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得了啥病?別慌,這個檢查,能從大便中,查出癌症蹤跡!

2021-01-09 騰訊網

審閱者: 潘志忠(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糞便潛血試驗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 ,也稱大便隱血試驗,可用於檢測排便或大便中是否存在血液。

如果是便血的話,可能意味著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例如結腸或直腸增生、息肉或癌症。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大便中存在血液(不管是否肉眼可見),那麼醫生應重點找出血源,以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

一、血便的病因是什麼?

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均可導致排便中有血:

結腸增生或息肉;

痔瘡(靠近肛門和低位直腸的血管腫脹,可破裂致血);

肛裂(肛管組織表面裂開或破裂);

腸道感染,可引起炎症;

潰瘍;

潰瘍性結腸炎;

克羅恩病;

結腸壁向外凸出引起的結腸憩室病;

大腸血管病變;

梅克爾憩室((Meckel diverticulum),常見於兒童及青壯年。

胃腸道出血可能僅能在顯微鏡下能被發現,因此肉眼無法察覺(醫生稱之為「隱性」出血)。或者,人們能通過肉眼輕鬆發現大便呈赤紅或柏油黑色。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如何進行糞便潛血試驗?

糞便潛血試驗包含多種不同類型的檢查方法。受檢者可在藥店購買一些檢查工具或在就診時從醫生那兒獲取一套在家檢查的工具。

檢查工具均有使用說明,大多還會附上客服諮詢的電話號碼。

在某些檢查中,受檢者取出檢查工具中的特殊藥棉塊或試紙,放進便池,並告知醫生藥棉塊或試紙是否變色即可。

在另一些檢查中,受檢者需採集數日的大便樣品,然後放入特殊容器,再裝進信封,直接郵寄到醫生辦公室,醫生會對其進行顯微鏡檢查或化學試劑分析。

受檢者應採用「高敏感度」的新版檢測方法。

三、進行糞便潛血試驗應做哪些準備?

受檢者不必像做結腸鏡檢查那樣去「清潔」結腸,但需認真遵照使用說明。如果存在以下症狀,請不要進行此項檢查:

腹瀉;

結腸炎;

便秘;

憩室炎;

潰瘍;

痔瘡發作;

經期。

鑑於一些食物會改變某些檢查結果,受檢者在檢查前的 48~72 小時內,不宜進食以下食物:

甜菜;

西蘭花;

哈密瓜;

胡蘿蔔;

花椰菜;

黃瓜;

葡萄柚;

山葵;

蘑菇;

水蘿蔔;

紅肉(尤指烹飪半熟的肉);

蕪菁;

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或飲料。

受檢者在檢查前的 48 小時內,可能需要停止服用某些藥物。具體需要停用的藥物,受檢者應諮詢醫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如何解讀糞便潛血試驗的結果?

如果檢查結果呈陽性,說明大便中存在血液。(在這種情況下,「陽性」不一定就好!)

此後,受檢者需要接受各種檢查,以找出便血的來源。醫生可能建議受檢者接受結腸鏡檢查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以確定出血是否來自胃或小腸。

如果這兩種檢查均未查到出血源,受檢者可能需要吞服一小片膠囊,此膠囊會在穿過受檢者腸道時拍下多張照片。

這種檢查方法可能會拍到出血部位(尤其是在小腸處),而使用其他檢查方法無法做到這點。

如果檢查結果呈陰性,表明在檢查期間,受檢者大便樣品中未發現血液。受檢者應繼續聽從醫生的建議,定期做癌症篩查。

五、需要多久進行一次糞便潛血試驗?

