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裝配式建築「加速度」|挺進萬億藍海市場 裝配式建築或迎爆發...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從構想到試水,從質疑到探索再到發展。自2016年以來,在中央政府裝配式建築發展計劃和激勵政策的引導下,各省市紛紛開啟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熱潮。作為建築工業化的發展重心,依託房地產業的裝配式建築或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機遇。

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建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進綠色施工,通過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降低施工過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2019年10月17日,住建部發布《關於組織申報第二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和產業基地的通知》。而在兩年前的2017年11月9日,住建部住建部正式認定北京、杭州等30個城市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萬科、碧桂園等195個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按《「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對「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我國綠色裝配式建築發展雖已初具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科技創新不夠系統完整、產品種類較少等薄弱環節,我國裝配式建築還存在著成本過高、建造方式粗糙、汙染排放高等亟待解決的難題。

裝配式建築陷地產「尬局」

裝配式建築成熟於德國和日本,在我國經歷了50年代開始、70年代繁榮、80年代停滯的歷程後,在20世紀末正式重啟。

據一位地產界人士介紹,2007年萬科在上海浦東萬科新裡程項目上試水裝配式建築的工藝,被視為商業房地產開始了對這一領域的探索。

萬科總規劃師付志強此前曾表示,萬科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從2007年到現在走過了4代,也可以說是5代。他認為,我國裝配式建築需要政策引導和全行業各司其職。

2017年11月9日,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認定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和產業基地的函》,認定萬科、碧桂園等195個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裝配式建築被拉入了主流地產視野。

今年以來,建業地產、美好置業等房企也紛紛布局裝配式建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6日,長沙遠大住宅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正式IPO,成為香港聯交所第一家成功上市的裝配式建築企業,得到了資本市場認可。

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為7260萬平方米;2016年達到1.1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7%;2017年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約為1.52億平方米;2018年建築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年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達到約2.9億平方米,同比增81%。

雖然我國裝配式建築整體增長明顯,不過目前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範圍依然較小。一頭部房企的資深施工監理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來說,一個區域內的在建項目,裝配預製的施工場地僅佔20%。

由此可見,裝配式建築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中的發展並非順風順水。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了這一被視為「建築工藝進步」的技術在房地產領域的普及和落地?行業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先進技術?

裝配式建築的成本之困

裝配式建築是指在工廠預製構件(如住宅通用部品等),通過工業化施工技術(螺栓連接、焊接以及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築等)在建築工地將構件連接為整體、形成現代化建築。

上述地產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裝配式建築要求建築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管理等各方面都向綜合性和現代化方向發展。也由此其施工周期短、環保屬性更強,同時各項性能較傳統建築優良。此外還具有空間布置靈活、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自重輕承載力高、質量優良等特點。

但當工藝術實現商業化,無法忽略的一個前提便是——成本。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告訴記者,尤其是規模小的裝配式住宅,成本反比普通方式住宅更高。

不過相比材料費用,更突出的矛盾,其實是時間成本。

「施工進度比普通作業結構要慢,這對於講究快周轉、時間就是金錢的開發商來說,肯定行不通。」上述頭部房企的資深施工監理負責人稱,裝配建築對現場吊裝條件要求特別高,對於現場操作施工人員的技術有很高要求。

其表示,實際情況是,一般多層、高層的鋼結構平均每4天就能完成一層,但目前採用裝配式吊裝完成一層最少也要7~8天。

不過該地產界人士也表示,理論上,裝配吊裝的施工速度應該比傳統施工快30%~50%,但實際運用中,裝配式建築並沒有體現出施工周期短、資金利用率高的優勢。

顯然導致這一矛盾的,是技術普及度和應用率的差距。

數據來源:住建部 製圖:每經編輯 魏文藝

張波表示,目前國內對裝配式建築的認知度尚有不足,雖然裝配式住宅有著諸如建設標準化程度高、可產生節能效應等特點,但短期內大量替代手工的、離散的傳統建築方式依然有著較大難度,部分品牌房企的試點依然還在進行中。

中建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葉浩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國的裝配式建築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開發商普遍關注的成本問題和結構安全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一體化建造方式來解決。

葉浩文表示,工業化的東西,只要實現標準化、規模化,成本就會降下來。比如可以設計施工一體化,考慮一體化建造,承重牆跟圍護、裝修、機電結合起來,與預留預埋結合起來。現在成本高是因為對技術的研究還不夠,還沒有用新的建造方式去取代落後的建造方式。

