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腸道「預警燈」,常見四個病因,要懂得辨別

2021-01-09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

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現,淅淅瀝瀝的,總不見好。

小王妻子勸他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做腸鏡,小王還滿不在乎:「只是痔瘡,有必要做腸鏡嗎?」在醫生和妻子的堅持下,小王不情不願地接受了腸鏡檢查。

然而,腸鏡剛進肛門10cm左右,就發現了有腫物佔道,醫生初步考慮是低分化浸潤癌,當即切下病變組織做病理檢測,結果顯示:(直腸距肛緣10cm處)小細胞惡性腫瘤,傾向於低分化癌,建議免疫組化進一步分類。

這下小王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慌忙問醫生治療方法。

2017年《中國大腸癌流行病學及其預防和篩查白皮書》中顯示,我國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和第五位,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世界水平,並且逐年上升,2017年,我國新增直腸癌病例43.2萬例,死亡病例18.7萬例。

早期的直腸癌經手術後5年生存率在90%以上,但是我國直腸癌的早期確診率卻很低,只有5%-10%,有70%的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經綜合治療後,5年生存率為50%-78%。

可見,直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而想要早發現,提防異常信號很重要。

便血,是腸道「預警燈」

很多人看到自己便血了,就覺得是痔瘡,實際上,便血的原因可真不少。

·非疾病性便血

有時候出現便血的現象,是因為食用了一些食物或者藥物,比如豬肝、動物血、補血的鐵劑、中草藥等,食用這些東西後可能會使得大便的顏色發生改變,這種情況並不是真的便血,停止食用後大便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痔瘡

痔瘡是便血最常見的原因,大部分是在飲酒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是排便的時候太過用力,使得痔瘡破裂出現了便血的情況。

痔瘡的便血往往會有一定的疼痛感,而且血液並不會混合大便,多是點滴狀或是噴射狀,用紙巾擦可以看到血液,一般在排便完後就能止血。

·直腸息肉

如果腸道內有息肉並且長到一定程度,也會引起便血,一般血液顏色鮮豔,不會和大便混合,但如果息肉長在內部的位置,血液和大便就有可能混合使得顏色改變。

·腸癌

腸癌往往也會出現便血的情況,這是因為癌腫出現了破潰出血,腸癌的便血,一般為大便表面帶著血液和粘液,有的長時間沒有排便還呈黑色,往往還會伴隨著排便習慣或性狀的改變。

值得注意,痔瘡和腸癌的便血往往會被混淆,但是這兩種情況的便血還是有區別的。

痔瘡導致的便血發生一般會有明顯的誘因,如飲酒,食用刺激性食物等,而直腸癌導致的便血可以沒有明顯的刺激因素,甚至可以每一次大便都出現便血的情況。

直腸癌會損傷腸道功能和消化功能,因此直腸癌患者往往會有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患上直腸癌,還會擾亂之前養成的排便習慣,多數患者還會經常覺得自己有便意,但排便量並未增加,而且在癌腫的擠壓下,大便在排出後往往是細長的。

除此之外,直腸癌患者可能還有其他的症狀,如輕重不一的中下腹部疼痛、消瘦乏力、貧血、水腫等,有些患者在腫瘤壞死或感染的時候,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發現便血,如何做檢查?

雖然便血不一定是由腸癌引起,但這個症狀不能忽視,出現便血之後,一定要做肛門指檢和腸鏡,這兩個檢查是診斷便血原因的「黃金組合」。

肛門指檢:肛門指檢簡便易行,實用無創,是肛腸科最重要的查體手段,不僅能發現大部分的腸癌,還能發現痔瘡、肛瘻等常見肛腸疾病。如果醫生在做肛門指檢後懷疑存在腸癌,就會建議做腸鏡檢查。

腸鏡:腸鏡能直觀地觀察腸腔內病變,是消化科最重要的檢查手段,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腸道疾病的漏診,幫助判斷腫瘤的類型和病變程度。除了檢查腸道,有一些腸道疾病可以在腸鏡檢查就直接進行治療,發現腫瘤可以取樣活檢。

