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AR Glass 2021體驗:重量更輕性能更強

2020-12-05 IT168

OPPO早在2014年就開始投入到AR領域的研發,在去年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發布首款AR眼鏡產品,OPPO首款AR眼鏡搭載ToF、SLAM算法、衍射光波導技術、支持手勢和語音識別等技術,帶來不一樣的AR體驗。而在今年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推出了AR眼鏡的升級版本--OPPO AR Glass 2021。

OPPO AR Glass 2021在繼承上一代的技術同時,在佩戴體驗、光學方案、交互方式以及內容生態等方面都進行了提升。

OPPO AR Glass 2021採用全新的「分體式設計」,讓整機小巧輕便,佩戴更舒適。整機相比上一代減輕近75%,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明顯重物感,並且可以更具屈光不正增加光學鏡片。

OPPO AR Glass 2021通過C to C線連接OPPO Find X2 Pro手機,通過手機CPU強勁的性能運算,帶來強大的性能體驗,相對於上一代的產品性能提升了40%以上。

OPPO AR Glass 2021搭載行業主流的Birdbath光學方案,相比於上一代畫面對比度提升53%、亮度均勻性提升98%,每度像素數量提升40%,畫面更清晰、細膩。光線從0.71英寸超清OLED投幕折射至人眼,等效3米外觀看90寸巨幕。

配合上定製94平方毫米大振幅揚聲器以及半開放後腔的獨特聲學設計,媲美家庭影院的體驗。

OPPO AR Glass 2021同時搭載的ToF鏡頭、雙目魚眼攝像頭和IMU共同組成空間定位系統,實現釐米級、1°以內定位精度。ToF鏡頭分時進行環境掃描及平面檢測,確保6DoF姿態正確、穩定,時刻確保用戶所處的空間連續;雙目魚眼攝像頭實時掃描環境和局部地圖構建,並在毫米級內完成三維空間定位計算。

在展示區可以體驗使用OPPO AR Glass 2021進行塔防遊戲,通過VR眼鏡可以帶來好的臨場感,同時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各種操作,帶來更高的可玩性。

AR技術未來將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OPPO AR開發者計劃將於2021年正式啟動,包含開發者招募、開發者沙龍及開發者支持計劃,OPPO將提供支持豐富接口的、完整的端側SDK及開發工具鏈,後續將打通OPPO手機AR與OPPO AR Glass平臺,幫助開發者打造跨平臺、用戶級的AR應用。

