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2020-09-24 百歐博偉生物



柱狀假絲酵母(Candida cylindracea)又稱為褶假絲酵母(Candida rugosa),是一種 半子囊無孢子、假絲狀、單細胞、非致病的酵母菌。該酵母通常被認為是對人類和其它生命形式都是安全的。在巧克力的生產過程中,皺褶假絲酵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將種子內的這些糖轉化為乙醇,並分解果膠質。

一、定義

柱狀假絲酵母(C. cylindracea),是一種半子囊不產孢子的假絲狀單細胞非致病酵母真菌。該酵母通常被認為是對人類和其它生命形式都是安全的。其所產的脂肪酶(C. rugosa lipase , CRL)廣泛應用於傳統與現代工業,如脂肪酸的生產、各種酯類的合成等,是當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商品化脂肪酶之一。

另外,在巧克力的生產過程中,柱狀假絲酵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可樹的種子內含有大量的糖,非常適合柱狀假絲酵母的生長。它能將種子內的這些糖轉化為乙醇,並分解果膠質。如果沒有柱狀假絲酵母的參與,最終的產品是非常苦澀的。最終,柱狀假絲酵母會由於高濃度的醇而死亡,可可豆經過一些後續化處理如乾燥,包裝得到最終的產品。

二、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

大多數微生物脂肪酶分子量在 30-40 kDa 之間,而 C. rugosa 脂肪酶(CRL)和Geotrichum candidum 脂肪酶(GCL)分子量較大,約 60 kDa。CRLs 和 GCLs 是一類與膽鹼酯酶(cholinesterase)結構類似的脂肪酶,都具有 α/β 水解酶的摺疊結構和Ser-His-Glu 三聯體催化中心。隨著脂肪酶的純化及 基因克隆與表達研究的深入,發現兩種屬脂肪酶均存在基因多態性現象,在 C. rugosa 中發現至少有 7 種脂肪酶同工酶,G. candidum 為 2 種,這些同工酶在一級結構和理化性質上都存在差異。工業上廣泛用作催化劑的 GCL 和 CRL 大多是混有幾種同工酶的粗酶。

三、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研究進展

1990 年,有研究首次報導了 C. rugosa lip1 的突變體核酸序列,到目前為止,先後從 C. rugosa 克隆出 8 個脂肪酶基因,研究者通過 Southern 雜交從 C. rugosa 基因組文庫中分別得到 lip1~lip5 全長核酸序列,並預測 lip6 和 lip7 基因。其中 lip1、lip3、lip4 和 lip5 基因序列全長為 1650 bp,lip2 基因序列全長為 1647 bp。研究發現這些同工酶的基因均不含內含子,基因定位在 C. rugosa 的 I 號染色體上,成熟的脂肪酶包含 534 個胺基酸,分子量約為 60 kDa,等電點在 4.5~6.0 之間,具有不同的糖基化程度和底物特異性,但是基因的同源性高達 70%。隨後 Xu 等從 C.rugosa (ATCC14830) 菌株中克隆得到 lipJ08 基因,全長 1650 bp,編碼 549 個胺基酸,其中包含一個 15 個胺基酸殘基的信號肽,成熟的脂肪酶包含 534 個胺基酸,與該菌株同工酶的一級序列比對,同源性高達 89%。研究發現 C. rugosa 不遵循常用的密碼子系統,通常編碼亮氨酸的密碼子 CTG,在 C. rugosa 中編碼絲氨酸 (Ser) ,包括在 CRL各組分中的催化位點 Ser209 也是由 CTG 編碼。因此,C. rugosa 脂肪酶基因直接異源表達,得到的是無活性的蛋白。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選擇密碼子使用模式相同的微生物作為宿主菌株或者將非常規密碼子 CTG 改為 TCT 再進行異源表達。Brocca等首次用全基因合成方法將密碼子 CTG 突變為 TCN,其中包括催化位點Ser209,合成了的 lip1 基因,並在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 Pichia pastoris 中異源表達,都得到有活性的蛋白,且轉入 P. pastoris 的轉化子在 1-L 搖瓶中 pH 6.0 條件下,發酵 280 h 酶活達到 150 U/mL,且對 C8 和 C10 長度的脂類顯示較高的水解活力。

