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蓋頭最初是出現在南北朝的時候,當時只是因為想要避風禦寒所以才會弄一塊布蓋著的。當時也是僅僅只蓋住頭頂。而到了唐代初期,這種蓋頭著漸漸開始變長了,從頭頂到了肩頭,那個時候是用來遮羞。在到後晉至元朝,這個蓋頭也就是開始出現在新娘結婚的喜慶飾品上了,而當時也為了看上去比較喜慶,便有都帶紅色的蓋頭。
那麼又為什麼要在結婚的時候帶呢?在古代結婚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新娘的頭上是會有一塊紅色的綢緞,而這匹綢緞也被稱之為紅蓋頭,這塊蓋頭一定要新郎掀開。然而在為什麼要新郎掀開這裡就有著很大的故事了。
在根據唐代書籍《獨異志》中有寫道,傳說在宇宙剛剛存在的時候,整個宇宙僅僅只有女媧他們兄妹兩人,為了能夠繁衍人類,兩兄妹就商量了結為夫妻。但是兩人卻又覺得很害羞。結果兩人就跑到山頂去,與上天說了一下事情經過,便說如果上天同意兩人結為夫婦就請把天上的幾塊雲朵結合成一團,如果不行就讓雲朵通通散開。而在講完以後,天上的雲朵邊結合成了一團大雲。而當時女媧就應天的指引與其兄成婚。然而為了遮羞,邊用草做成的扇子來遮住自己的臉。但是因為用扇子遮臉,沒有用織物那麼舒服,所以逐漸的將草扇換成了織物,也就是蓋頭了。
可能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人類起源的傳說,基本也都是兄弟結成夫婦,而後就用樹葉又或者獸皮、編織物等等來遮羞。而新娘所用的紅蓋頭就是這樣而來的,不過個人認為這也僅僅只是一個風俗習慣罷了,而紅色在歷代人民中都一直扮演著喜慶的顏色,而紅蓋頭則也代表 著鴻運當頭,而新人也是在許多 親友的祝福下,許諾一生,便開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而至於紅色,剛剛也就說了,就是從古自今都是扮演著吉利喜慶的角色。而在封建迷信的朝代中,紅色也就代表著大紅大紫,而小編也聽過一個朋友說過,她的奶奶講,在以前女孩子並不能夠隨隨便便就出門的,特別就是那些準備要嫁人的女孩子更是要呆在家中,不能夠隨便見人,而在結婚的時候同樣也不能夠看到人,所以便用一塊布蓋在頭上,而喜慶的日子當然也就是用紅色了,用其他顏色就會與婚慶現場的顏色不搭。
而在一些閩南地區,在傳統婚禮中,用的是紅色的雨傘而不是蓋頭,其實也就是不想要有東西放在新娘的頭上,說這樣顯得不吉利,當然這與紅蓋頭也是差不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