受檢者並不是必須要做這些檢查。

他們還可接受一些其他的檢查方法,包括結腸鏡檢查(醫生使用一根帶有微型攝像頭的可彎曲的軟管來檢查整個結腸)、計算機斷層掃描結腸成像術 (CT colonography, CTC,也叫虛擬結腸鏡檢查,通過 CT 掃描結腸)以及多種檢測排便中癌症 DNA 的檢查。

如果受檢者決定接受糞便潛血試驗,則此後每年其都需接受一次此項檢查。

同時,醫生也會安排其他檢查,如乙狀結腸鏡檢查(類似於結腸鏡檢查,但伸入消化系統的深度相對較淺)及鋇灌腸造影檢查(服用鋇灌腸劑後,給結腸拍 X 線片)。

受檢者應每隔 5 年檢查一次結腸直腸的息肉或癌症。

謹記,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排便中存在血液,可能還需做結腸鏡檢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便血就是痔瘡?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俗話說「十人九痔」,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便血情況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得了痔瘡,甚至會按照痔瘡的治療方法自行用藥。實際上,便血除了痔瘡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專家提醒便血時最好做檢查明確疾病,否則可能耽誤癌症的早期治療。
  • 小夥大便隱血一直以為是痔瘡 結果被查出大腸癌
    王平副院長說,在門診中,他遇到過不少患者,發現大便有血,以為只是痔瘡,根本沒當回事,有的甚至拖了一兩年才去醫院。沒想到一檢查,竟然被確診為晚期腸癌。25歲的劉建南(化名)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剛剛工作滿一年。半年前,他上廁所時發現自己大便有隱血。「一開始,我心裡也擔心過,怕會不會是腸癌。
  •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市場信息網   2020-11-24 11:49:58   來源:    評論:   排便時看到便血,很多人會想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腸癌或者其他重大疾病?然後百度各種搜,把各種病症代入到自己身上。  但也有些人表示根本沒在怕的!只是痔瘡出血而已。
  • 杭州31歲漂亮女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症!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加班熬夜,還不能按時吃飯,生活沒有規律,但是也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醫院去的也很少。最近兩個月來她開始感到經常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於是在小區附近藥店買了痔瘡膏外用,可是用了半個月症狀並沒有減輕,這讓她有點緊張起來。
  • 便血非小事,定期檢查便便有必要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通訊員 張小瑞你有沒有發現,便血這件事好像變得越來越常見了。聽說因為痔瘡,很多男生都開始用衛生巾了。但更可怕的是,不是每個人的便血都只是因為痔瘡這麼簡單。很多病人從來沒有做過腸胃鏡檢查,一直以為便血是因為有痔瘡,拖了很久才來醫院,結果一查發現是直腸癌。
  • 小夥肛門墜脹一年竟查出直腸癌
    「肛門墜的慌,不舒服啊,有時候還堵得難受」,「肛門墜脹總有便意」,「肛門墜脹,有便意,就是拉不出來」「肛門墜脹是腸癌嗎?」在接診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患者這樣描述。本期武漢國醫堂肛腸專科的周貴金主任將帶大家了解肛門墜脹背後的真相。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是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便血、大便次數增多,肛門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很多人覺得這種病要不了命,而且隱私部位,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 殊不知,這些症狀並不是痔瘡獨有,直腸癌同樣有類似的症狀!
  • 大便出血,不一定是痔瘡或腸癌!醫生:還可能是幾類病
    小何最近大便像拉玻璃渣子般疼,擦完菊花一看,紙上還有淡淡的血漬。 上網一查,大便出血,痔瘡、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小腸腫瘤全來了......內心一慌,生命不會就要這樣終結了吧?
  • 17歲學霸檢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告誡…
    帶著惋惜的心情發下這條朋友圈,練磊希望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可以重視疾病的早期信號,不要等待中晚期症狀嚴重才到醫院確診,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 練磊介紹,小輝並沒有家族直腸癌病史,結合手術標本的病理學特徵及基因檢測結果,考慮還是散發的直腸癌,經過半年的症狀後,確診時腫瘤已發生局部浸潤,術標本的病理檢查顯示腫瘤已經侵犯了控制肛門的橫紋肌。
  • 今天上班時聽說一位同事得了腸癌,很突然,請問得了腸癌有什麼前期...
    癌症不僅給家庭帶來了嚴重的負擔,而且還是每年醫療費用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癌症相對於別的疾病而言,它很是狡猾,因為它在早期的時候是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的,當症狀明顯的時候那已經是處於中晚期了。今天我來分享一下癌症之中的腸癌的相關知識。 1.早期腸癌有什麼症狀?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些情況儘快檢查
