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以肥大的肉質球莖供食用,我國很早就開始種植了。在華南、長江以南普遍栽培。芋頭株高1米左右,葉盾形較大,具長柄。其形態與天南星科許多花卉很相似,最近在許多居民小區及庭院種植芋頭,既綠化、美化,又可吃到新鮮的芋頭,很受人們的歡迎。芋頭的做法也很多種,比如:甜點反沙芋頭、芋頭扣肉、排骨燜芋頭,都是非常美味的菜餚。那麼芋頭的種植是怎樣的呢?芋頭又有哪些品種呢?跟著我來看看吧!
一、芋頭栽培
芋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發芽適溫15~20℃,幼苗期適溫20~25℃,壯葉期適溫25~30℃。球莖生長適溫為15~25℃,一般高溫季節形成母芋(20~35℃)、母芋達6~8節後母芋基本形成,子芋在9月之後形成。
芋屬於半陽性,不耐夏季強日照,但水芋對光照要求較高,球莖膨大宜在9月短日照之後形成。光周期長短對母芋影響小,對子芋影響較大。芋頭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有機含量高的土壤,故農民在種芋前溝中施入肥料、草木灰,以利芋頭的生長。
栽種 芋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種,宜選土壤比較深,肥沃,地勢較比較低平的土地種植,不能連作,每畝肥料2 000~2 500千克,45%三元複合肥10~15千克,庭院種植每穴施商品雞糞1千克,複合肥30~50克。用頂芽充分發達、球莖粗壯飽滿、形態完整、無病蟲害的子芋作種芋,每畝母芋用種150千克,子芋60~70千克,播前曬種2~3天。播種前開好種穴,穴深10釐米,頂芽朝上,覆2~3釐米厚細土,蓋地膜,行株距80?5釐米。水芋可起壟栽植,一壟雙行,先按80釐米開溝,溝深10釐米,澆足底水,按株距30~35釐米栽種,然後將芋種在溝內,每穴種1個子芋,上蓋2釐米厚火燒土,連續播3~5行後,在47~50釐米的大行距中間開深溝,把土分開,培土成壘。播種後20天左右,破土出芽及時破膜引苗,並將膜孔處溼土弄好。因為芋頭嫩芽不是一起出土,在保全苗前每隔1~2天在田間查看一次,及時破膜保苗全、苗壯,苗期宜多鋤深鋤,促根紮下。
2. 肥水管理 芋頭喜溼怕旱,當田間出苗到80%時,澆一次齊苗水,以保全苗促根系生長,幼苗3片葉前,保持見幹見溼,當田土幹到發白時,小水澆灌,當4~5片真葉後到球莖膨大期,要大水勤澆,7~10天澆水一次。高溫乾旱季節,注意早晚澆水,防旱防熱,9月下旬後需水量減少,要少澆水,平時還要注意排水降漬。
3.芋生長期長,需肥量大,追肥3-4次,2-3片葉的時候首次追肥,一畝地用肥料10千克,加水8-10倍澆施;5片葉時追二次肥,每畝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氫鉀3~5千克;7~8片葉時,地下球莖開始膨大,可追第三次肥,每畝尿素25~30千克,硫酸鉀20~25千克。每次施肥開溝撒於溝內,施後結合培土平溝。
4.採收 當地下部莖葉變黃,根開始乾枯的時候就可以收穫了,雙手手心相對,十指緊握芋頭,左右旋轉2~3次,拔起芋頭。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選晴天掘收。
二、芋頭品種
按園藝學分類,可分魁芋、多子芋及多頭芋3類。屬於魁芋的品種有龍頭芋、臨海大芋、奉花芋、廣西的荔浦芋、臺灣的檳椰芋等。母芋單重大於全株子芋,母芋品質優於子芋。屬於多頭芋的品種有姜芋,母芋與子芋大小相似,品質相近,且密集成塊,較難分開。多子芋子芋總重大於母芋,子芋品質較優。按生態學分類,可分旱芋、溼地芋和水芋3類。水芋生長需較淺的水,往往與水稻田相似,如光芋、紅頂芋;溼地芋有龍頭芋、臨海大芋、生長期間田間土壤保持溼潤,但不宜有水層;早芋生長需不在水裡,但仍需較多的水分。其主要優良品種有:
1.香酥芋又名紅梗芋。株高100~120釐米,葉互生,葉片長寬80?0釐米,葉柄長120釐米。屬子芋類,母芋中大、圓形、下部稍尖,子芋較多,芽紅色,肉質糯而甘滑,味醇香。
2.黃粉芋 產浙江餘姚。早中熟,葉柄綠色,子芋橢圓形,孫芋近圓形,每株結芋20~25個,球莖含澱粉量高,質細面,品質好。
3.荔浦芋頭 產廣西荔浦縣,為清朝貢品。母芋近短炮彈形,中間略大,兩端略細,重1.5~3千克。切開後芋肉是紫色的。肉質細膩,煮熟後甘香鬆軟,風味獨特。芋頭扣肉是廣西名產。
4.杭州香梗芋 屬多籽芋類型,子芋質粉,有香氣,母芋質松,子母芋品質均好。母芋橢圓形,重0.3千克,每株子、孫18~10個,重0.6千克,芽眼紅色,毛衣很多。還有金華紅嘴芋、萊陽芋8520、紫梗毛芋等。
芋頭的品種和種植內容就到這裡了,大家可以自己試試種植,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給我們留言,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