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31歲漂亮女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症!

2020-12-04 騰訊網

小欣是一位漂亮的杭州女孩,31歲,平素很喜歡運動健身的她身材高挑,是多家廣告公司的籤約平面模特。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加班熬夜,還不能按時吃飯,生活沒有規律,但是也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醫院去的也很少。

最近兩個月來她開始感到經常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於是在小區附近藥店買了痔瘡膏外用,可是用了半個月症狀並沒有減輕,這讓她有點緊張起來。

聽好閨蜜推薦,她來到市三醫院肛腸外科看沈忠主任的專家門診。沈忠主任仔細詢問了她的病情並查體後告訴她,她肚子痛和便血不是痔瘡引起的,很可能是腸子裡其他的問題,建議做個結腸鏡檢查就可以水落石出了,而且很有必要。小欣起初有些拒絕,認為自己年紀輕輕不會得什麼大病。

於是沈主任告訴了她一件這樣的事情:

這條朋友圈,就是沈主任本人不久前發的。腸道癌症發病率的抬頭,讓小欣自己也擔心了一把,於是她聽從了沈主任的建議——做腸鏡。

無痛腸鏡顯示,她的直腸上長了一個腫瘤。而更壞的消息還在後面,5天後的病理報告顯示——腺癌,一種直腸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小欣覺得自己年紀輕輕就得了這樣的病,老天對自己太不公平,越想越委屈,在醫生辦公室裡,眼淚就譁譁直流。

沈主任耐心安慰她不要擔心,因為她警惕性很高,及時就診,直腸腫瘤發現的還是比較早的,可以手術切除;而且直腸腫瘤距離肛門有大約十公分遠,手術肯定可以保住肛門,這樣手術後她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樣工作生活。

經過手術,小欣恢復了以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預防腸癌,早期腸鏡篩查很重要

肛腸科醫生反覆強調,早期的腸鏡篩查非常重要。也由於健康意識的提高,醫院腸鏡的息肉檢出絕對值越來越高,這是體檢人數增加導致。「這是好事情,大家開始重視了,年輕人也開始意識到大便出血,不是痔瘡兩個字那麼簡單,是需要直腸指檢、腸鏡檢查等等來輔助確診的。」

腸癌的發生要經過腺瘤性息肉(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瘤變癌變進展期癌,也就是說腺瘤性息肉癌變機率相對較高,但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10年。

腸癌的起病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其一般沒有臨床症狀,或者被患者自行診斷為「痔瘡」。一部分患者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異常,這些症狀常常缺乏特異性,因此,腸道疾病的確診,還是需要依賴結腸鏡等檢查。

最近,浙江省十大重點民生工程,浙江省重點人群大腸癌篩查項目啟動,市三醫院內鏡中心是篩查的定點醫院之一。近日來做腸鏡檢查的患者明顯增多。

「這幾年膽子越來越小,就怕生病!還是看一下保險!」一位在等候的患者說道。

有哪些人需要做腸鏡?

起始年齡:40歲

目標人群:

(1)所有有便血、黑便、貧血和體重減輕等結直腸報警症狀的人群;

(2)50-74的無結直腸癌報警症狀的人群。

目標人群又可分為高風險人群和一般風險人群。

高風險人群(有以下任意1條者即是):

1)大便潛血陽性;

2)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3)以往有腸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大便習慣的改變;

6)符合以下任意2條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炎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炎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信號(低熱、消瘦、貧血等)。

