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貴手捧獎盃,一臉喜悅
大眾網臨沂·海報新聞7月21日訊(記者 林鵬 通訊員 宋國棟 李朋)「嘿,真沒想到,又拿獎了!加上之前兩次,這是第三次獲得金獎了!」21日上午,在蒙陰岱崮地貌旅遊區,52歲的李在貴手握金獎獎盃,一臉興奮。
李在貴家住蒙陰街道八達峪村。因為屬猴,李在貴調侃自己「天生與桃有不解之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最初,李在貴種植的桃樹以毛桃為主。「口感比較差,外形一般,常常賣不上好價錢。」每每回憶起曾經的種桃經歷,李在貴唏噓不已。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在貴走進書店時,一本講述果桃新品種的書,吸引了他的目光。翻看之後,李在貴將地址和聯繫方式記錄下來。
帶著改良品種獲得更高效益的願景,2009年,李在貴隻身一人前往鄭州,希望能夠引進好品種。「那時候沒有導航,廢了好大的勁兒,四下打聽才找到地方。」李在貴說,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從鄭州引進了三個品種的接穗。其中,蟠桃皇后、中蟠10號以及中蟠11號,李在貴總共引進了五六十支接穗。
新品種掛果後,李在貴的桃子一經上市,就銷售緊俏。「當時每斤賣到3塊,價格已經非常可觀了。」後來,在收購商指導下,李在貴開始對果桃進行套袋。2014至2016年,李在貴的桃子連續三年售價在10元左右。
2016年,李在貴引進品種中蟠9號。他說,該品種果型大,外觀好看且甜度高,平均重量在半斤左右。在今年的賽桃會上,正是中蟠9號讓李在貴喜捧獎盃。
如今,李在貴種植桃樹面積達到十餘畝,畝產最高七千多斤。2016年,單棵樹的產值在1500元以上。可以說,桃樹真正成了李在貴的「搖錢樹」。那掛在樹上的一顆顆桃子,儼然「金疙瘩」。隨著名氣的逐漸打響,李在貴還不斷前往全國各地參加比賽,為蒙陰桃鼓與呼。2015和2017年,李在貴先後在寧波和新沂摘得金獎,加之此次在家門口「奪金」,李在貴已經實現了三次賽桃大會的奪魁。
桃子不僅讓李在貴致富,也在惠及後代。如今,李在貴的一雙兒女也加入了種桃大軍,成為新一代種桃人。「我現在主要幫兒子收拾果園。」李在貴笑呵呵地說,女兒家果園更大,種植面積2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