而對於30歲以上,有腸癌家族史,林奇症候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遺傳疾病,患有直腸息肉、潰瘍性直腸癌等消化道疾病,長期吸菸,肥胖,喜歡高脂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等腸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進行腸癌的篩查,可每年進行糞便潛血試驗和肛門指檢,每5年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每10年進行全結直腸鏡檢查。

而一旦糞便檢查結果為陽性,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進一步排查腸道疾病,預防腸癌。

參考資料:

[1]便血不全是痔!九成以上直腸癌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健康時報.2019-11-07

[2]結直腸癌最偏愛4類人!有這些危險信號要小心.健康時報.2019-02-21

[3]同樣是便血,痔瘡和大腸癌的區別在這兒!久坐人群應做早篩.健康時報.2019-08-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導致小兒便血的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
    一、導致小兒便血的病因1.下消化道疾病(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瘡。(2)直腸疾病:肛門、直腸損傷,直腸息肉,直腸腫瘤等。(3)結腸和小腸疾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腸炎,腸套疊,腸結核,腸傷寒,迴腸遠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病,腸重複畸形,小腸血管瘤,小腸腫瘤,腸繫膜動脈栓塞等。
  • 便血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什麼原因會引起便血?黃石博仕肛腸醫院小編了解到便血大多來自許多身體狀況,甚至是對食品或藥物的反應。便秘是導致便血的最普遍原因之一。便秘說明緊張、壓力太大,它能夠促使痔瘡和肛裂的發生,痔瘡和肛裂是兩種最常見的胃腸道出血原因。痔瘡是一坨靜脈團,因直腸與肛管相接處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彎曲而形成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痔瘡還可以發生在內部,因此內痔患者可能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直到看見大便中的血液。
  • 經常放屁和腸道腫瘤有關嗎?提醒一句:留意4個表現
    放屁是身體很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當腸道中存在過多氣體時,這些氣體會以放屁的形式排出體外,對於一個人來講偶爾的放屁並沒有什麼,但要注意如果經常放屁,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而也有一些人認為經常放屁是預警信號,會讓自己特別擔心是不是患上腸道腫瘤,但其實經常放屁並不是腸腫瘤的信號,不要過於緊張。經常放屁是腸道腫瘤的警示信號嗎?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放屁過多是腸道發生問題,甚至是腸道腫瘤的信號,也就讓他們在頻繁放屁時會特別擔心害怕自己患上腸道腫瘤。
  • 夜班來了個便血患者,檢驗科發來兩次血凝警報
    我說:「這個病例很普通嘛,就是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具體病情如何?」小方繼續說道:「患者入院後查體,有兩個陽性體徵,一是貧血貌,二是下腹部壓痛陽性。心肺體徵不明顯,直腸指檢未觸及腫物。診斷考慮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病因有腸道惡性腫瘤、痔瘡、腸道炎症性疾病等。常規抽血化驗,給予止血、補液等對症治療,必要時輸血,病情穩定後準備行結腸鏡檢查。」
  • 中老年人無症狀也要警惕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世界上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見腫瘤。根據今年浙江省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浙江省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為2.3萬,佔所有癌症發病數的10.61%,位居癌症發病順位第3位;結直腸癌死亡病例數為0.9萬,佔所有癌症死亡數的9.54%,位居癌症死亡順位第4位。  發病率上升、發病群體年輕化,是浙江省結直腸癌的現狀。
  • 漫威男主角因結腸癌去世,便秘、便血、黏液便,有這些症狀的要注意!
    結腸癌的症狀 (1)便血: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結腸癌的原因 除了遺傳背景等其他因素外,結腸癌主要的病因是姑且列為以下幾點: (1)飲食不健康。
  •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市場信息網   2020-11-24 11:49:58   來源:    評論:   排便時看到便血,很多人會想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腸癌或者其他重大疾病?然後百度各種搜,把各種病症代入到自己身上。  但也有些人表示根本沒在怕的!只是痔瘡出血而已。
