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nCoV
新冠病毒
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最早為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1965年分離得到第一株人冠狀病毒,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形態像皇冠,故命名為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是ACE-2,我們的呼吸道,眼睛、口腔黏膜上都有ACE-2,我們的鼻腔、呼吸道因為接觸了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而感染,也可能因為雙手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雙手不注意揉眼睛或鼻孔以及拿東西進食而感染。
故我們預防感染要戴口罩,勤洗手。同時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阻擋,防止飛沫噴濺。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有症狀者表現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無發熱。病情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但不是所有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表現,都意味著已經感染新冠病毒。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C)、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發病前14天內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或曾接觸過來自此地區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目前疫情形勢看,病毒出現變異,表現為傳染性明顯增高,但也不是那麼可怕,只要大家做好個人防護,還是可以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預防方式
(1) 正確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2)保持手衛生,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
(3)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
(4)出門後不要用手接觸鼻和眼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出現發熱等症狀,到發熱門診及時就醫,全程佩戴好口罩。
預防新冠病毒,從你我做起!
1
END
1
原標題:《新型冠狀肺炎科普小知識:預防新冠病毒,從你我做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