一般風險人群:無上述任意1條者。

通訊員 | 陳旭婷

(作者:記者 張煜鋅 編輯:吳晶晶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便血就是痔瘡?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俗話說「十人九痔」,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便血情況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得了痔瘡,甚至會按照痔瘡的治療方法自行用藥。實際上,便血除了痔瘡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專家提醒便血時最好做檢查明確疾病,否則可能耽誤癌症的早期治療。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
    以為是痔瘡 結果卻確診為結腸癌 結腸癌到底是種什麼病 為什麼連健碩的博斯曼也扛不住? 一起來了解一下 病例 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 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 前陣子 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雖然小宋也知道油炸食物吃太多對身體有害,但覺得自己還年輕,就沒放在心上。直到得知自己患上腸癌,才後悔莫及。 重口味成腸癌高發病因 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確診後都會問:「為什麼我會得癌症」? 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介紹,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 小夥大便隱血一直以為是痔瘡 結果被查出大腸癌
    患了腸癌卻一直以為是痔瘡「很多人對大腸癌並不了解,更不重視,殊不知腸癌的早期症狀和痔瘡很像,導致患了腸癌卻沒有及時發現,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王平副院長說,在門診中,他遇到過不少患者,發現大便有血,以為只是痔瘡,根本沒當回事,有的甚至拖了一兩年才去醫院。沒想到一檢查,竟然被確診為晚期腸癌。
  • 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氣球中途漏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
    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氣球中途漏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能成為模特首先就要有超高的顏值和傲人的身材,因為只有擁有出眾的外形條件,才能完美展現出服裝的潮流與時尚,今天視頻中介紹的是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中途氣球洩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是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便血、大便次數增多,肛門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很多人覺得這種病要不了命,而且隱私部位,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 殊不知,這些症狀並不是痔瘡獨有,直腸癌同樣有類似的症狀!
  • 直腸癌都是靜悄悄的,出現以下三個標誌,往往提示癌症不斷進展
    62歲的老楊找我來為他做腸鏡檢查,他與我父親是多年的同事,退休後老楊也沒閒著,一直在外面做事,但是最近三個月,他卻出現了便血,剛開始的時候一直以為是痔瘡,也用了不少藥,可症狀不僅沒有絲毫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
  • 便血是腸道「預警燈」,常見四個病因,要懂得辨別
    核心提示: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 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現,淅淅瀝瀝的,總不見好。
  • 體檢沒肛檢 市民突然便血患上直腸癌
    身邊病例  公務員患直腸癌,體檢第2天便血才知道  提起肛檢,長春市中心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醫師王鉦珠講起了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趙麗說,她當天早上便血,感覺不適,希望檢查一下。檢查結果顯示,趙麗患上了直腸癌,正處於中期。  「唉,作為肛腸科醫生,我為很多病人感到惋惜,要是能大方一點,就不至於……」王鉦珠說,大多數患者如果早期做肛檢,完全可以避免後期疾病帶來的痛苦。
  • 17歲學霸檢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告誡…
    23歲女孩吃出直腸癌,便血3個月沒在意 來自揚州的23歲姑娘小玉(化名),出現便血近3個月,才去醫院檢查。她以為自己患了痔瘡,就去醫院買了一些外用藥膏自治。「病情一再加重,直到出現食慾減退、消瘦、全身無力等症狀,才來醫院檢查。用直腸鏡一查,是直腸癌。」醫生惋惜地說。
  • 做痔瘡手術時放了個屁,崩了醫生一臉血...
    「這麼簡單的痔瘡手術到底要幾個人做!?」心裡雖然滿是疑問,但身體還是不敢有任何幅度的動作。「馬上我就要開始手術了,你們好好看著」。小董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菊花有一天會被這麼多人「觀賞」,還是素不相識的異性。自認為「閱片」無數,但肛交演員那種滿足的神態,怎麼也不敢苟同。
  • 便血是得了啥病?別慌,這個檢查,能從大便中,查出癌症蹤跡!
    如果是便血的話,可能意味著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例如結腸或直腸增生、息肉或癌症。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大便中存在血液(不管是否肉眼可見),那麼醫生應重點找出血源,以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 一、血便的病因是什麼?
  • 34歲白領便血3年,險些陷入永久昏迷!
    (文圖無關)俗話說 「十人九痔」,可能讓不少人認為,痔瘡這個「難言之隱」,雖然惱人,但只要感覺能忍受,也不成什麼大問題,反正患的人這麼多,肯定不是要命的大病。近日,一名年僅34歲的混合痔男性患者,卻因長期痔瘡慢性出血而引發一連串的嚴重併發症,險些陷入永久昏迷的局面。
  • 小小年紀得了痔瘡怎麼辦?看完這些,你就清楚了
    隨著她上廁所的時間越來越長,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這麼下去遲早會出問題,搞不好還會得痔瘡。1、小孩子也會得痔瘡?俗話說,「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瘡不僅高發,而且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小孩子得痔瘡雖然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
  • 便血非小事,定期檢查便便有必要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通訊員 張小瑞你有沒有發現,便血這件事好像變得越來越常見了。聽說因為痔瘡,很多男生都開始用衛生巾了。但更可怕的是,不是每個人的便血都只是因為痔瘡這麼簡單。很多病人從來沒有做過腸胃鏡檢查,一直以為便血是因為有痔瘡,拖了很久才來醫院,結果一查發現是直腸癌。
  • 為什麼到了40歲,沒症狀也必須做一次腸鏡?醫生告訴你N個不能拒絕的...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醫聯體單位關注我們,全面了解更多胃腸知識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直腸癌,因為有息肉切掉可以預防,這是癌症基本的規律,所以說結腸癌篩查是非常有效的辦法。結直腸癌,也就是大腸癌,90%就是息肉變來的。
  • 大便出血,不一定是痔瘡或腸癌!醫生:還可能是幾類病
    上網一查,大便出血,痔瘡、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小腸腫瘤全來了......內心一慌,生命不會就要這樣終結了吧? 痔瘡和肛裂,怎麼分清? 醫生也對小何表示,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便血情況就是痔瘡和肛裂。很多人容易將它倆混為一談,其實只要用是否伴隨強烈疼痛感就可將兩者區分開來。
  • 便血兩年流掉全身近半血量 難道不擔心是否患癌?
    核心提示:對於有痔瘡的患者的來說,便血並不特別,但是兩年時間便血量近2000毫升,幾乎丟失了成人身體近一半的血量還是極為少見,40歲的張先生就是一位,媒體報導稱,由於長期便血,醫生建議他查下血紅素濃度,結果是正常值的一半左右,已屬重度貧血,此外如此大的便血量高度懷疑或因腫瘤引起。
  •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市場信息網   2020-11-24 11:49:58   來源:    評論:   排便時看到便血,很多人會想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腸癌或者其他重大疾病?然後百度各種搜,把各種病症代入到自己身上。  但也有些人表示根本沒在怕的!只是痔瘡出血而已。
  • 癌症轉移也阻擋不了生存的步伐
    近年來,癌症轉移一直是治療的主要難題之一,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臨床上,癌症患者往往會首先考慮手術治療,以求斬草除根,但手術治療並不徹底,術後患者體內仍有殘存的癌細胞,導致很多患者出現轉移的問題。不過,癌症轉移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有的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也可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