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Mr.陳
排版 | 小築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評選最古老的行業,建築行業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追溯到3萬年前山頂洞人的洞穴,將其作為最初建築的「原型」的話,到距今5000年前建造難度極大、建造工藝水平極高的「金字塔」,再到如今的世界最高建築——杜拜的哈利法塔,這些可以當作建築行業的一本史書了!
哈利法塔
在「裝配式建築」概念的提出之後,將極大的提高整個行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築行業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就近幾年最火的BIM技術來說,其如何結合裝配式建築概念進行應用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的應用。
裝配式建築和BIM技術
首先,要知道」裝配式建築「是什麼!用玩具來比喻就是放大版的樂高!」裝配式建築「將部分或所有構件在工廠預製完成,然後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類似於搭樂高!預製構件運到施工現場後,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築!
BIM技術又被稱作建築信息模型,是施工技術人員的輔助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利用信息數據創建一個建築模型,解決實踐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將BIM技術應用在裝配式建築中,一方面可以實現對煩瑣、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可顯著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裝配式技術優勢
1. 有利於提高施工質量
裝配式構件是在工廠裡預製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牆體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並提高住宅整體安全等級、防火性和耐久性。
2. 有利於加快工程進度
效率即回報,裝配式建築比傳統方式的進度快30%左右。
3. 有利於提高建築品質
建築業的玻尿酸,可使建築產品長久不衰、永葆青春。室內精裝修工廠化以後,可實現在家收快遞,即拆即裝,又快又好。
4. 有利於調節供給關係
提高樓盤上市速度,減緩市場供給不足的現狀,買房從此不用徹夜排隊。行業普及以後,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可有效的抑制房價。
5. 有利於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傳統作業現場有大量的工人,現在把大量工地作業移到工廠,現場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大大減少了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率。
6. 有利於環境保護、節約資源
現場原始現澆作業極少,健康不擾民,從此告別「灰朦朦」。此外,鋼模板等重複利用率提高,垃圾、損耗、節能都能減少一半以上。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應用的優勢
1、模擬化 :BIM技術可對裝配式建築的整個建設周期進行全方位模擬,以便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監督和及時解決問題,從而節約維修成本,有效優化裝配式建築整體的質量。
2、可出圖性 :BIM技術可利用模型進行評估試驗,以便根據問題及時改進工作,減少重複性、機械性的檢修工作,使預埋套管圖或管線綜合圖的出圖效率提升。
3、協調性 :利用BIM技術模擬施工現場運行中的各個環節,使之相互配合、協調,避免後期操作中出現各種問題,節約經濟成本投入的同時,促使裝配式建築的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4、可視性 :BIM技術的三維特點相比一般二維圖紙圖紙來說,精確性、可靠性和指導性更好,可以幫助相關技術人員有效掌握裝配式建築的設計、施工、後期運行等各個階段的不同情況,使得整個裝配式建築呈現出更好的施工效果。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各階段的合理應用
以某住宅小區項目來說,該項目建築高度為100 m,共有33層。在進行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以「設計、加工、裝配」一體化和「建築、結構、機電、室內」一體化為設計原則。設計在凸顯本地建築特色的同時,又借鑑參考了其他地方裝配式剪力牆結構的設計經驗,並把BIM技術和裝配式建築進行有機結合,創新設計方案,在表現當地建築風格的同時使用合適的結構方案。
1、 深化設計階段裝配式構件的BIM運用
目前,許多裝配式建築施工過程中所需的PC構件依然會用常規的二維圖紙進行設計,並把設計的二維圖紙發給PC構件生產廠家,且PC構件生產廠家對模型做二次修改之後,再預製模具並加工生產。
這種做法的不足之處是,PC構件沒有真正做到按設計單位交付的訂單圖紙來進行加工生產。同時,許多PC構件生產廠家給出的二次翻模圖紙和加工圖紙時常與實際要求不符,再加上二維圖紙無法進行預拼裝實驗,所以易在生產加工環節出現鋼筋碰撞問題,從而就需要多次修改模具,無疑會增大成本投入。
而應用BIM技術進行構件設計則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主要設計如下 :
結構構件、裝飾構件以及功能構件的劃分工作,通常是依據造型、配筋原則和製作方法的不同來進行,並在劃分完成以後,再制定相應的裝配式建築BIM族庫架構。
裝配式構件的二維圖紙和三維模型的各種數據要通過BIM技術進行參數化和集中管理,真正實現模型全參數化。
