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北京領獎④| 四川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陳康:20小時改造出一座方艙醫院 背後有強大的團隊

2020-09-09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京川連線

對我而言,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這份榮譽不止屬於我,也屬於我的的團隊,不僅是對我和我的同事在戰疫中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也是對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做的工作的獎勵。我們在武漢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留在四川的同事們的支持,也離不開四川人民的支持,戰疫中,每個人都是英雄。

他的故事

奮戰20小時 帶領隊員再造一家「方艙醫院

川報觀察記者 黃大海

「時間很緊,而且我們也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幹起來非常困難。」9月7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正在北京的四川省人民醫院副主任、援鄂移動醫院隊長、漢陽方艙醫院臨時副院長陳康,說到援鄂期間,被要求24小時內改造一座放艙醫院的經歷時,陳康仍然覺得很困難,「不過有強大的團隊支撐,我們還是成功了。」

2月10日下午,陳康接到國家衛健委武漢督導組通知:立即到達武漢國際博覽園,為完成「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控制傳染源的國家目標,24小時內將博覽園改造成方艙醫院的建設並收治患者。

「臨危受命,壓力巨大。」陳康坦言,當時武漢國際博覽園的情況和要求的有點遠。「不睡覺也要幹完。」陳康在現場發了狠。

當天晚上,陳康帶領兩位副隊長、省醫院感專家以及當地的醫院的醫護人員完成了醫務流程、院感流程、收轉流程、搶救流程的場地改造和設施布置。「改造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利用場館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環境風向改建院感防控區域和流程,又要考量醫院運行的人車分流、醫患分流,還要建立應急醫療秩序等,」陳康介紹,「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成敗。」

硬體改造和流程設計只是改造工作的一部分,要讓放艙醫院真正運轉起來,還需要有管理團隊,為此,當天晚上在進行設施改造的同時,陳康還組織隊伍骨幹成立醫院籌備工作組,引導和要求救援隊的醫護人員必須完成從醫療救治型到醫療管理和組織管理型人才的蛻變。

第二天下午3時,不到20小時,武漢漢陽方艙醫院首期960張床位開始收治病人,「川軍」很快就收治了475名患者,而除了這些以外,而作為副院長,陳康要操心全院的醫療、護理、院感、信息、檢驗、影像、藥事等方方面面。

人手不足,患者急劇增加,怎樣對集中收治的病人進行有效管理?

陳康帶領的醫療隊探索創新性地啟動病友互助管理模式,將24個單元作為24個小組,遵循自願原則選出每組小組長協助管理,並藉助微信平臺建立病友管理微信群,暢通艙內艙外溝通,及時發送通知和答疑解惑,此外,在總結武漢客廳方艙建設檢驗的基礎上,陳康還帶領團隊對漢陽方艙醫院進行了全場地醫患物質分流、人車通路分流、人員分類控制、院內院外感控三圈層設置;同時,橫向協調幫助隊伍進行紀律養成和工作流程培訓。

除了醫治好病人以外,醫護人員的健康也是陳康時刻關心的內容,為此,陳康專門制定了一份「駐地紀律和防護制度」,要求每一位隊員嚴禁串門,盡全力保證每名隊員的休息場所處於相對隔離狀態;任意兩人會面,嚴禁摘取口罩……「隊員的每一個細小的錯誤,都可能毀掉我們整個隊伍。」陳康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