裝配式建築何時能「省錢」

顯然,裝配式建築的優勢是不容忽視的。

上述頭部房企的資深施工監理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鋼材價格高居不下的行情下,實現了裝配建築的產業化、工業化,能從人工等環節大量成本節約。

就成本而言,他舉例稱,如果普通現澆結構,按建築平方米計算,高層每平方米要貴300~400元;按照一個單元30層計算,2萬平方米左右,每棟樓要貴出700萬元。

如果當初土地出讓要求做裝配式建築的話,如果做預製構件,項目可以提前銷售,有的地方在正負零的時候就可以銷售,開發商還可以先賣就可先回款。其次,有些地方為鼓勵房企採用裝配式建,推規定做預製構件可以獎勵容積率,相當於變相增加房屋可售面積。

「以江蘇地區為例,如果外牆使用預製構件,外牆體不計入,一般計算面積是以腔體中心線為基準,如果外牆不算面積,相當於整個房子沒有90平方米,就可以做更多套房子。如果帳算得過來就願意做,如果算不過來就擱置。」該施工監理負責人說。

另外在費用投入方面,有觀點認為和現澆鋼混結構相比,裝配式建築要預製構件,即先需要在磨具內澆築混凝土,開模的磨具費用較高。

「其實如果磨具周轉次數越多,攤銷下來的構建成本就越低。」張波認為,我國裝配式建築標準化、通用化不足,缺乏與產業化生產方式相適應的裝配式結構體系,而這非一朝一夕而成。

所以,開展裝配式住宅不能單靠部分房企「嘗鮮試水」,而需在政府政策引導下,房企以及其上遊相關企業的共同推進,同時政府要引導建立更為全面的標準制定,聚焦單個房企的裝配式建築對於增加利潤或無太大意義。

「尤其是中小企業,一般來說更難從裝配式建築中取得比傳統建築方式更好的成本,所以中小房企運用裝配式建築的時機點並不成熟,在一定城市群和區域內有大量可供開發項目的大型品牌房企,值得推廣裝配式建築。」張波指出。