隨後 Tang 等採用重疊延伸 PCR 技術將 lip4 基因中 19 個編碼絲氨酸的密碼子 CTG 進行改造,分別在大腸桿菌和畢赤酵母中進行表達。lip4 有唯一一個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糖基化位點 Asn-351,在畢赤酵母中表達的重組酶經過糖基化後,熱穩定從 52 °C 升至 58 °C,但是催化性質與大腸桿菌中表達的產物沒有明顯差異。對兩種重組脂肪酶活性測定,發現對長鏈酯(C16 和 C18)有較高的酯活力,對不飽和的長鏈脂肪也有較高的活性。

2002 年,Lee 等克隆 C.rugosa 的脂肪酶 lip2 基因利用 Overlap extension PCR技術將該基因中的 17 個編碼絲氨酸的 CTG 密碼子突變為 TCT,在 P. pastorisSMD168H 成功表達。該酶最適 pH 為 7.0,在最適溫度為 30~50 °C,對 C12~C16 的對硝基苯酯有較高的水解活力,轉酯和醇酯化效果最佳的底物分別是丁酸和 C18。同時,對三丁酸甘油脂和十二酸膽固醇酯活性最高。Ferrer 等將 lip2 用 AOX 作為啟動子在畢赤酵母中異源表達,重組酶 LIP2 的表達量比原始 C.rugosa 菌株發酵 LIP2產量提高了 10 倍。

2005 年,Chang 等人應用 RT-PCR 技術從 C.rugosa(X64703)菌株基因組中克隆 lip1 基因,利用 Overlap extension PCR 技術將該基因的成熟肽 19 個編碼絲氨酸的CTG 密碼子突變為 TCT,以 P. pastoris KM71 作為宿主菌株,表達產物經純化後,以三丁酸甘油酯為底物,酶活力為 253.3 U/mL。

2006 年,Chang 等將 lip3 中 18 個編碼絲氨酸的 CTG 密碼子用重疊延伸 PCR技術定點突變為 TCT;同時將 5』端 339 個鹼基進行密碼子優化,改造後的兩段基因在畢赤酵母中表達出有活性的蛋白,密碼子優化後表達的重組酶活力比未優化的提高 1.44 倍。重組脂肪酶的最適溫度範圍為 20~50 °C,最適 pH 4.0~6.0,對 C8~C12的 pNP 酯有較高的水解活力。

2011 年,Lee 等將 lip5 基因的 16 個編碼絲氨酸的 CTG 密碼子定點突變,在畢赤酵母中表達。重組 LIP5 在最適反應溫度為 50 °C,最適 pH 為 8.0。研究底物特異性發現,重組酶對短鏈 pNP 酯(C4)、丁醯輔酶 A (C4)有較高的水解活性, LIP5與 LIP4 和 LIP2 都對短鏈底物有較好的水解作用。

四、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應用

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可以催化水解、醇解、轉酯和酯化等多種反應,根據該酶的不同特性應用於工業的不同領域。CRLs 對甘油三酯中的 Sn-2 和 Sn-1/3 位酯鍵的識別和水解具有不同選擇特異性且對底物的立體對映結構 1 位和 3 位酯鍵的表現出較高的識別特異性和對映選擇性,因此,常用於製備對映體有機化合物,藥物手性拆分,外消旋醇和酯的動力學拆分和催化合成大量藥品,例如催化合成有光學活性的非甾醇類抗炎藥(苯酮苯丙酸、萘普生、布洛芬),生物鹼類的光學異構體合成、抗生素、二級醇、生化抑制劑和前藥等。Chen 等固定化 C. rugosa 脂肪酶後在環己烷中合成了(S)-布洛芬酯。利用 C. rugosa 脂肪酶對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催化活性低這一特性,可以從魚油中生產 EPA 和 DHA。除此以外,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還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傳感器、生物材料、生物降解和生物識別等領域中。

歡迎訪問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本站隸屬於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單位現提供微生物菌種及其細胞等相關產品查詢、諮詢、訂購、售後服務!與國內外多家研製單位,生物醫藥,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有著良好穩定的長期合作關係!歡迎廣大客戶來詢!

