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有些患者在去醫院檢查的時候,做過「呼吸試驗」。醫生根據患者的「一呼一吸」為患者診斷疾病。對此,不少患者心生疑惑:通過呼吸能夠檢查出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解讀一下呼吸試驗,一起來看看吧。
呼吸試驗是一組測定肺功能狀況的檢查,在醫學上被稱為「肺功能測定」。呼吸試驗可測量:患者能依靠肺部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量;患者將空氣呼出肺部的速度;從患者肺部進入血液的氧氣量。醫生讓患者進行呼吸試驗通常是為了達到以下目的:
1.尋找長期咳嗽、呼吸音伴雜音(喘鳴)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的原因。
2.檢查已知肺部疾病的輕重程度,常見疾病包括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纖維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檢查吸入性藥物的起效情況。
4.在患者接受手術前,常用呼吸試驗檢查患者的肺部功能狀況。
呼吸試驗有多種類型,涉及不同操作方式,具體有以下幾種:
1.肺量計檢查。這是最常實施的呼吸試驗,患者在檢查時需要先儘可能地深吸氣,再向一根導管中儘量用力和快速地呼氣,該導管與肺量計裝置相連,可測量患者能吸入和呼出肺部的氣體量,以及患者將空氣呼出肺部的速度。
2.肺容量測定。該檢查可測量患者肺部能夠容納的空氣量。患者在接受檢查時,需要坐在一個類似電話亭的巨大玻璃箱中,然後通過一根導管吸氣和呼氣。
3.肺彌散量檢查。該檢查可測量氧氣從肺部進入血液的情況。患者在檢查時需要吸入某種氣體,然後嚮導管呼氣。
4.六分鐘步行試驗。該檢查會測量患者在6分鐘內能走多遠距離,還會測量患者在步行6分鐘之前和步行6分鐘之後的血氧含量。步行期間,患者需要在手指上佩戴一個測量血氧含量的傳感器。
5.動脈血氣分析。該檢查可測量患者的血氧含量。檢查時,醫生會從患者腕部的動脈抽血,然後將血液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接受呼吸試驗前,醫護人員會告訴患者是否需要採取特殊措施,比如對於需要使用吸入劑的患者,醫生會讓其等到檢查結束之後再使用吸入劑。同時,患者在接受呼吸試驗後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症狀,這取決於呼吸試驗的類型,比如患者在接受肺量計檢查的時候,由於需要用力、快速地呼氣,可能出現咳嗽、頭暈等症狀,或在胸部、腹部、頭部出現壓迫感。因此,患者在接受呼吸試驗時需要謹遵醫囑。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哮喘專病中心主管護師陳少春
作者: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哮喘專病中心主管護師陳少春
主審: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黃宇戈
原標題:《【科普知識】「一呼一吸」能檢查出什麼?為你解讀呼吸試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