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通往鄉村的公交車在運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各地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山西長治:個別線路乘坐率低 收入少 給予財政補貼
2019年10月,山西長治屯留區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全區209個行政村全部開通了公交線路。村村通公交運行一年多以來,讓群眾享受到實惠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尷尬。
魏煥梅告訴記者,這種連接村與村的小型公交線路一共有19條,覆蓋5個鄉鎮99個行政村,根據路程遠近,票價為2到3元。要價不高、乘車環境又舒適,但今年以來乘坐的村民並不多,乘客多是一些沒有私家車的村民。
小公交線路駕駛員 魏煥梅:(有時)不掙錢吧也得按點給人家跑,因為方便村裡人出行,咱就不能說掙錢賠錢吧,因為咱是幹這個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
針對小公交線路和個別城鄉公交線路乘坐率低、收入少的現象,參照國家有關運營補貼標準,無投訴和安全事故的駕駛員在規定路線營運達一定公裡數後,每年將享受一到幾萬元的補貼。
山西長治屯留區交通運輸局局長 王金紅:針對日前(部分)公交車「空駛率」高的問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便民服務,大力倡導公交先行、綠色出行理念,讓公交車真正成為群眾出行的便利交通工具。
貴州思南:APP下單或電話預約 提高出行效率
為了提高公交車的通行效率,貴州思南縣結合當地實際,運用手機APP下單或者電話預約等方式,每個村還設置了專門站點,有專人幫助留守老人等困難群體進行預約。
貴州銅仁思南縣農村客運班線司機 安健康:我們接到乘客電話以後會根據各自所在的位置安排接送時間,然後到乘車點接人,他們也不會久等、空等,我們車子也不會空位置。
交通運輸部:全國54.1萬餘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具備條件的3.1萬餘個鄉鎮和54.1萬餘個建制村已經全部實現通客車,其中38%是通公交、52%是通定班定線的班車,其餘的10%通區域經營和預約響應式的客車,廣大農民群眾「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願望已成為現實。農村客運出行最後一公裡突出困難主要在於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空心化」現象比較突出,客流比較不足,農村客運單獨依靠市場化運營比較難以維持。對此,交通運輸部也在推進相關工作。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道路客運管理處處長 關笑楠:我們從推動落實屬地責任、完善財政扶持政策、加強法規的保障等幾個方面來不斷完善農村客運長效發展機制;加強對農村客運運營動態的管理,及時協調解決農村客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對運營過程也實時監督,這樣確保包括剛剛脫貧摘帽地區在內的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的農村客運穩定運行。