  • 便血、哭鬧、吐奶,母乳餵養的寶寶竟也過敏?這份食物清單,新手爸媽...
    但為什麼,快2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便血…… 去年12月初,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琴在網際網路醫院遇到這位新手媽媽陳女士時,從照片可以看出,她的孩子出現粘液血便,並且持續1周。她曾帶孩子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細菌性腸炎,口服抗生素無明顯作用後被建議住院治療。焦慮的媽媽想到了在網上求助省級大醫院的專家。
  • 便血非小事,定期檢查便便有必要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通訊員 張小瑞你有沒有發現,便血這件事好像變得越來越常見了。聽說因為痔瘡,很多男生都開始用衛生巾了。但更可怕的是,不是每個人的便血都只是因為痔瘡這麼簡單。很多病人從來沒有做過腸胃鏡檢查,一直以為便血是因為有痔瘡,拖了很久才來醫院,結果一查發現是直腸癌。
  • 便血是得了啥病?別慌,這個檢查,能從大便中,查出癌症蹤跡!
    如果是便血的話,可能意味著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例如結腸或直腸增生、息肉或癌症。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大便中存在血液(不管是否肉眼可見),那麼醫生應重點找出血源,以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 一、血便的病因是什麼?
  • 有這3個症狀一定要警惕!
    在此作用下我們每天會放5-10個屁 大腸癌 會出現消化道潰瘍 大便通過時可能會導致腸道破潰出血 出現便血現象 三、腹部不舒服或疼痛
  • 排便有3種表現,說明腸道壞透了,記住2個排便時間,減少腸道毒素
    排便出現3種表現,說明「腸道」壞透了,要提高警惕!1、大便突然變細當排便狀態發生改變,如突然間,變細,或是出現一道「劃痕」要警惕。一旦腸道內出現腫塊,就會使腸道變窄,大便就會變細。2、出現便血便血,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說明腸道已經發生病變。如腸出現潰瘍,組織壞死,分泌物增多,導致腸內出血,就會出現便血的表現。並且腸道內引起的便血多是便與血混合的,有時會出現血塊。
  • 這些腸道症狀與常見肛門疾病密切相關,您都了解嗎?
    肛腸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所謂肛腸疾病,顧名思義就是指腸道疾病和肛門疾病。這兩類疾病同屬於消化系統疾病,腸道的位置又和肛門緊鄰,所以兩類疾病之間關係十分密切。 那麼,具體都有哪些腸道症狀和常見肛門疾病是密切相關的呢?作者今天就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在這裡為大家簡單講一講。
  • 男子反覆便血隨意治療 結果是惡性腫瘤已擴散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劉蓉通訊員李琪彬)反覆便血,隨意找民間醫生處理,屢治不好,最近張先生才到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就診,檢查結果顯示他的便血是源於惡性腫瘤,且已擴散。
  • 便血屁臭 或是結腸憩室發炎
    因為腸道有些地方較薄弱,腸子裡的壓力長期比較大時,薄弱處就會膨出小包,在腸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而腸壁肌肉薄弱是由於衰老,腸內壓力跟便秘有關。憩室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或不適,但憩室的存在有潛在危險,可能發展為憩室炎,導致便血,甚至腸道穿孔,危及生命。  結腸憩室症在沒發炎時,做腸鏡檢查才能偶然發現,只有等它發炎時人才有感覺,主要就是小腹壓痛。
  • 便血就是痔瘡?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俗話說「十人九痔」,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便血情況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得了痔瘡,甚至會按照痔瘡的治療方法自行用藥。實際上,便血除了痔瘡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專家提醒便血時最好做檢查明確疾病,否則可能耽誤癌症的早期治療。
  • 放屁增多,是腸道病的「真香」警告?出現3種異常情況,真要留心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通過腸胃暫時保留,進行消化與吸收,受腸道內菌群分解的影響,食物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隨著腸道蠕動不斷向下運動,並隨著肛門括約肌作用被排出體外,有時這個過程還會造出響聲,這就是「放屁」,是腸胃消化的產物。
  • 熟悉| 12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
    最常見的不適是肛門瘙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蟯蟲感染也是兒童闌尾炎的一種不常見病因,在全球範圍為0.2%到41.8%。通過肛周棉拭子蟲卵和雌蟲的顯微鑑定做出診斷(理想的情況是在早晨收集)。治療包括採用驅蟲藥物(甲苯達唑、噻吩嘧啶或阿苯達唑)治療整個家庭,以及清潔所有衣物和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