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地處銅仁的梵淨山水資源豐富,人均佔有水量和耕地畝均佔有水量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5倍和2.71倍,水的業態也非常豐富。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銅仁市正全面打響「梵山淨水·健康水都」「梵山淨水·泡茶好水」品牌,不斷豐富飲用水產業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把水產業打造成重要支柱產業。
近年來,農夫山泉落戶梵淨山,銅仁該如何發展水產業,做好水文章,為脫貧攻堅戰再添助力呢?來看看《論道》欄目中嘉賓們的看法。
梵山淨水 泡茶好水
農夫山泉華南區總經理 潘孝炳:梵淨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的生態保持最好的地區,是生態王國,生態覆蓋率達到96%以上,有自然基因庫的美稱。農夫山泉的水源地有多年的追蹤,對水質、水量、溫度做不斷地監測、論證,那麼從我們水源地的取水,水樣的水質檢測結果來看,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而且其中鉀、鈉、鈣、鎂、偏矽酸的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符合農夫山泉最優質水源的要求。入口甘甜,口感極佳。這個我們就是梵山淨水,好水泡好茶。無論是直接飲用還是泡茶、炒菜、做飯都是上佳之選。
提升百姓福祉
潘孝炳:為了充分利用銅仁豐富優質的水源,我們投資了近十億元,先後建成兩座工業旅遊的現代化工廠。現在我們可能促進當地就業四百多人,我們也為水源地保護和工廠周邊綠化環境保護投資了六百多萬元。
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亞洲區委員會主席 馬克平:首先我還是強調保護。96.9%的森林覆蓋率,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有了這麼好的森林覆蓋率,就有涵養水源的功能,它既有過濾清潔的作用,同時又可以調節水量,所以這兩個方面的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就通過水的這個案例,我們就要更加認識到保護好自然,保護好我們梵淨山的這個世界自然遺產,對我們的生活和發展有多麼重要。實際上是在享用祖祖輩輩留下來這樣寶貴的自然遺產。保護不是我們受制於國際的公約,保護是我們本身的需求,我們本身生存和發展的需求。
龍永圖:我們在保護梵淨山的過程當中,實際上特別考慮了扶貧的這樣一個關聯性,你像我們種茶,十八萬農戶從事茶葉的種植、養木耳、發展菌類,還有發展水產業,這都是和老百姓和農民脫貧是切實相關的。將來的路還很長,也就說要發展可持續的產業,來使得農民脫貧,也是可持續的,而有可持續的產業就必須要有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包括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所以我非常希望我們能把梵淨山這樣一塊寶地保護好,不僅僅是對我們世界的一個承諾,而是對我們老百姓的一個承諾,長期的可持續的產業才使我們老百姓,我們農民一代一代的都能夠富下去,都能夠過更好的日子。
發掘深度價值
馬克平:我們過去梵淨山給全國人民提供了非常好的這樣一個自然景觀、一個自然遺產,大家都願意到這兒來。那麼未來,我們還要從哪些方面去考慮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要向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良的生態產品,所以可能這是我們以後要特別考慮的。另外就是在旅遊方面,我覺得要想辦法在這個獲得知識方面再做一些工作。我們現在叫自然教育和環境教育,比如說從地質上,從生物上,從生態上要講一個什麼故事,給他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素材,不僅僅可以在那個點上給他講,可以錄成不同的語言,你可以做成不同的視頻,然後他可以戴上一個耳機,他可以按不同的鍵去選在這個點,不同的人都可以去聽。而且可以把這樣一些材料放在遊客中心,可以放到銅仁市的廣場,都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
敬畏自然 和諧發展
馬克平:怎麼去理解我們梵淨山自然遺產保護和發展和諧這樣一個理念,我就想了八個字,敬畏自然,和諧共生。敬畏自然,我覺得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僅僅敬畏自然去保護它、尊重它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可持續地去利用,要關注各個方面的利益相關者,既保護野生的動物、植物、生態系統,也包括各個方面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當地的社區、遊客、科學家各個方面的共生,和諧共生。最後我想用兩句話結束我的發言,那就是敬畏自然行大道,和諧共生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