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拋棄身外之物。娛樂小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趣事。
文/娛樂小夢【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湖南衛視2017年7月推出的飲食類真人秀節目《中餐廳》,其內容以趙薇、黃曉明、周冬雨、張亮和靳夢佳等公眾人物在泰國象島經營中餐廳的日常活動為主,在傳遞中國味道的同時,致力於傳播中國飲食文化。
《中餐廳》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表現和弘揚為節目傳播的核心,在兼具真人秀節目特點的同時,又有所突破,使其成為一檔值得看的節目。
依託公眾人物效應。以往各類真人秀節目為了吸引更多的關注,多採用明星參與的形式。利用明星在觀眾中的人氣,吸引受眾關注節目,從而實現收視率。這種形式屢見不鮮,節目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為了烘託節目氣氛,在《中餐廳》這檔節目中,依託公眾人物趙薇、黃曉明、周冬雨和張亮,輔以湖南衛視新晉花旦靳夢佳組成明星團。
其中,趙薇擔當店長,張亮以廚師的身份擔當「美食製作」,黃曉明顛覆以往形象,充當跑堂,周冬雨作為「吧檯小妹」,靳夢佳則任勞任怨成為「洗碗妹」,這種人設既保證了節目建立於粉絲團基礎上的受眾關注度,又因節目自身的煙火氣明確了節目的傳播核心 —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
紀錄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吸引受眾關注,使其感同身受。真人秀節目的最大特點就是真人參與到節目中,不按既定腳本,本色出演,因而吸引大量受眾關注。《中餐廳》節目最大程度地保留真人秀節目的特點。在節目中,趙薇與黃曉明的相愛相爭。
眾人廚房裡的手忙腳亂,以及日常經營的辛苦,讓受眾在觀看公眾人物做節目的同時,感受到日常生活諸般瑣事。增加了節目自身的親切感,使受眾更易於接受節目,又能使受眾見到公眾人物卸下光環之後普通人的一面,從而實現潛在的傳播效果。
以傳統文化作為傳播核心。《中餐廳》這檔節目雖以明星陣容出戰,但這些明星既有上得了廳堂的黃曉明等,又有下得了廚房的張亮、趙薇,在延續真人秀節目特點的同時,始終不忘節目製作的初衷 —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以幾位明星經營餐廳為載體,傳播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著力突出中餐的特色,在吸引中國遊客的同時,努力吸引外國遊客,以達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目的。
《中餐廳》節目是一檔經營類飲食節目。在節目的日常中,既有餐廳的經營,亦有飲食的製作。在飲食的製作和選取上,節目突出了中華文化的特點。製作的菜品堅持傳統中餐,在食材的選擇上也突出這一特點。從第二期開始,黃曉明就向客人們贈送小禮物,諸如扇子、中國結、皮影擺件等。
這些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手工品對中國人來說都是日常之物,但對於外國客人,在品嘗中華傳統美食之餘增加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象。在第六期開始各位明星輪流擔任主廚,每位輪值「主廚」的大菜都是傳統的中華菜品。在第八期周冬雨為黃曉明招攬顧客向外國遊客介紹燒烤時雖然使用了BBQ,但不忘補充是「Chinese local
BBQ」,以強調「中餐廳」的特色。節目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宣傳中華傳統文化,契合節目的核心傳播思想。《中餐廳》節目自身依託電視媒介進行傳播,其傳播具有信息共享性特點。在《中餐廳》節目中,每款菜式的製作,都有詳細的說明,旨在推廣這些中華飲食,使大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能習得幾道中華美食。
同時,傳播學的擴散性特點在《中餐廳》中也得到了應用。在中餐廳開始經營後,眾多的食客品嘗之後又攜朋帶友的到來是「中餐廳」宣傳成功的最好證明。傳播學的參與性特點則通過幾位公眾人物的餐廳日常得到最好的體現,明星們自身的傳播效應加上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傳播,使「中餐廳」的招牌在豎立之初就具有良好的傳播基礎。
在「中餐廳」經營之後的事實證明,「中餐廳」對於文化的傳播是成功的。節目還充分利用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特點。在《中餐廳》第五期中,幾位泰國明星助陣。「中餐廳」充分發揮了明星的大眾傳播效應,利用其圈粉的優勢,「大肆」招徠食客,又以人際傳播繼續宣傳和推廣「中餐廳」,使該期食客大增。
公眾人物與食客的互動,「中餐廳」儼然成為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橋梁,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匯集於此。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娛樂小夢,沒有比讀書更廉價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喜歡平時的一些趣事,熱愛寫作,希望用文字的方式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