,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和動物的愛恨情仇
    那麼機器人研發和什麼動物究竟有什麼「瓜葛」?   天上飛的機器人--動物把翅膀借給機器人飛翔   即使是地球上最先進的機器人專家也在盡其所能再現鳥類在空中飛行時那種毫不費力的優雅和效率,畢竟,機器人由許多工業材料組成,無法展現鳥類的輕盈。
  • 霍金:機器人終將比人類聰明
    即使惡意地踩死了幾隻螞蟻,那也沒多大關係。但如果你負責一個水電項目,一個蟻丘將被衝毀,那對螞蟻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問:機器人可能變得比他們的發明者還聰明嗎?霍金:很明顯,一件事物變得比它的祖先更聰明是可能的。我們人類就變得比祖先類人猿聰明,愛因斯坦也比他父母聰明。問:如果機器人能設計自己,而且比人類設計得還要好,那會怎樣?
  • Festo公司神奇的仿生飛行機器人
    德國工業自動化公司Festo在美國工程科學大會上展出三款仿生飛行機器人,仿生蝴蝶 eMotionButterfly 、仿生水母 AirJelly、仿生企鵝 AirPeguin。   除了這三款機器人,Festo還曾推出飛行海鷗、跳躍袋鼠、機械螞蟻等。
  • 膽大包天的螞蟻,竟敢住在「食蟲草」裡!
    膽大包天的螞蟻,竟敢住在「食蟲草」裡!
  • 解析: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同理,機器人的設計師必須弄清與行走有關的正確活塞運動組合,並將這一信息編入機器人的計算機中。許多移動型機器人都有一個內置平衡系統(如一組陀螺儀),該系統會告訴計算機何時需要校正機器人的動作。   某些移動型機器人是遠程控制的,人類可以指揮它們在特定的時間從事特定的工作。遙控裝置可以使用連接線、無線電或紅外信號與機器人通信。遠程機器人常被稱為傀儡機器人,它們在探索充滿危險或人類無法進入的環境(如深海或火山內部)時非常有用。有些機器人只是部分受到遙控。例如,操作人員可能會指示機器人到達某個特定的地點,但不會為它指引路線,而是任由它找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