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梅一歌
黃曉明在《中餐廳》裡的表現接連引發熱議,多次上熱搜。
《中餐廳》是一檔幾個明星合夥組團在國外經營開餐廳的真人秀節目,本季嘉賓有黃曉明、璐、王俊凱和楊紫四位明星,林述巍「國宴主廚」(中國TOP50明星廚師),5人遠赴義大利西西里島,去當地經營一家中餐廳,主要推廣中餐美食文化。
我個人其實挺喜歡黃曉明這個演員的,尤其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大漢天子》,滿滿的少年感,少年明朗,堅韌,有夢想。而在《中餐廳》的上兩季,趙薇是店長,在趙薇身邊的黃曉明,就像一個賣力的好員工,想得到老闆的重用和信任,在這季曉明同學終於如願以償——升職了,當上了有決策力的店長。
只是遺憾的是,曉明同學沒有學習到趙薇的經營理念和領導魅力。
黃曉明在上兩季做過「一日店長」、「代理店長」,溫柔,熱忱,有耐心,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業務能力不錯,用實際行動也獲得了觀眾的喜歡和認可。在這季曉明同學有新的店長身份了,怎麼就惹惱網友了呢?
黃曉明踩過哪些討厭類型老闆的坑?
01 自以為是,不會溝通——「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楊紫手受傷了,她覺得抹個藥膏就行,黃曉明很關心楊紫的情況,非堅持帶她去看醫生,本是好心,但說出的話很強勢不討喜。
02 不懂授權,不信任員工做事的能力——「聽我的,一個人說了算,這個事情不需要討論」
在討論如何制定菜單時,大家建議做雙人套餐或點菜,但黃曉明堅持做單人份套餐,不聽任何人的建議。黃曉明有上兩季運營餐廳的經驗,認為林大廚第一次在國外做菜,可能做得不合客人的口味,這是典型的不懂授權,不信任員工做事的能力。
03 角色定位不清楚——「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解決」
林述巍大廚一個人做菜,工作量很大,當林大廚覺得備菜不合理時,黃曉明就像我們的老闆上身,工作任務分配出去了,就是員工自己的問題了,可以甩手不管了。
04 不會溝通,看不到有效的反饋——「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黃曉明在下達工作安排時,大家說有點難度,或者有一些反對的意見時,他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從來沒有正視下面人真實的反饋。
如何做一個有領導力的老闆?
1、明確角色定位,做正確的決策戰略
黃曉明考慮到每日1000歐的營業額目標,決定做單人套餐,但沒說出他這樣做的原因。而林述巍是個專業大廚,比較有經驗,提出了單人套餐出餐難度係數大,建議取消套餐的方式。但被黃曉明拒絕了。
這個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黃曉明不是專業廚師,但他建議廚師應該怎麼做菜,就類似在一個公司,老闆不懂運營部門,卻要指揮員工怎麼用推廣思維做業績,而最後出了問題,就怪員工沒執行好,就像黃曉明怪林大廚,「你今天中午做菜太慢了!」
黃曉明是店長,是一個管理者,他主要的工作是統籌、制定戰略、規劃,而不是一個外行教內行如何做菜,必須要明確自己老闆身份的定位,不是一線執行者,更要明確員工的優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而不是用戰術來掩飾自己戰略上的懶惰。
作為老闆,必須要明白,管理者的使命是培養員工,而不是將員工的工作加在自己身上。
2、學會授權,別怕員工犯錯
這季《中餐廳》評分低的原因,可能是還原了真實的血淋淋的職場生活,網友太有共鳴了,所以很氣憤黃曉明這個老闆的作為。其實,我還挺理解黃曉明的,在上兩季,黃曉明不僅情商高,事情辦得完美,在做代理店長時,溝通能力和運營能力都不錯,自然觀眾對他的期望很高。
這季黃曉明終於升職為店長,就像我們在職場中,辛辛苦苦終於熬到升職為部門經理。但第一次管理團隊,不了解員工的所長,也害怕他們做事做得不好,所以凡事喜歡親力親為,抓細節,這導致團隊更大的矛盾和分歧。
在急於做出業績的壓力下,人很容易變得固執,聽不進去任何意見,所以我們看到黃曉明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自己在發表看法,然後做決定。
怕員工犯錯,就不授權嗎?
時間管理諮詢專家哈喻洛得·L.泰勒清楚地表示:授權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高效人士的7種習慣》也有個觀點:有效授權也許是唯一且最有力的行為。
你不授權,下面的人怎麼有成長的機會呢,你不授權,下面的人做事哪裡有積極性呢?所以有時候,你在怪你的員工做事不積極,不能幹的時候,先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發揮得太過於」,員工根本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
3、利用溝通視窗,學會傾聽,改善人際溝通
黃曉明當店長的表現引來一大波網友的吐槽和責罵,我認為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他說得最多的是「聽我的」,用的語句也是「我怎麼,我怎麼」,活脫脫成了一個專制的霸道總裁,下面的人小心翼翼的,看臉色生存,最後變成靜默無聲,大家都不會主動發表意見了。
一個店長,一個管理者,更應該考慮的是「我們」,我們是一個團隊,要想讓團隊良性高效的運作,就一定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和意見。有效及時的溝通能解決工作中大量的問題和矛盾。
溝通視窗,也稱喬哈裡視窗,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也被稱為「自我意識的發現—反饋模型」。溝通視窗可分為隱私象限、盲點象限、潛能象限和公開象限四大區域,涵蓋了管理者日常溝通的所有內容。
(1)隱私象限:正面溝通,避免誤解
每個人都有隱私,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部分就是隱私。比如黃曉明決策有問題的時候,王俊凱不會因為不好意思,就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時給上司有效的反饋也是員工的義務。因為只有正面溝通,才能真正為團隊解決問題。
(2)盲點象限:利用反饋看到自身局限
自己不知道,但是別人知道。當所有的人都在反饋同一個問題時,應該思考為什麼。比如所有的人都不建議做套餐時,店長黃曉明就要思考,為什麼大家這樣建議。
(3)潛能象限:不要輕視每一名員工的潛能
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區域,被稱作「潛能象限」。說明我們每個人有著自己都未知的潛力。如果管理者認為員工做事能力太差,或者沒有積極性,一定要反問自己,是不是自己沒有提供平臺,沒有幫他們激發潛能。
(4)公開象限:讓員工尊重你,而不是怕你
顧名思義,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管理者在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時,要學會承認錯誤,也許你覺得很沒面子,但員工更欣賞、尊重這樣的領導,有擔當、有作為。
每個老闆想更高效的管理團隊,就一定要學會有效的溝通,把溝通視窗的四個象限融會貫通,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而一個職員想要成為核心不可替代的員工,首要把自己的工作幹出色,其次和他人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後學會各項管理,當你有管理才能時,可能就離升職不遠了。
綜藝節目畢竟是一個供娛樂的節目,有爭議、衝突、溫暖、有趣、有愛的部分,才會有收視率。我們也不必把節目中明星的做事方法映射到演員身上,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一個小型職場生活,學到了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END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青梅一歌。專注分享職場和個人成長故事。每年讀100本書,瑜伽重度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