    在出現纖維性鉛管樣改變後,即便現在有新的藥物效果也不太好,且持續的炎症導致此病的癌變機率也很高。有消息傳出安倍就是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癌變,幾年前的治療團隊也增加了一位診療方向為腫瘤領域的主診醫生。 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又被稱為「綠色癌症」這個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有哪些症狀?「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病友該怎麼辦?」
  • ...讓日本首相辭職兩次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一個病能讓一個國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辭職的事情真不多見,但這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卻做到了。昨天(28日)北京時間16:00,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辭去首相一職,理由是「發現舊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廣州疾控中心數據顯示,10年間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50%;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  2.大腸癌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嗎?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吃得越多,腸道的排洩壓力越大,尤其是動物蛋白、脂肪攝入過量,就容易產生很多毒素。
  • 大便潛血是何病造成的?放響屁是怎麼回事?
    很多小夥伴單位查體或者其他偶然的機會會查出來大便潛血,就會很焦慮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病了,最先想到的是可怕的消化道癌症。在做大便常規前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前幾天的飲食一定要避免含鐵劑的蔬菜、鴨血、豬血、動物內臟等食品,大便潛血實驗的檢查結果受飲食影響很大;大便要新鮮;送檢容器保證乾淨衛生乾燥;女性要避開月經期等。什麼病會導致大便潛血呢?首先消化道出血是很常見的。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這病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寧波28歲小夥被查出患上直腸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然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細究原因,罪魁禍首竟是…… 他的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這麼年輕,又沒有家族史,跟他特別愛吃油炸食物有關。
  • 查出脂肪肝,別慌,這兩物幫你恢復損傷肝細胞
    查出脂肪肝,別慌,這兩物幫你恢復損傷肝細胞隨著社會不斷的向前推進,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人們在生活中飲食越來越好起來,很多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都讓人愛不釋手。而脂肪肝就會在此期間趁虛而入,從而導致人們在生活中承受著疾病的危害,影響自身的健康。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 警示:46歲中年人堅持鍛鍊,每天排便,怎麼被查出了腸癌?
    然而在2個月前的一次體檢中,他被查出直腸有兩個約2cm的息肉,病理檢查提示已經癌變,這讓周先生非常吃驚,醫生說要是再晚幾年,做手術都不一定能成功了。但周先生很疑惑: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就查出癌症了?為什麼腸癌上身靜悄悄?早期症狀別忽視腸癌和大部分的癌症一樣,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或者是跟一些其他的病症相混淆,如若你身上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
  • 大便隱血查出腫瘤 這些體檢莫輕視
    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凌康主任醫師告訴小編,在以往的常規體檢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會自己放棄肛門指檢,其中女性居多。吳凌康主任說,「現在,心電圖、核磁共振、CT、B超、消化內鏡等『大項目』已經被許多人所熟知,而一些既簡單又經濟、且很有臨床判斷價值的『小項目』,卻常常容易被輕易放棄。但其實,這樣做真的不明智。因為這些檢查往往能讓醫生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幫助早期發現疾病。
  • 大便變細就是腸癌?別慌,其實還有這3種可能性
    很多人在排便的過程中發現糞便有明顯的改變,例如大便明顯變細了,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應該了解具體的原因,如果和某些健康問題有關,需要及時改善。那麼,大便變細是否就一定是腸道部位的癌症引起呢?腸癌的發病率確實比較高,但是大便變細不一定是腸癌引起,其他因素也容易導致大便變細,一般在腸癌發病過程中,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而且容易出現便血這種情況。部分人在排便的過程中還會經常腹痛,這些現象的產生和腸癌有密切的關係,而大便變細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
  • 導致小兒便血的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
    肛門排出的大便中帶血,不論大便帶血或全為血便,顏色是鮮紅的、暗紅的還是柏油樣的,都稱為便血。(4)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二、小兒便血有哪些表現遇到小兒便血,應詳細詢問病史病史和全面體格體檢,注意以下幾點:1.在確定為便血前,應仔細檢查是否為口腔、鼻咽、支氣管及肺等部位的出血被吞咽後所引起的黑便,以及排除某些藥物、食物所致的血樣或黑色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