相關焦點

  • 白假絲酵母環核苷酸磷酸二酯酶2的異源表達、純化與酶學特性分析
    白假絲酵母(Candida albicans)屬於食源性致病酵母菌,近年來在國內外食品中常檢出C. albicans,其中乳製品是易被其汙染的第一大類產品
  • 研究應用拉曼光譜觀測低溫等離子體誘導產朊假絲酵母氧化應激過程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利用拉曼光譜技術和光譜成像方法,觀察低溫等離子體誘導的氧化應激下的應用假絲酵母細胞中生物分子氧化還原狀態變化,由此探索氧化應激下細胞不同的死亡模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分析化學專業期刊Analyst。
  • 今日頭條:天大化學再造酵母走向應用《自然通訊》三篇研究長文同期...
    這是繼人工合成酵母染色體打破非生命物質和生命物質界限後,中國科學家在「設計生命、再造生命、重塑生命」進程中的又一重大技術進展,開啟了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基因組重排這一全新研究領域。論文《精確控制合成型單倍體和二倍體酵母基因組重排》通訊作者元英進教授表示,「化學合成酵母一方面可以幫助人類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基礎生物學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基因組重排系統,實現快速進化,得到在醫藥、能源、環境、農業、工業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潛力的菌株。」
  • 工業酵母與天然酵母、以及野生酵母的區別與用途
    至今已研究清楚了不少酵母菌株的細胞核及細胞質基因,並已建立了有關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有用模型,在酵母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酵母菌也常給人類帶來危害。內膜經摺疊後形成嵴,其上富含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的酶,在嵴的兩側均勻地分布著圓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基質中含有三羧酸循環的酶系。在缺氧條件下只能形成無嵴的簡單線粒體。說明線粒體的功能是進行氧化磷酸化。微體:有的酵母菌如在Candida albicans(白假絲酵母),細胞內有一層約7nm單位膜包裹的、直徑約3μm的圓形或卵圓形的細胞器,稱為微體。
  • 帶你走入人類發酵文明的風味天使,酵母寶寶
    至今已研究清楚了不少酵母菌株的細胞核及細胞質基因,並已建立了有關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有用模型,在酵母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酵母菌也常給人類帶來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紡織品及其他原料腐敗變質,少數嗜高滲透壓的酵母菌,如魯氏酵母、蜂蜜酵母可使蜂蜜、果醬敗壞;有的是發酵工業的汙染菌,它們消耗酒精,降低產量或產生不良氣味,影響產品質量。
  •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肌動蛋白ATP酶家族的聚合調節酵母己糖激酶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 14:33:22 美國哈佛大學Ethan C. Garner、Andrew W.
  • 調控肌內脂肪沉積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調控肌內脂肪沉積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頭條號】中國養豬網2018-05-31 18:01:07 閱讀(3562)
  • 酵母-麵團發酵的靈魂
    至今已研究清楚了不少酵母菌株的細胞核及細胞質基因,並已建立了有關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有用模型,在酵母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酵母菌也常給人類帶來危害。內膜經摺疊後形成嵴,其上富含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的酶,在嵴的兩側均勻地分布著圓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基質中含有三羧酸循環的酶系。在缺氧條件下只能形成無限的簡單線粒體。說明線粒體的功能是進行氧化磷酸化。微體:有的酵母菌如在Candida albicans(白假絲酵母),細胞內有一層約7nm單位膜包裹的、直徑約3μm的圓形或卵圓形的細胞器,稱為微體。它的功能可能是參與甲醇和烷烴的氧化。
  • 安琪反芻酵母細胞壁,瘤胃健康穩劑!
    酵母細胞壁在反芻動物上的應用進展摘要:酵母細胞壁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在動物養殖中被廣泛應用。
  • 應用釀酒酵母高效合成柚皮素
    釀酒酵母具有生物量高、生長迅速、遺傳背景清晰、改造技術成熟等優點,可作為優良的柚皮素生產宿主。在釀酒酵母中從頭合成柚皮素需要依次外源導入四個基因,分別是酪氨酸解氨酶(tyrosine ammonia lyase,TAL),4-羥基肉桂醯輔酶A連接酶(4-hydroxycinnamoyl-CoAligase,4CL),查爾酮合酶(chalconesynthase,CHS)和查爾酮異構酶(chalconeisomerase,CHI)。
  • 磁共振脂肪測量技術在肌肉病變中的應用進展