開展建模工作之前,為使各部件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需要再次確定建築中構件間的相互關係,通過扁平化構造方法進行構件內部的模型樹結構改造,並對參數做標籤,以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雙重可行性檢驗制度。事先驗證構建整體外部輪廓和單元劃分是否準確,需要先在BIM平臺上進行拼裝模擬,然後在所需建築中嵌入整個裝配式構件。
在構件單元內部的支撐結構的問題上,以鋼筋網絡為例,利用BIM平臺對不同的鋼筋進行全參數化的深層次建模和碰撞檢查。
鋼筋網絡的深度編輯是在參數化的基礎上,編寫所需的程序,以此來呈現鋼筋的外部功能,並提高工作效率。鋼筋建模過程中要重點做好糾偏工作,並處理好結構鋼筋與結構外形的關係,確保建模參數之間保持良好聯繫。在具體效果呈現環節,為了完成使施工方和車間滿意的二維圖紙,需要在裝配式構件BIM模型利用族文件進行產品優化。
2、 場地分析與選址
關於場地分析和選址的問題,事先需要測試對項目是否具有一定風險隱患,以及會發生意外事件的概率。
如果在環境相對穩定的地方開展工作,將BIM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可以有效減輕突發事件對工程進度及質量的損害。
同時在工程建設前期,應全面、詳細分析擬建工程地點的交通情況、地質構造情況等,從而為材料運輸及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施工效率,為整個裝配式建築工程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3、 生產運輸階段
生產人員為做到生產精確化,必須掌握清晰、明確的構件加工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BIM共享平臺上的三維模型來進行實時查看及獲取。
BIM技術在信息管理和存儲方式上有很大優勢,藉助這一優勢,可以減少生產人員二次作業的次數,提高工作效率。在生產環節,將可自動識別的標籤粘貼到預製構件上,再使用智能識別技術識別標籤包含的參數信息,並傳輸到BIM平臺上,以此來對預製構件的運輸、存儲、裝配等過程進行有效管理.
比如在運輸過程中,可以利用BIM平臺解決以往運輸中無法準確追蹤物料和查驗程序複雜的問題,實現精確預測運輸以及進場時間,可以精準對接生產單位與施工現場的裝配。
4、BIM技術在模擬施工現場的應用
利用BIM對施工現場進行模擬,是為了保證施工高效優質開展,減少重複工作。另外,為了提高裝配式建築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利用BIM技術先建立一個建築模型,然後根據實際需要在模型中調整相應的數據。
比如,可預先利用BIM技術模擬裝配式建築吊裝施工過程,以動畫模擬的方式將整個施工流程呈現給相關技術人員。在整個過程中,對於其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採取有效對策,並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為後續吊裝施工奠定基礎。
在進行吊裝施工時,為了保證裝配式建築按照質量要求順利搭建,施工人員可以利用BIM技術對整個構件的運輸路線、塔吊的旋轉半徑等全程模擬,確保正式施工中各項工作都可按質量要求有效實施,使得整個裝配式建築的質量得以優化。
5、 質量管理方面
在編制過程中運用BIM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將其效益及功能發揮到最大化。
其優勢通常體現在可以處理龐大的資源及信息量,簡化施工方案,使得技術人員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在裝配式建築的整個建設過程中,結合工程現實情況,利用BIM軟體平臺可以獲得更加規範且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流程,從而可以指導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及質量管控,最終將工程的最好風貌展現給人們。
在具體操作中,可利用BIM技術構建相應的質量管理模型,並與其他施工方案進行比較審核,從中選出最合適的方案,供施工單位參考,確保各項施工操作都能高效優質開展,而提高施工正確率。
6、 BIM技術在運行維修階段的應用
從相關資料來看,使用階段是大部分建築存活耗資最大的階段,建築的設計使用年限通常都是50年,在這期間所消耗的費用大大超出工程原本的價格,因此所消耗的費用呈現不斷上漲趨勢。
為了保障運營商得到相應的經濟效益,需要對建築設備進行全面規範的維修檢查管理,裝配式建築在進行部件維修檢查時,需要處理很多的信息,這是因為要處理的數據眾多,容易出現遺漏。
另外,建築物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電路管線會出現老化和損壞,縮短建築的使用壽命,如果長期不更換,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隱患,嚴重的會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避免以上危險的發生,需要對裝配式建築進行定期檢查維修。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BIM的技術優勢及其強大的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建築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中,使公共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除此之外,在BIM模型中也可以辨別並選出可進行二次利用的資源,再進行一系列的加工程序,繼續使用,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及最大化利用。
結 語
總而言之,BIM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建築信息建模技術,將其應用到裝配式建築施工中,可以有效提高構件生產及施工的質量,並優化人力、物力等各種資源的配置,減少裝配式建築施工中的資源浪費。
同時,也可以簡化裝配式建築的工序及流程,提高裝配式建築整體的施工質量。因此,施工單位應進一步深化BIM技術的研究,挖掘其技術價值,推動裝配式建築實現更加快速、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