相關焦點

  • 為建方艙醫院各國都拼了!行軍床+摺疊椅=醫院床鋪,公交車也用上了
    隨後,西班牙政府用了18個小時將馬德裡的一個會議中心改建為一個臨時的大型軍事醫院。有報導稱,按照正常操作,這家會展中心為大型活動所需改建的時間一般為18天,這次18個小時就完成方艙醫院改造,可見馬德裡當地的疫情已經非常嚴峻。
  • 方艙醫院「管家們」的十二時辰
    550多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500多名醫護人員,9個人的醫用物資保障「管家」,在武昌方艙醫院,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團隊組成的方艙醫院醫用物資保障部,超負荷承擔著繁瑣、繁重的醫用物資保障任務。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黨中央一聲號令,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火速開工建成,32家方艙醫院新增3萬餘張床位,改造定點醫院,開闢集中隔離點,從「人等床」到「床等人」扭轉了抗疫戰局。武漢「建院增床」創造的奇蹟,也為全球抗疫破解醫療資源緊缺提供了解決方案。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它的建成,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患者鑄就了又一座阻擊疫魔的「生命之艙」。
  • 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2月25日下午3時,以「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為主題的同濟大學特別主題團課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正奮戰在方艙醫院醫療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們。同濟大學等滬上高校約20萬青年學子通過bilibili視頻網站在線聽課,並與前方醫療隊員們互動,送上由衷的敬意與溫暖的祝福。在直播正式開始前,一條條溫暖的彈幕就一次次刷屏。
  • 四川甲狀腺腫瘤醫院_甲狀腺醫院全國排名
    核心提示:醫院活動:  一、12月份會診計劃:  北京地壇醫院教授-趙文鵬:12月5號、12月26號;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武維平:12月13號、12月14號;  四川省人民醫院教授-董雲12月3號、12月17日;  四川省人民醫院教授-嶽林先12月31號;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教授-李嘉俊12月6日、12月20日(0元看三甲專家,可以在線諮詢或者預約掛號》》》)  二、網絡預約掛號免所有專家掛號費
  • 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實施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1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 ...山河無恙|臨沭縣人民醫院|沂南縣人民醫院|臨沂|郯城縣第一人民...
    4月1日,臨沂市援助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的第三批26名醫療隊員結束隔離,回到臨沂。臨沂市第三批26名援鄂醫療隊員名單醫師組1、王裕虎 男 臨沭縣人民醫院2、張雪岷 男 蘭陵縣人民醫院3、趙曉利 男 沂南縣人民醫院4、劉賢寶 男 莒南縣中醫醫院5、薛方喜 男 臨沂市中心醫院6、王鵬程 男 莒南縣人民醫院
  • 「親愛的,我們醫療隊所在的方艙醫院休艙了!」
    3月8日下午,隨著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最後48名患者痊癒出院,沌口方艙醫院患者清零。3月9日起正式休艙。休艙後,醫療隊將原地休息待命。(3月8日醫療隊留念)據了解,沌口方艙醫院是武漢市第一個利用暫時閒置的工業廠房建設的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於2月12日開工、15日交付。
  • 海潤方艙移動式/模塊化PCR加強型實驗室在大同市第四人民醫院投用
    海潤方艙移動式/模塊化PCR加強型實驗室是重慶海潤集團針對新冠疫情緊急研發的2大系列10大抗疫防疫產品之一,整合了重慶海潤集團在專業醫院通風領域近20年的技術積累和運維經驗,通過獨有的新風層流控制系統,設置氣流梯度壓差,形成負壓環境,有效切斷病毒傳播,保障相關操作人員的安全。
  • 【你有多美】方艙醫院的工作日記
    然而病毒不懂得人類的悲歡,戰勝疫情,需要人民持之以恆的團結與奉獻,更需要白衣工作者一往無前的堅守與勇敢。上午6時30分,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的韓晉峰、閆百靈兩位老師正式進駐方艙醫院接診病人。上午7時,後勤保障隊與前方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匯合,冒著大雨開始物資搬運,登記造冊,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全員開展救援工作。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需要幹預和治療。」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護理專家到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幫帶授課
    1月7日,天府蓉城一片瑞雪紛飛,在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學術廳裡暖意融融:三位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護理專家正在授課,聚焦分享頭頸腫瘤術後護理的「華西經驗」,洋溢著幫帶基層醫護人員的濃濃之情,不時的掌聲映襯著窗外紛紛的雪花,交匯出一股股暖流。
  • 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題: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過無數次的「黑走馬」(新疆哈薩克族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但她覺得在武漢跳的這一次「黑走馬」最有意義。
  • 第10周時政周報|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方艙醫院|北京冬奧會
    6.梅仲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去世3日,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布消息,該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梅仲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3日中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終年57歲。
  • 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 天使日記
    我知道,你是怕傳染給同事……  老黃,老黃牛……你還聽得見我們的呼喊聲嗎……  2020年2月24日 武漢 天氣陰  我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肝病科主治醫師高帥。17天前,我們醫療隊支援武漢,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  我在十七病區工作,這個病區的患者大多是由方艙醫院轉來的。那位88歲的老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
  • 天使日記|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有一次,我在查房的時候,她緊緊地抓住了我的手,滄桑的臉上滿是感動。  老人很配合我們的治療。我們一起努力,最終戰勝了病毒。她也是我們醫療隊接管病區以來,首批出院的患者的之一。  2020年2月24日  武漢 天氣陰   我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主管護師席曉會,今天是我到武漢的第17天。
  • 寧津縣人民醫院:疫情防控不放鬆 醫院發展上臺階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寧津縣人民醫院堅持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醫院發展,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彰顯公立醫院的政治責任與擔當,又凝心聚力打好發展持久戰,努力把疫情對醫院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兩手抓、兩手硬,雙落實、雙推進。
  • 128年歷史,是中國最頂尖的醫院之一,連續多年霸佔各大榜單「中國第...
    周翔,臨床醫學專業1994級校友,北京協和醫院首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是一名參加過抗擊非典、組建中日友好醫院的非典重症病房的"老兵"。
  • 戰疫日記:進出方艙醫院要經過多少道防護流程?60度水洗澡半個小時...
    進出方艙醫院要經過多少道防護流程?在方艙醫院裡連續穿防護服6小時身體會經歷哪些痛苦?回到住處又要被「消殺」多少次?每天都要用60攝氏度的水洗澡半小時……河南省人民醫院支援武漢的男護士王冠宇,用2000多字翔實記錄下了在方艙醫院的第一個夜班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