    近年來,磁共振脂肪測量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中,在肌肉疾病中的應用亦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研究表明,肌肉脂肪浸潤程度是影響DMD患兒預後的重要因素,故測量DMD患者肌肉的脂肪含量來評估患者病情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測定肌肉脂肪浸潤程度的金標準是肌肉活檢,但因該方法是有創的,重複肌肉活檢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程度及治療效果是不切實際的。多種MRI脂肪測量技術已應用於該疾病中,並為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較準確的評估。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戴俊彪介紹,釀酒酵母是目前工業生產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微生物,在酶、食品、藥品、商用化學品以及能源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在現階段,針對某一目標產物實現外源代謝途徑和底盤細胞的最優化和相互適配的過程極其複雜,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研發投入才可能獲得具有產業化價值的產量。現在,團隊利用合成酵母的這一「超能力」可為這一問題提供更為直接簡便的解決方案。
  • 酵素、酵母、發酵,傻傻分不清?
    目前廣泛應用與醫藥、保健、化妝等領域,鑑於很多人容易把酵母與酵素混淆,下面一一解讀你的困惑! 酵素是一種催化劑 酵素就是我們反覆強調的「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它的成分是一種蛋白質,由細胞的原生質產生。酵素存在於一切生物,動植物及微生物細胞內。催化著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的速率。
  • 酵母細胞壁多糖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
    ❶ 酵母細胞壁多糖的改善生長性能作用研究表明,酵母細胞壁多糖在促進魚類生長,同時在提高飼料轉化率上有一定作用。在紅鯛的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β-葡聚糖能促進紅鯛的生長。同樣的現象在南亞野鯪、大黃魚、花鱸、暗紋東方魨、赤鰭笛鯛、鯉魚、秘魯笛鯛均有發現。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表現出類似酵母裂解酶活性
    納米酶的活性範圍從過氧化物酶、加滷酶、NADH過氧化物酶、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亞硫酸鹽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到過氧化氫酶。已被報導了各種納米酶例如:富勒烯衍生物、金屬碳化合物、金屬(鉑(Pt)、鈀(Pd)和金(Au))納米顆粒、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稀土納米顆粒和鐵磁納米顆粒等。
  • 特定酶的缺失促進小鼠脂肪代謝和運動耐力
    根據一項新研究的結果,阻斷小鼠肌肉中脂肪調節酶的活性會導致耐力運動的能力增強。糖和脂肪是為每個細胞,組織和器官提供動力的主要燃料。對於大多數細胞而言,糖是首選的能源,但是當營養缺乏時(例如在飢餓或過度勞累期間),細胞將轉而分解脂肪。
  • 溶菌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極其發展狀況
    首頁 » 酶工程 » 溶菌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極其發展狀況 溶菌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極其發展狀況 來源:中國食品產業網 2006-01-06
  • Catal.等最新頂刊發文看生物燃料電池研究進展
    長期以來,生物燃料電池以其原料來源廣泛、對環境更友好等優點而受到科學研究的高度關注。因此,我們匯總了近期發表在頂刊的生物燃料研究,梳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Nat. Mater.:生物燃料賦能體液葡萄糖檢測n型半導體聚合物可以通過電子轉移產生信號,在檢測器件等應用方向上被認為極具發展前景。
  • 新研究:小鼠失去一種特定酶後,脂肪代謝能力和運動耐力更強
    細胞如何改變新陳代謝來響應資源可用性的變化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新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當這樣的一個機制被關閉時:耐力鍛鍊的能力增加。在8月4日出版的《細胞代謝》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確認了一種酶,脯氨醯羥化酶3 (PHD3)的關鍵作用,它能感知營養的可用性,調節肌肉細胞分解脂肪的能力。
  • 檸檬烯微生物合成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楊曉兵合作,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上,發表了題為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imonene and its derivatives: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s的綜述論文,討論近年來學界通過合成生物學和代謝工程策略構建微生物細胞工廠,生產高價值萜類化合物檸檬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