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電影《催眠大師》熱播後,人們對催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關注。近日,一名小女孩因「催眠」小動物,成為網絡熱點人物。原本活蹦亂跳的小動物,在小女孩的手裡幾經擺弄,竟然不動了,鈴聲響起,動物們馬上清醒。這種酷似人類催眠的「動物催眠」是如何做到的?又有何科學道理?
5歲女孩節目中「催眠」動物
近日,一段節選自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的視頻在朋友圈瘋狂轉發。來自遼寧瀋陽的5歲女孩盈盈,在節目中展示了自己能夠「催眠」動物的能力,讓觀眾嘆為觀止。
「小薩,乖,睡覺了,快睡覺了……」盈盈讓一隻薩摩耶犬躺下,雙手撫摸著它的頭,活蹦亂跳的小狗突然安靜了下來,側身躺著,一動不動,很快「睡」去。同樣的手法,短短幾分鐘內,她又把蜥蜴、青蛙、母雞和小白兔送進了「夢鄉」。
最後,當所有動物都「睡著」後,盈盈大叫一聲「起床了」,所有被「催眠」的動物像觸電般,翻騰著身子恢復原來狀態。現場評委和觀眾都驚呆了。
2
大鯊魚也能被「催眠」
8月9日播出的《挑戰不可能》中,又來了一位「催眠者」,這回就不是小狗、小兔子那麼乖巧的動物了,她表示自己能催眠鯊魚,並讓鯊魚在手心裡倒立1分鐘乖乖不動。
據報導,現年40歲的義大利女潛水教練克裡斯蒂娜·澤納託堪稱是一名匪夷所思的「鯊語者」,儘管鯊魚是海洋中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但在克裡斯蒂娜手中,卻能夠乖得像一個「溫柔的嬰兒」,因為克裡斯蒂娜能用一種特殊的手法撫摸和摩擦鯊魚鼻子、嘴巴周圍的靈敏毛孔,使鯊魚進入一種類似「催眠」的迷糊狀態中,任由克裡斯蒂娜擺布。
記者實驗:動物出現不動現象 但並未被「催眠」
為證實催眠是否有效,新文化記者來到吉林市一家市場內尋找動物做實驗。實驗對象是一隻貓和一隻狗。
記者模仿視頻中女孩的手法,抱起小狗,小狗開始時亂動,將其放倒四腳朝天后,小狗漸漸伸出舌頭,四肢放鬆,眼睛也慢慢合上。此過程大約一分鐘。當記者將手拿開,原本不動的小狗很快也起身動了起來。「你的手法可能不對,我也試驗過,成功了。」小狗的主人也操作了一次。他將小狗放倒後,不斷摸著小狗脖子下方的部位,小狗漸漸不動,手拿開後,小狗靜止了幾秒鐘,但很快又動了起來。
3
專家解讀:「動物催眠」借用了人類心理學術語
針對這些動物能被催眠的問題,新文化記者諮詢了多位專家。「所謂『動物催眠』,不過是借用了人類心理學研究術語。」北華大學生物系教授鄧秋香說,人類的催眠需要催眠者和被催眠者進行溝通、交流,而動物和人類則不存在類似的交流。人類說的話,動物根本聽不懂。
「動物出現類似於被催眠的現象,其實是經過千百年自然變遷後,漸漸形成的印痕行為,一種自我保護的現象。」鄧秋香說,這和催眠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印痕是基因決定的,雖然自然界的生物,有的出現甚至相差千百年,但是為了躲避食物鏈中自己的天敵,它們都養成了類似的生理習性和生活習慣,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除了一些專吃腐肉的動物,大多數動物都不吃已死的獵物。」鄧秋香說,當動物意識到自己有危險但是還逃不掉時,就會出現四肢僵硬的現象,其實它們的頭腦很清晰,一旦意識到危險已經解除,或者遇到其他突發狀況,比如突然的聲響,就會恢復常態。
「當然視頻中的小動物也不排除被訓練過的可能。」鄧秋香說。對此,吉林農業科學院動物科技學院的相關老師也給出了類似的回答。「也可以說是遇到危險時出現的一種假死狀態。」該老師說,就是動物的自我保護,與催眠無關。
提醒:讓動物「假死」需要專業手法請不要輕易模仿
就此事,新文化記者還聯繫了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唐景文。他表示,小女孩很可愛,但並沒有特異功能,「催眠」動物是不存在的,用「假死」來形容這種現象更為貼切。
那鯊魚被「催眠」也是假死嗎?對此,唐景文表示,之所以能將鯊魚倒立,是用一種特殊的手法,通過撫摸鯊魚的敏感部位,讓鯊魚感到舒服,而且平靜下來,所以會順從人的要求,這也不是催眠。
對於記者的實驗,唐景文表示,動物達到假死的條件不同,一般人很難掌握,這需要專業的手法,一些專業的獸醫或者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掌握技巧,讓動物迅速進入假死狀態。
唐景文提醒,一旦手法不對,讓動物感到疼痛,動物就有可能傷害人類,希望大家不要模仿。
(作者:佚名責任編輯:路靜肖)
天極新媒體 最酷科技資訊
掃碼贏大獎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