張波同時強調,從未來長遠發展來看,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減弱導致人力成本在未來會不斷攀升,反作用於房企和建築企業必須思考用裝配式住宅的方式減少人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
    原標題: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或將突破2萬億元   1、裝配式建築行業產業鏈圖譜
  • 裝配式建築產業的發展趨勢與布局特徵
    但隨著行業龍頭公司技術水平持續提高,並持續推出樣板房,房地產商和消費者們對於裝配式建築的接受度也在明顯提升。案例連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採用裝配式建築,開創建造新紀錄新型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後,中建三局在武漢市防疫指揮部的要求下,牽頭完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區域競爭格局分析上海市引領...
    中國哪個省市領跑裝配式建築行業?裝配式建築是將建築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構件預製工廠生產完成,然後通過相應的運輸方式運到施工現場組裝成的具備使用功能的建築物,主要結構形式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目前,國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築,全國各地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裝配式建築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5年市場規模...
    可以看出我國裝配式建築規劃表現最為積極的是華東地區,其次是華中地區。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西、江蘇、浙江、山東、四川八個省市表現積極。上海更是要求「十三五期間」全市裝配式建築的單體預製率達到40%以上或裝配率達到60%以上。3、市場規模: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不斷擴大,佔比逐步提高隨著各地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築項目落地,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築規模不斷壯大。
  •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設計
    對於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設計探討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性設計要求,以及其設計理念等,為日後提高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設計水平提供寶貴的建議。
  • 裝配式建築施工全過程圖解
    裝配式建築是什麼那麼,裝配式建築是什麼?裝配式建築到底是怎麼生產的?現場又是怎麼施工的?成本造價又如何?相比其他材料的優勢在哪裡?樂高玩過沒(見過也行),我們可以把梁、板、柱、牆等事先做好的構件想像成一塊塊樂高積木,在施工現場只需把他們拼合在一起。裝配式建築將部分或所有構件在工廠預製完成,然後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
  •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築行業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就近幾年最火的BIM技術來說,其如何結合裝配式建築概念進行應用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的應用。 裝配式建築和BIM技術 首先,要知道」裝配式建築「是什麼!用玩具來比喻就是放大版的樂高!」裝配式建築「將部分或所有構件在工廠預製完成,然後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類似於搭樂高!預製構件運到施工現場後,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築!
  • 海南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降低建築能耗 提高施工效率
    高峰村生態移民搬遷安置點項目生產總監吳良仁介紹,該項目採用裝配式建築方式建造,比傳統建造方式節省了不少時間。「推廣裝配式建築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實踐證明,這樣做不但能提升建築質量,而且節地、節材、降耗減排等綠色效益明顯。」
  • 2021-2027年廣東省內裝配式建築行業報告
    【報告類型】產業研究【出版時間】即時更新(交付時間約3個工作日)【發布機構】智研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格式】PDF版核心內容提要市場需求本報告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廣東省內裝配式建築行業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研究:1、市場規模:通過對過去連續五年中國市場廣東省內裝配式建築行業消費規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
  • 科普:裝配式結構建築防雷不為人知的措施
    許多朋友諮詢,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需要防雷嗎?和普通房屋防雷有什麼區別嗎?還真有!本文為大家科學普及一下裝配式結構建築別墅不為人知的防雷措施。 普通房屋怎麼防雷 先來聊一聊普通房屋怎麼防雷。許多朋友好奇會問,農村住宅建設應該如何防雷接地?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農村住宅建設中的防雷措施。
  • 對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再認識
    一、基於建築產業現代化的裝配式建築發展 建築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建築產業現代化。建築的裝配式建造是建築產業現代化的一種實現方式。其他建造模式,只要是符合產業現代化的要求、具備產業現代化的特徵,也可以與裝配式建造模式相結合,同步推進。
  • 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成立
    來自黃河流域7個省區17個黃河沿線城市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代表齊聚泉城濟南,聯合發起成立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協同構建合作機制完善、發展活力強勁、帶動作用顯著的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發展共同體,攜手推動黃河流域城市綠色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曉海出席大會並致辭,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勇代表與會17個城市宣讀《濟南宣言》。
  • 裝配式建築:未來蓋樓房就像搭積木
    裝配率:  裝配式建築中,±0.00標高以上預製構件、部品部件數量佔同類構件、部品部件數量的比例。  天津北方網訊: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到30%,並將京津冀列為重點推進地區。
  • 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裝配式建築以工程設計圖紙作為參照,將各個環節的建築構件進行精確的組裝,形成完整的建築整體。在我國裝配式建築的設計工作中,對BIM技術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它可以讓設計工作人員更加直觀地了解裝配式建築的整體結構構成,對裝配式建築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各種缺陷進行有效解決,防止在後續的工程過程中出現返工現象。
  • 裝配式工程師——未來建築施工與設計的項目經理
    裝配式建築是指用預製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築政策體系、規劃體系、標準體系、技術體系、產品體系和監管體系,形成一批裝配式建築設計、施工、部品部件規模化生產企業和工程總承包企業,形成裝配式建築專業化隊伍,全面提升裝配式建築質量、效益和品質,實現裝配式建築全面發展。
  • 走進百利環保裝配式建築三大基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在中央政策引領下,建築行業變革大勢所趨,裝配式建築方興未艾,目前已進入黃金期。百利環保積極響應新時代要求,全面助力裝配式建築產業綠色發展,專業從事裝配式建築一體化生產。
  • 裝配式建築將成我國未來建築模式!
    ——裝配式建築3月22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目前我國建築業大力推廣的建築模式叫做裝配式建築。而未來十年,我國裝配式建築的面積的比例在新建建築中將會達到30%。未來,我國的建築會是什麼樣呢?正在北京舉行的綠色建築與節能大會上就展出了一些最新的未來的建築模式。
  • 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發展情況研究——瀋陽篇
    遼寧省瀋陽市從2009年開始推動以裝配式建築為主的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2011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現代建築產業化試點城市,2014年成為首個國家建築產業現代化示範城市,2017年又被列入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名單。截至2020年11月,瀋陽已累計推廣裝配式建築面積近4000萬平方米。
  • 遼寧省、廣東省、南京市、婁底市、開封市 綠色裝配式建築...
    《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加快完善裝配式建築技術標準體系、市場推廣體系、質量監督體系和評價體系。各地對以劃方式供地的築項目以及政府投資日應當明確裝配式建築比例要求,完善裝配式建築工程定額、工程量單計價規。著力培育配式建築市場需求,優先提供預構件和部品部件的生產建設用地。
  • 2020(江西)國際裝配式建築及集成房屋展,蓄勢待發,精彩可期!
    到2025年底,全省採用裝配式施工的建築佔同期新建建築的比例力爭達到50%,符合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全部採用裝配式施工。其中南昌市朝暉建築、市政遠大、贛州建築工業化有限公司、贛州華強杭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投產。朝暉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江西雄宇(集團)有限公司、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3個裝配式建築基地被住建部列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