相關焦點

  • OPPO公布第二代AR概念眼鏡,重量輕75%,3米外可看90英寸巨幕
    時隔兩年,OPPO公布第二代OPPO AR Glass 2021在佩戴體驗、光學方案、交互方式以及內容生態等方面均做了補足提升。   外觀上,OPPO AR Glass 2021採用分體式設計,重量比上一代輕75%,方便長時間佩戴,畫面計算主要依靠C to C有線連接的手機演算
  • AR科技感知不強?看OPPO新一代AR眼鏡從四大場景加強體驗
    不過,就在11月17日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上,OPPO在帶來全新一代AR Glass 2021的同時,還向我們展示了OPPO關於AR場景的應用與生態的建立。我們先來看看這幅充滿黑科技的OPPO AR眼鏡。
  • 上手體驗新一代OPPO AR眼鏡,外觀科幻拉風,生態腦洞大開
    我有幸第一時間上手體驗了OPPO AR Glass 2021,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首先從外觀上,OPPO AR Glass 2021整體的造型相當有型,幾乎可以用科幻一詞來形容,太有科技感了,大有科幻電影中高科技產品的感覺。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AR眼鏡,整體的稜角更加分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極具未來科技感。
  • 現場體驗新一代OPPO AR眼鏡,外觀科幻拉風,生態腦洞大開
    目前已經有相關的現場上手流出,不妨一起來看看OPPO AR Glass 2021都擁有哪些新體驗。 在體驗過程中,點按菜單、拖動拉近的手勢都能準確識別,可以隨意拖動拉近AR屏幕內的物體,整個過程的延遲幾乎是實時同步,這樣的手勢操控大大增加了AR眼鏡的可玩性。 佩戴體驗輕巧舒適,眩暈感有效緩解 這一次OPPO AR Glass 2021對比上代產品,在佩戴體驗上也帶來了顯著升級,整機的重量輕至117g,減輕了300%。
  • 新一代OPPO AR眼鏡亮相 交互方式更豐富
    其中,作為大會聚焦點之一,OPPO推出的AR眼鏡藉助TOF深度傳感器、SLAM算法等先進的元器件和技術,能夠實現無界的AR操作體驗,同時結合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融合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交互方式,帶來了全方位、自由的交互體驗。
  • 邁凱倫720S超級跑超級夢 更輕更強更快
    憑藉著一級方程式的技術加上碳纖維一體車身,打造成為性能超跑的代表。提到邁凱倫,就會想起速度與激情。 所有外部和內部碳纖維組件均具有緞面處理,既減輕了重量,又增強了真實的運動意圖。機艙採用Jet BlackAlcantara?
  • G90又升級,這次更輕更猛烈,富勒G90EVO遊戲滑鼠上手體驗
    【前言】一直就沒搞懂EVO後綴是什麼意思,只是看到重量更輕,並且採用了PMW旗艦級3360立刻就勾起了我的購買慾望,之前我就是富勒G90的老用戶了,用下來覺得還算習慣,所以這次也就例行升級了一下。富勒G90EVO的重量只有83.7g,跟官方給出的約84.3g差距不大,這是我個人接觸過的最輕的滑鼠了。其實對於重量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你是熱衷於FPS遊戲的資深玩家,那麼這款滑鼠更加適合你,而對於休閒玩家來說,手感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所以接下來給大家簡單聊聊它的握持感受。
  • 近乎無感的佩戴體驗,OPPO新一代AR眼鏡究竟如何做到的?
    但不得不說,此前很多產品都有著體積較為笨重的問題,集成了所有的計算單元以及傳感器,導致佩戴體驗並不盡如人意。而從近期開始,部分 AR 眼鏡企業為了推廣消費端業務,開始研發基於智慧型手機運行的分體式 AR 眼鏡,它能夠將計算單元、電池等佔據體積和重量的部分轉移到手機端,通過手機進行供電和處理,從而大幅減輕眼鏡的重量。
  • OPPO Reno3 Pro最新配置曝光:採用3D玻璃機身,更輕更薄
    其中3D曲面玻璃具有輕薄、透明潔淨、抗指紋、防眩光、堅硬、耐刮傷、耐候性佳等特點,這些特徵可以讓手機終端廠商依據設計型塑做出多種3D外觀,採用3D曲面玻璃機身可以讓Reno3 Pro的外觀更加新穎美觀,質感十足,更不會出現機身變色、收集指紋等詬病。
  • NawaStitch新工藝有望使碳纖維複合材料更輕更強
    Nawa此前宣布已經在生產一種新的電極設計,該電極設計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現有和未來電池化學性能,將是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其可提供高達3倍的能量密度,10倍的功率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多達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自2012年成立以來,N12 Technologies籌集了近3300萬美元,目標是利用VACNT技術使碳複合材料結構更輕、更強。N12是使用從麻省理工學院授權的兩步工藝來種植納米管,Nawa將繼續這種關係,並將兩種製造方式描述為 "互補"。下面是NawaStitch(此前被稱為NanoStitch)如何工作的過程。
  • 讓AR眼鏡更輕更薄,經開區企業光柵波導技術再突破
    讓AR眼鏡更輕更薄,經開區企業光柵波導技術再突破 2020-12-0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氪金怎麼會變得更強?Ollin 顯示器掛臂使用體驗
    必須得強調的,那就是顯示器所標配得支架用起來是沒毛病的,所以更換顯示器掛臂的主要原因,其實都是追求更好的使用體驗。那麼更好的使用體驗是什麼,我簡單概括是以下幾點:1.更充裕的桌面空間、2.更靈活的使用方式。
  • 更輕更強更安全 大疆S900航拍飛行器評測
    【PConline 評測】顛覆航拍市場的DJI大疆創新(以下簡稱大疆)又有新產品了,結合我們之前評測過的大疆S1000八軸以及S800 EVO六軸各種優點,以全新姿態出現的大疆S900,具備傘形摺疊六軸結構,整體更輕、攜帶更方便,多種安全設計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 不只因為重量輕
    ●  重量輕 符合車輛輕量化要求現在各大車企在保證車身強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逐步向著輕量化發展,鋁合金相比鐵材質重量更輕,車輛配置上很多零部件開始採用鋁合金材料,如鋁合金輪圈,鋁合金氣罐等,鋁合金油箱將大量應用的卡車上。
  • 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OPPO的這款AR眼鏡太科幻
    相較於第一代OPPO AR眼鏡而言,本次這款OPPO AR Glass 2021在外觀、畫質以及交互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升級,並且其還採用了獨特的分體式設計,可以說是目前最像「眼鏡」的一款VR眼鏡,其整機重量僅117g,相比上一代減輕近300%,讓整機小巧輕便,佩戴更舒適。整機相比上一代減輕近75%,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明顯重物感,並且可以更具屈光不正增加光學鏡片。
  • iPhone12上手體驗:性能強、機身輕,手感沒蘋果11 Pro好
    最終,我們還是克服了困難,硬擠了進來,目的只有一個——要親手體驗一番蘋果iPhone12。 坦白地講,作為一名iPhone11 Pro用戶,我並沒有想過要換新機。但iPhone12推出這麼長時間了,如果沒有真正體驗過,那在一定程度上將是一種遺憾。所以,進入蘋果零售店後我就快速拿起一款iPhone12,開始上手操作、體驗。
  • 華為nova8正式發布,比OPPO Reno5貴700元,貴在哪裡?
    OPPO Reno5的處理器就遜色不少了,採用的是高通驍龍765G,這是一款千元機晶片,性能遠不如麒麟985!2、屏幕素質華為nova8最大的賣點是顏值,採用到了極具辨識度的中間挖孔屏設計,還帶來了後置大眼四攝鏡頭,這種標新立異的設計將會成為novo8的最大賣點,給人一種高端三星S20的視覺既視感。
  • 哈勃太空望遠鏡有了接班人,更大、更輕、更強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接班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2019年發射升空,比哈勃望遠鏡更大,更輕,更強。美國華盛頓岡恩紀念圖書館將於當地時間3月1日凌晨6點30分啟動「從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熱項目。
  • VR年度透鏡排行|更輕,更薄才能滿足用戶需求
    一個硬紙板,兩塊透鏡即可組成一個簡易版的VR眼鏡盒子;晶片、傳感器、顯示系統、光學透鏡、外殼結構件等零件的結合也可打造成一個性能更完善的VR頭顯。雖然這兩者在體驗感受、性能等方面千差萬別,但都需要通過那兩塊小小的透鏡將影像傳遞至人眼。這兩塊透鏡雖小,上面的學問可真不少。
  • 更輕更薄更強大 2008年11-12英寸輕薄筆記本年度評測
    不過有幾方面的因素決定了11-12英寸的本本將會繼續堅挺,一是屏幕尺寸相比上網本的8寸/10寸和1024*600的解析度來說更能滿足用戶的應用需求;二是性能幾乎是上網本的數倍,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應用;另外在操作體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