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講「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說」柔弱勝剛強「這個道理,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但是難以實行。那麼難在何處?試分析如下,懇請大家各抒己見,共同探討《道德經》裡千古不朽的思想和見解。
聖人說:想當個好的社稷主,必須像水那樣」受國之垢;想要當個好的天下王,必須像水那樣「受國不詳」,這就是柔弱之性。老子講的「柔弱」是江河湖海那樣大水的柔弱,而不是一小盆之水,扔一個小石頭就砸得動蕩四濺。比如大海之水,表面看上去是柔弱的,但內在卻蘊藏著巨大的力量,有如此胸襟就會「受國之垢」「受國不詳」,就會戰勝剛強之敵,而成就大事業。由此看來,柔弱不是一滴水的柔弱,想要戰勝剛強,還必須達到大水那樣的涵量,非此,那真是「莫能行」,這是其一難。
還有一難,柔弱並不是柔弱受欺,而是容納化解。比如人都有喜歡光榮與勝利的一面,很難承受辱垢,很難化解災難,如無此柔弱的心胸,那也是「莫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